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故宫六百年:纪念版 > 耄耋者说一 肇始与兴盛

耄耋者说一 肇始与兴盛

    皇宫的主人是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帝(在位31年)、明惠帝朱允炆建文帝(在位4年)、明成祖朱棣永乐帝(在位22年)、明仁宗朱高炽洪熙帝(在位1年)、明宣宗朱瞻基宣德帝(在位10年)、明英宗朱祁镇正统帝(在位14年)六朝,共81年(洪武元年至正统十四年),这段时期,从皇宫视角看,明朝主要解决定都、建宫和稳定、开拓两大主题。

    其前者,都城定在哪里?宫殿建成啥样?一直困扰着明初六位皇帝。首都是建在南京、凤阳、开封、西安,还是北京?皇宫建筑风格是简约,还是壮丽?朱元璋文化水平低、宏观见识少,不肯听取高见,并且优柔寡断,犹疑摇摆,举棋不定。建文帝时确定下来,却遇上“靖难之变”。永乐帝果断迁都北京,却遭遇天火焚毁皇宫三大殿。洪熙帝要迁回南京,自己又短命死了。宣德帝想定都北京,还未落到实处而身先死。到正统帝继位,在太皇太后和内阁“三杨”等辅佐下,利用70年积累的财力、物力、技艺和经验,重建被焚毁的皇宫三大殿,建筑京城九门城楼,城墙内面包砖,疏浚护城河,用石砌堤岸,设九桥九闸,才出现了京城“焕然金汤巩固、以耸万国之瞻”,皇宫“日月光三殿、乾坤辟两宫”的煌煌局面。到正统六年(1441),正式宣告:北京为首都,南京为陪都。

    其后者,着力解决稳定皇权、开拓局面的大难题。先后经三次藩王叛乱,皇权终于稳定下来。宫廷派出使臣,东西南北,四向开拓,特别是郑和七下西洋,亦失哈八下奴儿干,侯显五使西藏,陈诚五使中亚,不仅创中华文明史上之伟业,而且创人类文明史上之壮举。

    本部分为1~20讲,主要讲述明代前期,皇宫规模确定,典章制度制定,国家统一,经济恢复,社会安定,宫殿壮丽,睦邻友好,万国来朝,都城由南京迁到北京,北京宫殿坛庙建成,并最终确立定都北京。继秦、汉、唐、元之后,一个强大的明帝国,屹立于亚洲东方。它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就在北京。它的核心就是后来被定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北京故宫。

    北京故宫平面图

    太和殿

    ② 中和殿

    ③ 保和殿

    ④ 仁智殿

    ⑤ 钦安殿

    ⑥ 端门

    ⑦ 景仁宫

    ⑧ 文华殿

    ⑨武英殿

    ⑩ 午门

    ? 神武门

    ?东华门

    ? 西华门

    开篇第一讲“血色皇宫”,分为三个小部分:鲜血染成、北京故宫和多面皇宫。

    皇宫里不是讲仁爱、重仁义、施仁政吗?哪里来的血色皇宫?古今中外,所有皇宫,哪一座不是血染的?让我们把历史的镜头拉得远一点,从中国帝制时代的周朝王宫说起。

    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建立起全面礼法、完整制度的王朝。著名的“五经”—《诗》《书》《易》《礼》《春秋》,是在周朝形成的。周朝兴起于镐京(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周族首领姓姬,名昌,就是周文王,原是商朝的臣民,“敬老慈少,礼下贤者”(《史记·周本纪》),善待贤能之士。如殷朝有个人叫鬻(yù)子,给纣王上书“七十五谏”纣王都不听,便投奔周文王。姬昌对于纣王来说,是一个“不同政见者”,也是一个“危险人物”。纣王下令把他抓起来,关押在羑里(今在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一带)。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决不会在困难面前屈服。周文王被拘禁在羑里,做什么呢?有的书说他“盖益《易》之八卦为六十四卦”(《史记·周本纪》),就是在伏羲《易》的基础上,将八卦演绎为六十四卦。所以,周文王应是《易经》的创始人之一。可见,有作为的人,在患难之时,更有所作为。文王死后,他的儿子姬发继位,就是周武王。周武王请姜太公为师父,周公旦为辅政,重德修文,改善民生,经多年准备,向殷纣王发起问罪之师。武王自觉兵力不足,便在盟津(今在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区一带)大会“八百诸侯”,组成联军。周武王统帅大军,威威武武,浩浩荡荡,进到殷都朝歌(今河南省鹤壁市淇县)郊外的牧野。纣王发兵70万抵抗。两军展开了著名的“牧野之战”。这场战役,打得激烈、残酷,尸横遍野,“血流漂杵”。“酒池肉林”“贪色乱政”的纣王,兵败无奈,登上鹿台,自焚身死。周武王凯旋,大肆营建镐京王宫。后成王又营建东都雒(洛)阳宫殿。周朝尚红,就是以红颜色为贵。历史表明,周朝王宫是用血染成的。

    秦朝的阿房宫殿,也是用血染成的。秦国兴起后,南征北战,东伐西讨。我仅举秦国大将白起为例。据《史记·白起列传》记载,白起统率秦军,“攻韩、魏大战于伊阙,斩首二十四万”;又攻魏国,“斩首十三万”;继与赵国作战,“沉其卒二万人于河中”;还攻韩国陉城,“拔五城,斩首五万”;再攻赵国,长平之战“前后斩首虏四十五万人”。仅以上五战,共斩杀89万人。白起最后因功遭忌,秦王听信谗言,赐剑令白起自杀。白起仰天叹曰:“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坑之,是足以死!”(《史记·白起列传》)秦国名将,何其多也。白起一人,斩杀、坑杀、沉杀等近百万人。这个数字,可能夸大,但秦始皇在统一六国的过程中,“伏尸百万,流血漂卤。”(《史记·秦始皇本纪》)这足以说明:秦始皇的阿房宫殿、秦皇陵寝,是用尸骨堆砌起来的,是用鲜血染成的。

    而后,两汉隋唐,略而不论。最后明清的皇宫,何尝不是尸骨堆砌的、鲜血染成的!

    明太祖朱元璋,二十五岁从军,征战16年,在位31年,建立大明,营造宫殿。朱元璋本是皇觉寺的一个和尚,投奔义军。二十八岁时,率领水陆大军,攻占集庆(今江苏省南京市),改名应天府,设官建政。而后,朱元璋以应天为基地,逐鹿群雄,生死搏斗。三十五岁时,朱元璋与陈友谅大战鄱阳湖。时陈友谅率领号称60万军队,“楼船数百艘,皆高数丈,饰以丹漆,每船三重,置走马棚,上下人语,声不相闻,舻箱皆裹以铁”(《明史·徐寿辉传》)。旗舰高十余丈,联结巨舰为阵,船队长数十里。朱元璋军20万,处于劣势。朱元璋亲自督阵,兵士不前,虽斩退缩者,余众仍畏缩不进。朱元璋手下一个叫郭兴的进谏:“火攻!”被采纳。命敢死队,乘小船,载芦苇,装火药,到上风头,靠近敌舰,燃炮纵火。火燃风急,刹那之间,数百敌舰,一片火海,敌兵落水,湖水尽赤。陈友谅被箭头贯穿眼睛和脑袋而亡。经过36天激战,朱元璋取得鄱阳湖大捷。第二年,朱元璋即吴王位;四年后,在应天(今江苏省南京市)称帝,建立大明,营建皇宫。

    清朝建立,也是如此。清努尔哈赤起兵,征战44年,其中最残酷的是萨尔浒大战。明军出动号称47万大军,后金军也号称20万,双方集中在今辽宁省抚顺市萨尔浒地方,双方军队,血战厮杀,杀得血流成河,森林染成红色。前后经过抚顺、清河、开原、铁岭、沈阳、辽阳、广宁、宁远八场激战,哪一战不是尸骨遍野,血流成渠!到他儿子多尔衮时,率领清军进关,“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孙承宗阖门24人同难,仅《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就收录明末殉节之士4023人。这说明清朝皇宫也是血色的。

    [清]袁江《阿房宫图》

    我们还是回到正题—北京故宫。

    故宫600年,这600年是怎么算出来的?

    明初皇宫在南京,明太祖朱元璋死后其嫡长孙建文帝继位。燕王朱棣发动战争,取而代之,年号永乐。永乐元年(1403),朱棣下诏以北平为北京;永乐四年(1406),朱棣诏建北京宫殿;永乐十八年(1420),北京宫殿建成,朱棣下诏:明年正月初一日,以北京为京师,正式迁都北京,举行庆贺大典。从这一天开始,大明皇宫正式登上历史文化舞台!

    所以,北京皇宫在永乐十八年(1420)建成,到2020年,正好是600年!大家喜欢故宫、关注故宫,很想了解故宫、参观故宫,希望我讲故宫600年。

    中国海峡两岸现在有两宫三院:北京故宫、沈阳故宫,北京故宫博物院、沈阳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故宫六百年主要讲北京故宫在600年间的往事,也兼及其他。

    我以前在央视《百家讲坛》讲过“大故宫”一、二、三、四部,共讲。这一次我讲《故宫六百年》共100讲。有人问:《故宫六百年》与《大故宫》有什么不同?

    第一,《大故宫》以故宫建筑空间为顺序来讲述,如讲到天安门,就讲发生在天安门的人物和故事;讲到午门,就讲发生在午门的人物和故事等。许多人把它作为参观故宫博物院的详细导游词来学习。而《故宫六百年》是以历史时间为顺序来讲述,在明清时期,皇宫的主人就是皇帝,先后有24位明朝和清朝的皇帝,充当了故宫的主人。《故宫六百年》按照这24帝的顺序,讲发生在故宫,或与故宫相关的历史,这段历史大约500年。故宫后100年的历史,是故宫变为故宫和故宫博物院,由君到民的历史。

    第二,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重新组合,特别是增加许多新人物、新事件、新故事,过去没有讲过却又非常有意思的人物和故事。我们今天可以穿越600年的时间,看故宫在600年间发生的有意思、有意义的大故事和小故事。

    大家看《故宫六百年》,可以从多方面了解故宫。

    “历史是胜利者的记录”,“历史是胜利者与失败者共同推动发展的”。世界上,没有败哪有胜,没有阴哪有阳?胜败、阴阳的演化,共同推动历史前进。俗话说:“一将功成万骨枯。”但是,在古代,成名的将军自以为才能出众、战功显赫,却往往忘记死难战友。于是,骄傲狂妄,终致因福得祸而身败名裂。历史事例,多不胜举。

    因此,皇宫的存在,要从多侧面观、多角度看。譬如:从建筑感受壮丽辉煌,从文化感受丰富多彩,从哲学感受天人合一,从历史感受兴盛衰亡,从服饰感受美轮美奂,从文物感受到真善美,从人物感受立德立业,从宫室学到布置装潢,从园林学到天然情趣,从教育感受成才培养,从警卫感到安全重要,从礼制感受日常学养。

    故宫西北角楼

    明清皇宫从明朝开始,明朝皇宫又从明太祖朱元璋开始。朱元璋与明初皇宫的关系,本讲分作三个题目:雄才大略、济济文臣和熙熙武将。

    明太祖朱元璋像

    元朝末年,宫廷腐朽,大臣内讧,瘟疫旱灾,民不聊生,尸骨遍野,民变四起,天下大乱,结束这场乱局的是朱元璋。

    朱元璋(1328~1398年),字国瑞,在位31年,寿龄七十一岁。庙号明太祖,谥号高皇帝。他生于濠州(今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钟离东乡一个贫苦农家。十七岁,连遭父亲、母亲、长兄三大丧事。又逢灾荒,便投皇觉寺为僧。仅50天,寺里也没有饭吃,被遣散托钵游食三年。后地方大乱,郭子兴起兵,朱元璋投其部下,时年二十五岁,成为他人生旅途的转折点。

    元末,豪杰四起,群雄逐鹿,朱元璋为什么能独占鳌头?因为他有雄才大略。他提出政治纲领:“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明太祖实录》卷二十六)这四句话,包含三项主要内容:一是,推翻蒙元统治,建立朱明皇朝;二是,恢复唐宋礼法,重建社会秩序;三是,实现社会稳定,改善民众生活。朱元璋征战了16年,先称王,后称帝,击败群雄,登上皇位,推翻元朝,开拓了明朝276年的江山。

    朱元璋取胜的根本原因—不仅有正确的政治纲领,而且有众多的文武人才。

    “济济多士,文王以宁。”(《诗·大雅·文王》)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取得发展、成功,必有一批优秀人才、俊杰之士。朱元璋身边聚集了一批名士。这里介绍的两位:刘基和李善长。

    刘基(1311~1375年),字伯温,浙江青田人,元末进士。他胡子很长,挺拔俊秀,为人慷慨,有大气节。史书说他“博通经史,于书无不窥”(《明史·刘基传》),又说他是明初的“诸葛孔明”。朱元璋知道刘基大名,派人用厚金请他,刘基不答应;再以礼邀请,才出山。于是建礼贤馆安置他。刘基上言《十八策》,朱元璋很欣赏。某年正月初一,朱元璋在中书省设御座,向韩林儿行礼,只有刘基不拜,说:“牧竖耳,奉之何为!”(《明史·刘基传》)意思是这么个小子,敬奉他有什么用!他建议朱元璋另立旗号,建元称帝。后朱元璋派将迎接小明王韩林儿,途中船翻人亡,朱元璋便自立为吴王,后来就称帝了。鉴于朱元璋夹在方国珍和陈友谅两雄之间,腹背受敌,刘基建言方略:其一,先聚力对付陈友谅,陈氏既灭,方氏势孤,一举可定;其二,“然后北向中原,王业可成也!”(《明史·刘基传》)果然,明太祖就是按照这条路径击败群雄、推翻元朝、完成一统的。

    刘基像

    刘基善于计算、观察、谋略、决断。在鄱阳湖大战时,“太祖坐胡床督战,基侍侧”(《明史·刘基传》)。一日,刘基忽然跃起大呼,请朱元璋换船。刚仓促移到别的船上,尚未坐定,飞炮就击中原乘坐的御舟,立碎下沉。陈友谅乘高望见,大喜。实朱元璋安全无恙。又如,刘基善于观察人品,一日,明太祖问:杨宪可以做宰相吗?刘基答:“宪,有相才无相器。夫宰相者,持心如水,以义理为权衡,而己无与者也,宪则不然。”又问:胡惟庸呢?答:“譬之驾,惧其偾(fèn)辕也。”好比马拉车,怕马“偾辕”,就是怕马把车拉翻了。后来洪武帝命胡惟庸为宰相,刘基说:“使吾言不验,苍生福也。”(《明史·刘基传》)后胡惟庸事发被杀,株连三万余人。书评说刘基:“帷幄奇谋,中原大计,往往属基,故在军有子房(张良)之称,剖符发诸葛之喻。”(《明史·刘琏传》)意思是刘基于军事,好比张良;于政治,好比诸葛亮。刘基对明太祖执意要在凤阳建中都,敢于直言:“凤阳虽帝乡,非建都地。”(《明通鉴·洪武元年》)刘基不得意,又身体有病,获准还乡,隐逸山中,饮酒下棋,口不言功。后刘基死,一说被胡惟庸下药中毒而死,年六十五。

    李善长(1314~1390年),字百室,安徽定远人。朱元璋起兵初,善长就投附,并得到重用,从一个掌管书记的小官,做到左柱国、太师、左丞相,封韩国公。朱元璋称帝,册封功勋之臣,列爵公、侯、伯、子、男五等,封公的只有六人:徐达、常遇春(死)子常茂、李文忠、冯胜、邓愈及李善长,而善长位列第一。李善长的功劳主要有:

    第一,负责粮饷、供给军食,立下大功。

    第二,制定税收政策,又定钱法,开铁冶,征鱼税,国用益饶,而民不困。

    第三,负责文书诏令,笔头快,辞章美,得到朱元璋的赞许。

    第四,主持编纂典籍,奉命监修《元史》,编《祖训录》《大明集礼》等开国文献。

    第五,负责建中都宫殿。移江南富民14万充实中都人口和经济,中都宫殿成为南京宫殿范本。

    富极而奢,贵极而骄。李善长既骄又奢,连遭举报,被牵连到胡惟庸案。最后,“遂并其妻女弟侄家口七十余人诛之”(《明史·李善长传》)。

    朱元璋不仅有济济文士,而且有熙熙武将。

    明朝开国武将,有“六王”:中山王徐达、开平王常遇春、岐阳王李文忠、宁河王邓愈、东瓯王汤和、黔宁王沐英。其中四十来岁死的有四位—沐英(四十八岁)、李文忠(四十六岁)、邓愈(四十一岁)、常遇春(四十岁)。徐达死时才五十四岁。我这里介绍两位:徐达和花云。

    徐达(1332~1385年),安徽凤阳人,出身农家,二十二岁跟随朱元璋。率军攻安庆,斩首万人,擒3000人,获大胜。率20万军攻苏州,大败张士诚,获25万人。定军纪:“掠民财者死,毁民居者死,离营二十里者死”(《明史·徐达传》),军纪严肃,秋毫无犯。洪武元年(1368),率军攻克大都(今北京)。派兵千人守宫殿门,使太监护视诸宫人、妃嫔、公主,禁士卒,毋所侵暴。官吏民安居,市场营业。徐达功绩显赫:“平大都二,省会三,郡邑百数,闾井宴然,民不苦兵。”(《明史·徐达传》)

    徐达为什么出师所向披靡、战无不胜呢?因为他与兵士同甘苦,兵士无不感恩效死。徐达的可贵之处在于,越是取得大的胜利,越加谦虚谨慎。当他获得重大胜利之时,部队凯旋到南京,军民夹道欢迎,他没有骑着高头大马,却“单车就舍,延礼儒生,谈议终日,雍雍如也”(《明史·徐达传》)。他官居右丞相、魏国公,却住房简陋。朱元璋给新府,他就是不搬。一天,朱元璋请他喝酒,灌醉,令人把他抬到原朱元璋居住的吴王府床上。他醒来之后,一看不对,就到朱元璋面前跪着请罪,朱元璋大笑。之后徐达还是居住旧府。明太祖尝称赞徐达说:“受命而出,成功而旋,不矜不伐,妇女无所爱,财宝无所取,中正无疵,昭明乎日月,大将军一人而已。”(《明史·徐达传》)

    花云(1321~1360年),安徽怀远人。体貌雄伟,肤色黝黑,为人忠厚,骁勇绝伦。早年投奔朱元璋,受到重用。他领兵作战,攻城必克。一次,敌兵数千,围攻朱元璋,花云举起兵器保护朱元璋,并拔剑跃马,冲阵而进。敌惊道:“此黑将军勇甚,不可当其锋。”(《明史·花云传》)退散,得胜。一次战斗,连战三天三夜,获胜。受命急趋宁国,兵陷山泽中八日,花云操矛,鼓噪出入,斩首千百计,身不中一矢。一次作战,兵败被俘。花云奋身大呼,缚绳裂断,夺守者刀,杀五六人,终因寡不敌众,头颅被敲碎,绑在桅杆上,丛箭射之,但仍骂声不已,壮烈而死。时年三十九。他的妻子郜氏,赴水而死。死前,将三岁儿子交给姓孙的侍从。孙氏抱着小儿,逃到九江,夜投渔家。后乘船渡江,遇敌军夺舟把他们抛弃江中。孙氏靠断木浮游芦苇中,采莲喂哺小儿,七日不死。夜半,有一老翁,带着他们二人,一年后才找到朱元璋住所。这时,“孙抱儿拜泣,太祖亦泣,置儿膝上,曰:‘将种也!039039”(《明史·花云传》)

    以上故事,可以知道:一个事业的成功,有多么艰难。克服艰难,需要优秀领袖,需要济济文士,需要熙熙武将。上下文武,团结一心,拼力奋斗,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就没有逾越不了的障碍!

