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国直播间,龙国观众在激烈的讨论着,
“为什么这样的天才,总会遇到重大的人生折点?”
“享年二十六岁?这么年轻?这也太可惜了!”
“这样的天才怎么会死的这么早?”
“不太明白承哥说的那几本书的分量,不过他是《滕王阁序》的作者,那几本书绝对也很厉害!”
“二十六岁啊,在现代也才进入社会没几年吧。”
而樱花国直播间,喜爱物哀之美的樱花国人,反而被苏莫承的讲述吸引。
“二十六岁逝去,这就是天才永恒的命运吧!”
“我能感受到《滕王阁序》的美好,没想到它的作者却如樱花般飘零了。”
“这就是世间的残酷之处!天才反而更容易夭折!”
历史空间中,
苏莫承突然换了个解说方向,
“在说到那个拐点之前,我想要介绍一下王勃的另一篇经典佳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写下这篇佳作时期的王勃,还没有经历那个事件,写下那篇要命的文章,他还是那个前途光明、人生坦荡的天才俊杰,”
“王勃的朋友即将远行,去往蜀州任职,王勃前去送行,友人满腔愁绪和迷茫,”
“在那个年代,交通、通信都极不便利,远行分别,很可能就是永别,一辈子都见不到第二面。”
“于是,王勃作了这样一首诗赠给他的友人。”
苏莫承声音高昂的吟诵起来,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友人被王勃的旷达心境打动,他真挚的友情让人为之动容,带着王勃的诗,他终于能够安心的踏上旅途。”
龙国的各大高校,文学系又抄疯了。
“我喜欢这首诗!这样的心胸意境实在是太难得了!”
“我觉得这首诗,比外国那些诗,更合我的胃口!”
“如果早点听到这首诗就好了,我之前送朋友的时候就有话可说了!”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妙!真是妙啊!”
“我觉得这首送别诗,和《滕王阁序》一样,也应该直接加入我们文学课的教材!”
直播空间中,苏莫承终于再次回到了正题,
“王勃的人生转折点,是他担任沛王李贤的王府修撰时,写了一篇《檄英王鸡文》,”
“十六岁,王勃被任命为朝散郎,这是一个闲职,每日无所事事,将这样一位少年俊才放在这个位置,显然有些浪费他的才华。”
“一年后,科举主考官为沛王李贤推荐王勃,王勃经过皇帝的考核后,成功担任沛王李贤的王府修撰。”
“修撰书籍对于王勃而言,实在是再简单不过了,几乎仅用两个月,他就将沛王府中需要修撰的书籍《平台密略》修好了,”
“甚至还写了一份副本《平台秘略论赞》,他这样出众的才能,让沛王李贤非常喜欢。”
“沛王李贤比王勃小五岁,还是一个少年人,当时的皇宫贵族之中,斗鸡盛行。”
“公元669年5月,他与英王李显斗鸡,让王勃写一篇檄文,为之助兴。”
苏莫承的声音低沉下来,江上的晚风骤停,他的脸上显出一丝凝重,
“王勃挥笔写下了《檄英王鸡文》,这个没有政治敏感度的天才少年,并不知道,这篇檄文改变了他的一生。”
“唐朝开国之时,兄弟斗争十分激烈和残酷,这也让这一代的帝王,非常关注自己几个孩子之间的关系。”
“他作为父亲,也并不喜欢看到自己的儿子们玩物丧志,沉迷斗鸡,”
“皇帝认为,王勃作为沛王的博士修撰,看到沛王沉迷斗鸡,不但不劝诫他,居然还作檄文为他们助兴助威,”
“这实在是太不称职了!”
“并且这篇檄文,有挑拨两王关系的意图,是真真踩了皇帝的红线!”
“于是,他停了王勃的职位,并将他逐出都城长安!”
龙国直播间的观众,再一次讨论了起来。
“虽然很喜欢他的《滕王阁序》,不过作为一个家长,我觉得我可以理解皇帝的想法和做法!”
“斗鸡?是我小时候在街上看到的那种吗?没想到这些王公贵族,竟然这么接地气?”
“算了算年龄,王勃当时才十几岁,还是太单纯了!不懂那些东西!”
“智商超神,情商不高!”
“还是他自己的问题!谁也不喜欢自己给小孩请的家教,去给小孩的玩闹捧场,还挑拨自己两个孩子之间的关系!”
“我觉得我能理解他,沛王是他顶头老板,王勃作为一个打工人,根本没法拒绝自己老板的要求!”
苏莫承趁着空隙,看了一眼南棒国的选手和樱花国选手,
南棒国选手正恶狠狠的盯着樱花国选手松下太郎,根本没有注意苏莫承的解说。
而松下太郎,则完全不在乎朴聿哲的敌意,
反正在历史空间中,朴聿哲现在,也没有办法扑过来打他,所以,松下太郎反而认真的听苏莫承的解说。
不过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表情很有些微妙。
“王勃才是十七八岁的年纪,还是太年轻了,他接受不了这样的打击,于是在之后一段时间寄情山水,流连蜀州的青山碧水之间。”
“在这段时间里,他也曾与好友相别,写下了另一篇名作《蜀中九日》,但其中的意境,已经完全不同。”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苏莫承的声音越发低沉。
龙国某大学,文学系教室,
随着苏莫承的声音,一个女生笔下,写出娟秀的字迹,她抄着抄着,突然呜呜的哭了起来。
“他席他乡送客杯……太虐了!我的眼泪忍不住了!”
一张纸巾递到了她的面前,她接过纸巾擦着眼泪,
“呜呜呜,好姐妹谢谢你!”她感动的扭头,又疑惑了起来
“你为什么突然带上了墨镜?”
“上着课呢,我帮你取下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