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古人的想法真奇怪 > 04 武将关羽怎么会成了财神?

04 武将关羽怎么会成了财神?

    隋唐时,关羽还不像后来那样受到人们的普遍崇拜,只是荆州附近地区性的小神。直至北宋,他才发展为整个江淮地区的神祇。

    北宋末年,随着大量文学作品与道教、佛教经典对关公故事的再创作,这位生前勇猛仗义、威武不屈的将军,逐渐成了代表精忠义勇的大神。到了明代,经历代皇帝的加封及民间的重新创作,尤其是《三国演义》的描写,武将关羽终于演化为了妇孺皆知的关二爷。

    他强大的武力,以及忠勇仁义的性格,让人们钦佩不已。上自帝王将相,下至平头百姓,凡中华文明影响到的地方,“有井水处皆庙祀之”。他威名赫赫,“载之史传,诵之童叟,真与天地同悠久,日月共昭揭”,成了中华大地上数一数二确有其人的偶像。

    人们不禁疑惑,关羽明明是武圣,为何后来又变成财神了呢?

    关羽起初确实与财神没有关系,宋代的时候,他还是人们的守护神,在香火最盛的明代,也只是道教中的“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震天尊关圣帝君”,是降伏作祟的魔鬼妖孽的天尊。

    然而有趣的是,正在此时,影响中国数百年的商人团体——晋商——崛起了。

    “晋”是山西的简称,晋商的崛起,得益于明代以来山西特殊的政治环境与地理条件。隆庆开关以前,海禁严格,陆地上为了保障边境安全,在北疆修筑长城。但人们毕竟有贸易的需要,驻扎在边疆的大量军人也需要粮草、商品供应。于是,山西便以其独到的地理优势,担任了贸易窗口的角色。它三面环山,向南直通关中平原,东口对接京城,东南直往中原,西面有杀虎口(西口),东面是张家口,既是为卫所军人输送大量粮饷的通道,也是与蒙古交流的最佳地点。

    由于从山东往边关运送粮草耗资太大,朝廷实行了“开中”政策。这个政策很有趣,让商人到处收购粮食,只需要将粮食交到大同仓或者太原仓,就给商人相应的盐引。

    中国古时实行盐铁专卖制度,拿到盐引的商人,就是朝廷许可的经销商。别看现在盐价挺便宜的,在古时可不算便宜。一些少盐的地方,一斤食盐大略相当于中等收入者一天的工钱。但人们日常生活中又离不开这东西,所以卖盐是有利可图的。只是,这要求晋商们要到江淮地区去取盐,然后再到分好的片区销售。如此,商人得利的同时,也替朝廷解决了把盐从产盐区疏散到各地的大麻烦。

    晋商享受了这样的便利,自然财运亨通。

    而那些白手起家的小商贩,是更值得人们敬佩的。他们有着吃苦耐劳、艰苦朴素、说一不二的精神。为了更好的生活,他们有的连独轮车都没有,却通过手拿、肩挑的方式,硬是走通了数千里的远路贩货谋利,闯出了一片广阔的天地。

    到了清代,国内的商品依然要通过山西商人之手运到俄罗斯等地。在塞外强盛了三百年的大商号大盛魁,买卖做到纵横九千里,创始人也只不过是小小的丹门沁(小货郎)。

    晋商的生意做到了极致,成了明清时期极为富庶的群体。

    做生意,光凭嘴说是不行的,必须要有信誉保障。晋商就设立了良好的信誉保障体系,打响了声誉,在群体内部,他们非常重视以义取利的生财之道。

    商人合伙做生意,合伙人叫“伙计”。一个人出本钱,其他人帮忙一起把事情做成。伙计不应有私藏钱货的行为,如果他们的祖父母或父母做生意亏本欠了钱,被欠钱的人以为人都没了,不去讨要,做子孙的砸锅卖铁也要把钱给还上。同为“伙计”,便生死不忘,绝对不会亏待成员的每一分付出。如此,晋商聚集起了更多的“同伙”。团体内,有本钱,没本钱,“咸得以为生”。

    这种义气为先、忠信为本的理念,便以关公崇拜为形式体现出来。

    和其他地方一样,山西当时的关公崇拜也很兴盛,且比其他地方更为热切。这是因为关羽的老家正是山西盐湖解州。宋朝时,关羽就被请来守护当地的盐池。山西老乡对关羽非常认可,对其所代表的精神也深表赞同。

    晋商崛起后,把买卖做到各地,凡有山西会馆的地方,必然有关公的神祇,且要把关公供在最显要的位置,有时商人还会直接将关帝庙当会馆使用。换句话说,山西会馆就是关帝庙。

    晋商富庶的名声,数百年来响彻中国。人们皆以为给晋商带来财富的正是关二爷,因此,外地人也就将关公视作财神。晋商散布之地,生意人都喜欢拜关公,取意生财有道,不义之财,分文不取。

    关公本就是军旅出身,明朝卫所制度中的军户也都把他当作偶像崇拜。那些义字当先的会道门组织,最讲究的也是义气,想要效仿刘、关、张桃园三结义,故而也把关羽视为偶像。

    就是这样,原本被视作守护神的三国武将,成了义气当先、招引财富、大忠大勇的神祇,受到人们的普遍膜拜。

    先秦到汉朝受崇拜的名将那么多,而关羽崇拜发端于隋朝,距离蜀汉300多年,怎么就突然有人去崇拜他呢?

    事实上,隋朝以前,关羽也是有人祭拜的。只不过最开始的时候,这样的祭拜只存在于荆州附近,也不是什么正当崇拜,而是和蒋王一样的淫祀。《三国演义》中说关羽死后阴魂不散,飘到荆门当阳去索要人头,被高僧点化,放下了执念。许多读者认为这个故事很突兀,实际上它反而是最接近真相的。

    关羽毕竟是武将,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荆州又是兵家必争之地,关羽率兵往来攻略荆州,民众死伤无算。传说他死后,化作含恨的冤魂找人索命。大战之后,瘟疫横行,死亡率很高,人们相当恐慌,这才开始祭祀关羽。

    魏晋以后,佛教兴盛,到了隋朝之前的陈朝,关羽索命的传说还在荆州附近流传,且越传越邪乎,于是被佛教引用,才有了高僧点化关羽的故事。也就在这时候,关羽成了佛教中的伽蓝神、守护神,后来更成了佛教和道教共同的神明。

    人们的信念是会诉诸偶像崇拜的,关公从民间淫祀,很快变成了守护神,又从守护神变成财神,被官方所认可。正是历朝历代的人们对于诚朴勇毅的人文环境,富足无忧的经济条件的渴望,拟成了这样的偶像。因为有这样的信念,人们一改往日的恐惧,重新审视关羽其人,解读出了不一样的精神。

    人们希望成为关羽那样的人,希望周边的人也和他一样永远值得信赖,希望财运亨通,希望冥冥之中受到他的保护。渴望当然很难成为现实,但人们不约而同地相信,只要曾经有过这样一个人,那样的精神便是可以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