    徐达像

    相传,永乐帝派刘伯温和姚广孝二人到北京,进行北京城宫殿设计。到第十天,他们同时拿出自己画的设计图,不由得哈哈大笑:所画两张城图,竟然都是八臂哪吒图!然而,刘伯温在朱棣决定迁都北京时,已经死了28年,他不可能参与北京城池皇宫的设计,但是这个传说也不是空穴来风。

    北京故宫,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在此之前,明朝已经建立52年,都城定在南京。南京皇宫是朱元璋时建造的,后来成为朱棣在北京建造城池宫殿的模本。

    洪武元年(1368),朱元璋在应天(今江苏省南京市)称帝,开启了大明276年的基业。他虽然在应天建造了吴王宫殿,但对建都在哪里,却是十年之间,三变主意。开始想在南京,又想在北京(今河南省开封市),再想建都凤阳,最终定都南京。

    关于北京是“八臂哪吒城”的传说流传至今

    元末农民起义爆发的第六年,即元至正十六年(1356)三月,红巾军元帅朱元璋率军攻占集庆(今江苏省南京市),改集庆路为应天府。七月,朱元璋自称吴国公,在原元朝江南行御史台的旧址上,建立江南行中书省。

    1366年,拓展建康城。建康旧城,地方狭窄,距钟山又远。朱元璋命刘基等重新选址,定在旧城之东、钟山之阳,周长50余里,规制广阔雄壮,尽据山川之胜。同年,营建庙社,建筑宫殿。朱元璋亲自祭祀山川之神后,宫室建造破土动工。

    随之,营建工程负责人呈上宫殿图。朱元璋看了之后,对建筑奇丽、工艺雕琢很不满意。他说:宫殿只求完善、坚固就可以,何必过分雕琢!古代帝尧宫室,以黄土为阶,茅草为屋,房椽画色,不加雕琢,极其简陋啊!千年之后,盛德榜样,都以尧为首。但是,后世竞相奢侈,极宫室苑囿之娱,穷舆马珠玉之玩,欲心一纵,不可收拾,乱由此起。只要上面崇尚节俭,下面就没有奢靡。珠玉非宝,节俭是宝。所有宫殿,一以朴素,何必穷极雕巧,浪费天下之力!朱元璋毕竟是贫苦出身,尚不忘初心。

    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正月,建国号为吴,称吴元年。九月,新宫殿落成。只花了九个月时间,规模不太大,“制皆朴素,不为雕饰”(《明太祖实录》卷二十五)。

    吴王新宫规制:前为奉天门,门内正殿为奉天殿,中为华盖殿,后为谨身殿。这就是三大殿。奉天殿左右各建一楼,左为文楼,右为武楼。谨身殿之后为宫,前为乾清宮,后为坤宁宫,再后依次排列六宫。外面围以皇城,四门:南为午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北为玄武门。

    吴王新宫给朱元璋带来了好运,仅一年,他就称帝建立明朝。

    洪武元年(1368)正月初四日,朱元璋祀天地于南郊,即皇帝位,定国号为“大明”,年号“洪武”。正月初七日,明太祖朱元璋从旧吴王宫,迁到新宫。(《明太祖实录》卷二十九)

    这时的新宫,还比较简朴。历史记载:有一天,朱元璋下朝还宫,见到皇太子朱标和其他皇子,朱元璋指着宫中空地对皇子们说,这里不是不可以盖亭馆台榭,做你们游观的地方。如今我让太监种上蔬菜,是因为不忍伤民之财、劳民之力啊(这说明当时宫里的空地种着蔬菜)。古代商纣王,崇饰宫室,不恤人民,天下怨之,身死国亡。汉文帝想建露台,因惜百金之费,而没有建。你们要记住我说的话:“常存儆戒。”(《明太祖实录》卷三十七)

    但是,建立明朝首都还是刻不容缓的。

    明朝的都城设在何处—南京、开封、西安、凤阳、北京?洪武初年,颇有一番周折。

    朱元璋虽然在应天府称帝,但对在南京建都并未下定决心。他说:“君天下非都中原不可。今中原既平,必躬亲至彼,仰观俯察,择地以居之。”(《明太祖集·黄河说》)洪武元年(1368)四月,他曾率大军北去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视察,想就北宋汴梁都城之旧。视察后,改汴梁路为开封府,准备在那里营建都城。后来,又诏以金陵为南京,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为北京。可是,就在下诏后的第二天,徐达率军攻占了大都(今北京),元顺帝逃奔塞北。于是“会议群臣”,并再次亲去开封察看。经过一年的反复斟酌和考虑,最后决定以他的家乡临濠(濠州于1367年改为临濠府,今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为中都。

    朱元璋在修建吴王宫殿时,天下尚未大定,所以力崇节俭。到修建临濠中都时,则表现了帝王都城宫殿的气派。洪武二年(1369),以新王朝之威势,集中人力物力,派李善长等督建临濠中都。到洪武八年(1375)四月,朱元璋“亲至中都验功赏劳”(《明太祖实录》卷九十九),回应天当日,竟突然改变初衷,以“劳费”为理由,下令把“功将完成”的明中都营建工程停下来。后来将临濠已建成的部分宫殿拆毁,移建大龙兴寺,以纪念龙兴之地。

    明中都午门遗址

    明中都罢建以后,以新吴王府为基础,“诏改建大内宫殿”。两年后,到洪武十年(1377)十月,改作大内宫殿成,制度皆如旧,而稍加增益,规模益宏壮矣。同时改建的还有圜丘、社稷坛。洪武十一年(1378),南京改称京师;同时,罢北京,仍称开封府。开封(汴梁)从洪武元年到十一年称了十年“北京”,但未曾在那里建都。

    朱元璋晚年,曾想迁都关中。洪武二十四年(1391)八月,派皇太子朱标巡抚陕西,图关洛形势,经略建都的事情。由于朱标从陕西归来,一病不起,次年四月就死了,迁都关中的事也就作罢了。同年九月开始,又大规模扩建南京宫殿。

    前面说过,朱元璋在吴王宫殿筹备之初,即命刘基卜地。这里有个传说故事。吴王宫殿正殿基址选好后,洪武帝嫌前方地势不够开阔,便将桩橛向后稍作移动,并问刘基:“使得吗?”刘基无可奈何地一笑,说道:“也好,只是不免迁都。”城墙修好后,刘基陪朱元璋巡视,朱元璋见工程坚固,很是高兴,说:“这墙谁能越过。”刘基随口答道:“除非燕子飞过。”(《九朝谈纂》卷一,引《冶城客论》)结果,刘基一语成谶,没过几年,燕王朱棣攻破京师南京,又迁都北京。

    当朱元璋决定在凤阳建都时,正巧刘基妻子死了,遂请假还乡。时帝方营中都,又锐意消灭故元势力。刘基临行时奏道:“凤阳虽帝乡,非建都地。”(《明通鉴·洪武元年》)果然,中都半途而废。

    刘基善于从战略上把握全局。朱元璋在营建自己的第一座宫殿城池时,命刘基卜地,规划建设。吴王宫殿虽简,但奠定了格局,确定了名称,为明清两代五百多年的宫殿奠定了基础。比如,前殿后宫,左文右武,围以宫墙,四面开设宫门。特别是三大殿的名称,一直沿用到明嘉靖年间;乾清宫和坤宁宫的宫名,一直沿用至今;四个宫门的名称,也沿用至今。

    后来,临濠明中都的宫殿建造参考了吴王宫殿、宋都汴梁和元大都的经验;明京师南京宫殿,更是在吴王宫殿的基础上扩建并提高的。

    明永乐帝在营造北京城池宫殿时,又以南京宫殿和中都宫殿为模本。北京故宫宫殿布局,如午门,紫禁城四个角楼,三大殿,东西六宫,左祖右社,内外金水河,都比拟中都。中都凤阳宫殿在万岁山之南,北京则在宫殿之后筑一土山以为紫禁城屏障,也取名万岁山。凤阳宫殿左右有日精峰、月华峰,北京紫禁城左右虽无日精峰、月华峰,但在宫殿中则有日精门、月华门作为象征。

    故宫建筑600年的历史,要追溯到刘基为朱元璋建造的吴王宫殿,以及后来的明中都和明南京宫殿。这应当是北京故宫的模本。民间传说刘伯温参与北京城的设计,看来不是一点影子也没有的。

    总之,明北京皇宫的第一个模本是明南京吴王府新宫殿。明北京皇宫的第二个模本是中都宫殿。明北京皇宫的第三个模本是明朝南京皇宫。最后,北京皇宫,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北京故宫。

    建文四年(1402)六月,朱棣率军打进南京皇宫后,建文帝朱允炆活不见人、死不见尸,下落如何?这就成为明宫六百年来,一桩历史疑案。这要从一个神秘的“盒子”说起。

    朱棣进入南京皇宫后,第一件大事就是寻找建文帝的下落。他派兵四处搜查,又派人找太监询问,却找不到建文帝的踪影。有人从灰烬里找到一具烧焦的尸体,朱棣立即上前大声说:“小子无知,乃至此乎!”(《明史纪事本末》卷十六)也就是认定建文帝已经烧死了。当时,没有DNA检测,怎么知道并证明这就是建文帝的遗体呢?清官修《明史·恭闵帝本纪》,对这件事的记载,却是含含糊糊:

    都城陷,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尸于火中,越八日壬申葬之。或云:帝由地道出亡。

    这位二十六岁的建文帝,是死于皇宫火中,还是逃出皇宫了呢?如逃出皇宫,他出去以后干了什么呢?最后归宿在哪里?

    当时就有传言说建文帝没有烧死,而是出逃了。后来有人把传言写成两本书:《从亡随笔》和《致身录》。清初学者谷应泰集其大成,在《明史纪事本末》中做了详细叙述。

    建文帝得知金川门失守,慌了手脚,长吁短叹,在宫里来回乱走,还打算自杀。这时,翰林院编修程济出主意:“不如出亡”,逃出宫去。怎么逃呢?少监王钺跪进说:“昔高帝升遐时,有遗箧,曰:‘临大难,当发。’谨收藏奉先殿之左。”群臣齐言:“急出之!”不久,一红色铁皮盒取来,两把锁,灌了铁。“帝见而大恸,急命举火焚大内。”

    程济砸碎铁盒,发现三张度牒,也就是和尚身份证:一名应文,一名应能,一名应贤。袈裟、帽鞋、剃刀俱备,白金十锭。还有朱书一纸:“应文从鬼门出,余从水关御沟而行,薄暮,会于神乐观之西房。”度牒的“文”指建文。帝曰:“数也!”程济即为帝祝(剃)发;吴王教授杨应能(即应能)亦愿剃发随亡;监察御史叶希贤毅然说:“臣名贤,应贤无疑”,也剃发。各穿袈裟,分别出逃。

    他们逃出皇宫后,见道士王升。王升叩头称万岁,说:“臣固知陛下之来也!”乃乘船到太平门恭候。登船划桨,到达道观,已经天黑。

    南京明故宫玉带桥

    上面说的这段朱元璋留下神秘盒子的故事,真是有些像神话里的故事。

    跟随建文帝逃出宫的官员共有22人。逃亡的方向,建文帝曰:“吾今往滇南,依西平侯。”有一位名叫史彬的说:“往来名胜,东西南北,皆吾家也……有何不可?”帝曰:“良是。”(《明史纪事本末》卷十七)建文帝四处奔波,既不是游山玩水、赏心悦目,也不是游览名胜、抒怀怀古,而是东躲西藏、南奔北逃,过着非常艰难、朝不保夕的生活。

    建文帝一行,先后奔波于云贵高山野岭,两粤峡谷江河,川西高原丛林,江苏偏僻寺庙,浙江荒野道观,还有陕西等地。他们穿着袈裟,捧着陶钵,昼不得食,夜不得宿,但最大的享受就是偶尔到原属下家里暂避。如一次到苏州吴江史彬家,全家既恭敬又惊吓,接待逃亡的建文帝一行。建文帝把他住的小院,改名为水月观,还亲笔篆文。刚住几天,礼部行文州县,严查建文下落。他们又仓促星散,另行逃亡。第二次到史彬家,建文帝衣旧鞋破,瘦弱憔悴,不堪入目,驻留三日,匆匆而去。一次,工部尚书严震直奉使安南,与建文帝相遇于云南道中,两人相对而泣。帝曰:“何以处我?”对曰:“上从便,臣自有处。”严震直“悲怆,吞金死”(《明史·张传》)。又有书说他“夜缢于驿亭中”。建文帝在云南白龙山搭个草庵,面色憔悴,形容枯槁,非常狼狈。一次旧臣来访,随问曰:“汝等携有方物否?”各自献上。因史彬当年职居禁近,知帝所好,所献颇丰,帝遍尝之,说:“不食此,已三年矣!”彬等叩首而去。建文帝在逃亡中,也写写诗,学点《易经》,给自己算卦。(《明史纪事本末》卷十七)

    永乐二十二年(1424),建文帝东行,与史彬相遇于旅驿,言及朱棣死于榆木川,稍有喜色。史彬问其道路起居,回答:“近来强饭,精爽倍常。”即同史彬下江南,到史彬家。史彬具酒肴于所居的重庆堂,帝上座,程济东列,史彬西列。宣德九年(1434)五月,建文帝第四次到吴江史彬家,时史彬已死,帝悲悼久之。

    建文帝的归宿,谷应泰写道:到正统五年(1440),建文帝已在外颠沛流离38年,战战兢兢,四处流亡,饥馑于昼夜之时,周旋于险阻之间,从二十六岁的青年成为六十四岁的老人。当年抢夺他皇位的叔叔永乐帝,及其儿子洪熙帝、孙子宣德帝都已去世,当时在位皇帝已是建文帝的侄孙正统皇帝了。所以他下定决心,要回到宫里。

    这年三月十三日,建文帝对侍从说:“我决意东行。”于是,作诗曰:

    牢落西南四十秋,萧萧白发已盈头。

    乾坤有恨家何在?江汉无情水自流。

    长乐宫中云气散,朝元阁上雨声收。

    新蒲细柳年年绿,野老吞声哭未休。

    建文帝有北归之意,御史秘密报告正统皇帝。太监吴亮曾侍奉建文,令密探之。建文帝见亮就说:“汝非吴亮耶?”亮答:“非也。”建文帝曰:“吾昔御便殿,汝尚食,食子鹅,弃片肉于地,汝手执壶,据地狗舔之,乃云非是耶?”亮伏地哭。建文帝左趾有黑子,摩视之,持其踵,复哭不能仰视,退而自缢。于是迎建文帝入西内(今北海公园西南处)。宫中人皆呼为老佛,以寿终;葬西山,不封不树。(《明史纪事本末》卷十七)

    老僧进宫的事,《明史·恭闵帝本纪》也有记载“:正统五年,有僧自云南至广西,诡称建文皇帝。思恩知府岑瑛闻于朝。按问,乃钧州人杨行祥,年已九十余,下狱,阅四月死。同谋僧十二人,皆戍辽东。”但是老僧就是建文帝,《明史》没有记载。

    朱棣在位22年间,竭力找寻建文帝的下落。他派郑和下西洋的一个目的,便是寻找建文帝。《明史·胡濙传》说:“传言建文帝蹈海去,帝分遣内臣郑和数辈,浮海下西洋。”后户科给事中胡濙密访仙人张三丰,又“遍行天下州郡乡邑,隐察建文帝安在”。后派胡濙出巡各地,主要去了江浙、湖广,在外九年。后又出巡七年,到永乐二十一年(1423)才回京。时永乐帝北征,胡濙一直追到宣府(今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朱棣已就寝,听说胡濙来到,急忙起身召见,“漏下四鼓乃出”(《明史·胡濙传》)。朱棣北征回来后,就不再追查建文帝的下落。八个月后,朱棣去世。朱棣在位22年,也找了建文帝朱允炆22年。

    史学家说,很可能胡濙找到了朱允炆的下落,说他已经死了,或者不会给朱棣带来威胁。而朱棣如此执着地暗中寻访建文帝的下落,也从侧面证明了建文帝当年可能没有烧死在宫中。

    前面讲过,明太祖朱元璋在开创明朝基业的过程中,确定以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市)为明朝京师。燕王朱棣作为朱元璋的第四子,八岁随父入住皇宫,十一岁封王,十七岁结婚,十九岁移住凤阳,直到二十一岁才就藩北平。因为北平的燕王府利用了元朝旧宫,所以朱棣出了凤阳(中都),又住进了元朝旧宫。在北平,朱棣奉旨多次北征,为明初巩固安定北边立下战功,也多遭磨难,历练成熟。靖难之役之后,四十四岁的朱棣重回南京,登上皇位。

    从朱棣决意迁都北平,到北京宫殿坛庙建成,先后经过了18年。登极伊始,朱棣即改北平为北京(《明太宗实录》卷十六)。随即开始北京城池宫殿的筹备和建设。永乐四年(1406)闰七月,朱棣诏建北京宫殿。永乐七年(1409)以后,朱棣多次北巡,长期住在北京,而以太子朱高炽在南京监国,十八年(1420),北京宫殿建成。朱棣下诏:明年正月初一日,以北京为京师,正式迁都北京,举行庆贺大典。十九年(1421)正月初一,永乐皇帝身着龙袍,端坐在奉天殿(太和殿)的宝座上,接受百官朝贺,庆祝新年的到来,也庆祝新落成的皇宫—紫禁城宫殿正式启用。从这一天开始,北京正式升格为明朝的都城,南京则成为陪都。也从这一天开始,北京的大明皇宫正式登上历史文化的舞台!

