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战火雄魂 > 第030章 重回学堂

第030章 重回学堂

    1914年9月的昆明,金桂飘香。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这是唐代诗人宋之问的诗句,用来形容昆明桂花飘香的时节也很适宜。

    下午5点过,在盘龙江边那排桂花树下的人行小道上,一对少男少女背着书包,正在回家的路上边走边热烈地讨论着。

    走在最前方的少年身材高挑而削瘦,英俊的脸庞上一双浓眉大眼显得特别有神,他身旁的少女扎着一个马尾辫,穿着学生裙装,清秀美丽的脸蛋一直绽放着微笑,两个人浑身都洋溢着一股青春的气息。

    两人正是15岁的李向东和冯晓君。

    去年8月的那个下午,李向东和冬子被云南日报的记者陆凌天和小张解救出交三桥的警察所后,他们带着他俩,当天傍晚就找到了省府高参冯少聪家。

    当李向东带着几分忐忑的心情,敲响了冯少聪家正传出炒菜香味的房门时,他没想到开门的竟然是冯晓君。

    冯晓君见了李向东,更是满脸的惊喜,她忍不住高声叫了一声:“李向东,真的是你呀?”眼泪就流出了眼眶。

    一个多月前,当她和爷爷、奶奶及二叔在陇家镇得知李向东一家惨遭土司府夜晚突袭灭门之后,都很震惊,也很悲愤,冯家老老少少都不相信土司府通告的忠义武馆通匪之事,都坚信那是土司府蓄意诬陷的罪名,但他们也无可奈何,因为道理压不过强权。

    在冯晓君的心目中,李向东兄弟俩和他们一家人,都是陇家镇的好人,他们代表着小镇的武道和正义。特别是李向东,他高超的武艺和正直热情的态度,已经深深打动了她那颗早熟的少女之心。

    冯晓君没有想到,在这个边远美丽的陇家镇,竟然也有像恶霸土司陇成海这样的坏蛋,能够随意颠倒黑白,肆意陷害忠良,视人命为草芥。

    冯晓君在爷爷奶奶和小叔冯少明面前痛哭失声,她既为李向东一家的不幸遭遇而愤怒,也为失去了李向东这个让她心仪的少年而伤心。她从此在陇家镇度日如年。

    不久,冯晓君就随着她爷爷拜托的一队商旅,从金江来到了昆明,因为她已经有十四岁,她的父亲冯少聪想把她接回身边,在昆明继续读书。

    冯晓君还带来了她二叔写给父亲的一封信,信中冯少明请哥哥冯少聪务必要帮助李向东,因为他坚信李向东没有死,他之前就曾经告诉过李向东要去昆明报考陆军讲武堂,走从军的道路,他判断李向东只要没有死,就一定会到昆明来找冯少聪的。

    冯晓君到家后,她也告诉了爸爸李向东一家人的情况,在她已经早熟的少女情怀中,李向东是她非常心动的人,每次想起生死未卜的李向东,她都会黯然神伤。

    所以,当李向东和冬子在两个报社记者的热心帮助下出现在家门口时,冯晓君简直是惊喜万分。她一边招呼着他们进门,一边大声呼唤着正在厨房里炒菜的爸爸,让他赶快出来。

    冯少聪在女儿急切而又高兴的呼唤中走出厨房,在女儿的介绍、李向东的自述以及两位记者简要的陈述中,很快就明白了两个少年一路的艰辛。

    虽然贵为军政府督军兼民政长蔡锷将军的高参和幕僚,但冯少聪毕竟是滇东北小镇土生土长的人,他也继承了父亲冯老先生的急公好义。他拉住了两位急着告辞的记者,吩咐妻子再炒两个菜,叫女儿安排两个少年去洗澡换衣服,随后,他拿出两瓶好酒,全家一起陪着四人吃饭喝酒庆祝起来。

    在这样的愉快的家庭氛围中,冯少聪先是和两位记者交流了一会儿,随后仔细地询问了两个少年到昆明的经过。

    三个大男人听到李向东和冬子讲述的一路跟随着马帮和商旅行走的经历后,都不由得感叹着敬了两个少年的酒。

    冯晓君母女俩更是听得又惊又喜,不时流下感动的泪水。

    当李向东和冬子讲到在昆明交三桥遭遇“兄弟帮”和心狠手黑的警察所长娄正强后,两个记者也将他们采访到的情况如实讲述了出来。

    冯少聪喝了一口酒,很坚决地说道:“这个事情交给我来办,近期我们正要对警察厅开展检查,我们一定会依法铲除这样的黑警察和黑帮会的,不仅是要为你们出这口恶气,也是为了昆明城东部的那些商贩和老百姓!”

