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公元前2300-公元前563年)
古印度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古印度文明以其异常的丰富、玄奥和神奇深深吸引着世人,对亚洲诸国(包括中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古印度在文学、哲学和自然科学等方面对人类文明作出了独创性的贡献,最显著的特征是其宗教性。
古印度人在文学方面,创作了不朽的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在哲学方面,创立了“因明学”,相当于今天的逻辑学;在数学方面,最杰出的贡献是发明了目前世界通用的计数法,创造了包括“0”在内的十个数字符号。所谓阿拉伯数字,实际上起源于印度,然后通过阿拉伯人传播到西方。公元前6世纪,古印度还产生了佛教,先后传入中国、朝鲜和日本。
就地理范围而言,古印度不仅指今天的印度,还包括巴基斯坦、孟加拉、不丹、尼泊尔等在内的整个南亚次大陆。中国在西汉时称其为“身毒”,东汉时改称“天竺”,到了唐代,高僧玄奘将其译为“印度”。
印度的远古文明直到1922年才被发现。由于它的遗址首先在印度哈拉巴地区被发掘出来,所以通常称古印度文明为“哈拉巴文化”;又由于它主要集中在印度河流域,所以也被称为“印度河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