    太和殿

    永乐帝迁都北京,既是惊天动地的壮举,更是影响千秋的决策。定都,对于一个政权、一个民族、一个君王、一个国家来说,是头等大事。当年明太祖朱元璋成了气候,要建立都城,在凤阳、金陵、开封、洛阳、西安、北平(今北京)之间犹豫不决。一天,他让群臣写诗表示自己的意见。儒士邓伯言献诗说:“鳌足立四极,钟山蟠一龙。”(《七修类稿》卷十二)这首诗契合了朱元璋定都金陵的意向。朱元璋在金銮殿上拍案高声朗读这首诗,邓伯言误认为皇帝震怒,自己小命完了,当时吓得昏死,被抬出东华门时才苏醒过来。

    迁都,也同样是惊心动魄的。北魏孝文帝以争战为名,胁迫贵族从大同迁都洛阳;金海陵王完颜亮逼迫贵族迁到中都(今北京),并先后毁掉上京(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宫殿、贵族府邸;努尔哈赤为了从辽阳迁都沈阳,不顾八大贝勒反对,独自前行。

    朱棣迁都北京(永乐元年,改北平为北京)理由为,这里是“龙兴之地”。其实如此重大决策,必有更为复杂的考量:

    第一,北京是“龙兴之地”,根基稳固。永乐帝认为,北京风水好,圆了他的皇帝梦,而南京有鬼魂犯驾,风水对自己不利。朱棣在北京经营20多年,基础深厚,而南京则遍布前朝遗臣,人心不稳,所以,还是回大本营北京为好。

    第二,北京是形胜之区,位置重要。北京“北枕居庸,西峙太行,东连山海,南俯中原。沃壤千里,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诚帝王万世之都也”(《明太宗实录》卷一八二)。当时的故元势力,“控弦之士,不下百万”,严重威胁明朝北方的安全。都城设在北京,“天子守国门”,利于北边防务。

    第三,北京是居中之地,交通便利。古代交通不便,四方入贡,道里均匀,为联通九州八方,都城位置宜居天下之中。盛明疆土,北到黑龙江入海口的奴儿干和库页岛(今俄罗斯萨哈林岛),南达曾母暗沙,北京的地理位置,约略南北居中。那时候没有汽车、飞机、高铁、轮船,交通主要靠陆运和水运—京杭大运河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条大江河,北京则为这条大运河的和终点。

    第四,北京是帝王之都,积淀丰厚。北京自辽南京、金中都,到元大都,作为帝都,已延续四百多年。北京历史文化积淀丰厚,有大气象,有帝王气。

    第五,北京位于华北大平原北端,平原开阔,沃土千里,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北京既不像南国夏天溽热,也不像北疆冬天严寒,而是比较温和,适于人居。

    第六,北京是五种文化的中心。即中原农耕文化、西北草原文化、东北森林文化、西部高原文化、沿海暨岛屿海洋文化的中心。从永乐十九年(1421)正月初一开始,北京继元大都之后,又成了全中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而今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全国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总之,永乐帝迁都北京,既是惊天动地的壮举,更是影响千秋的决策!

    在这里,我顺便说一下对永乐皇帝的评价:永乐帝是一位有着雄才大略的君主。为什么这样说?因为他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第一,维护国家统一,巩固北方边境。

    第二,派遣郑和下西洋,完成人类航海史上的壮举。

    第三,派亦失哈赴奴儿干,设立奴儿干都指挥使司,实现了对黑龙江女真和东海女真等族群的招抚和地域管辖。

    第四,派太监侯显五使乌斯藏(今西藏自治区),西藏归于大明版图。

    第五,编修《永乐大典》,为中华文化史上的盛事。

    第六,营建都城北京,为人类增添了一份世界文化遗产。

    明成祖朱棣像

    朱棣和他的皇父朱元璋一样,虽都有历史大功绩,但也有历史大罪过—他们都漠视生命,特别是漠视士人生命,对于异己者,滥施淫威,残暴屠杀。

    而北京明清故宫,则是中华文明的精粹,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是世界现存最大的宫殿建筑群,也是世界著名的文化遗产。

    国家定都,是件大事;国家迁都,更是大事;营造首都,还是大事。北京城池宫殿的营建,从永乐元年(1403)到十八年(1420)整整18年。明朝南京和中都的营建,为北京的营建提供了翔实的蓝本。除此之外,元大都也成为明朝营建北京的基础。

    关于都城的规划建造,中国有悠久的文化传统。早在两千年前,儒家经典《周礼·考工记》就论道: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

    就是说,都城呈方形,每边墙长九里,四面各开三门。城中的道路,纵九条、横九条,路宽可以九辆车并行。宫殿左面是祭祀皇帝祖先的太庙,右面是祭祀土地和五谷之神的社稷坛。前面为皇帝治居的宫殿,后面为人们交易的市场。

    在这个都城规划布局的基础上,营建北京的法宝,是一个“中”字。正如《吕氏春秋·慎势》说:“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而立宫。”这个“中”字,特别体现为两个载体:第一,北京城的脊梁是中轴线,中轴线的心脏是皇宫;第二,北京城的心脏是皇宫。

    怎么体现皇宫是北京城的心脏呢?住家户的住宅,包括豪门贵族的住宅,都是外面一道围墙,而北京城的皇宫是用四道城墙来层层拱卫的。哪四道城墙呢?

    第一道城墙,围起紫禁城,也叫宫城。宫城里就是皇宫,也称大内,是皇帝理政和居住的地方,也是北京的心脏,国家的心脏。按照中国古代对天象的认识,紫微星垣(北极星)高居中天,永恒不移,众星环绕,是天帝居住的地方,所以叫作紫宫。皇帝是天帝之子,便用紫宫来象征世间皇帝的居所。而皇帝居住的宫城,宫禁森严,如规定:擅入宫城者“杖六十、徒一年”,“持寸刃入宫殿门内者,绞”!(万历《大明会典》)因此明清宫城就有了“紫禁城”这个名称,这就给皇宫抹上了神秘的色彩。宫城四面有城门,南面为正门,有三道门—第一道是承天门(天安门),第二道是端门,第三道是午门,东面为东华门,西面为西华门,北面为玄武门(今神武门)。城墙四隅,建有角楼。外面有护城河和金水河环绕。

    第二道城墙,在宫城之外,围起来叫作皇城。皇城围绕宫城,设置朝廷办事机构,是为皇家服务的地方。皇城周围约十八里,四面开七座城门—南面为正门,有两道门,第一道为大明门,其东转有一座长安左门,向西转有一座长安右门;第二道为承天门(天安门),东为东安门,西为西安门,北为北安门。皇城的城墙用砖包砌,涂以紫红色,上面盖着黄色琉璃瓦。我们今天看到的天安门两侧的红墙就是皇城的南城墙。皇城同样被列为禁地,民间百姓,擅自闯入,杖责一百(万历《大明会典》)。皇家园林西苑在皇城之内。

    第三道城墙,在皇城之外,围起的是为内城。内城围绕着皇城。城墙四隅,建有角楼。城墙的外面,环绕护城河。内城共设有九座城门:南面丽正门(正阳门)、左为崇文门、右为宣武门,东面南为朝阳门、北为东直门,西面南为阜成门、北为西直门,北面东为安定门、西为德胜门。今北京地铁2号线是在原内城城墙和护城河的位置修建的,这些城门的名称,大多是今天地铁的站名。

    第四道城墙,后来在嘉靖年间,在内城之外,又围起一道城墙,叫作外城。外城围绕着内城。但是这道城墙只修了南面一段,开七座城门:南面为中永定门、东为左安门、西为右安门;东面南为广渠门、北为东便门;西面南为广宁门(今广安门)、北为西便门。最外面有一条护城河环护。

    这样,外城护卫内城,内城护卫皇城,皇城护卫宫城。那么,宫城又护卫着什么呢?我说,护卫着皇帝的宝座。皇帝的宝座,是皇权的象征,它才是中国、也是北京的政治心脏。

    皇帝的宝座在奉天殿(今太和殿),俗称金銮殿。皇帝的宝座,在金銮殿的正中,俗称“金銮宝座”—有须弥座式木基座,明代称为金台,故宫博物院为它命名为“楠木髹(xiū)金漆云龙纹宝座”。基座正面和左右两侧各有三道丹陛(台阶),外有围栏。基座上安设镂雕金漆宝座。宝座后设雕龙髹金屏风,宝座前设宝象、甪(lù)端、仙鹤、香亭各一对。宝座两侧,六根金柱矗立,六条巨龙盘旋而上,龙头伸向宝座。而面积达2377平方米的奉天殿,金砖地面,满铺黄绒地毯,下衬棕荐篾席(《青琱杂记》)。所有这些,都烘托皇帝和皇权的至尊、至高、至上、至圣。

    明代北京城图(选自侯仁之、金涛《古都北京》)

    1915年,袁世凯复辟帝制,要在太和殿举行登极大典,特地赶制高背大椅,替换原来的宝座。后来故宫博物院决定,撤下袁世凯的“龙椅”,换回原来的宝座,但原来的那张宝座竟不知去向。1959年,朱家溍先生对照一张清末太和殿内景老照片,在库房里发现了这张宝座。宝座髹金漆历经数百年,仍然金光灿灿,现已复归原位。

    北京城池宫殿建成后,明朝官方评论说:“初,营建北京,凡庙社、郊祀、坛场、宫殿、门阙,规制悉如南京,而高敞壮丽过之。”(《明太宗实录》卷二三二)也就是说,明北京城的宫殿坛庙之辉煌壮丽,超过了南京,具有天子之都辉煌壮丽、雄伟博大的气概。

    在结束本讲之前,我想再介绍一个有趣的历史现象。

    元大都宫殿布局是以太液池(今中南海、北海)为中心,大内、隆福宫、兴圣宫三组宫殿呈“品”字形,夹太液池,形成“太液为主,宫殿为客”的布局。而明北京则将宫城集中在太液池东岸,形成“宫殿为主,太液为客”的布局。为什么会有如此主客布局的转换呢?

    这有文化上的原因。元朝的游牧民族的部民“逐水草而居”,以牛羊为衣食之源,牛羊以食草而生,草又依水而生,所以水是元朝草原文化的生命。以武力篡夺侄子皇位,迁都北京的明成祖朱棣,生长于农耕文化环境,在北京最缺乏的是安全感,所以把高筑紫禁城的城墙放在首位,太液池则是消闲游憩之地。因此,元大都与明北京的布局之别,是草原文化与农耕文化在城市规划和宫殿布局上的映现。

    总之,以紫禁城为中心的北京城的建成,反映出15世纪初的中国,国家强大统一,财力丰实雄厚,人民聪明勤劳,建筑水平高超。这是中国古代都城史上最辉煌的杰作,也是世界都城史上最宏丽的篇章。

    太液池

    前面讲过,皇宫作为北京城的心脏,被宫城、皇城、内城、外城层层包裹,而皇宫的心脏,则是奉天殿(今太和殿)皇帝宝座。跟世界上其他城市的首都相比,北京在规划上还有一个重要特色,就是以皇宫为中心,有一条中轴线从南到北贯穿北京城,作为全城的脊梁。全城的建筑都以中轴线为基线,对称展开。皇宫在这条中轴线上,前有出,后有靠,使这条中轴线形成一个又一个高潮。

    北京城池宫殿的壮美秩序,始终围绕着一条子午线,即中轴线。它是绕地球南北的经线,确定之后,整个城市、宫殿、府邸、坛庙等重要建筑和主要街道,依次布局。人体也有一条轴线,即脊骨。可以说,人体、自然、社会、天体、哲学、艺术,其中轴线是普遍的。

    北京城中轴线建筑示意图

    明永乐朝营建北京,借鉴了元大都城的中轴线,这条中轴线是规划设计中最先确定下来的核心要素。也就是先定中轴线,后建北京城。正如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所言: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是由这条中轴线的建立而产生的。

    在这条中轴线上,皇宫仍然占据着中间的一段,从南到北矗立着太和殿(奉天殿、皇极殿)、中和殿(华盖殿、中极殿)、保和殿(谨身殿、建极殿)、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以及钦安殿、寿皇殿等雄伟的宫殿。而皇帝的宝座,就安设在中轴线上的太和殿之中,同时也形成北京中轴线的高潮。

    除了宫殿以外,这条中轴线上,从南到北排列着正阳门、大明门(大清门)、天安门(承天门)、端门、午门、太和门(奉天门、皇极门)、乾清门、神武门(玄武门)、地安门(北安门)等九座最重要的城门,纵贯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后在嘉靖朝添造一座永定门。

    这条中轴线自永定门到钟楼长78公里。中轴线上的这些伟大的建筑,形制体量,平衡对称,结构整肃,壮美谐和,高低错落,井然有序,阴阳之间,不激不随,构成了一幅世间独具的隽美画卷。

    除了皇宫建筑在中轴线上形成的高潮,在皇宫之南,还有三个坐北朝南、平面呈“凸”字形的建筑布局,层层递进,在中轴线上又形成三个高潮,显示出向前宏伟大展的磅礴气势。

    第一个“凸”字形的布局,依托宫城向南凸出。北依午门,经端门,南望雄伟壮丽的承天门(天安门),东西两侧,各有一道红墙或庑廊围合。两翼分别布置一组对称的壮丽建筑群:左边是祭祀皇帝祖先的太庙(今劳动人民文化宫),右边是祭祀社(土地)和稷(五谷)的社稷坛(今中山公园)。前者,是生命的延续,感恩祖先,因为没有祖先,就没有子孙;后者,是生活的维系,感恩土地及其生长的庄稼,因为没有土地和粮食,就没有兆民生命,也就没有皇帝、皇后的生命。“左祖右社”这个“凸”字形的布局,从社会伦理看,体现了对生命的敬畏、对自然的敬畏;从建筑格局看,既突出了宫城的雄伟气势和帝王的至尊至上,又表现出天之骄子的社会责任。

    第二个“凸”字形的布局,依托皇城向南凸出。北依承天门(天安门),中经大明门(大清门),南望正阳门(前门),东有长安左门,西有长安右门,中间为宽阔的御道,两旁有东西向的千步廊,以红墙封围。红墙外面,又对称地布列着中央政府主要官署:左边是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和翰林院等,右边是中军、左军、右军、前军、后军的五军都督府和锦衣卫等。“左文右武”这个布局,进一步突出了宫城的雄伟气势和帝王的至尊至上,又表现出中央政务区集中办公的特点。

    第三个“凸”字形的布局,依托内城向南凸出。从正阳门(前门)往南,到永定门,两侧最重要的建筑群,左面是天地坛(圜丘、天坛、大祀殿),右面是山川坛(先农坛、神祇坛、太岁殿)。这两组建筑群,天与地、乾与坤,相互对应,彼此对称。“左天右地”这个布局,进一步突出了宫城的雄伟气势和帝王的至尊至上,又表现出天地对应、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

    以上这三个“凸”字形空间,左祖右社、左文右武、左天右地,在皇宫以南,沿着中轴线节节展开,形成三个高潮,既烘托出皇宫的宏伟气势,更延展了城市轴线的开阔气魄。

    在中轴线上,不仅皇宫前面有“三凸”,而且皇宫后面还有“三靠”:

    故宫建筑形制

    第一“靠”是万岁山(煤山、景山)。在皇宫北侧堆土,形成主峰高约43米的万岁山,收住宫气,形成皇宫的第一靠。清乾隆十六年(1751),又在景山五峰上建起五亭—中为万春亭,左为观妙亭、周赏亭,右为辑芳亭、富览亭,增添了秀丽的景色,也为我们今天欣赏故宫提供了登高望远之佳境。

    第二“靠”是钟鼓楼。中轴线从南到北绵延近八公里,到钟鼓楼就此打住,收拢城气,形成皇宫的第二靠。

    第三“靠”是北城墙。内城北城墙正中不开城门,再守城气,形成皇宫的第三靠。

    故宫以北的这“三靠”,还是沿着中轴线恢宏展开,形成三个高潮。既收住皇宫的宏伟气势,更挺起城市轴线的空间高度。

    中轴线及其前“三凸”和后“三靠”启示人们:做人做事,为官为民,要持中守正,统观全局;前面,有望有路,行进通达,左右平衡,互相关照;后面,权守后卫,进退有据,后方坚固,稳定牢靠。

    综上,在中轴线上:南有“三凸”,意境深邃,是起兴之笔;中有宫城,宏伟壮丽,是高潮之笔;北有“三靠”,平实厚重,是收束之笔。坐落在这条中轴线上的明清皇宫,在帝制时代看来,既是北京的中心,也是中华的中心,还是天下的中心。

    紫禁城鸟瞰图

    明朝时北京建了那么多城门,哪一座堪称国门呢?大明门。

    在明朝只有大明门是唯一用国号命名的门,门匾题曰“大明门”。清朝定都北京后,将大明门的匾额换为“大清门”。民国初年改大清门为中华门。据说当时本想把门匾翻过来接着用,摘下一看才知已经被清朝翻刻过了(据考证,此系误传),只好另找一块门匾,刻上“中华门”三个大字。

    大明门的重要性,还可以从其门联看出。这副门联是明代著名学者解缙题写的。

    上联是:日月光天德;

    下联是:山河壮帝居。

    这副对联自然是歌颂皇帝、皇宫、皇权和皇朝的,但就文学层面来说,它有四大特色:

    第一,气势磅礴。仰望天空的太阳与月亮,俯视大地的山峦与江河,立地顶天,气贯寰宇。

    第二,石破天惊。在此之前,及此之后,还没有人能用十个字,将大明门的地位、作用、价值、影响,表述得如此精确、深刻、透彻、简明。

    第三,语言通俗。日月对山河,天德对帝居,苍天对大地,自然对社会;上下联,五双字,对仗和谐,语言朴实,妇孺皆知。

    第四,意境高远。日月之明光,山河之壮美,都为衬托大明而存在,将“天德”与“帝居”,扩充到天日之崇高,川流之长远。

    《孟子·尽心下》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副对联将皇帝、皇宫、皇权和皇朝推高到了极致。

    明末清初大学者顾炎武有一首《京师作》:“巍峨大明门,如翚(huī)峙南向。其阳肇圜丘,列圣凝灵贶(kuàng)。其内廓乾清,至尊俨旒纩。缭以皇城垣,靓深拟天上。其旁列两街,省寺郁相望。”

    进入大明门,就进入了皇城。中间御道直通皇宫的正门承天门(天安门),御道两边是红墙、廊道和围房,中央各部衙署按照“左文右武”分列其两旁。

    大明门作为国门,也是天子五门之一。皇帝到南郊祭祀天地、行耕藉礼,或御驾亲征,都要出太和门、午门、端门、承天门和大明门。皇帝的家眷,只有正宫皇后大婚时,才可以乘喜轿从大明门中门进宫。

