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短视频通万朝,老祖们哭着求别停 > 第0286章 嬴政:朕也打算实行科举,尔等“股肱”以为如何?

第0286章 嬴政:朕也打算实行科举,尔等“股肱”以为如何?

    仿佛是在给朱元璋解释原由。

    还没等他开口,天幕里便再次传来的,更为详细的南北榜案介绍。

    闻言?

    群臣震荡。

    甚至就连武将们?

    都忍不住齐齐瞪大了眼睛。

    不敢置信!

    【在1397年的会试中,录取的51人,全部都是南方士子,放榜以后遭到北方士子抗议。】

    【朱元璋认为,其中肯定存在舞弊,下令彻查。】

    【但是主考官却坚持认为,录取结果并无问题,考官完全是凭真才实学录取的那些学子。】

    【朱元璋大怒,下令将主考官发配流放,会试第一名陈安也被跟着处死。】

    【朱元璋亲自阅卷,重新录取了61人,全部都是北方人,史称“南北榜案”。】

    【此案】

    【最终促成明朝按地域取士。】

    【公元1425年,明宣宗朱瞻基下令,会试分南北中取士。】

    【明朝科举还有一个重要的改变就是,额外设计立庶吉士考试。】

    【在新科进士中,选拔进入翰林院的人才,继而入阁辅政。】

    【到了明朝中后期,内阁大学士基本都是庶吉士出身。】

    “按地域取士?”

    原本还打算暴怒的朱元璋,此刻耳听天幕里的讲述,顿时像想到了什么似的,眉头挑动着说道:

    “说的没错!”

    “若地域间存在较大差异,最终导致全国统考时,一方以压倒性的优势碾压另一方?”

    “那的确是可以按地域取士。”

    “这样既能堵住天下人的嘴,也能”

    ‘给朝堂带来新的活力,打破旧有的利益集团。’

    “不错!”

    “相当不错!”

    说着说着,朱元璋的声音越来越小,特别是当说到打破旧有利益集团的时候,更是直接成了心中默念。

    看着朱元璋如此兴奋的模样,群臣长舒口气的同时,不少心思缜密的大臣,也迅速意识到了类似的东西。

    甚至是更多的东西。

    一时间。

    群臣心中思绪涌动。

    【清朝科举继承明代制度,但是为宗室和八旗子弟增设科目,方便他们进入仕途。】

    【在清朝时,科举制度的种种弊端已经暴露无遗。】

    【明清科举考试,皆采用八股文文体进行考试,对格式要求极高。】

    【而且,只能从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等书中出题,并且也不能重复。】

    【几百年下来,考官出题也成了一个技术活儿,只能从书中摘出字句强行拼接。】

    【在这种情况下,科举考试已经丧失了选拔人才的初衷,变成为科举而科举。】

    大汉,武帝位面。

    “果然任何事情发展到最后,若是不加以改变的话,都会变得迂腐沉重,甚至是腐朽混沌!”

    刘彻眉头紧皱。

    看着这自己最想知道的东西,最终竟然变成了这副模样?

    刘彻说不痛心是假的。

    同时更多的,则是一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心情。

    毕竟经过了一千多年时间,有问题难道就没有人下定决心整改?

    ‘既然历史上有那么多名臣,难道他们就没有关注过这些事情的?’

    ‘一个个都光顾着给自己博取后世之名,全都忘记了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国之根基了是吧?’

    刘彻心中怒吼。

    【当时的有识之士,也提出改革科举,废除八股取士,但是都遭到皇帝驳回。】

    【世界正在风云变幻。】

    【殴洲列强攻城掠地。】

    【而清朝,却依然抱着那些无用的儒家经典,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迟迟不愿醒来。】

    【即使在近代,遭到列强的强力冲击,不得不割地赔款,但是事关国家根本的科举和教育制度改革,依然阻力重重。】

    【梁启超提出:欲维新吾国,当维新吾民,欲维新吾民,首先就应该改革科举和教育制度】

    【公元1901年,慈禧太后终于下旨,改革现有科举制度,废除八股文取士,广开新式学堂。】

    【然而一切都太晚了。】

    【四年后,科举正式废止,实行了1400余年的科举制度,也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大秦,始皇位面。

    “还好还好,现在一切才刚刚开始,还有大把大把的机会,能够改变这些所谓的门阀世家。”

    “将他们扼杀在摇篮里!”

    嬴政死死盯着面前的臣子,因为距离比较远,而且嬴政说这些话的时候,并没有故意打开音量。

    所以臣子们根本听不到,林启此刻在说什么。

    但

    所谓伴君如伴虎,群臣只是通过嬴政的眼神儿,就能猜到他此刻,绝对是正想着什么对付他们的事情!

    这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陛下”

    “李斯先别说话,听朕说,朕打算在我大秦也实行科举制,李斯、萧何,你们觉得如何?”

    还没等李斯说完,嬴政的声音便迎面传来,听得李斯顿时在心中叹息着,脸上摇摇头道:

    “陛下,臣认为此事不妥。”

    “哦?为何?”嬴政挑眉。

    李斯:“昔年商君变法,其中的愚民策略,指的就是统一思想,垄断意识形态,消除民众思考能力。”

    “陛下如今若是实行科举,那岂不意味着,百姓们将会有机会接触到百家经典,将会诞生出独立思想?”

    “这和商君的想法背道而驰,陛下,为了我大秦的昌盛,还请陛下收回此想法!”

    群臣:“请陛下收回此想法!”

    嬴政面色阴沉。

    作为帝王,他当然明白李斯这看似有理有据的说法,其本质层面究竟是什么。

    权。

    “想不到过了这么久,你还是贪恋着权势,想要打压新人是吗?”

    嬴政声音平静,听不出喜怒,但这话落在李斯、萧何等人耳中,却顿时犹如晴天霹雳!

    仅仅只是刹那间,李斯也好,萧何也罢,通通愣在原地,脊背止不住的冷汗狂流!

    “陛下”

    李斯连忙开口。

    似乎还想说些什么?

    却见嬴政一摆手。

    “朕意已决,内阁成员下朝后留下,商量如何根据我大秦现状,设计出一套切实可行的科举制。”

    “为我大秦后世子孙,特别是北方、南方,乃至是统一全球后,其它地方官员的选取”

    “提供最合理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