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世界五千年全知道 > 亨利·福特改良汽车装配线

亨利·福特改良汽车装配线

    1863年,亨利·福特出生于美国密歇根州狄堡农场,他的父亲是爱尔兰人,母亲是荷兰人。从童年时起,福特便充分展露他那发明的天分,他能制造机械器具来进行农业生产。16岁时,福特离开父母,来到底特律这个工业城市当起了机械学徒工。24岁时,福特与妹妹的朋友布赖恩特结婚。四年后,他成为爱迪生照明公司主任工程师。

    福特一边在爱迪生公司工作,一边埋头研究汽车制造。1891年,福特给妻子看了一张由他亲自设计的内燃机草图。1893年12月25日,福特在家中厨房的水槽里成功试制出一台引擎。引擎只是福特汽车设计中的心脏,至于汽车的其他部分,他继续利用夜晚和周末的时间,在自家屋后的工作室里制造。福特对造车十分狂热,以至邻居戏称他为“疯子亨利”。1896年6月4日凌晨两点,“疯子亨利”工作室的墙壁突然被什么东西撞出了个大洞,而“疯子亨利”就从那洞里开着一辆车出来——那是一部他自己做出来的车子。接下来数周,福特经常开着他的小车在底特律的街道上兜风。几个月后,他以200美元的价格卖掉了这部车子。

    1899年,新成立的底特律汽车公司聘请福特担任公司主管,并配给他部分股份,于是,36岁的福特辞去爱迪生公司的工作,去底特律汽车公司上班。在此同时,底特律另一家车厂奥斯摩比车厂也宣告成立。由于经营管理上的原因,几年时间里,底特律汽车公司没能制造出任何汽车,福特被生气的老板赶了出去。

    在美国汽车市场,早期汽车的促销工作大都在赛车场上进行,制造商为证明自己产品的性能,就让汽车参赛,接受公众检视。1901年,福特倾力制造出两辆赛车,其中一辆参加一项10英里(约16千米)竞赛,对手的车是当时著名汽车制造者、来自俄亥俄州的文顿的产品。这场竞赛在密歇根州的格罗斯彭第举行,结果福特制造的汽车获胜。由于这次胜利,煤商莫肯森提出与福特合伙,二人于1903年创立了福特汽车公司,另外还有12位投资人,公司资本额为10万美元。福特汽车公司成立之初,主要零件都是外购,由一群机械工人在工厂里把汽车零件组装起来,直到完成一部汽车。1903年,福特公司的125位工人制造出1700部汽车,分属三种不同的款式。那些车子售价高昂,给股东带来了丰厚的利润。莫肯森于是又开了一家汽车厂,不幸经营失败,被迫出售资产,包括他拥有的福特公司股票。福特立刻趁机购入相当数额的股票,取得公司控制权。

    福特在取得公司控制权后,决定减少高价车的生产,执行之时正逢1907年的金融恐慌,因此这个举措拯救了公司。福特认为高价位妨碍市场开拓,便于1906年决定生产较便宜、利润较低的新车型——N型车。虽然N型车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但福特仍继续设计他想要生产的汽车,也就是后来为他带来财富和荣誉的T型车。

    1906年冬天,福特在底特律工厂中秘密腾出一间20平方米的房间,在那里,他率领几位职员以两年的时间设计和计划生产T型车。福特秘密设计室的最终产品日后永远改变了美国的汽车工业。T型车的顾客能以825美元的价格买到一部轻巧、有力、两段变速、容易驾驶的汽车,且具有以脚控制的“行星齿轮式”传动系统。这款简单、坚固、实用的小车推出后,极大地刺激了消费者的购买力。

    亨利·福特

    T型车在1908年10月1日卖给第一批客户。上市第一年销售量高达一万余辆,创下汽车销售新纪录。

    作为一位汽车大王,亨利·福特并不满足于目前取得的成绩。T型车上市头几年,是在底特律皮奎特街老厂以当时一般制造汽车的方式制造的,但老方式已经无法应付剧增的市场需求。福特决定建造一座新厂,更新一套生产设备。

    1910年,福特公司新厂在高地公园开始生产。新厂占地62英亩(约25公顷),规模无与伦比,连石油大王洛克菲勒都称赞这座新厂是“当代工业奇迹”。新厂汽车装配作业从顶楼开始,先在四楼钣金,在三楼装上车轮并油漆车身,其他部分在二楼完成,然后新车降至一楼,穿过办公室区域出厂。开始三年的汽车产量几乎逐年倍增,1910年是19万辆,1911年是345万辆,1912年是7844万辆,而这还只不过是个开头而已。

    1909年,福特通过实践证明了有系统、有策略的降价可以增加利润,净收入由1909年的300万美元增加到1914年的2500万美元。福特汽车在美国市场的占有率由1908年的94,上升为1914年的48。T型车开始称霸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

    1910年,福特开始在高地公园厂房实现工厂自动化,试验在以后的17年中持续进行。每天早上,福特都会率领一群经验丰富的专家,检测装配线上的每一个环节,试验提高生产效能的各种方法。他最重要的突破就是移动式装配线。在厂房里福特设计的第一条移动式装配线用来组装飞轮式磁发电机,测试的结果比老方法快6分50秒。当其他装配线也全面更换为移动式时,一辆T型车的装配时间就由原来的12小时30分,缩短为5小时50分。

    在亨利·福特改良汽车装配的过程中,直接受影响的是生产线上的工人。早在1914年1月,福特就研制出经链条带动永不停歇的输送带,在工作站之间运送半成品,工人待在原地不动。三个月后,公司又研制出与人同高的生产线,所有零件、输送带等都在人腰部高度,工人可以重复装配工作,连脚也不必动。

    生产线经过改良后,福特汽车公司的效率大大提高。1914年,福特厂13万名工人生产了26072万辆汽车,而其同行6635万名工人却只生产了28677万辆车。

    1914年1月5日,福特又作出了一个惊人之举,他向社会公开宣布福特汽车公司新的劳工薪金方案:最低工资调高为每日5美元,每天工作时,外加利润分享计划。这立刻成为全美的话题,福特被说成是劳工之友、社会主义者、让公司破产的疯汉。改良后的新工资方案把许多工人变成顾客。工人通过购买公司汽车,不但将部分工资又还给了公司,同时也有助于提高产量、降低单位成本。

    20世纪初,美国有数百家汽车厂,到1929年只剩下44家,渡过经济危机的福特汽车是其中之一,它当时与通用汽车及新成立的克莱斯勒并称三大汽车公司,三家公司市场占有率总和为80。

    福特于1947年4月7日逝世,享年84岁。如今,从他开着自己第一件作品上街已有一百多年,这个世界已成为一个人人能享用汽车的世界。如同美国幽默大师威尔·罗杰斯所说:“也许要等到百年后才能谈论福特的功过,但有一点可以确定,那就是福特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是福特创造了大众化汽车,“为世界装上了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