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精图治有作为,沉迷酒色国将颓。不思反省更暴虐,火海葬身应怨谁?
出轨人物:商纣王,又名帝辛,商朝末代君主。
生卒年份:?—公元前1046。
在位时间:公元前1075年即位,公元前1046去世,在位30年。
出轨点:商纣王前期,励精图治,使国家一天一天强盛起来,但是后期,纣王却沉迷于酒色,尤其是宠爱妲己,从此不理朝政;对于大臣们的进谏,他也听不进去。加之赋税沉重,人民怨声载道。面对人民的诉求,纣王不但并不反思自己,反而用严刑峻法加以镇压。最后,激化了矛盾,终于在武王的领导下,推翻了商王朝。
“一时胜负在于力,千秋胜负在于理。”一个人要想取得最后的胜利,不是靠蛮力,而是要靠道理。对于一个统治者来说,如果只是单靠粗鲁的武力去使人民臣服,那是最笨的办法,正在于能达到使人心服的用自己的德行去感化。
综观历史,很多统治者不懂得以德服人的道理,他们动辄以武力相威胁,用残酷的刑罚去逼人屈服,这样反而激化了与人民之间的矛盾。应该说,刑罚是约束人们行为的准则,不是统治者滥用私权的工具。
商纣王就是历史上“以力服人”使历史轨迹改变的代表,结果不但使国家灭亡,自己也葬身火海。
纣王即位后,重视农桑,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发展,国力日渐强盛。这时,纣王决定对东夷用兵,进而把商朝势力扩展到江淮一带。特别是讨伐徐夷的胜利,把商朝的国土扩张到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沿海。这些成绩在历史上是得到了肯定的。纣王统一东南以后,把中原的先进文化和生产技术向东南传播,推动了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促进了民族融合。
但成绩也暗暗滋长了纣王的骄横和享乐情绪。东征归来,他觉得都城沫太狭小了,于是便决定扩沫都,后改沫都为朝歌。由于纣王经营,东南出现了繁荣景象,这再次滋长了纣王的骄傲,他逐渐变得刚愎自用,听不进谏言。同时,他的生活也骄奢淫逸起来:筷子换成了象牙的,杯子要是犀玉做的,穿衣要锦衣九重,住房要金碧辉煌,又由于原配姜氏,年老色衰,他便要求诸侯献美女。除此之外,帝辛还对各种珍奇的动物和宝贝感兴趣,他派人四处搜罗这些东西,一时间飞禽走兽,充满宫室,杂耍百戏,俱置苑中。
闲来无事,他别出心裁:凿池储酒,悬肉如林。让妇女倡优,裸着身子,互相追逐,以此来取乐。纣王还经常和宠妃妲己一起去打猎,有时十天半月也不回来。
渐渐地,大臣和百姓的怨怒情绪传到了纣王的耳朵里,纣王便采纳妲己的建议,用炮烙之刑震慑臣民。时西伯昌、九侯、鄂侯为三公,九侯把自己的女儿献给纣王,但九侯之女不善承欢,纣王怒而杀之,并把九侯剁为肉酱,鄂侯听到这件事后前去找纣王理论,也惨遭杀害。西伯昌暗自叹息,却被人告密,纣王便把他囚禁起来。
敢言直谏的大臣遭到了纣王的杀害,而谄臣却趁此机会得权,纣王先后用费仲、恶来当政,朝政一天一天地坏了下去。被囚禁的西伯侯,还是因为西伯侯之臣闳夭,以美女、奇物、善马献给纣王,才得以返回西岐。
西伯侯回去后修德行善,笼络诸侯,表面上却装作对纣王更加诚服。帝辛三十年春三月,西伯侯率诸侯入贡,纣王大喜,特赐地千里。帝辛三十三年,又特赐弓、矢、斧、钺等装备。西伯侯借此暗地扩大自己的实力,西伯侯还通过不断地征伐来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而西伯侯表面上仍卑躬事纣。比干看到这种现状,忧在心中,多次进谏纣王,纣王根本不听。贤臣商容往谏,却被废为庶民。
帝辛四十一年,西伯侯去世,太子发立,是为武王。帝辛四十四年,武王伐黎,黎国位于纣都朝歌之西,离朝歌不远。武王灭黎的消息传到朝歌,满朝文武震惊。贤臣祖伊奔告纣王说:“情势危急啊,如今天下百姓,没有不希望殷命早绝的。这不是先王不顾恤他的后代,只是王淫逸过度,不遵守王道常法所致,王打算怎么办”?纣王听后,坦然地说:“我的命不是天给的吗?他们能把我怎么样呢?”祖伊踉踉跄跄地走下殿来,说:“纣王真的是无可救药了。”
从此以后,纣王越发淫乱下去。整个纣都,乌烟瘴气。神祇没人敬祭,宗庙无人管理,偷窃奸邪之事频发。对于这些,纣王的宗亲没有不担心王朝命运的。比干一连三天进谏,指责纣王的过错,劝纣王洗心革面,重整朝纲,说得纣王无言答对,以至恼羞成怒地说:“是什么东西支持你坚持自己的看法?”比干说:“是天下大义。”纣王心想:“天下大义,真把自己当成是圣人了,难道真有比自己还高明的圣人?”于是他轻蔑地看着群臣说:“我听说圣人的心有七个孔窍,比干自认为自己是圣人,他的心真的有七个孔窍?”于是剖开了比干的心脏。
从此,满朝大臣谁也不敢再进谏了。纣王在身边佞臣的谄谀下,愈加暴虐荒淫,肆无忌惮。
在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联合西方11个小国会师孟津,对商朝发起进攻,纣王之兵大败。周武王攻入朝歌后,纣王登上鹿台,自焚而死,商亡。
应该说,前期的纣王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君主,但是在后期他却变成了一个昏君,对酒色的贪恋,对忠臣的杀害,都使他自己一手开创的良好局面一点点变坏。
面对怨声载道,商纣王若能及时醒悟,反省自己的得失,当属“亡羊补牢,为时未晚”。但是商纣王却没有,他反而变本加厉,用残酷的刑罚去残害人民,更是错上加错。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个人犯错不要紧,重要的是能勇敢面对和悔过,而不是去竭力掩饰甚至抹杀,那样只会让人越发讨厌。
商纣王就是这样,明明自己错了,他不但听不进去别人的意见,反而用武力去惩戒,杀比干,这虽然泄了一时之愤,却堵住了忠臣之口,失了臣民之心。
所以说,以力服人终究不是为政之道。
如果纣王能认真听取臣民的心声和忠臣们的意见,不刚愎自用,施以暴力,也许就不会激化民怨,自己也能继续前期的励精图治,成为一代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