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让参加国运,没让你编造华夏历史 > 第51章 《滕王阁序》

第51章 《滕王阁序》

    “滕王阁以绿色琉璃瓦为房檐,墙面和门窗则呈朱红色,门窗框皆雕琢有精美图案,”

    “主阁正上方挂有宝蓝色底的牌匾,写着滕王阁三个金色大字。”

    “滕王阁内外装饰,皆富丽堂皇,大气奢华,是江南地区少有的皇家园林景象。”

    “虽然滕王阁精美奢华,构思精巧,但因为它除了基座整栋楼都是木质结构,也极易遭遇火灾。”

    苏莫承话锋一转,

    “在历史上,滕王阁被多次焚毁重建,自建成起一千多年,焚毁重建足有28次,也有记载说焚毁了29次。”

    “不对!我认为说的有问题!”松下太郎突然大声打断了苏莫承的解说,

    “哦?”苏莫承转头看他,“你想要说什么?”

    “就算你将这所谓的滕王阁,说的再豪华再奢侈精美,按照你前面描述的,它也只不过是一个有钱人寻欢作乐的场所,”

    “怎么可能会连续千年都有人去重建修缮?”松下太郎死死盯着苏莫承,想要看他脸上会不会有害怕的表情。

    “更何况这样的场所,怎么可能担得起江南三大名楼的称号?”

    “对啊!”南棒国选手朴聿哲也是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我就说哪里怪怪的,照你这么说,这不就是高端的娱乐场所么。”

    “你说它重建几次我还能理解,你说它千年时间中重建了二十多次,这就太奇怪了!”

    “难道要纪念那个修建它的王爷滕王?那就更说不通了!”

    “说不通是因为我还没有说完。”苏莫承的表情冷静,“不过你们也算是问到点子上了。”

    “滕王李元婴一生恶名在外,横征暴敛,搜刮民脂民膏,自然不可能会有人为了纪念他而重建此楼。”

    “滕王阁也不可能因为是他下令建造,就能够扬名在外,流传千年。”

    “真正让滕王阁名声在外的,是一个人,一篇骈文!”

    “也是国运游戏给予这个文物的提示句!”

    此时天气正好,历史空间中,天色已经昏黄,时间临近傍晚,

    苏莫承背着手,晚风吹起他的衣摆,他向着滕王阁的方向踱步,一边走一边朗声道,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随着苏莫承的朗诵,人们眼前似乎出现了诗中的景象,

    一个富丽堂皇、繁复华美的巨大楼阁,高耸入云,屹立在江畔,

    无数美人在这楼阁之中清歌妙舞,她们身上饰品玉佩相撞的声音,如鸟类的鸣叫般清脆悦耳。

    在这栋滕王阁之中,宴会日夜不断,欢声笑语久久飘荡在江面。

    早上,雾气缭绕,这华美的高楼在雾气之中仿若仙境,而傍晚的时候,阁中美人拢起珠帘,雨水淅淅沥沥的落下,相映成趣。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人们好像看到,云朵慢悠悠的在水潭江面上飘过,日光照射下,在水面投射出浅浅的倒影,

    又突然,镜头快速变化,仿佛一个时间流转镜头,日夜快速变幻,阳光和月光交替照耀在这栋绿瓦红墙的建筑上,

    日升月落间,江畔的景色也在春夏秋冬四季之间飞速流转,

    滕王阁所在的江畔,那绿草碧山,也快速的茂盛、变黄、枯萎并被白雪覆盖,然后又重新发出嫩芽。

    而在这时光变化之中,色彩明艳的高楼,仍然灯光不歇,歌舞不断。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阁楼中饮酒作乐的权贵,和尽情歌舞的美人,身影逐渐消失,最后,只剩下窗外平缓流淌的江水,和寂寞的滕王阁。

    几乎所有人都听得痴住了。

    虽然从未听过这样的文体,但不知为何,听完苏莫承所说的这几句话,人们的心中,有一种淡淡的惆怅感,不断蔓延。

    尤其是此时,苏莫承正站在这巨大楼阁的遗址前方,

    残垣断壁,与诗词之中那永不停歇的宴会,形成更加鲜明的对比。

    龙国观众反复体会着诗句,感慨万千。

    “在时光之下,连这滕王阁也已经焚毁了,只有这江水,仍然不知疲惫的流淌着。”

    “真是神了!就这么不到三四十个字,我竟然仿佛在看电影片段一样!”

    “这就是身临其境的感觉吗?我终于体会到这个词语的真正含义了!”

    “美啊!真是太美了!”

    “难怪说这滕王阁,是因为一个人而著名!他写的实在太好了!足以一直流传下去!”

    苏莫承诵完诗句后,便已经站在滕王阁的面前,

    夕阳下,还耸立着的结构,在他面前落下深深的阴影,更显凄凉。

    他转了个身,背对着滕王阁的主楼站立,

    “作者在这几句诗之前,还有很多内容,其中有无数经典,足以流传千年!”

    “这篇骈文的全名叫《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简称《滕王阁序》,作者是初唐四杰之首的诗人王勃。”

    他没有过多的解释,而是自顾自的直接开始背诵。

    在《滕王阁序》面前,什么解释都是多余的。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听着苏莫承的诵读,观众们仿佛身处滕王阁宴会之上,熙熙攘攘全是俊才英杰,

    又好像看到江畔秋景,眼前是水光山色,霞光飞鸟,渔歌唱晚。

    没一会儿,又跟随作者的思绪,怅然思索人生。

    虽然这里面有许多典故和人物,是人们完全不知道的,但他们仍然能清晰的感受到,那跃然纸上的豪迈气魄。

    龙国的各大高校,文学系的院长和老师们欣喜若狂,

    果然,龙国在古代,也有着自己的经典著作!

    这一篇苏莫承背诵的骈文,足以让他们和学生们研读很久了!

    许多老师听得如痴如狂,

    真想知道,能够写出这样令人心驰神往的作品,这个作者究竟是什么样的人。

    龙国的每一所中小学中,

    没有课的语文老师们,都在办公室观看苏莫承的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