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世界五千年全知道 > 拿破仑远征俄国

拿破仑远征俄国

    拿破仑从1804年开始到1814年,前后统治法兰西达15年之久。在这15年的统治中,拿破仑体现出两个特点:国内改革和军事战役。前者巩固了法国革命的成果,后者为他赢得了杰出军事家的美誉。

    作为杰出的军事家,拿破仑打了许多场漂亮仗。比如马伦哥会战,拿破仑在不利的条件下反败为胜,创造了军事史上的奇迹;乌耳姆战役,是拿破仑精心运用“兵贵神速”战略取得成功之战;奥斯特里茨之战,拿破仑令法国获得了莫大的好处。

    几次大战役均取得胜利,拿破仑决定远征俄国,让沙皇亚历山大臣服于自己。1812年6月,拿破仑亲率60万大军,越过涅曼河,进入俄罗斯控制下的立陶宛。

    法军异常顺利地占领了立陶宛。凭多年的作战经验,拿破仑感到有点不对劲,便下令找几个老百姓来询问一下情况。士兵们左找右找,却一个也没有找到。原来,在法军到来之前,沙皇已下令所有人躲藏起来,使法军如入无人之境。拿破仑的几十万大军站在冷寂的荒野中,处境艰难。有将领向拿破仑报告说,他们的物资供应已经短缺了,人员病困交加,部队战斗力已大受影响。下一步该怎么办呢?“继续前进!向斯摩棱斯克进军!到那里彻底消灭俄军!”拿破仑果断地下达了进军命令。

    在斯摩棱斯克,拿破仑遇到了顽强的抵抗,结果有一万二千余人战死。拿破仑看到硬拼不行,命令用大炮射击。拿破仑达到了目的,一阵猛射之后,对方便悄无声息了,法军争先恐后奔入城内。进城之后,他们才发现,没有一个敌人伤亡。原来,俄军又安全转移了。法国官兵得到的只是一座空城。拿破仑决心孤注一掷,在物资供应极度匮乏的条件下,命令部队继续东进。

    1812年9月7日,拿破仑在波罗金诺地区与俄军相遇,波罗金诺是距莫斯科一百多千米的一个小村庄,村庄虽小,地理位置却十分重要,这里是通向莫斯科的大门。拿破仑了解到这里的地形后,便投入了大量兵力,决心不惜一切代价占领它。在13万兵力的法军和600门大炮的强大攻击下,波罗金诺成了拿破仑的囊中之物。

    就在法军将士欢庆胜利时,俄军位于村南的箭头堡阵地却钻出一门门大炮,一颗颗炮弹飞落法军阵地。拿破仑立即命令手下一名将领去侦察敌人的情况,及时报告。不一会儿,那名将领回来了,他禀报说:“报告陛下,情况已经摸清。那里共有12万俄军,其中有85万名是后援部队。还有300门大炮。”

    俄法双方的炮战开始了。法军将400门大炮全部动用起来,俄军则用他们的300门大炮还击。一阵射击之后,拿破仑看到俄军火力明显减小,认为时机已到,就命令部队冲入俄军阵地。法军个个高呼着向箭头堡扑去。俄军也不甘示弱,对准法军猛烈开火,结果法军成批地倒下。但是,由于法军在数量上远远超过了俄军,尽管伤亡惨重,最终仍然冲进了箭头堡,击败了残余俄军,俄军守堡士兵全部阵亡。俄军主帅巴格拉基昂迅速调集85万后援部队增援,面对法军,巴格拉基昂身先士卒,命令俄军坚决夺回箭头堡。俄军在炮火的掩护下,终于又夺回了箭头堡。

    在一天的战斗中,法军共有八次夺得箭头堡,俄军奋力反扑,又八次夺回箭头堡。到傍晚时分,拿破仑重新组织兵力,作第九次争夺,俄军也积极组织有效的反击。突然,一颗炮弹落在巴格拉基昂的身旁,巴格拉基昂血流如注,慢慢地倒了下去,再也没有爬起来。法军趁势攻入箭头堡,俄军最高统帅库图佐夫下令部队撤退。这次争夺战终以法军的胜利而结束。

    1812年9月14日,法国军队在拿破仑的率领下,攻进莫斯科。但库图佐夫已下令全城撤退,把一座空城留给了拿破仑。法军虽然占领了莫斯科,但随着冬天的到来,本来就已十分短缺的军需物资这时更加紧张。10月18日,俄军又袭击了法军,打死打伤法军三千余人。面对这种情况,拿破仑感到,他的部队已不堪一击,已经无力再继续占领俄国了。所以,他于10月19日率115万残兵从原路返回。回国途中,又不断遭到俄军伏击,加上天寒地冻,士兵们成批地死去。11月29日,在过一座桥时,士兵与随军家属互相争抢过桥,又有12万人掉入河中淹死。12月中旬,拿破仑终于离开俄国,但原来的60万大军,现在只剩下了2万瘦弱的士卒。

    拿破仑这次远征俄国,遭受了重大损失,他所领导的军事行动最终因各国势力的反对而惨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