    果然,不到半个月的时间,交三桥片区的警察所长娄正强就被革职下狱,整个警察所三分之二的警察被查处开除,该片区猖獗一时的“兄弟帮”也被警方一网打尽,帮主震三交也被判刑关进了监狱,交三桥一带的老百姓,尤其是那些长期遭受他们盘剥的商户纷纷拍手称赞。

    当年九月,在冯少聪的帮助下,李向东和冬子跟着冯晓君一起,进入了昆明学堂读书。李向东和冯晓君同读一个高中班,冬子读的是初中班。

    李向东再次重回学堂,自然非常高兴,他每天认真听课、刻苦学习,很快就成为班上成绩最好的学生,加之他武艺高强,乐于助人,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欢迎和喜爱。

    冬子却是受不了读书这种苦,他虽然在全家遭到土匪残害前读过几年私塾,但这几年的流浪儿生活,使他早就养成了一副桀骜不驯的性格,根本就适应不了学校的生活。加之他受到了一群同班学生的嘲笑和欺辱,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就打了几架,最后就坚决不去学校上学了。

    李向东和冬子共同住在冯晓君爸爸原来单身时所住的一间宿舍内,李向东见再三劝说冬子无效,只得带着他去报社找陆凌天帮忙,给他找了一份报社内部打杂送报的工作,每个月有五块大洋的工资,总算是将他稳定了下来。

    李向东和冬子的住处离冯家不远,因此,冯晓君总喜欢来约着他俩一起上学。即便是冬子决定不读书了,冯晓君依然还是喜欢来约李向东。

    李向东也把陪伴冯晓君一起读书当作了一件快乐的事。他在心里也暗暗喜欢上了冯晓君,只是因为有些自卑,加上家仇未报而不敢轻易表达,而且,他觉得他也有责任保护冯晓君,毕竟这是一个兵荒马乱的时代,所以他每天都坚持陪着冯晓君上学及回家。

    此时,李向东和冯晓君正在边走边讨论着当前十分令人焦虑的时局。

    今年6月28日,欧洲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视察时,被塞尔维亚青年加夫里若?普林西普枪杀。这一事件成为第一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一个月后,奥匈帝国在德国的支持下,以萨拉热窝事件为借口,向塞尔维亚宣战。接着德、俄、法、英等国相继投入战争。

    交战的一方为同盟国的德意志帝国和奥匈帝国,以及支持他们的奥斯曼帝国和保加利亚。另一方为协约国的英国、法国和俄罗斯帝国以及支持它们的塞尔维亚、比利时、意大利、美国等国。原属同盟国的意大利考虑到它的国家利益和利害关系,加入到了协约国方面作战。

    在亚洲,日本为了在东亚扩张势力和侵略中国,以1902年缔结的“英日同盟”为借口,对德国宣战,并迅速占领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势力范围。

    第一次世界大战究其原因,是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大洋洲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基本上被列强瓜分完毕,新旧殖民主义矛盾激化、各帝国主义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世界秩序划分不对等,因而产生的。说白了,这就是一场重新瓜分世界和争夺全球霸权而爆发的世界级帝国主义战争。

    在中华民国范围内,已经窃取大总统位的袁世凯正在加快他复辟的步伐。4月1日,袁世凯发布《报纸条例》,限制言论自由。

    5月1日 袁世凯又发布《中华民国约法》,废止《临时约法》,扩大总统权限,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撤消国务院,设政事堂于总统府,任命徐世昌为国务卿,就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发表了中立宣言,并通过教育部要求学生慎守中国的中立态度,言论交际不可偏激。

    李向东和冯晓君讨论的话题,就是教育部这个通电,它不仅没有管住全中国的学生,反而激起了广大学生甚至许多教师的一致申讨和反对。

    今天的国文课上,他们的国文老师不仅非常愤慨地抨击袁世凯的北京政府正在进行的种种复辟行径,而且揭露了袁世凯的北洋政府与沙俄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造成外蒙古的事实独立,与小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割让青岛等倒行逆施,公开号召同学们反对袁世凯复辟。

    李向东和冯晓君沿途讨论的主要话题就是:云南虽然反对袁世凯复辟的氛围非常浓厚,但是,由于去年年底蔡锷将军被袁世凯调去北京担任北洋军政府的一系列虚职,唐继尧继任云南军政府督军兼民政长,但他的态度却一直不明朗,在此重要关头,云南最终将会如何选择?

    冯晓君的父亲冯少聪自蔡锷调走后,也不被唐继尧重用,目前处于赋闲状态,因此对当前的时局和当政者也颇有意见。他在家中和亲朋至交的一些言论,被冯晓君听在了心里,所以她和李向东议论起来,往往很有见地,这也是两人沿途争议不休的原因。

    李向东和冯晓君此时不知道的是,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也正在加快了反对袁世凯复辟的斗争。

    6月22日,中华革命党在日本东京召开第一次大会,孙中山被选为总理。

    7月8日,孙中山在日本正式建立中华革命党,主要目标就是要推翻袁世凯。他随后就开始了一系列的谋划,力图将反对袁世凯的各地军阀联络在一起,组成反袁同盟,发动推翻北洋政府的“二次革命”。

    在孙中山的谋划中,曾经担任过云南军政府督军的蔡锷,以及现任督军唐继尧,都是他最重要的争取对象。

    袁世凯的北洋政府也在招兵买马,磨刀霍霍,他甚至不惜出卖中的利益搞“善后借款”,借以处理清政府债务善后事宜之名义,向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四家外国列强借款,用来买枪买炮,准备铲除革命党。

    于是,刚刚推翻两千多年帝制不久的中华大地,又将面临着一场令无数生灵惨遭涂炭的战火硝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