    大明门虽然重要,但规制并不高。没有城台,没有重檐。因为大明门虽为国门,但国家也是在皇权的掌控之下,自然不能与宫城的城门相比。

    大明门旧影

    逛一逛

    大明门

    明代北京皇城正南第一座门。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位于正阳门内北京城中轴线上。清代改称大清门。

    能为国门撰写楹联的,一定不是等闲之辈。解缙确是明初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大名士。

    解缙(1369~1415年),江西吉水人,是个大才子、大学问家。他十九岁就中进士、点翰林,才华横溢,勇敢直率,“甚见爱重,常侍帝前”。朱元璋比解缙大四十多岁,一天他对解缙说:“朕与尔,义则君臣,恩犹父子,当知无不言。”(《明史·解缙传》)意思是朕与你,虽说是君臣,却如同父子,你有话可要知无不言啊!率真的解缙当天就给朱元璋上了万言书。这封万言书,对朱元璋大到用人、刑名等国务,小到皇帝读什么书,都批评一通,特别是严肃地指出了朱元璋杀人过多等弊政。奏上后,朱元璋仅称赞他有才华,对奏书内容未置可否。解缙年少得志,不谙世事,不仅没有收敛,反而再度直言上书—又上了《太平十策》。朱元璋这次根本就没搭理他。一次,解缙到兵部索要差役,语多傲慢不恭,就被告到朝廷。朱元璋说:“缙以冗散自恣耶。”命改为御史。意思是解缙散漫放肆,就让他离开皇帝身边,去做御史。解缙并没有从中吸取教训,又继续秉笔直书,或为人申冤,或弹劾官员。后来解缙的父亲觐见,朱元璋对他说:“大器晚成,若以而子归,益令进学,后十年来,大用未晚也!”(《明史·解缙传》)就这样客气地把解缙赶走,没动怒,没贬官,也没杀头。

    永乐帝登极,解缙受到重用,擢侍读。命与黄淮、杨士奇、胡广、金幼孜、杨荣、胡俨等,并值文渊阁,参预国家机务。明朝内阁参预机务,从此开始。

    不久,解缙晋升为侍读学士,奉命总裁《明太祖实录》。书成,受到奖赏。永乐二年(1404),永乐帝立皇长子朱高炽为皇太子,封解缙为翰林学士兼右春坊大学士,就是皇太子的老师。短短两年,解缙一路春风,节节高升,位极人臣,前途无量。

    《永乐大典》是永乐帝下令编纂的一部规模空前的类书。就是将许多图书里的内容打散,按照不同类别,分类编纂,再按照字韵重新排列起来,便于检索查阅。清朝的《四库全书》则属于“丛书”,就是将整本书直接归类,再编排起来。

    《永乐大典》

    永乐元年(1403),永乐帝令解缙等主持修书并下达了修书敕令:“天下古今事物,散载诸事,篇帙(zhì)浩穰(ráng),不易检阅。朕欲悉采各书所载事物,类聚之而统之以韵,庶几考察之便,如探囊取物。……尔等其如朕意,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为一书,毋厌浩繁。”(《明太宗实录》卷二十一)永乐帝修书要求就是两个字:“全”与“便”。汇集要齐全,使用要方便。解缙显然没有理解这个“全”字。他组织了一百多人的编辑部,只花了一年多时间,就编好了一部《文献大成》,向永乐帝交差。朱棣一看不满意,加派姚广孝等为总负责,重新修撰。姚广孝揣摩帝意,将编修100多人扩大到2169人,加上辅助人员达3000余人。能请到的先生尽量请,能找到的图书尽量找。到永乐五年(1407)冬,编成一部收书七八千种,共22877卷、11095册、37亿多字的大书《永乐大典》。永乐帝为这部新书赐名《永乐大典》,并作序说:“惟有大混一之时,必有一统之制作,所以齐政治而同风俗。序百王之传,总历代之典。”(《明太宗实录》卷七十三)只有大一统国家的盛世,才有鸿篇巨制的问世。《永乐大典》被《大英百科全书》誉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

    [明]解缙草书《游七星岩诗》

    《永乐大典》开馆之际,解缙仕途达到顶峰。内阁七人各赐五品服,命七人命妇朝皇后于柔仪殿,后劳赐备至。帝曰:“代言之司,机密所系,且旦夕侍朕,裨益不在尚书下也。”帝尝召缙等曰:“慎初易,保终难,愿共勉焉。”(《明史·解缙传》)解缙未理解这个“慎”字。他少年登朝,才华过人,锋芒毕露,言无遮拦,终招来口祸。

    一是,陷入太子之争。永乐帝有三个儿子。朱棣立储时,在嫡长子朱高炽与次子朱高煦间犹疑,密问解缙。解缙答:“皇长子仁孝,天下归心。”帝不应。缙又顿首曰:“好圣孙。”他说的是朱高炽的儿子,后来的明宣宗朱瞻基。太子遂定。老二朱高煦由是深恨解缙。太子既立,又失帝意,朱高煦受宠。缙又谏言:“是启争也,不可。”永乐帝大怒,说他离间骨肉。永乐八年(1410),解缙进京奏事,顺便去看太子。当时朱棣北征,朱高煦就说:“缙伺上出,私觐太子。”朱棣听后震怒,下解缙诏狱。(《明史·解缙传》)

    二是,谏阻永乐征安南。永乐帝发兵征安南,缙谏。不听。卒平之,置郡县。后借茬将解缙贬到交阯。(《明史·解缙传》)

    永乐十三年(1415),朱棣阅看在押犯名单,见到解缙名字,对锦衣卫头目纪纲说:“缙犹在耶?”(《明史·解缙传》)—解缙还没有死啊!这句话可有三种解释:一是怎么还不死;二是哦,还没有死;三是没死还可用啊。纪纲做了第一种理解,在寒冬深夜,把解缙灌醉,立在雪中,活活冻死。并籍其家,妻子宗族徙辽东。一代才俊,四十六岁悲剧谢幕,发人深思。

    明永乐十九年(1421)正月初一日,在新落成的北京皇宫奉天殿(太和殿),举行了盛大朝会,庆祝北京宫殿正式启用。朱棣将宫廷及百官迁到北京,下诏大赦天下。

    “福兮祸之所伏”—老子这句名言,饱含哲理,百试百应。正当永乐皇帝兴高采烈、踌躇满志的时候,一位高人讲了一句神奇的预言。

    事情是这样的:永乐帝召见钦天监管时间的漏刻博士胡奫(yūn),让他占卜三大殿吉祥。胡奫受命占卜后,跪奏道:永乐十九年(1421)四月初八日午时,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三大殿会遭火焚毁。午时,是指11点到13点,午正是12点。永乐帝听后勃然大怒,下令把这位胡博士下狱。为什么没有立刻杀他呢?永乐帝的意思是:到时候若三大殿安然无恙,再杀也不迟。过了正月、二月、三月,三大殿都平安无事。到四月初八这一天,永乐帝静心地等待正午的时刻。报时官员奏报:现在是午正时刻!永乐帝既高兴又愤怒—高兴的是三大殿太平无事,愤怒的是胡奫胡言乱语,扰乱朕心、官心、军心和民心。这时,狱卒报:见正午无火,胡奫在狱中服毒自杀!但正午刚过三刻,皇宫三大殿遭雷击都着火了!(朱国桢《涌幢小品》)

    三殿初成,天下初定,忽罹火灾,朱棣大惧,下诏求直言(《明史·邹缉传》)。一些官员上疏反对迁都。永乐帝怒,杀主事萧仪,并说:“方迁都时,与大臣密议,久而后定,非轻举也。”命所有非议迁都官员,跪在午门外质辩。(《明史·夏原吉传》)

    这时有一位大臣奏曰:言官“应诏无罪。臣等备员大臣,不能协赞大计,罪在臣等”(《明史·夏原吉传》)。这位大臣就是户部尚书夏原吉。他把责任揽到自己这些皇帝身边的大臣身上,给朱棣解了围,“帝意解,两宥之”。有些同僚不理解,埋怨他。他说:在皇帝焦躁之时,应先宽慰其心,再言治国良策。众始叹服。在夏原吉的担当和调解下,这场由三大殿被烧毁引起的迁都之争才渐渐平息。

    这位尚书夏原吉并非等闲之辈。原吉早年丧父,努力学习,孝养母亲。以乡荐,入太学,选入禁中书制诰。时有诸生喧笑,原吉危坐俨然。朱元璋见了,升他为户部主事。户部事务非常繁忙,他都能从容处理。尚书郁新器重他,朱元璋也保护过他。建文初,夏原吉升为户部右侍郎。

    永乐帝即位,有人认为夏原吉属建文高官,将他逮捕来献。永乐帝不仅释放了他,还调他任户部左侍郎。有人说夏原吉是建文旧臣,不可信。永乐帝不听,又升夏原吉为户部尚书。夏原吉为什么不抓反用、不降反升呢?因为他做了三件大事。

    清代复建的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逛一逛

    奉天殿(太和殿)

    俗称“金銮殿”,为故宫外朝三大殿之正殿,规格最高,体量最大,是紫禁城重大典礼的活动场所。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清顺治二年(1645)改称太和殿。经四次(雷)火,八次重建、重修。是紫禁城中建筑规模最大的单体木建筑。

    华盖殿(中和殿)

    故宫外朝三大殿之一。中和殿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明初称“华盖殿”。嘉靖时遭遇火灾,重修后改称“中极殿”,现其天花内构件上仍遗留有明代“中极殿”墨迹。清顺治元年(1644),清皇室入主紫禁城,清顺治二年(1645)改中极殿为中和殿。

    谨身殿(保和殿)

    故宫外朝三大殿之一。明永乐十八年(1420)建成,几经焚毁、重建。现存主体梁架仍为明代建筑。明初名为谨身殿,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改称建极殿,清顺治二年(1645)改名保和殿。

    第一件,用三年时间,治理苏浙水利。浙江西部,连年水患。夏原吉奏请,巡查大禹三江入海故道,疏浚吴淞下流,上接太湖,设立闸坝,按时蓄泄。永乐帝从之,组织十余万民夫施工。夏原吉穿布衣,徒步指挥,日夜经划,盛暑炎热,不张伞盖。他说:民夫劳苦,我能独自舒适吗?工程告竣,回到京师,奏报:河水虽由故道入海,而其支流未尽疏泄,非长久之计,请再施工。永乐帝批准。第二年,夏原吉浚白茆塘、刘家河、大黄浦,工竣水泄,苏松农田大利。

    夏原吉像

    第二件,作为户部尚书,为永乐帝持家管家。凡中外户口、府库、田赋盈亏数据,用小简书(卡片),揣在怀里,随时检阅。一日,永乐帝问:“天下钱谷几何?”(《明史·夏原吉传》)夏原吉对答详细具体,帝更加重视。当时,“靖难”初定,功臣封赏、分封藩王、增设官署,又发大兵定安南、造巨舰下西洋,建北京城池宫殿。供应运输,以万万计,都取自户部。夏原吉悉心筹划,设计应付,各得所需,国用不绌。他履职九年,任期已满,永乐帝在便殿举行宴会,款待吏部尚书蹇义和户部尚书夏原吉。永乐帝指着二人,跟诸大臣说:高皇帝培养贤臣给我,像古代贤臣,只此二人。

    第三件,建议暂缓北征。永乐十九年(1421)冬,刚迁都北京,又遭遇天火,永乐帝正要大举北征沙漠。夏原吉等说“兵不当出”。朱棣召原吉问询,奏对:“比年师出无功,军马储蓄十丧八九,灾眚迭作,内外俱疲。况圣躬少安,尚须调护,乞遣将往征,勿劳车驾。”(《明史·夏原吉传》)帝怒,命夏原吉去开平,又抄其家,但见“自赐钞外,惟布衣瓦器”。结果,不到三年之后,永乐帝在北征途中病死榆木川(今内蒙古自治区多伦县地域)。朱棣在病危时,顾左右曰:“夏原吉爱我。”消息秘传到北京,留守的太子朱高炽急忙到监狱,哭着告诉夏原吉,令夏原吉出狱,参与丧礼,并问赦诏事宜。夏原吉提出:急赈饥、省赋役、罢造下西洋宝船,停止在云南、交阯采办等,都得到朱高炽批准。朱棣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将太子交给了夏原吉。

    朱高炽继位,是为明仁宗,重新起用夏原吉。夏原吉官复原职,建第于两京,享受少保、兼太子少傅、尚书三份薪水。因原吉固辞,乃听辞太子少傅禄。赐“绳愆纠谬”银章,谕以协心赞务,凡有阙失当言者,用印密封以闻。

    宣宗即位,以原吉为旧辅,更加亲重。宣德三年(1428),夏原吉随从北巡,再受赐银印。宣德帝雅善绘事,尝亲画《寿星图》及其他图画、服食、器用、银币、玩好赐给夏原吉,岁无虚日。宣德五年(1430)正月,《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修成,复赐金币、鞍马。早上入朝谢恩,晚上回家而卒,年六十五。赠太师,谥忠靖。

    伴君如伴虎,我前面讲过惨死的大才子解缙就是明证。但是,同样历事太祖、建文、永乐、洪熙、宣德五朝,夏原吉却能得以善终,就个人品性而言,他究竟有什么过人之处呢?

    第一,心胸开阔,善于包容。夏原吉有雅量,同列有善,即采纳之;或有小过,必为之掩覆。官吏弄污所穿的皇帝所赐的金织衣服,原吉说:“勿怖,污可浣也。”又有污精微文书者,吏叩头请死。夏原吉并不问罪,而是自入朝引咎,帝命易之。吕震尝倾原吉。震为子乞官,原吉以震在“靖难”时有守城功,为之请。平江伯陈瑄初亦恶原吉,原吉则时时称瑄之才。有人问原吉:“量可学乎?”回答:“吾幼时,有犯未尝不怒。始忍于色,中忍于心,久则无可忍矣。”(《明史·夏原吉传》)

    第二,谨而慎之,多思少语。尝夜阅爰书(案宗),抚案而叹,笔欲下辄止。妻问,回答:“此岁终大辟奏也。”又一次,与同列饮他所,夜归值雪,过禁门,有欲不下者,原吉曰:“君子不以冥冥堕行。”其慎如此。夏原吉“虽居户部,国家大事辄令详议。帝每御便殿阙门,召语移时,左右莫得闻。退则恂恂若无预者”(《明史·夏原吉》)。

    第三,勤勉做事,清廉做官。夏原吉身历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五朝,掌管户部二十七年,仁、宣两朝,外兼台省,内参馆阁,与三杨(杨士奇、杨荣和杨溥)同心辅政。夏原吉管理天下钱粮、税收,家里没有钱财、珍玩,惟有布衣、瓦器而已。夏原吉识大体,重团结,勤职守,能清廉,有古大臣之风烈。

    明朝永乐年间,有一个重大文化现象,就是钦派使臣东南西北四处交流,为版图一统,也为重开海上和陆上“丝绸之路”,做出新的贡献。

    宦官,不一定都是坏人,其中有坏人,也有好人,特别是有对历史做出重大贡献的人。本讲的郑和、亦失哈、侯显,都是太监中对历史有贡献的人。

    明朝三宝太监郑和,回族,今云南晋宁人。他小时候随父亲去过麦加,后到宫里做了太监,受到永乐帝的信任。从永乐三年(1405)开始先后七下西洋。第一次,郑和将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乘宝船六十二艘,最大的长四十四丈、广十八丈,从今苏州太仓东浏河镇出发,经过占城(今越南)、爪哇、苏门答腊、锡兰(今斯里兰卡),通使西洋(《明史·郑和传》)。第二次为永乐七年(1409),下西洋之前,郑和在南京用中文、泰米尔文和波斯文镌刻石碑,即《布施锡兰山佛寺碑》,随船带到锡兰,碑现藏该国科伦坡国家博物馆,成为中斯文化友谊的象征。其后又有四次。宣德五年(1430),郑和第七次下西洋。郑和七下西洋,前后28年,经历30余个国家、地域、部落,最远到地中海、非洲东海岸。这比哥伦布、达·伽马的大航行早半个多世纪。不仅壮大明朝国威、加强文化交流,而且是人类航海史上空前的壮举。郑和下西洋是明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高潮。

    郑和下西洋路线示意图

    在东北,明朝经过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四代五朝的艰苦经营,把秦始皇、汉武帝、隋炀帝、唐太宗等所没有解决的高丽之事,完全解决。时高丽权知国事李成桂,在取得政权后,要改国号,派遣使臣,到达明朝,请求赐名。明太祖朱元璋说:“东夷之号,惟朝鲜之称最美,且其来远矣!宜更其国号曰朝鲜。”(《明太祖实录》卷二二三)从此,高丽不仅改国号为朝鲜,而且开启朝鲜国王受明清皇帝册封的礼制,直至清季。

    永乐帝于开拓东北版图,迈越元朝,功勋尤嘉。明朝在永乐七年(1409),设“奴儿干都指挥使司”(《明太宗实录》卷九十一),并设置官员,统属其众,岁贡海东青、毛皮、人参、鹿茸、珍珠等物,仍设站赤传递。而后奴儿干都司都指挥同知康旺等来朝,“贡貂鼠皮等物,赐赍有差”(《明太宗实录》卷一五五)。明初派太监亦失哈到奴儿干,永乐五次,宣德三次,共有八次。船由今吉林市起航,顺松花江而下,到其与黑龙江汇流处(今同江),再转顺黑龙江而下,直至黑龙江入海口附近的特林(中国传统名称为庙街,今尼古拉耶夫斯克),全程约五千里。在奴儿干竖立两块石碑,碑文写道:“永乐九年春,特遣内官亦失哈等,率官军一千余人、巨船二十五艘,复至其国,开设奴儿干都司。”(罗福颐《满洲金石志》)这表明:整个奴儿干都司辖境内满—通古斯语族的族群,均归明朝管辖。明朝实现了对外兴安岭以南,包括库页岛(今俄罗斯萨哈林岛)的管辖。

    亦失哈八下奴儿干的壮举,同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相互媲美,彼此辉映。

    在西南,永乐帝派太监侯显,前往乌思藏。永乐元年(1403)四月,侯显奉使,陆行数万里,至四年(1406)十二月,始与其僧哈立麻偕来南京。后在南京灵谷寺举行大法会。敕封哈立麻领天下释教,给印诰制。史载:“显有才辨,强力敢任,五使绝域,劳绩与郑和亚。”(《明史·侯显传》)侯显先后五次受派遣,前往西藏等地,为国家一统、文化交流,做出了与郑和、亦失哈不相上下的贡献。

