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纵横30年1992(1-6) > 郭沫若的趣联与幽默

郭沫若的趣联与幽默

    黄子云

    郭沫若是我国文坛上的一颗巨星,也是一位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他一生写过许多闻名海内外的革命诗文和诗情画意的对联,有时还常出奇对戏联使人拍手叫绝。

    郭沫若幼年读私塾时,有一天老师布置学生背读《易经》和《周礼》。郭沫若和学友们感到枯燥无味,就乘老师不在,一起跑到附近的庙里去偷桃子。后来,此事被僧人向老师告发,老师生气地说:“你们不好好背书,出去偷桃,想必都学会了。现在你们跟我对对子,对不上就认罚,若谁能对上就免罚。”言罢即道出了带有责骂、挖苦意味的上联:

    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

    大家沉默了一会儿,只见郭沫若站了起来对道:

    他年攀桂步蟾宫,必定有我。

    郭沫若这对句,不仅敢于认错,而且显示出远大的志向。老师见郭沫若认了错,又叹服其才,不禁转怒为喜,偷桃的学生也就都免了责罚。

    有一年中秋节,郭沫若的家里给了他一吊钱,让他作为节礼奉送老师。但他买吃买书,把钱花光了,没有给老师送成礼。郭家历来没有失过礼,老师对此颇为不解,就出了句上联让郭沫若答对,借以试探:

    竹本无心,遇节岂能空过?

    郭沫若听出了老师的弦外之音,垂着头难为情地对道:

    松原有籽,过时尽是干包。

    下联暗含歉意:我家原是记挂着老师,本要送礼的,可是钱被我花光了,口袋就像掉了籽的松包一样,空空如也。老师听了,只好作罢。

    郭沫若少年时,家乡有个作恶多端的地头蛇,名叫徐品三,十乡八里对他恨之入骨。郭沫若便根据其“品三”两字作了一副对联,对其嘲笑和唾骂:

    无点骰子不算块;没边梯子有点悬。

    郭沫若用制谜的手法,非常形象地把“品”字比作三颗没有点的“骰子”,将“三”字喻为梯子去掉两边柱子剩下的三根横梁。耐人寻味,骂得痛快。

    1935年郭沫若流亡日本,一天,旅日华侨请郭沫若演讲。演讲开始不久,几个被国民党反动派收买的人狂呼“打倒共产党郭沫若”,并往台上乱扔梨和苹果。郭沫若对他们嗤之以鼻。几天后在青年会主办的小报上刊登了一副打油诗式的对联:

    权宜梨儿作炸弹;妄将沫若叫潘安。

    潘安是西晋的一位才子,传说由于他貌美才绝,每次外出常有姑娘向他抛掷梨子等水果,以示爱慕。郭沫若借上联怒斥歹徒:爱国志士真枪实弹都不怕,难道还怕你几只梨子?下联由怒斥变成嘲弄:我是郭沫若,不是晋潘安,莫轻率,莫多情。真是妙趣横生。

    风趣幽默是思想、学识、智慧和灵感的结晶,它既有愉悦、启迪、教育之功,也有辛辣的嘲讽之用。郭沫若无论在其演讲中,还是在日常交友或重大社交活动中,以其惊人的智慧、敏捷的思维,常妙语如珠,谈笑风生,充满幽默。

    1937年7月底,正在日本的郭沫若为参加祖国抗战,冒着九死一生的危险,逃出了虎口,从日本回到了上海。当时国民党的达官贵人摆出姿态,接二连三地开会、设宴欢迎郭沫若。在一次会上,上海市教育局局长潘公展致辞,谈到“目前的中国,就像一列火车,国民党就是这列车的火车头,蒋委员长就是火车司机”。郭沫若听了,微微一笑,随即在致答词中说:“能当司机当然很好,问题在于司机称不称职,或者他喝醉了酒,或者他开的方向不对,那么,全列火车就跟着遭殃了……”弄得潘等人窘不堪言。

    1946年1月,旧政治协商会议召开,重庆各界于大会期间每晚集会,约请部分政协代表到会演讲。1月16日晚,郭沫若应邀与会,前往临江门附近的沧白纪念堂。郭沫若演讲的时候,散坐在会场各个角落的特务们悄悄往他身上扔石子,他机智地将话锋一转,幽默地感叹道:“老实说,哪个愿当特务啊?还不是因为不民主而被迫去干的!这些人如果在美国,可能发明原子弹,不幸生在我们中国,都只会投石子!”引得全场拍掌大笑,令那帮特务一个个灰溜溜的。

    1946年2月10日,重庆各界人民在校场口召开庆祝政协会议成功大会,郭沫若与李公朴等人是筹备会推定的大会主席团成员。开会期间,一批歹徒手持铁棒、石头跳上台去,扭着李公朴等人就打。郭沫若也被打得眼镜落地、额角红肿,人也被推倒在地上,胸口还被狠狠踢了一脚。惨案发生后,全国文协、《经济周报》、复旦大学等几十个机关、团体和学校致函慰问,登门看望者更是络绎不绝,一时收到不少鲜花及柑橘等。郭沫若幽默地对于立群说:“别人发了抗战财、胜利财、接收财,而我却发了‘挨打财’。”极其巧妙风趣地表达了自己痛恨政界腐败和对赶来慰问的群众的感激之情。

    郭沫若对青年一代十分关心爱护,常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教育他们。他17岁时害了一场大病,耳朵不灵了,这给他赴日本学医造成了极大的障碍,为此曾苦闷得三个月没有下楼。因为耳聋,他就拼命用眼,把精力用到钻研文学和古代文化上去,并在这两方面都有了很深的造诣。1946年,在重庆社会大学的某次典礼上,他引自己为例,风趣地鼓励同学们说:“如果有残废的同学,不要因为自己的一些缺陷而悲观,你们的聋子大哥就在这里!”一席话,博得全场热烈的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