淞沪会战是中国抗日战争的第一场重大战役,也是抗日战争中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战役。中国军队投入75个师和9个旅,共六十余万人,伤亡达十五余万人。
1937年,日本制造卢沟桥事变,侵占平津以后,又准备对上海发动大规模进攻。8月9日,日军蓄意制造事端,派遣驻上海陆战队的两人乘车闯入虹桥国民党军用飞机场,遭到国民党守卫士兵的阻拦,结果日军开枪打死了一名机场卫兵。国民党军队进行自卫反击,当场将二人击毙。日本帝国主义便以虹桥事件为借口,命令大批日军陆续登陆上海,派飞机在淞沪杭上空侦察。
8月13日,日军向上海大举进攻,以租界和黄浦江中的军舰为作战基地,炮击闸北一带,中国军民奋起反击,这就是著名的“八一三”事变。事变的第二天,国民党政府发表了《自卫抗战声明书》,宣告“中国为日本无止境之侵略所逼迫,兹已不得不实行自卫,抵抗暴力”。
8月14日,日军开始总攻。15日,日本正式宣布组建上海派遣军,以松井石根大将为司令官,率领两个师团的兵力开往上海,进一步扩大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国民党驻军第九集团军在总司令张治中的指挥下,奋勇抗击日本侵略军。张治中率军发起全线进攻,出动空军轰炸虹口日军司令部,双方展开激烈战斗。
此后,日军多次在长江口登陆,攻击中国守军左翼,随后逐次增兵,加强上海派遣军的力量。中国军队也陆续增援,不断调整部署。
9月至10月初,日军增援部队陆续在上海登陆,向中国军队发起猛攻,中国守备部队陷于苦战,伤亡惨重。11月,日军一部从杭州湾登陆,合围上海。中国守军被迫撤退,上海市区陷落。
日本帝国主义进攻上海,国民党政府被迫实行抗战。中国军民浴血奋战,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此外,从上海等地迁出大批厂矿机器及战略物资,也为坚持长期抗战起了重大作用。
在淞沪会战中,国民党方面先后投入师、旅、海军舰队等兵力达75万人以上。到战役结束,中方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伤亡达十五余万人。
淞沪会战虽然以国民党战败而结束,但它证明了中国决不会向日本投降的民族精神,日本“三月亡华”的企图彻底破产,中国则下定决心,以更大的规模进行更持久的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