    在明洪武、永乐年间,朝廷多次派遣使臣通西域。如洪武二十八年(1395),派兵部给事中傅安出使哈烈(今阿富汗赫拉特),留在撒马尔罕(今乌兹别克斯坦的第二大城市)13年。当地头目听说永乐皇帝即位,就遣使臣同傅安等一起回到南京,并进贡方物。(《明太宗实录》卷六十八)此后,明廷派吏部员外郎陈诚等先后五次出使西域。

    洪武二十九年(1396)三月,遣行人陈诚往西域撒里畏兀儿为安定卫指挥使司。是为第一次。

    永乐十一年(1413),遣太监李达、吏部员外郎陈诚等往哈烈。是为第二次。此行,途经西域哈烈、撒马尔罕、八答商、迭里迷、沙鹿海牙、塞蓝、渴石、火州、吐鲁番、失剌思、俺都淮等国(部),各遣使贡文豹、西马、方物。回朝后,陈诚“上《使西域记》,所历凡十七国,山川、风俗、物产悉备焉”(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三十)。此书流传至今。

    翌年,遣中官鲁安、郎中陈诚等赍敕,随撒马尔罕等朝贡史臣偕行。是为第三次。翌年随哈烈、撒马尔罕的贡使回到北京。陈诚因西行之劳,受封为广东布政司右参议。

    永乐十八年(1420),命广东布政司右参政陈诚同中官郭敬等,往哈烈诸国敕所赏彩币等物。是为第四次。

    永乐十九年(1421),再遣中官鲁安、郎中陈诚等赍敕偕行,往哈烈、撒马尔罕等处头目赐文绮等。是为第五次。

    陈诚先后五使西域、一使安南(越南),不远万里,经历千辛万苦,不受友邦黄金白银馈赠,清廉俭素,品格高贵。

    综上,在《明史》中,记载郑和800余字,侯显400余字,亦失哈只见附传里75字(只记其过而不书其功),陈诚官从五品的员外郎升为从四品的布政使右参议,20年间仅升一品,且《明史》无传。为此,明朝沈德符发出不平的感慨。重言轻行、重用轻褒是廿四史的一个通病。

    明人绘《大明混一图》

    看一看

    哈烈

    又译称黑鲁,今阿富汗城市赫拉特,离嘉峪关11900里。据《明史·地理志》统计:北京距西安2650里,西安距甘州2645里,甘州距肃州510里。合计约5805里,再加嘉峪关到哈烈11900里,从北京到哈烈总计约17705里,往返一次约35410里。

    皇宫后宫深深,留下许多遗案。永乐帝朱棣在位22年,发生多起宫案。我先从徐皇后说起。

    徐皇后是明朝开国元勋徐达的长女,自幼贞静,喜好读书,称女诸生。朱元璋听说此女贤慧淑静,召她父亲徐达说:“朕与卿,布衣交也。古君臣相契者,率为婚姻。卿有令女,其以朕子棣配焉。”(《明史·成祖仁孝徐皇后》)徐达顿首谢。

    洪武九年(1376),册为燕王妃。她颇得婆母马皇后喜欢,跟随燕王到北平后,马皇后死,守丧吃素三年,恪守礼节。马皇后遗言,全能背诵。

    燕王兵起,率军往攻大宁,朝廷派李景隆乘虚围北平。这时世子朱高炽居守,要事多禀命于母亲。景隆攻城急,城中兵少,燕王妃激劝将校士民妻,都授铠甲,登陴拒守,城得以保全。

    燕王即位,册为皇后。徐后说:“南北每年战斗,兵民疲敝,宜与休息。”又说:“当世贤才皆高皇帝所遗,陛下不宜以新旧间。”还说:“帝尧施仁,自亲始。”永乐帝都采纳。徐皇后之弟徐增寿曾以内情密报燕王,为建文帝所杀。皇帝要赠爵位,徐后力言不可。帝不听,竟封定国公,命其子景昌袭,告诉皇后。徐后说:“非妾志也。”终不谢。徐后曾说:汉、赵二王性不顺,身边的官员应选朝臣兼任。一天,后问:“陛下,谁与图治者?”帝答:“六卿理政务,翰林职论思。”徐后便请召见他们的夫人,赐冠服钞币。并说:“妇之事夫,奚止馈食衣服而已,必有助焉。朋友之言,有从有违。夫妇之言,婉顺易入。吾旦夕侍上,惟以生民为念,汝曹勉之。”曾采《女宪》《女诫》作《内训》二十篇,又选编古人嘉言善行,作《劝善书》,颁行天下。(《明史·后妃传》)

    永乐五年(1407)七月,徐后病危,惟劝永乐帝—爱惜百姓,广求贤才,恩礼宗室,毋骄畜外家。又告皇太子:“过去北平将校妻为我荷戈城守,不要忘记赏赐体恤。”不久崩,年四十六。永乐帝悲恸,营建陵寝,埋葬皇后于长陵,后来不再立皇后。

    永乐帝的后妃,《明史·后妃传》仅记载三人,实际上却是妻妾成群,到底有多少,谁也说不清。他最喜爱的徐皇后、王贵妃、权妃三位,都先他而死。永乐帝有四子、五女,都出生在他夺取帝位之前。

    明成祖徐皇后像

    朱棣后宫里有不少从朝鲜选来的妃子。永乐六年(1408),太监黄俨奉旨到朝鲜,向其国王宣谕皇帝请国王选择“生得好的女子”进献。于是朝鲜召“进献色”机构,专管采进良家十三岁到二十五岁童女,怨声盈庭,哭声载路。有知州事权文毅,他的女儿颇具姿色,黄俨知道后要速见,权文毅推托说女儿有病。黄俨发怒,诉于国王。于是文毅获罪入狱。最后,黄俨等在近百名佳丽中选出五人。

    被选中的五名朝鲜童女为:工曹典书权执中之女,十八岁;仁宁府左司尹任添年之女,十七岁;恭安府判官李文命之女,十七岁;护军吕贵真之女,十六岁;中军副司正崔得霏之女,十四岁。她们与从者使女12名、火者(太监)12名,一同被送往北京。上路之日,她们的父母哭声载道,与女儿道别。她们进宫后分别被册封,权氏为贤妃,任氏为顺妃,李氏为昭仪,吕氏为婕妤,崔氏为美人。她们的父兄也都被授予了官职。

    永乐帝最宠爱的权妃,不仅长相好看,还善于吹箫。朱棣见到她,问她有何所长。她拿出随身携带的玉箫吹奏,窈渺多远音,朱棣大为高兴,立刻把她选拔在众妃中。宫中的女官王司彩(司彩是掌管储藏缎匹的官),朱棣曾命她与权妃同辇而行,她很熟悉权妃,曾写宫词歌咏道:“琼花移入大明宫,旖旎浓香韵晚风。赢得君王留步辇,玉箫嘹亮月明中。”在进宫之初,权妃以玉笛和容颜吸引朱棣;之后更善于伺候朱棣用膳进酒。权妃伺候的酒饭很对朱棣的口味,所以就连出征北边也带权妃同行。朱棣说她“凡进膳之物,惟意所适”。朱棣喜欢吃朝鲜出产的苏鱼、紫虾、文鱼,但好景不长。永乐十年(1412),在永乐帝北征凯旋途中,权妃竟死于临城(今在山东省枣庄市一带)。朱棣将她葬在峄县,打算将来把她迁葬在徐皇后陵中。在对权妃哥哥授升饷时,朱棣不禁含泪伤叹,悲痛得说不出话来。

    永乐帝晚年,身体欠佳,脾气暴躁,发作起来,后宫遭殃,如著名的“二吕案”。

    权妃为什么突然死去?事情揭露于四年之后。一天权妃宫女与吕美人吵架时揭短说:吕美人因争风吃醋,串通宦官,从银匠家里买了砒霜,放在权妃的胡桃茶里,将她毒死。永乐帝得知此情,顿时暴怒,将有关宫女、宦官、银匠等处死。吕美人,则命用烙铁烙她,折磨一个月后,才将她杀死。这起案件,株连广泛,被杀者数百人,还命朝鲜王廷将吕美人的母亲抓来杀了。

    其实,这是一桩冤案。原来宫里有两位姓吕的美人。两位吕美人之间,也互相争风吃醋。权妃猝死,吕美人甲便乘机诬告吕美人乙毒死了权妃,铸成了这桩惨案。

    这件宫案之后,朱棣的后宫又发生一个案子。

    吕美人甲和宫人鱼氏行为不检点,与宦官私通。吕、鱼二人知道隐秘泄露,竟然惧罪自缢。永乐帝认为坏事都因吕氏所起,便把吕美人甲的侍婢都拘来审讯。这些侍婢不胜拷问,便胡说八道,说是要谋杀永乐皇帝。于是一场刑杀大祸,铺天盖地而来。永乐帝愈是滥杀,愈觉得问题严重。宫内宫外,上上下下,彼此揭发,互相牵连,女子连娘家,亲戚连友人,被连坐杀者竟达2800人!这时朝鲜诸女大都被杀,只有崔氏因在南京得以幸免。惨杀开始时,韩氏被幽闭在空室,好几天不给饮食。守门宦官可怜她,有时在门口放些吃的,因而没有饿死。但她的从婢全部被杀了。韩氏的乳母金黑也被囚于狱中,事后才得赦免。

    朱棣宠爱的权贵妃死,这让他更加肆无忌惮,丧心病狂,成为一个虐待狂、杀人魔王。他让画工把吕美人甲与小宦官相抱的情景画下来。每次处死宫人时,他都要“亲临剐之”。

    在永乐帝疯狂杀人时,一场天火将奉天(太和)、华盖(中和)、谨身(保和)三大殿烧毁。永乐帝对外发布诏书,表示自责,但对内的杀戮没有停止。

    后来,又发生了“殉葬案”。

    历史上部落酋长、帝王死后的生人殉葬,事例之多,不胜枚举。但到了明朝,已经进入15世纪,竟然在皇宫还有黑暗的殉葬制。明清皇帝死后妃嫔殉葬,最为残酷的是永乐帝。据史书记载:

    及帝之崩,宫人殉葬者三十余人。当死之日,皆饷之于庭。饷辍,俱引升堂,哭声震殿阁。堂上置木小床,使立其上,挂绳围于其上,以头纳其中,遂去其床,皆雉经而死。韩氏临死,顾谓金黑(丽纪韩氏乳母)曰:“娘,吾去!娘,吾去!”语未竟,旁有宦者去床,乃与崔氏俱死。(《李朝世宗大王实录》六年十月戊午)

    这是一幅惨绝人寰的生人殉葬的黑暗图画。30多位妃嫔、宫女等,临死之前,被集合在乾清门内庭院的案桌前,已摆好了送行宴席,被赏一顿酒饭;而后,被引向停放大行皇帝朱棣梓宫(棺椁)的乾清宫内,立在案旁啜泣。这时大堂已安设许多小木床,殉葬的妃嫔在床上立着,放声大哭,声震殿堂(查继佐《罪惟录·皇后传》)。她们被迫把头伸进吊好的绳套里,站在旁边的宦官将床一撤,这些宫人便“升天了”!就连最受宠爱的韩氏和崔氏也在其中。韩氏临死前,呼喊着自己的乳母说:“娘,我去了!娘,我去了!”喊声未绝,床已撤去。殉葬者家属被称为“天女户”,受到优恤,父兄升官,辈辈世袭。

    明朝太祖、成祖、仁宗、宣宗四朝都殉葬。景帝以郕王死,也有殉葬,各藩王都是如此,直到英宗遗诏,始罢除宫妃殉葬。

    永乐帝的长陵明楼

    看一看

    长陵

    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中峰之下,为明十三陵的第一陵,也是主陵。陵内安葬明成祖朱棣和徐皇后。长陵于永乐七年(1409)开始修建,永乐十一年(1413)初步建成。长陵的享殿是陵中主要建筑,坐落在高三米的三层台基上,为九五之尊大殿,形制与太和殿相仿。

    永乐帝朱棣有四个儿子,徐皇后生长子朱高炽,洪武十一年(1378)生于中都凤阳,次子朱高煦,生于洪武十三年(1380),三子朱高燧,生于洪武十五年(1382),次子和三子都生于北平燕王府,三个儿子都相差两岁。另一子早死,生母不详。他们同胞三人,一起长大,又一起从燕王府中都、南京到北京。朱棣起兵夺位,为明朝藩王军事政变开了先例。他的三个儿子的“世子”“太子”“天子”之位争夺,上演了骨肉相残、鱼死网破的家国悲剧。

    长子朱高炽自小端重沉静,言动有序。稍长习射,发无不中,又好学问,深受爷爷朱元璋的喜爱。次子朱高煦性凶悍,言行轻佻,不肯读书,为爷爷厌恶。洪武二十八年(1395),朱元璋册封朱高炽为燕王世子,这一年,他十八岁。

    兄弟三人都经历过一场生死炼狱。洪武三十一年(1398)朱元璋去世。各地藩王们得知皇父驾崩,都赶往京师奔丧。燕王朱棣到达淮安时,受到朝廷使臣的阻拦,遂派三个儿子赶赴京师。朱棣回到北平后,暗自准备起兵夺位,但三个儿子还留在京师。直到将近一年之后,这三个儿子才回到燕王府。二子高煦暗盗舅父徐辉祖的良马,奔驰赶回。

    靖难师起,朱高炽奉命以世子居守北平。在朱棣起兵的四年中,他曾经和母亲徐皇后、道衍(姚广孝)等一起,以万人顶住李景隆50万众攻城,北平赖以全城。

    老二朱高煦则跟从朱棣,护侍左右,争当先锋。一战白沟河,朱棣被包围,危在旦夕。高煦率精骑数千,直前冲突,救出朱棣。二战东昌,朱棣只身败走,高煦引师突至,击退南军,解救朱棣。三战舅父徐辉祖,时朱棣兵大败,高煦驱骑奔来,朱棣大喜曰:“吾力疲矣,儿当鼓勇再战!”(《明史·高煦高爔传》)高煦麾骑力战,打败南军等。朱棣屡临险境,转败为胜,高煦功多。高煦以此自负,恃功骄傲,心怀异志,多为不法。

    朱高炽还曾受到建文帝的离间。建文帝派人到北平赐世子书,世子高炽不启封,立马驰报朱棣。而太监黄俨先潜报燕王曰:“世子与朝廷通,使者至矣。”(《明史·仁宗本纪》)很快世子所遣使到,燕王朱棣开启呈书,叹道:“差点儿杀了我的世子!”

    燕王朱棣称帝,命长子朱高炽居守北京,但没有立太子。太监和朝臣形成两股力量,煽风点火,互不相让。特别是高煦、高燧,都有宠于朱棣。本来高煦就自恃从军有功,朱棣也暗许他做太子;而太监黄俨又同老三高燧结党,阴谋夺嫡—两面都说世子的坏话。世子朱高炽是怎样对待两个弟弟及其党羽的阴谋呢?有人问朱高炽:“亦知有谗人乎?”曰:“不知也,吾知尽子职而已。”(《明史·仁宗本纪》)高炽就是四个字:不为所动。他以“诚敬”获得最后胜利。自然,他也得到朝中大臣的支持,如解缙就曾力挺他。

    经过短暂的犹豫,朱棣于永乐二年(1404),召长子朱高炽从北京到南京,立为皇太子。这一年,朱高炽二十七岁。并封二十五岁高煦为汉王,二十三岁高燧为赵王。从此,皇父六次北征,都由太子监国。四方水旱灾荒,太子处置得当,仁声传布四方。

    朱棣立朱高炽为太子的同时,安排朱高煦封藩于云南。朱高煦曰:“我何罪!斥万里。”(《明史·高煦高爔传》)不肯行并力请到南京。朱棣不得已,应允。

    永乐三年(1405),太子高炽京师监国,次子高煦随父出征,三子高燧据守北京。高燧恃宠,多行不法,又与汉王高煦谋夺嫡,时时谮太子。永乐七年(1409),帝闻其不法事,大怒,诛其长史顾晟,褫高燧冠服,以太子力解,得免。另选择两位老师教育,高燧稍有收敛。

    但是,永乐帝听到谗言多了,有时也有猜疑。而且朱高炽成年后,体态很胖,无法弓马,令朱棣很不满意。而高煦长七尺余,轻趫善骑射,两腋若龙鳞者数片。既负其雄武,又每从北征,在朱棣左右,到永乐十年(1412)北征还,朱棣便以太子遣使后期,且书奏失辞为由,悉惩太子宫官黄淮等下狱。

    永乐十三年(1415)五月,朱棣将高煦改封青州,其又不欲行。祖始疑之,赐敕曰:“既受藩封,岂可常居京邸!前以云南远惮行,今封青州,又托故欲留侍,前后殆非实意,兹命更不可辞。”(《明史·高煦高爔传》)然高煦迁延自如。私选各卫健士,又募兵3000人,不隶籍兵部,纵使劫掠。兵马指挥徐野驴擒治之。高煦怒,手执铁瓜挝杀野驴,众莫敢言。遂僭用乘舆器物。朱棣闻之大怒。永乐十四年(1416),朱棣还南京,尽得其不法数十事,切责之,褫冠服,囚系西华门内,将高煦废为庶人。高炽涕泣力救,乃削两护卫,诛其左右狎昵诸人。明年三月徙封乐安州(今在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一带)。永乐十五年(1417),汉王府迁于此。宣德元年(1426)废。西南距府城240里,趣即日行。高煦至乐安,怨望,异谋益急。高炽数次写信劝诫。

    永乐十六年(1418),黄俨等复谮高炽擅赦罪人,宫僚多坐死者。侍郎胡濙奉命察之,密疏高炽诚敬孝谨七事以闻,朱棣才算了事。

    永乐二十一年(1423)五月,朱棣有疾。护卫指挥孟贤等结钦天监官王射成及内侍杨庆养子造伪诏,谋进毒于帝,俟晏驾,诏从中下,废太子,立赵王高燧。总旗王瑜姻家高以正,为孟贤等谋划,谋定告王瑜。王瑜将此事告诉朱棣,朱棣说:“岂应有此!”于是立捕孟贤,得为伪诏。孟贤等皆伏诛,提拔王瑜为辽海卫千户。朱棣回头问高燧:“是你干的不?”高燧大惧,不能言。高炽力为之解曰:“这肯定是手下人干的,高燧一定不知情。”自此,高燧有所收敛。

    永乐二十二年(1424)七月,朱棣崩于榆木川。遗体送回皇宫的仁智殿。四十七岁的太子朱高炽继位,是为仁宗洪熙皇帝。

    仁宗继位后,对弟弟高煦顾益厚遇。遗书召至,增岁禄,赐赉万计,仍命归藩。封其长子为世子,余皆郡王。朱高煦和他的儿子朱瞻圻素来不和。朱瞻圻怨父杀其母,屡次揭发其父过恶。而高煦入朝,也悉数将其子瞻圻在朱棣去世后,在北京前后觇报中朝事。仁宗借此机会命瞻圻守凤阳皇陵。这就削弱了高煦的力量。

