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短视频通万朝,老祖们哭着求别停 > 第0285章 朱元璋:意外收获?南北榜案?让咱看看怎么个事儿?

第0285章 朱元璋:意外收获?南北榜案?让咱看看怎么个事儿?

    大唐,李世民看着天幕,听着天幕里传来的旁白音,整个人都愣在原地满脸骇然。

    五姓七望有什么样的实力,这点李世民比谁都清楚。

    和平行世界,另一个李世民的血腥镇压不同,这个世界的李世民,做出的决定和历史上的几乎相同。

    所以,哪怕如今已经是贞观十几年,但五姓七望的影响力,依旧没有比刚开国的时候弱多少。

    甚至还稳步增长着!

    这让李世民也好,当年天策府里的一群老伙计也罢,都时常是眉头紧锁的聚在一起商讨。

    但就是没有拿出过,或者说,没有人敢提出这种最强硬手段。

    “这朱温是谁?竟然能有如此魄力,直接将士族门阀的权力触角,给齐刷刷斩断了?”

    作为前辈,李世民当然不知道后世的朱温是谁,但仅凭他所做的这些事情,就足够让李世民钦佩的。

    甚至可以说是起了教导的作用!

    “或许”

    “朕也是时候展示下,朕身为大唐之主的威严了,哪怕随便敲掉其中一个大族,那都能令朕名垂青史!”

    李世民眼中精光闪烁。

    与此同时,天幕里面。

    【唐朝灭亡后,华夏进入五代十国时期,皇帝轮流坐,明年到我家的时代来临。】

    【政权更迭极为频繁,各路藩镇军阀将领,都选择自己来招募幕僚文士,以便给自己出谋划策。】

    【或者处理后勤文书工作等。】

    【仅靠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宋朝名相赵普,就是出身于赵匡胤的幕府之中。】

    【在这种情况下,通过科举制度选拔出来的文官,自然要让位给皇帝的自己人。】

    【到了宋太宗赵光义时,科举制度又一次得到了完善。】

    【宋太宗赵光义,是继承兄长赵匡胤的皇位,属于兄终弟及,而非传统的父死子继。】

    【而且赵匡胤的两个儿子,也在赵光义时期离奇死亡。】

    【不管赵光义有多么理直气壮的声称,自己的皇位合理合法,但是群臣对赵光义这个皇帝】

    【还是心有疑虑的。】

    大宋,开宝位面。

    “哼!”

    赵匡胤冷哼。

    虽然现在的赵光义,已经因为天幕视频剧透,而被赵匡胤给提前解决掉,但如今再听到相关描述

    赵匡胤还是忍不住怒火中烧。

    甚至,恨不得把赵光义尸骨挖出来,吊在城门楼上风吹日晒。

    暴尸荒野!

    “不过”

    “说到这儿朕想起来了,既然你们都是朕挑选的人才,那为何当时没有提出抗议。”

    “甚至是推举朕的儿子上位?”

    “难道你们当时,就都是在那儿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看着?”

    几句话出口,刹那间,整个朝堂齐刷刷跪倒一片,所有人脸上满是惊恐的哀嚎着。

    显然明白了赵匡胤要做什么!

    【为了拉拢人心,同时也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赵光义一方面限制武将兵权,一方面大搞科举扩招。】

    【把朝堂内外,全部换上自己挑出来的“天子门生”。】

    【其子宋真宗赵恒,更是大力宣传:“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然而宋朝的科举,也并非完全公平,高官子弟是可以通过单独考试来取得入仕资格的。】

    【再加上,他们彼此之间互相联姻,形成了盘根错节的利益关系,所以,在朝堂上的分量并不低。】

    【但是相比于之前的高门士族,宋朝的士大夫,再也无法对皇权产生威胁。】

    【因为无论是新贵族,还是旧贵族,最初都是皇帝选出来的,是属于皇帝的人。】

    【而元朝】

    【又是另一番景象了。】

    【元朝科举仅实行了45年,取士人数不过千人,是科举制度自实行以来,规模最小的一朝。】

    【不仅科举规模小,而且元廷对通过科举入仕的官员也不重视,实际掌权的仍然是大贵族。】

    【此外。】

    【作为南宋后裔的南人,在元朝是最受歧视的群体,不仅科举名额极少,而且升迁也很不容易。】

    【明朝开国名臣李善长、宋濂等人,都没有在元朝考中科举。】

    大明,洪武位面。

    “李大人,如今再听到这些的时候,有没有觉得当年没考中,其实是好的,因为这就是上天的安排!”

    “若是当年你考中了,那哪儿还有现在的大明开国重臣?”

    众人笑着对李善长说着。

    龙椅上的朱元璋,也忍不住调侃道:“可不是嘛!若是当年善长你高中,那咱可就少了你这么一位良臣益友了啊!”

    李善长摆摆手。

    “诸位,上位,你们都莫要再取笑我了!你们是不知道,当年我落榜后有多痛苦!”

    “甚至觉得整个人生”

    “都没有任何光亮了!”

    “若非后面遇到了上位,恐怕我这一生,都得在浑浑噩噩、绝望凄苦中度过!”

    “哈哈哈”众人虽然是在哈哈大笑,但不少人却是默默在心中点着头。

    的确,和前元相比,他们的确在大明得到了机会。

    虽然给老朱打工,要时刻面临被砍脑袋的风险。

    但好在,现在还有皇后、太子都在,臣子们的脑袋,倒也没那么轻易就被砍掉。

    换而言之,众人在大明,也算是能一展胸中抱负,让自己不像在前元的时候,完全没有任何期盼。

    【明朝的科举,也经历了由废到兴的时期。】

    【虽然朱元璋在开国第三年就设立科举,但是洪武一朝依然是举荐和科举并行。】

    【换在以前,通过举荐制度可以大搞裙带关系。】

    【但是在朱元璋手下干活,不论是通过举荐还是科举入仕,能保住性命都很不错了。】

    【洪武四大案杀得人头滚滚、血流成河,朱元璋晚年的南北榜案,更是把主考官和状元,都一起带走送去见了阎王。】

    “什么?!”

    朱元璋瞳孔骤缩。

    先前的欢声笑语刹那间止住。

    所有人都不敢置信的看着天幕里的画面,看着那尸横遍野,朱元璋的怒吼声中,无数人的脑袋滚滚落地。

    “好好好”

    “南北榜案是吧?”

    朱元璋咬牙切齿,转头看向了面前这群噤若寒蝉的文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