笔趣阁 > 挑战古人100天:大宋小民生活日志 > 宋朝科举要考几门课

宋朝科举要考几门课

    省试结束的日子,贡院门口的人一点不比送考那天少。李小娘子和孙姑娘焦急得等在门外,她们虽然不用参加考试,但是心情和考生一样紧张,晚上做梦都在祈祷自己的哥哥和朋友们能考中。

    “你说,他们考得怎么样啊?”孙姑娘拉了拉李小娘子的衣袖,“我紧张……”

    李小娘子开她玩笑:“你紧张什么?是怕我堂哥考不上,你爸不同意你们的婚事?”

    “都什么时候了,你还说这些!我是真的紧张。”

    “我也紧,但这种事紧张不来,尽人事听天命,努力了就行。”

    二人有一搭没一搭聊着,忽然听到有人说:“贡院开门了!”

    李小娘子一看,果然,考生们陆续走出了考场。只见他们有的神情放松,似乎终于卸下重担,有的愁眉苦脸,大概没发挥好……

    等贡院里的人差不多出了一大半,赵公子终于走出大门,然后是孙大哥和李郎。从他们的神色中,李小娘子看不出什么情绪,她心想,至少没考砸。

    “咦,这不是李小娘子和孙姑娘吗?你们也在啊。”人群中传来一个声音。

    李小娘子和孙姑娘双双回头,原来是会仙酒楼的小伙计周二郎。孙姑娘问他:“你怎么来贡院了,有亲戚在考试?”

    “是我的邻居,一位姓王的士子。他初到京城没什么朋友,我正好今天下班早,就来迎接他一下。”

    李郎等人走近了,正好听到周二郎的话,他夸赞:“没想到你还是个热心肠呢。”

    “这是汴京民风嘛,大家都一样,热情、仗义,哈哈。”

    孙姑娘对大家说:“我在会仙楼订了个大包间,庆祝大家考完。走,我们去大吃一顿吧。”

    恰在此时,王士子走出了贡院,周二郎拼命向他打招呼。李郎一看,原来是王士子就是坐在他隔壁的那位考生,入场时他们还见过。于是,李郎邀请王士子和他们一同前往会仙楼,共进晚餐。

    饭桌上,李郎问王士子:“你好像有心事?是没考好吗?”

    “可能是太紧张了吧。”王士子说,“赋是我的弱项,我有些担心。”

    赵公子安慰他:“没关系,每个人都有弱项。我的诗就很一般。”

    “幸好《春秋》和《礼记》我熟悉,天天背诵。诗策论我也还好。”

    孙姑娘听得一头雾水,不由得发问:“你们在说什么?是考试内容吗?你们考科举一般都考些什么,说来听听呗。”

    李郎说:“这得看什么科,礼部贡举,分进士、九经、五经、开元礼、三史……”

    “停停停,太复杂了,听不懂。”孙姑娘更加懵,“你就说说你们这次进士科考些什么吧。”

    (南宋)刘松年《山馆读书》

    “进士科的话,需要考诗、赋、论各一首,策五道,帖《论语》十帖,对《春秋》或《礼记》墨义十条。”

    “还是有点复杂。怪不得你们整日埋头读书,要记的东西还挺多呢。”

    李小娘子说:“都说学子寒窗苦读十年,就为了有朝一日金榜题名。只要结果是好的,吃再多苦都值得。”

    这句话,在场所有人当中,王士子是最感同身受的。他是平民家庭出身,家中也不富裕,这些年来父母努力工作赚钱供他读书,就是希望他能出人头地。前朝虽然也开科举,但就算考中了进士,也不一定能谋一官半职,但本朝就不一样了,所有进士及第者,皆可录取为官。

    王士子深呼吸:“这次春闱极其重要,只要能考上,我此生无憾了。”

    “不是还有一轮殿试吗?”孙姑娘疑惑。

    李郎给她科普:“从嘉佑二年开始,殿试只分名次,不淘汰。也就是说,只要能在省试中上榜,殿试结束后就会被授予进士,成为天子门生。”

    “是的,所以我很紧张。”王士子附和,“对于我们这些平明百姓来说,科举是唯一公平公正的入仕机会。只要进士及第,就有机会出人头地。”

    孙姑娘点点头:“明白了。闲话不多说,那就祝大家都能考中吧,我们来举杯。”

    “祝你们进士及第。”

    “谢谢大家,一起努力。”

    考完试,大家的心情都放松了很多,他们边吃边聊天,从太阳落山一直聊到月亮升起。

    小知识:

    1、北宋初年,科举考试内容大体沿袭隋唐,《宋史》记载:“初,礼部贡举,设进士、《九经》、《五经》、《开元礼》、《三史》、《三礼》、《三传》、学究、明经、明法等科,皆秋取解,冬集礼部,春考试。合格及第者,列名放榜于尚书省。凡进士,试诗、赋、论各一首,策五道,帖《论语》十帖,对《春秋》或《礼记》墨义十条。”

    2、宋仁宗年间,范仲淹对科举进行改革,考试内容为策、论、诗赋三场;宋神宗年间,王安石推行新法,废除了明经诸科,只留进士科,进士科考经义和时务策,同时增加了明法科,考法律和断案。

    3、北宋初期,殿试是有淘汰制的,到了宋仁宗嘉佑二年,朝廷对科举制度进行改革,取消殿试淘汰制。也就是说,所有在省试中上榜而得以参加殿试的人,都可录取为进士。如《燕冀诒谋录》记载,“嘉佑二年三月辛巳,诏进士与殿试者皆不黜落。”

    4、南宋理宗时期,宝佑四年,科举录取进士601人,其中官僚出身的是184人,平民出身的有417人,从中能看出,寒门学子在宋朝是有很大机会可实现理想抱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