    仁宗在位不到一年,崩于钦安殿,年四十八。太子朱瞻基继位,是为宣宗。高煦、高燧觊觎皇位并没有因此而结束。

    宣德元年(1426)八月,高煦反叛。在山东立五军、命官员、放兵器、备马匹。又遣亲信枚青等潜至京师,约旧功臣为内应。御史李濬偷偷到京师报告。

    逛一逛

    仁智殿

    明代永乐年间建紫禁城时所建宫殿,俗称白虎殿。明代时是皇帝驾崩后停放灵柩的地方,也是宫廷画士作画的地方。清代改为内务府署所在地及造办处各作坊。

    宣德帝遣中官侯泰赐高煦书。侯泰至,高煦盛兵见侯泰,南面坐,大言曰:“永乐中信谗,削我护卫,徙我乐安。仁宗徒以金帛饵我,我岂能郁郁居此!汝归报,急缚奸臣夏原吉等来,徐议我所欲。”(《明史·成祖诸子传》)接着,高煦遣百户陈刚进疏,更为书与公侯大臣,多所指斥。

    宣德帝叹曰:“汉王果反。”于是,御驾亲征,直捣汉王大本营乐安,围城,劝降。朱高煦本来对他这个侄子就有些发憷,听说新帝亲征,非常害怕。“乃密遣人诣行幄,愿假今夕诀妻子,即出归罪。帝许之。是夜,高煦尽焚兵器及通逆谋书。”第二天,高煦潜从间道出见宣德帝,顿首言:“臣罪万万死,惟陛下命。”废高煦父子为庶人,筑室西安门内加以禁锢。后高煦及诸子相继死。事后,宣德帝杀了此案牵连的2800余人。(《明史·成祖诸子传》)

    第二年,朱瞻基派妹夫袁容将有关事项通知高燧。高燧大惧。四年之后就死了。

    永乐帝两个儿子汉王与赵王反叛朝廷,有两点值得借鉴:

    其一,永乐帝立太子,宠溺其余两子,教育不严,犹犹豫豫,患得患失,导致身后皇权动摇。

    其二,“打铁还要自身硬”。朱高炽面临危境,孝敬父皇母后,礼待两弟,王妃诚笃,儿子优秀为“好圣孙”,善待大臣,仁爱施政,博得上下好评。特别是培养了一位好儿子继位。如永乐帝曾命朱高炽同朱高煦谒孝陵,朱高炽身体肥重,且有足疾,两太监扶掖行走,失足,差点摔倒。高煦在后面说:“前人蹉跌,后人知警。”这时皇太孙朱瞻基在后,随即应声道:“更有后人知警也。”(《明史·成祖诸子传》)高煦回头一看大惊失色。后来,也正是这位“皇太孙”朱瞻基解决了汉王、赵王叛乱的难题。

    看一看

    明朝皇家给男孩起名字,很有讲究。朱元璋为其儿孙们起名,希望朱明代代相传,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因此,给每个儿子后代选了20个字,每代用一个字。如太子朱标后代用“允文遵祖训,钦武大君胜,顺道宜逢吉,师良善用晟”;燕王朱棣后代用“高瞻祁见祐,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

    名字第二个字,按木、火、土、金、水五行排序选字。朱元璋儿子的名字都从木,为木字旁;因木生火,孙子名字都从火,为火字旁;而火生土,曾孙一代名字从土,为土字旁;然后土生金,再下一代名字从金;金生水,后面一代从水;然后再从木,又开始一轮,周而复始。这只是朱元璋的美好愿望,实际上明朝传了13代16帝。明朝延续276年,最终灭亡。这“木、火、土、金、水”,也只转了两圈。比如,明末崇祯帝朱由检,他的“由”字,在朱棣后代起名字的20个字中才排到第10个字,“检”字从木字旁,以“木、火、土、金、水”起名转了两圈,又转到以木字旁来起名。这些规定在《大明会典》中有记载。

    永乐帝于永乐二十二年(1424)七月十八日病死榆木川,因六师在外,秘不发丧。每日三餐,照常进膳。龙轝(yú)日夜兼行,路上22天,八月初十日,永乐帝遗体运到北京,安放在皇宫仁智殿,入殓盖棺。皇太子朱高炽继位,年四十七岁,改年号为洪熙,这就是洪熙帝。洪熙元年(1425)五月,朱高炽在位不到十个月,就病死在皇宫钦安殿。这时,皇太子朱瞻基在南京,急忙赶回北京,继承皇位,年二十七岁,年号宣德,这就是宣德皇帝。宣德帝登极不久,就要立斩御史李时勉。

    这是为什么呢?话要从洪熙帝遗言和宣德帝继位说起。

    钦安殿

    逛一逛

    钦安殿

    位于故宫御花园正中,南北中轴线上。始建于明代,嘉靖十四年(1535)开始修建城垣,自成格局。殿内供奉玄天上帝,清朝每年元旦,皇帝在此拈香行礼。

    宣德帝刚继承皇位,就在朝廷会议上,要立斩御史李时勉。这是为什么呢?李时勉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李时勉(1374~1450年),江西省安福县人。家境非常贫寒,童年读书时,天气阴湿寒冷,他在身上裹着被子,两脚放在热水桶里取暖,坚持读书,吟诵不已。永乐二年(1404)中进士,年三十岁,选庶吉士,后官翰林侍读、御史。

    李时勉身任御史,为人正直,敢说真话,因言获罪,遭到四大磨难。

    永乐第一难。永乐十九年(1421),北京皇宫的奉天殿(今太和殿)、华盖殿(今中和殿)、谨身殿(今保和殿)发生大火。三殿全毁,永乐帝下诏,征求直言。知道永乐帝心情不好,非常郁闷,诸位大臣都很谨慎,不敢吭声,但李时勉上疏,列出15件事,指陈弊端,谏议纠正。其中一条是说,不该营建北京宫殿;另一条说,远方来进贡的人不应成群结伙居住在京师。这两条,触犯了永乐帝的神经,他脸色阴沉,很不高兴,就把这份奏章扔在地上。过一会儿,永乐帝冷静了些,说再看看其他几条说了些什么,让太监从地上捡起奏章给他接着看,觉得有些说得对,也有道理,采纳许多。不久,李时勉因被诬告,打入监狱。关了一年多,才获释出狱,官复御史原职。李时勉一难刚完,另一难又起。

    李时勉像

    洪熙第二难。永乐帝死后,儿子朱高炽继位,改年号为洪熙。洪熙元年(1425),李时勉再次上疏。洪熙帝看了之后暴怒,满脸红涨。把李时勉招到便殿,批评他,指责他,但李时勉不屈,并进行辩论。洪熙帝命武士们,将李时勉扑倒在地,用“金瓜”—金色瓜形击打兵器,痛打李时勉,打断了三根肋骨,拽出殿外,几乎死掉。第二天,命李时勉为交阯道御史,并惩罚他:每一天必须审理一名囚犯,每天必须奏一件重要事情。到第三天,李时勉上第三封奏章时,又被下锦衣卫监狱。这时,同僚们都认为李时勉是死定了,出不了监狱。但是,李时勉曾对锦衣千户某人有恩,这位千户恰好到监狱得知此事,就秘密召来医生,精心治疗,使他得以不死。是为李时勉第二难。

    但是,洪熙帝临终前,留下一句话,成为我在开头说的要立斩李时勉的原因。洪熙帝临终前说了什么,怎么会引起宣德帝发那么大的火,要立斩时勉呢?

    上面讲到,宣德帝继位后,李时勉遭遇人生第二次大难。洪熙帝病危,跟户部尚书夏原吉说:“时勉廷辱我。”(《明史·李时勉传》)李时勉在朝廷上羞辱我。洪熙帝说完,大怒,当晚驾崩。这句“遗言”,造成了李时勉的第三难。

    宣德第三难。宣德帝听说李时勉得罪先帝皇父的事,大为震怒,立命使者:“缚以来,朕亲鞫,必杀之。”(《明史·李时勉传》)意思是把李时勉抓着捆绑带来,我要亲自审讯,一定要杀了他!命令下达后,宣德帝气不仅未消,反而更加暴躁—又令锦衣卫王指挥,立即去捆绑李时勉,押到西市(刑场)斩首,不必来见。

    事情也巧。王指挥出的是端门的西旁门,而前使者已绑缚李时勉从端门东旁门入,两个人一个从西门出,一个从东门进,一进一出,没有碰见。这时,前使者押着李时勉走来。宣德帝迫不及待,高声骂道:“尔小臣,敢触先帝!疏何语?趣言之。”你小子,胆敢触犯先帝,都说了些什么,快说给我听。李时勉叩头说:“臣言谅暗中不宜近妃嫔,皇太子不宜远左右。”宣德帝听后,气消了些,让他全说了。李时勉回答道:“臣惶惧不能悉记。”又问:“是第难言耳,草安在?”李时勉曰:“焚之矣。”(《明史·李时勉传》)宣德帝叹息,称赞李时勉忠心,立命赦免,官复侍读原职。等王指挥回来,见李时勉已冠带整齐地站在殿前。是为李时勉第三难。

    逛一逛

    端门

    位于天安门内、午门之前的一道城门。明初期所建,下面有五个门,上面建有城楼,重檐歇山顶,面阔九间,进深五间。端门朝房以北,东边是太庙右门,西边是社稷左门。

    龙脉口四门分别为中华门、端门、长安左门和长安右门。

    说到这里,我插个故事。李时勉参与修纂《明成祖实录》告成,迁侍读学士。宣德帝到史馆,撒金钱赏赐诸学士。诸学士都俯身拾取,唯独李时勉正立不屈。宣德帝便取出余下的钱赐给他。后他参与修《明宣宗实录》成,升内阁学士,兼经筵讲官。

    宣德帝死了之后,儿子朱祁镇继位,改年号为正统,这就是正统帝。李时勉在正统朝遇到第四次灾难。

    正统第四难。正统六年(1441)李时勉为国子监祭酒,就是国家唯一一所大学的校长。这个职务,级别不算高(局级),品级也不高(五品),但社会地位、学术地位、政治影响都非同一般。正统帝十岁登极,他奶奶—老太皇太后健在,管教严,他也算听话。正统七年(1442),太皇太后崩驾后,几位辅政大臣年老退休,这时大太监王振掌握大权,任意摆布十六岁的小皇帝。这时李时勉又倒霉了。

    李时勉为官正直、清廉,从不向王振奉承、行贿。王振记恨在心,借机找茬,进行打击。一件小事被王振利用:国子监彝伦堂前,古松柏树旁枝下垂,妨碍师生走路,祭酒李时勉下令修剪。一天,王振到国子监知道此事,借题发挥,上纲上线,诬奏:李时勉擅伐官树入家。王振假借圣旨派锦衣卫到国子监,当时时勉正在阅生员考卷,立即被押到院里,在师生前,戴枷示众。时值酷暑,天气炎热,戴枷三日,苦不堪言。千余生员跪在皇宫前请愿—“诸生圜集朝门,呼声彻殿庭。”(《明史·李时勉传》)助教李继感于李时勉旧恩,请于太后的父亲孙忠—正好孙忠过生日,太后派人到娘家贺寿。孙忠将这件事附奏太后,太后跟皇帝说了。原来皇帝根本不知此事,命立刻释放李时勉。是为李时勉第四难。

    俗话说:“善有善报。”正统九年(1444),正统帝到国子监视学。李时勉进讲《尚书》,辞旨清朗,气宇轩昂,皇帝大悦。

    李时勉在国子监受到敬重—英国公张辅及诸侯、伯奏请,到国子监听祭酒李时勉讲课。李时勉升师席,诸生以次立,讲“五经”各一章。讲毕,设宴,诸侯、伯谢让道:“受教之地,当就诸生列坐。”(《明史·李时勉传》)他以学生身份入座。诸生歌《鹿鸣》之诗,宾主雍雍,尽暮散去。

    李时勉过了年龄,请求退休,连疏三年,方才允准。朝臣及国子监师生3000人,在都城门外为之祭酒饯行。还有的远送登舟,船启航后,师影渐远,方才离去。

    景泰元年(1450),李时勉病故,年七十七。李时勉一生,蒙四难,历五朝,为祭酒六年,训励严格,学风醇正,督令读书,灯火达旦,吟诵声不绝。他教育学生:重诚正,崇廉耻,抑奔竞(跑关系),别贤否,培养出一批杰出人才。贫穷生员,不能婚葬,他节省餐钱,给予补助。

    李时勉的一生,屡屡渡过难关,每每逢凶化吉,为什么?《明史》史官评价李时勉说:“方廉清鲠,表范卓然。”又说:“以直节重望,为士类所依归者,莫如时勉。”(《明史·李时勉传》)以正直和气节获得很高威望,成为士人的楷模,没有比得上李时勉的。

    在明清500多年宫廷史上,作为一名宫中女子,一步步从世子妃、太子妃、皇后、皇太后直到太皇太后的只有一人,这就是洪熙帝的张皇后。她是朱元璋的孙媳妇、朱棣的儿媳妇、洪熙帝朱高炽的皇后、宣德帝朱瞻基的生母、英宗朱祁镇的祖母。我给她起个代称,叫作“五全皇后”。

    张氏,出生于河南永城的一户普通人家。父张麒,因女儿被封为燕王世子妃,授兵马副指挥,死后追封彭城伯。

    张氏嫁给燕王长子朱高炽后,因为朱高炽为世子,即被皇爷爷朱元璋封为燕王世子妃;后朱高炽为太子,即被皇父朱棣封为太子妃;朱高炽为皇帝时,被册为皇后。长子朱瞻基继位做皇帝时,她被尊为皇太后;后长孙朱祁镇继位做了皇帝,她又被尊为太皇太后。可以看出,张氏的“五全”,是依赖做皇帝的爷爷、公公、丈夫、儿子、孙子五代敕封得来的。这样的福气,需要天合、地合、人合、己合(自身的修炼)。先从世子妃说起。

    洪武二十八年(1395),明太祖朱元璋封燕王长子朱高炽为燕世子,其妻张氏被封为世子妃。身为世子妃,张氏的最大贡献是生了三个儿子:长子朱瞻基、三子越王朱瞻墉、五子襄王朱瞻墡。连续几位孙子的出生,使燕王对世子和世子妃非常满意。特别是在长孙出生前夕,燕王朱棣梦见明太祖授他大圭(宝玉)并说:“传之子孙,永世其昌。”刚满月,祖父燕王见了小瞻基,说:“儿,英气溢面,符吾梦矣。”(《明史·宣宗本纪》)意思是孙子瞻基英气满面,符合我做的梦。

    在燕王起兵的战争岁月,世子妃张氏陪伴世子朱高炽、婆母徐妃等,坚守北平。在守北平的阵列里,为公公夺得皇位做出重要贡献。

    永乐二年(1404),朱棣封长子高炽为皇太子、张氏为太子妃。身为太子妃,她首先是操妇道贤惠,博得公婆喜欢。丈夫多次被小叔子汉、赵二王所离间,他们扬言太子身体肥硕,不能骑射。一天,朱棣与徐后在内苑小宴,太子高炽随侍。朱棣见到他后,脸上变了颜色,又唾又骂,直指张妃对高炽说:“此佳妇,他日当承我家,脱微此,废尔久矣。”张氏连忙起身叩头谢恩。过了一会儿,张氏就从宫廷厨房里端出亲手做的汤饼,呈奉给公婆。朱棣和徐皇后又欢喜又感动,就招呼高炽与张氏同饮,尽欢而散,太子因此得以不废。(程嗣章《明宫词》)

    既然太子因肥胖惹怒了皇父,张氏遂精心帮助太子减肥:一是控制饮食,二是督促骑马射箭(《明史·后妃传》)。这就是民间常说的“管住嘴,迈开腿”。无论监国,还是伴驾,张氏始终陪伴朱高炽,朱高炽以“后故,得不废”,惊险保住了太子之位。

    张氏还精心养育儿子。永乐九年(1411)长子瞻基刚成年,便被封为皇太孙。永乐十一年(1413)端午,朱棣率诸王大臣在东苑射柳,文武群臣、各国使臣、京城耆老都来观看。皇太孙朱瞻基连连射中,让朱棣感到脸上有光。据说还故意当众给朱瞻基出题道:“万方玉帛风云会。”朱瞻基叩头对道:“一统山河日月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补遗·宣宗击射》)这更足以使朱棣炫耀了。皇太孙朱瞻基既有祖父朱棣的英武,又有父亲高炽的睿智。逐渐地,他在朱棣的心目中完全取代了觊觎太子之位的汉王和赵王。

    明仁宗张皇后像

    朱高炽继承皇位仅一年,便病死于皇宫钦安殿,才四十八岁。所以张氏作为皇后,也仅仅一年。她在这一年中,中外政事,莫不周知,协助洪熙帝调整治策和治理朝政。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两任皇帝先后去世,长子朱瞻基继承皇位,正当二十八岁年华。张氏为皇太后,她留用了永乐、洪熙时期老臣,形成可靠的内阁,军国大议多禀听裁决,辅佐年轻的皇帝稳定政局。阁臣英国公张辅,尚书蹇义、夏原吉,大学士杨士奇、杨荣、金幼孜、杨溥请见行殿。太后慰劳之,且曰:“尔等先朝旧人,勉辅嗣君。”后来宣德帝对杨士奇说:“皇太后谒陵还,道汝辈行事甚习。言辅,武臣也,达大义。义,重厚小心,第寡断。汝克正,言无避忤,先帝或数不乐,然终从汝,以不败事。又有三事,时悔不从也。”(《明史·后妃传》)表达对阁臣的信任。

    这时,明朝自朱元璋奠定基业,已经60多年,海内宁泰,国力充裕,政治稳定,史称“永宣之治”。年轻英武的宣德帝,史称“太平天子”,能文能武,对皇太后张氏非常孝顺,入奉起居,出奉游宴,四方贡献,虽微物必先上皇太后。两宫慈孝闻天下。

    张太后游西苑,皇后皇妃侍,帝亲掖舆登万岁山,奉觞上寿,献诗颁德。谒长、献二陵,帝亲鞬骑引导。到河桥,下马扶辇。畿民夹道拜观,陵旁老稚,山呼拜迎。太后顾曰:“百姓戴君,以能安之耳,皇帝宜重念。”返程时,过农家,召老妇问生业,赐钞币。有献蔬食酒浆者,取以赐帝,曰:“此田家味也。”(《明史·后妃传》)

    明仁宗朱高炽像

    鲜为人知的是,外表孝顺能干的宣宗朱瞻基,为人风流倜傥,爱好声色禽兽,纵情游猎杂戏,让张太后操碎了心。《菽园杂记》说:“宣德年间,朝廷起取花木鸟兽,及诸珍异之好,内官接迹道路,骚扰甚矣。”《皇明纪略》则记:“宣庙好促织(斗蟋蟀)之戏,遣取之江南,其价腾贵至十数金。”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又载:“我朝宣宗最娴此(斗蟋蟀)戏,曾密诏苏州知府况钟进千个。一时语云:‘促织瞿瞿叫,宣德皇帝要。039039”

    宣宗最为人诟病者是为以天子之尊,从朝鲜藩国征召处女为后宫,选择善于烹饪的妇女入侍以饱口福,又不时求索“海东青”,以供游猎娱乐。这些事件详载于朝鲜《李朝实录》。

    宣宗朱瞻基在皇位十年,仅三十七岁就病逝了。张太后万分悲痛,她命人将景德镇御窑烧制的蛐蛐罐全部砸碎掩埋,以致故宫旧藏很难看到宣德时完整的蛐蛐罐,而在景德镇御窑遗址发现了大量蛐蛐罐碎片。《万历野获编》记英宗即位后,曾遣返朝鲜妇女自宣德初年来者凡53人,减厨役6400余名,减牲口料粮40000石。

    紫禁城城墙与角楼

    张氏为太后时,特别重视对皇孙的培养和教育。她命户部尚书夏原吉受命陪侍皇太孙朱祁镇,在乡村行走,观民间疾苦。原吉取齑黍请皇太孙吃并说:“愿殿下食此,知民艰。”(《明史·夏原吉传》)张皇后很注意从幼小起培养皇孙的知识和品德,了解民间疾苦,不要忘记庶民。

    宣德帝崩,长孙祁镇,继承皇位,年方九岁。大臣请太后垂帘听政,她说:“毋坏祖宗法。第悉罢一切不急务。”(《明史·后妃传》)她委任股肱大臣,督促幼帝用功读书,虽太监王振受宠于帝,但太后在世时其不敢专政。在20年间,她亲眼看到永乐十九年(1421),皇宫三大殿被焚毁的悲惨状况;又亲眼看到正统六年(1441),明宫三大殿重建告成的辉煌情景。有诗云:“日月光三殿,乾坤辟两宫。”(陈政《东井集》,见《日下旧闻考》)在正统四年(1439),修造京城九门城楼、城壕、桥闸完工:正阳门正楼一座、月城中左、右楼各一,崇文门、宣武门、朝阳门、东直门、阜成门、西直门、安定门、德胜门八座门正楼各一、月城楼各一,各门外树立牌楼,城四隅建筑角楼。又深挖城壕,两岸砌以石。九门原有木桥,全部换成石桥。两桥之间,各设水闸。护城河水,自西北流入,环城而过,穿流九桥九闸,从东南流入通惠河,经通州进入北运河,汇入渤海。这项伟大工程,是在张太皇太后临朝期间,君臣一心,万众协力,动用军夫工匠数万人完成的。工程完竣,价值重大:“焕然金汤巩固,足以耸万国之瞻矣。”(《明英宗实录》卷五十四)而后,京师城墙,原来外墙已经包砖,内墙仍为黄土,遇雨颓塌。此期,内墙包砖。特别是承天门(天安门)城楼,也是这时修建的,瑰丽辉煌,光耀天下。

    正统七年(1442)十月,张太皇太后去世。张氏身历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正统六朝,从世子妃、太子妃,到皇后、皇太后、太皇太后,作为一名宫中女子,可谓达到了人生顶峰。就她个人而言,有什么值得借鉴的呢?对公婆尊敬孝顺,对小叔子宽容大度,对丈夫体贴劝慰,对后宫统摄安宁,对儿子教育勖勉,对孙子撑腰辅佐,对大臣信任鼓励,对娘家规矩严格,对百姓爱戴亲民,对自己心地良善。

    北京故宫的景仁宫,同其他11座后宫一样,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它初名长安宫,嘉靖十四年(1535)更名为景仁宫。明朝宣德帝的皇后胡氏,就曾经住在景仁宫里。皇后不是应该住在坤宁宫吗?她怎么住在景仁宫呢?请让我往下讲。

    “景”字,《说文解字》曰:“景,日光也,从日,京声。”“景”字本意是日光。南朝江淹《别赋》云:“日出天而耀景,露下地而腾文。”引申意为“大”,为“慕”。

    “仁”字,主要意思是仁爱、慈善、温淑、贤惠。皇帝希望居住在景仁宫里的后妃,能仰慕和修养大仁、大爱、大慈、大善的精神和品格。景仁宫的名称,清沿明旧,没再改动。

    景仁宫基本保持了明永乐初建的格局,是一座独立的四合宫院,前有宫门,用围墙和建筑围合成前后两进的四合院。第一进,前院,正殿五间,东西配殿各为三间,整齐庄重;第二进,后院,后殿五间,殿的两侧各有耳房,东西配殿也各三间。

    景仁宫与其他宫院不同的是,在景仁门内,竖立有一座以大理石为材质的屏风,屏风的基座和边框,均为汉白玉石雕,屏风主心为天然大理石,约有两厘米厚,两面图案却不同,一面云雾缭绕,一面山川沟壑。这座石屏,风格古朴,相传为元代皇宫的遗物,自然天成,极为难得。

    下面我来讲一讲宣德帝的皇后胡氏住在景仁宫的原因:

    胡皇后,名善祥,山东济宁人。一个山东姑娘,怎么进到皇宫呢?永乐十五年(1417),她被选为皇太孙朱瞻基妃。后朱瞻基被立为皇太子,她也就成为了太子妃。宣德帝朱瞻基继位,她则顺理成章地被册封为皇后。

    这时,宣德帝身边有个孙贵妃,和胡皇后争宠。胡皇后为阳,孙贵妃为阴。阴阳相争,是阳克阴,还是阴克阳?这就要看两个人怎么办了。

    胡皇后,为人宽厚,但身体多病,未生子,这就给孙贵妃以阴克阳提供了机会。

    孙贵妃,山东邹平人,幼有美色,又机敏聪慧。她的父亲在永城(今河南省永城市)做主簿,和洪熙帝张皇后是老乡。经张皇后娘家人介绍,孙氏十余岁就入宫,由张皇后养育。后来,张皇后的儿子朱瞻基成婚,诏选济宁胡氏为妃,邹平孙氏为嫔。

    景仁宫院内石影壁

    逛一逛

    景仁宫

    内廷东六宫之一。明永乐十八年(1420)建成,起初名为长安宫,嘉靖十四年(1535)更名景仁宫。清代沿用明朝旧称。

    洪熙帝死,宣德帝(朱瞻基)立,册立胡氏为皇后,孙氏为贵妃。这时,胡皇后居于主位,可怎么输给孙贵妃了呢?与胡皇后相比,孙贵妃颇工于心计,她接连施出五条计谋。

    第一计:求宠。孙贵妃利用自己的美色和娇媚,博得宣德帝的宠爱。第一计得手,便施第二计。

    第二计:求宝。明朝制度:皇后既有金册,又有金宝(玺印);贵妃则只有金册,没有金宝。宣德元年(1426)五月,孙贵妃既已受宠,便怂恿宣德帝出面向皇太后请示:赐给孙贵妃金宝。皇太后虽觉得违制,但为照顾儿子的颜面,还是勉强答应了。明朝贵妃有金宝就是从孙贵妃开始。第二计得手,又施第三计。

    第三计:求子。孙贵妃自己没生儿子,经过长期精心策划,于宣德二年(1427)十一月十一日,在心腹宦官、宫女的参与下,暗里取了宫女生的儿子,做成是自己生的儿子,这就是后来的明英宗朱祁镇。然而,朱祁镇的生母是谁?《明史·后妃传》说:“人卒无知之者。”就是没有人知道朱祁镇的亲生母亲到底是谁。因为有了儿子,孙贵妃就更加受到宣德帝的眷宠。连着三计,频频得手,便施四计,最为关键,是什么呢?

    第四计:求封太子。朱祁镇出生后名义上是四个月,实际上是84天,就被册封为皇太子。在明朝,皇子出生实际不足三个月就被立为皇太子,这是仅有的。最后一计,便是求后。

    第五计:求后。胡皇后请早定朱祁镇为太子,主动表示退位。孙贵妃虽心里暗喜,却假意谦辞说:“后病痊自有子,吾子敢先后子耶?”(《明史·后妃传》)就是说,皇后您的病好了以后,自然会怀孕生儿子的,我的儿子哪敢排在您儿子的前面呢!因为明朝家法,皇后生的儿子为嫡子,妃嫔生的儿子为庶子。嫡庶分明,不能违反。宣德三年(1428)三月,宣德帝命胡皇后上表辞去皇后,就是写辞职报告。胡皇后被迫“辞去皇后”,从坤宁宫退居到长安宫(景仁宫)。宣德帝为安抚辞位的胡皇后,赐号静慈仙师,而册立孙贵妃为皇后。这一上一下,虽然诏书说是皇后力辞,贵妃谦让,最后贵妃迫不得已才就位皇后的,但宫内外许多人都知道,皇后辞位并非自愿,而是被迫的。史书记载:“后无过被废,天下闻而怜之。”(《明史·后妃传》)

    宣德帝的母亲张太后,怜悯“退位”的胡皇后,常召她到自己住的清宁宫来居住。在后宫的宴会上,张太后命胡“皇后”位居孙皇后之上。孙皇后常为此怏怏不乐,但也毫无办法。后来宣德帝为废后而后悔,尝自我解嘲说:“此朕少年事。”(《明史·后妃传》)但泼出去的水,已无法收回。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胡皇后跟孙皇后比起来,虽是倒霉的,但也有幸运的时候。宣德帝去世后,她躲过妃嫔殉葬一劫。事情是这样的:宣德帝在位十年,过于淫乐,三十八岁(虚岁)就离开了人世。怎么知道他过度淫乐呢?宣德帝死后两个月,新帝命“放教坊司乐工三千八百余人”(《明史·英宗前纪》)。宫廷音乐、歌舞的人,仅裁掉的竟高达3800余人!宣德帝死后,殉葬妃嫔有一个长长的名单:“正统元年八月,追赠皇庶母惠妃何氏为贵妃,谥端静;赵氏为贤妃,谥纯静;吴氏为惠妃,谥贞顺;焦氏为淑妃,谥庄静;曹氏为敬妃,谥庄顺;徐氏为顺妃,谥贞惠;袁氏为丽妃,谥恭定;诸氏为淑妃,谥贞静;李氏为充妃,谥恭顺;何氏为成妃,谥肃僖。册文曰:‘兹委身而蹈义,随龙驭以上宾,宜荐徽称,用彰节行。’盖宣宗殉葬宫妃也。”(《明史·后妃传》)这十个美丽年轻的生命,被绘入残暴黑暗的图画中。殉葬者中有一位郭嫔,凤阳人,善文辞,入宫二旬而殉葬。入宫20天就殉葬,青春美丽,聪明伶俐,遭逢死的劫难,自然泪流满面,泣不成声。传谓她“自知死期”,曾书楚声自哀,其辞曰:

    修短有数兮,不足较也。

    生而如梦兮,死则觉也。

    先吾亲而归兮,惭予之失孝也。

    心凄凄而不能已兮,是则可悼也。(《明史·后妃传》)

    胡皇后虽躲过殉葬之劫,但七年之后,张太皇太后病死,她痛哭不已,翌年也哀病而死,以嫔礼葬于金山(西山)。

    至于孙皇后,儿子朱祁镇登极,她做了太后。她在经历了英宗即位、被俘、南宫复辟等大喜大悲之后,于天顺六年(1462)病死,谥孝恭皇后,合葬景陵。

    到英宗朱祁镇病危时,其后钱氏泣诉:“皇上非孙太后所生,实宫人之子,死于非命,久无称号。胡皇后贤而无罪,废为仙姑。其死也,人畏孙太后,殓葬皆不如礼,胡后位未复,惟皇上念之。”(王锜《寓圃杂记》卷一)英宗遂复胡后号位,追谥为恭让皇后。

    明宣宗朱瞻基像

    明朝在永乐、宣德期间,中原之区社会稳定,经济恢复,版图一统,睦邻友好,万国来朝,恢复唐宋礼法,文化再现繁荣,继汉“文景之治”、唐“贞观之治”之后,出现了一个“永宣之治”的局面。这一时期的皇宫宝库,增加了宣德炉、镶嵌掐丝珐琅等名声远播的名器宝物。而《永乐大典》则是这一时期的一个文化标志。

    宣德炉,就是明宣德朝生产的铜香炉,以质量优、造型美而流传于世,成为那个时代具有代表性的文化象征。宣德炉的出现不是偶然的。明朝经过从洪武到宣德五朝,近70年的开创和经营,成就了“永宣之治”,而且在文化上出现了一种崭新的气象。

    一是,“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在文化上着重于唐宋文化传统的恢复与传承,带着创业的勃勃生机和宏大气象,这正是“治隆唐宋”“远迈汉唐”的文化表现。

    二是,四面睦邻,文化交流。从其他国家汲取多种文化营养,开拓了文化视野,也丰富了中华文化宝库。

    三是,朝廷重视,皇帝文采。这对国家文化建设产生了巨大推动力。

    十几年前,2010年,我在故宫博物院看到一个非常好的展览,就是“明永乐宣德文物特展”,当时是为纪念紫禁城落成590周年。转眼十几年过去了,在纪念紫禁城落成600周年的时候,我依然对那次看到的永宣时代的文物念念不忘。因为,包括宣德炉在内的精粹文物,是那个时代的文化奇葩,我们可以从这些瑰宝看出永宣时期的文化气势,领略永宣时期的文化精髓。

    宣德炉

    在永乐、宣德年间,郑和率领庞大舰队七下西洋,开通海上丝绸之路;又多次派使臣到西域,陆上丝绸之路也已开通—这就给永宣瓷器,注入了新的生机。

    明宣德 红釉描金云龙纹盘

    同时,明代设立“御用监”,专门制作精美的家具、珐琅器、玉器、漆器等,不仅为当时宫廷所用,而且传承有序,成为故宫博物院的珍贵藏品。其中,最为大家所熟悉的,恐怕就是瓷器。洪武二年(1369),明朝在景德镇元朝浮梁磁(瓷)局旧址的基础上,加以扩大,设御器厂,为宫廷烧造瓷器。御窑烧造瓷器,全部属于宫廷。遵照皇帝旨意,宫廷发放官样,御窑照样生产,产品严格验收,入选瓷器运送皇宫,落选瓷器打碎掩埋。总之,御窑的瓷器,从官样、烧制、使用、保管以及落选瓷器处理,都由皇宫严格掌控。

    御器厂实行“匠籍制”,集中了全国优秀的陶瓷工匠,有朝廷特设的画局,负责设计烧制瓷器纹饰,又垄断优质原料,几乎不计成本,生产出了大批精美的御制瓷器。

    永宣时期烧造了大量精美的瓷器。“宣窑”就是当时最精美瓷器的代名词。给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红、白、青三个字:红—红釉为贵,白—甜白为美,青—青花大气。

    红釉为贵。朱元璋以红为贵,以红为吉。红巾、红塔、红官服,以及宫里盛行红瓷器。还有明朝的“明”,左为“日”,右为“月”,都属火,都尚红。《明史》记载:“洪武元年命制公服、朝服,以赐百官。”官服的颜色,命礼部议奏。洪武三年(1370),礼部奏:

    “历代异尚。夏黑,商白,周赤,秦黑,汉赤,唐服饰黄、旗帜赤,今国家承元之后,取法周、汉、唐、宋,服饰所尚,于赤为宜。”从之。(《明史·舆服志三》)

    所以,明朝宫廷用瓷也一度以红为贵。红釉瓷器,非常难烧,有时一窑、甚至数窑,才能烧成一件。所以,明初宫廷红釉瓷器,数量特少,极为罕见。

    甜白为美。永乐帝偏爱甜白釉瓷器。永乐时由景德镇御器厂创制一种白色瓷器,因釉色甜润而洁白,故称甜白釉。这种甜白釉瓷器,受到了永乐帝的青睐。《明太宗实录》记载了一个故事:西域部落首领,向他进贡用和田玉做的“玉枕”,可以说是万分珍贵,但他说:“朕朝夕所用中国瓷器,洁素莹然,甚适于心,不必此也。”永乐帝日常使用的瓷器,大多是御器厂烧制的白瓷,洁白晶莹,润泽素雅,合于心意,即使枕头,也用瓷枕。在他的心目中,这玉枕比不上中国瓷器,自然不必接受来自西域的玉枕。甜白釉瓷器,瓷胎细腻,造型秀美,白釉洁净,色泽柔润,精美如玉。

    青花大气。如青花缠枝莲纹压手杯,高54厘米,口径91厘米,足径39厘米。因杯子从口沿到杯底,胎体越来越厚,放在手上感觉杯子压手,俗称“压手杯”。这只杯子内底,有青花篆体四个字:“永乐年制”,底款有所不同。这是至今所知唯一署有永乐年款的青花瓷器。这种压手杯,两岸故宫博物院都有收藏。谷泰撰《博物要览》记载:若我永乐年造压手杯,坦口折腰,砂足滑底,中心画有双狮滚球,球内篆书“大明永乐年制”六字或“永乐年制”四字,细若粒米,此为上品。

    青花缠枝莲纹压手杯

    永宣御窑进入明代高峰期。不仅质量精美,而且数量大得惊人。如宣德八年(1433),尚膳监题准烧造各样瓷器,一次达443500件。而一次赏赐朝鲜国王李祹的瓷器,足够十套餐桌使用。

    明永乐、宣德时期另一项文化瑰宝,就是掐丝珐琅。

    掐丝珐琅,通常是铜胎(也有瓷胎、铁胎、锡胎、木胎等),用铜丝(也有金丝)按照胎上已绘的纹饰,如荷花,每个花瓣、每个叶片,都沿其边缘掐焊铜丝,然后点上不同釉彩,再入炉窑,约800℃温度,火中烧造,出炉后,打磨抛光。据传,一件珐琅器约需108道工序,方能完成。

    明宣德 掐丝珐琅番莲纹僧帽壶

    珐琅技艺,传自外域。融合中华文化,经过艺师工匠之手,精彩夺目,巧夺天工,成为中国工艺品中一朵绚丽的鲜花。

    珐琅器自元代传入中国以来,到了明永乐、宣德年间,达到一个高峰。因为当时掐丝珐琅,多无年款,传到后来,竟不知为何朝所作。景泰年间,制品精细,多有年款,所以一般人认为景泰蓝是珐琅器的辉煌,但从故宫收藏看,宣德时期不乏其他珐琅器精品。

    永宣文化,更有书画。永宣时期,朝廷致力于营造“以能纳其心于规矩之中”的政治情怀和文化氛围,最具有时代风格的书法形式,就是“台阁体”,也就是严谨的楷书,书风端庄典雅,运笔自然流畅,极具功力,美不胜收。22877卷、总字数37亿的《永乐大典》,就是以台阁体誊写的,当时组织了1300多人参与誊写。抄完以后装订成书,存放在文渊阁里。

    《永乐大典》修成100多年以后,嘉靖帝组织人员再抄写一部。180人抄,每人每天抄三页,每页30行,每行28个字,一直抄了六年,直到隆庆元年(1567),嘉靖帝崩驾之后,才告完成。这样,除了文渊阁收藏一部外,在皇史宬也保存一部。这个文渊阁不是现在故宫里的那座文渊阁,北京故宫文渊阁是清朝乾隆时期修建的,用来保存《四库全书》和《古今图书集成》。而存放《永乐大典》的文渊阁,现在已经看不到了。皇史宬现今还在,位于天安门东边南池子大街路东,是明清两代皇家档案馆。《永乐大典》现在还能看到副本残存370卷,已经影印出版。

    无论是永宣青花、宣德宝炉,还是掐丝珐琅、书法绘画,或是玉器、漆器等,在帝制时代,只能是君享—只有皇帝和家人等少数人可以享受。如今早已变为民享,成为中华民族、甚至人类文化的宝贵遗产。

    皇史宬

    明朝有一位著名四朝(永乐、洪熙、宣德、正统)重臣杨士奇,他连续做了43年内阁辅臣,其中21年为首辅,在明史中为孤例。杨士奇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他的为官之道又是什么呢?

    杨士奇(1365~1444年),名寓,泰和(今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人。早孤,随母改嫁罗姓而姓罗,不久归宗仍姓杨。家特贫,学勤勉,教书自给。建文初,纂修《明太祖实录》,被召入翰林,充编纂官。永乐帝即位,改编修。不久入阁,典理机务。后进侍讲。永乐二年(1404),选士奇做了皇太子朱高炽的老师。

    杨士奇为人:德善器广。人有小过,多为掩饰。广东布政使徐奇带着岭南土产馈送廷臣,有人把所谓受贿名单报给朱棣。朱棣看名单上没有杨士奇的名字,就召他来问,他回答说:徐奇赴广时,群臣作诗文赠行,臣适得病没有参加,所以没有我。接着劝慰道:徐奇送点土特产答谢诗文赠行的人,应该没有其他意思,况且是否收了也不一定,也没什么值钱的,一点土特产而已。“帝遽命毁籍”(《明史·杨士奇传》)。一场风波就这样平息了。

    杨士奇像

    朱高炽在做太子监国时,不满意御史舒仲成,当了皇帝后就想加罪于他。杨士奇说:陛下即位,诏向忤旨者皆得宥。要是惩治仲成,则言而不信,会有更多人害怕。朱高炽遂作罢。大理寺少卿弋谦以言事得罪朱高炽。士奇说:“谦应诏陈言,若加之罪,则群臣自此结舌矣。”(《明史·杨士奇传》)于是洪熙帝升弋谦为副都御史。

    宣德时,阁中惟杨士奇、杨荣、杨溥三杨。杨荣疏阔坚毅,遇事敢为。在永乐朝曾为内阁首辅,多次随从永乐帝北征,能知边将优劣、厄塞险易远近、敌情顺逆,但他曾接受边将馈送的良马。明宣宗朱瞻基知道后问杨士奇。杨士奇力言:“荣晓畅边务,臣等不及,不宜以小眚(shěng)介意。”朱瞻基笑着说:“荣尝短卿及原吉,卿乃为之地耶?”杨士奇说:“愿陛下以曲容臣者容荣?”意思是希望陛下能像宽容我一样宽容杨荣。(《明史·杨士奇传》)这件事后来传到杨荣的耳朵里,杨荣觉得过去愧对杨士奇,于是二人相处融洽。

    杨士奇还雅善知人,好推毂寒士,所举荐的有人从未谋面。像于谦、周忱、况钟等都是杨士奇推荐的,都居官一二十年,廉能冠天下,为当世名臣。

    杨士奇为官:尽职尽责。永乐六年(1408),永乐帝北巡,命杨士奇等留辅太子高炽。太子喜文辞,赞善王汝玉以诗法进。杨士奇说:殿下当留意《六经》,暇则观两汉诏令。诗词小技,不足为也。太子称善。

    洪熙帝即位,升杨士奇为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帝御便殿,蹇义、夏原吉奏事未退。帝望见士奇,谓二人曰:“新华盖学士来,必有正直之言,咱们一块儿听听。”杨士奇入言:“恩诏减岁供,刚下二日,惜薪司传旨征枣八十万斤,这与前诏相违。”帝立命减其半。

    时藩司守令来朝,尚书李庆建议,发军伍余马给有司,让他们按年缴纳马驹。士奇说:“朝廷选贤授官,乃使牧马,是贵畜而贱士也,何以示天下后世!”(《明史·杨士奇传》)杨士奇复力言。又不报。过了一段时间,洪熙帝御思善门,召士奇说:朕怎么能真忘了你的谏言呢!听闻吕震、李庆等都不喜欢你,朕念卿孤立,恐为所伤,不便因你的谏言而取消,今有借辞了。说完,手里拿出陕西按察使陈智言养马不便疏,命人起草谕旨,立即执行。杨士奇顿首拜谢。这可以看出:杨士奇尽职尽责,洪熙帝极力维护,君臣关系良好。

    宣德帝以四方屡有水旱灾害,召杨士奇议商举措。杨士奇请:蠲(juān)逋赋薪刍钱,减官田额,梳理冤案,裁汰工役,以广德意。结果,百姓大悦。两年后,帝问杨士奇说:“恤民诏下已久,今更有可恤者乎?”杨士奇说:“前诏减官田租,户部征收如故。”帝怫然曰:“今首行之,废格者论如法。”(《明史·杨士奇传》)杨士奇再请抚恤逃民,严察贪官,兴举文学,鼓励勇士,并令受极刑家的子孙也可以参加科举考试。又请廷臣大员,各举贤能之人,以备郡守官员。宣德帝皆批准同意。

    这个时期,宣德帝励精图治,杨士奇等同心辅佐,“海内号为治平”(《明史·杨士奇传》)。

    杨士奇为臣:举止恭慎。永乐年间,朱棣为立太子一事,犹豫不决。永乐九年(1411)永乐帝还南京,召杨士奇问太子朱高炽监国的情况。杨士奇以“孝敬”对,说:“殿下天资高,即有过必知,知必改,存心爱人,决不负陛下托。”(《明史·杨士奇传》)永乐帝很高兴。

    第二年,永乐帝北征,杨士奇仍辅太子居守。永乐帝还,因为迎驾迟缓,东宫官黄淮等下狱。杨士奇后至,却宽宥了。召问太子事,杨士奇顿首言:“太子孝敬如初。凡所稽迟,皆臣等罪。”(《明史·杨士奇传》)帝意稍解。行在诸大臣竟相弹劾杨士奇不应该单独被宽宥,永乐八年(1410)将其打入锦衣卫狱,但后来就被释放出狱了。

    永乐十四年(1416),帝还京师,微闻汉王夺嫡密谋及其不轨情状,便问蹇义。蹇义不答,又问杨士奇。杨士奇说:“臣与义俱侍东宫,外人无敢为臣两人言汉王事者。然汉王两遣就藩,皆不肯行,今知陛下将徙都,辄请留守南京。惟陛下熟察其意。”(《明史·杨士奇传》)永乐帝不说话,便回宫了。

    在这场夺嫡风波中,才华横溢的解缙丢了性命,而沉着老成的杨士奇却拥立太子成功。

    当时有上书颂扬太平者,永乐帝出示给诸大臣看,大家都深以为然。杨士奇独说:“陛下虽泽被天下,然流徙尚未归,疮痍尚未复,民尚艰食。更休息数年,庶几太平可期。”帝曰:“然。”因对蹇义等曰:“朕待卿等以至诚,望匡弼。惟士奇曾五上章,卿等皆无一言。岂果朝无阙政,天下太平耶?”诸臣惭愧谢罪。(《明史·杨士奇传》)

    宣德元年(1426),汉王朱高煦谋反。宣德帝亲征,平息之。师还,途经献县单家桥,侍郎陈山迎谒,言汉、赵二王实同心,请乘势袭击彰德擒赵王。杨荣极力赞成。杨士奇说:“事当有实,天地鬼神可欺乎?”杨荣厉声道:“汝欲挠大计耶!今逆党言赵实与谋,何谓无辞?”杨士奇说:“太宗皇帝三子,今上惟两叔父。有罪者不可赦,其无罪者宜厚待之,疑则防之,使无虞而已。何遽加兵,伤皇祖在天意乎?”(《明史·杨士奇传》)这时惟杨溥与杨士奇合。将入谏,荣先入,士奇继之,阍者不纳。寻召义、原吉入。二人以士奇言于帝。帝初无罪赵意,出兵事不再提了。直到还京,帝思杨士奇言,谓曰:“今议者多言赵王事,奈何?”士奇说:“赵最亲,陛下当保全之,毋惑群言。”帝曰:“吾欲封群臣奏章示王,令自处何如?”士奇说:“善,更得一玺书幸甚。”于是发使奉书至赵。赵王得书大喜。哭泣地说:“吾生矣!”(《明史·杨士奇传》)即上表谢,且献护卫,言者始息。宣德帝对杨士奇说:“赵王之所以得到保全,都是你的功劳啊”,然后赐给他金币。

    宣德五年(1430)春,宣德帝奉皇太后谒陵,召英国公张辅、尚书蹇义及杨士奇、杨荣、金幼孜、杨溥,朝太后于行殿。太后慰劳之。帝又语杨士奇说:“太后为朕言,先帝在青宫,惟卿不惮触忤,先帝能从,以不败事。又诲朕当受直言。”士奇对曰:“此皇太后盛德之言,愿陛下念之。”(《明史·杨士奇传》)

    宣德帝尝微行,一天夜里幸杨士奇家。杨士奇仓皇出迎,顿首曰:“陛下奈何以社稷宗庙之身自轻?”帝曰:“朕欲与卿一言,故来耳。”后数日,获二盗,有异谋。帝召杨士奇,告之故。并说:“今而后知卿之爱朕也。”(《明史·杨士奇传》)

    宣德帝崩,英宗即位,刚九岁。军国大政奏报太皇太后。太皇太后推心任用杨士奇、杨荣、杨溥三人,有事派太监到内阁商量,然后裁决。三人也自信,能侃侃陈述自己的意见。杨士奇首先请训练士卒,严守边防。又请以次蠲租税,慎刑狱,严核百司。皆允行。正统之初,朝政清明,皆士奇等之力也。

    是时宦官王振受宠于正统帝,大臣建言,往往下狱。王振借茬整杨荣。杨荣没多久就去世了,此后,杨士奇、杨溥就更加势单力薄了。其明年兴师麓川,库藏耗费,士马死了数万。尤其是太皇太后死后,王振更加嚣张。朝廷大臣,人人惴恐。这时,杨士奇已老,不久病卒,年近八十。“三杨”退出政坛,标志着明朝结束了“永宣之治”的局面。杨士奇身历五朝,辅佐四位皇帝,长期在宫中值守,尚能保住善终。他为人、为官、为臣的三个法宝—德善器广、尽职尽责和举止恭慎,值得后人借鉴。

    [明]谢环《杏园雅集图》(局部)左起:少詹事王直、少傅杨士奇、大学士杨荣

    宣德十年(1435)正月初三,还在过年期间的乾清宫传来噩耗,三十八岁的宣德皇帝驾崩。继承皇位的是明英宗朱祁镇,实足年龄只有九岁,他成为明朝历史上第一位孩童皇帝。实际上在此之前,朱祁镇已经创下了明朝宫廷史上两项第一:明代年龄最小的太子,当时他出生才两个多月;他是第一位出生在北京皇宫里的皇帝。适逢永宣之治,这位小太子可以说是在安乐窝里长大的。

    宣德帝对这位太子非常喜爱,期待很高。有一次他把朱祁镇抱在膝上问:将来做了天子,能让天下太平吗?刚会说话的太子朱祁镇答:“能!”又问:“如果有犯上作乱的,敢亲率大军去讨伐吗?”答:“敢!”这个稚嫩的回答,让宣德帝非常欣慰。这个九岁的孩童做了皇帝,幸福短暂的皇子孩童生活就结束了。

    正统帝治国大政,靠太皇太后。这位太皇太后,就是前面我讲过的“五全皇后”张氏。张太皇太后,是朱祁镇的祖母,她从燕世子妃、太子妃、皇后到太后,现在又做了太皇太后,成为幼小正统帝的主心骨。因为朱祁镇年龄太小,曾经有一种意见是召长沙襄王进京继位,是张太皇太后宣召大臣们到乾清宫,手指着朱祁镇,流泪说道:“这位就是新天子!”确定由朱祁镇继位。在朱祁镇登极后,张太皇太后给朝政制定三条原则:

    1停止一切不急需的事务,减少开支。

    2加强对年幼的皇帝的教育培养。

    3倚靠前朝老臣处理国事。

    紫禁城景山中间筒子河

    在幼帝继位的风雨飘摇中,张太皇太后给朱祁镇撑腰,帮助他登上帝位,为他主政。

    在正统帝继位前期,有一件大事得到了解决,这就是明朝定都的问题。朱元璋开国,定都南京;朱棣决计迁都北平,改名北京。永乐十九年(1421)正月初一,北京宫殿建成后正式迁都北京。不料不到百日,三大殿遭雷电焚毁。洪熙帝继位,仍以南京为都,北平为行在。宣德帝仍称北京为行在,但实际以北京为都。

    正统二年(1437)正月,开始兴修北京城门楼,修造京师门楼、城壕、桥闸:正阳门正楼一,月城中左、右楼各一;崇文、宣武、朝阳、阜成、东直、西直、安定、德胜八门,各正楼一、月城楼一。各门外立牌楼,城四隅立角楼,又深其城壕,护城河的两侧全部砌以砖石。九门旧有木桥,全部用石撤换。两桥之间,各有水闸,壕水自城西北隅,环城而向东,历九桥九闸,从城东南隅流出大通桥,汇入北运河,注入渤海。正统四年(1439),工程完成。每座城门都修成坚固的防御体系,焕然金汤巩固,足以耸万国之观瞻。正统五年(1440),又将城墙内墙也包砖,极大提高了北京城墙的防御能力。同时,开始重建三大殿和乾清宫、坤宁宫。到正统六年(1441)十一月竣工。于是宣布定都北京。这样,长期悬而未决的定都这件大事,终于落定(《明英宗实录》卷八十五)。

    正统七年(1442)五月十九日,由太皇太后做主,为十六岁的朱祁镇举行盛大婚礼。朱祁镇又创造了明朝宫廷史上的第三个第一:第一位在皇宫奉天、华盖、谨身三殿和乾清、坤宁二宫举行大婚典礼的皇帝,而他的皇后钱氏,则成为明朝第一位从大明门抬进皇宫的皇后。

    正统帝读书教育,靠四朝老臣。著名的老臣杨士奇、杨荣、杨溥,时称“三杨”,在张太皇太后的支持下,继续为官内阁。当时,朱祁镇连开蒙教育都没有接受过,“三杨”等大臣们针对他的情况,建立起严格规范的经筵制度。什么是“经筵”?“经”指经典,主要是儒家的“五经”,即《诗》《书》《礼》《易》《春秋》等。“筵”的本意为竹席,引申指座位,此处是“讲席”的意思。合起来,“经筵”就是儒臣给皇帝上课,讲授儒家经典或治国之道等,也就是皇帝学习的制度。给皇帝讲课的官员叫作“经筵讲官”。通过经筵,君臣之间学习经典,相互研讨,结合朝政实际,阐发儒家思想。每年二月至五月、七月至十月,每月二日、十二日、廿二日举行经筵。经筵之外,还有日讲,日讲不求礼仪繁琐,但求皇帝反复诵读规定的功课。这样,年幼的朱祁镇便开始在皇宫文华殿,接受正规系统的儒家传统教育。

    但是,后来的事实证明,“三杨”对朱祁镇的教育并不成功,甚至是失败的。究其原因在于:

    文华殿

    逛一逛

    文华殿

    位于外朝协和门以东,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文华殿在明代是皇太子的东宫,清代为举行经筵的地方。殿后的文渊阁是藏书楼,《四库全书》曾收藏于此。清沿明制设大学士,秩正一品,乾隆后,文华殿大学士常列四大学士之首。

    武英殿

    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位于故宫西南部,西华门内,建筑面积6500多平方米,其西、南均被内金水河环绕。清同治八年(1869)遇火重建,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再次被焚,光绪二十八年(1902)进行大修,现为典籍馆和书画馆。武英殿与位于外朝之东的文华殿相对应,即一文一武。

    于教学—读书过程应当是:一读,二讲,三写,四行;而经筵日讲,有读,有讲,有写,但缺乏行,重知轻行。

    于教育—教师(讲官)、家长(太皇太后或皇太后)、社会(宫廷氛围)难以协调一致。

    于体制—“立嫡以长”、皇帝终身的君主制度。

    总之,朱祁镇长大一些后,常用各种理由取消经筵日讲,一会儿说身体不好,一会儿说天气太冷或太热。而他感兴趣的是什么呢?

    正统帝精神上非常依赖太监王振。洪武初期,明太祖朱元璋严禁宦官干预朝政和交结外臣。永乐帝朱棣授予宦官出使、专征、监军、分镇等大权,建立特务机构东厂。宣德帝朱瞻基在大内设内书堂,培养通文墨的宦官,司礼监成为太监二十四衙门之首,司礼监秉笔太监享有“批红”的权力,可以代替皇帝批答奏章。但若宦官犯法,处以极刑,不敢放肆。然而,事有例外,譬如王振。

    王振,蔚州(今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人。少年选入内书堂。侍太子朱祁镇于东宫,为五品局郎衔。正统帝登极,年龄幼小。王振狡黠,深得帝喜欢,遂掌司礼监,引导皇帝用重典御下,以防大臣欺蔽。于是大臣下狱者不绝,而王振得以滥用皇权。但是当时,张太皇太后贤能,阁臣杨士奇、杨荣、杨溥皆四朝元老,王振心惮之,未敢乱来。到正统七年(1442),张太皇太后崩,杨荣已先卒,杨溥老病,杨士奇以其子杨稷论死不出,王振跋扈,遂不可制。

    王振在皇城东建造豪宅,又建智化寺,穷极土木,卖官鬻爵。出兵麓川,西南骚动。侍讲刘球因雷震上言陈得失,语刺王振。王振下刘球大狱,使指挥马顺肢解之。大理少卿薛瑄、国子监祭酒李时勉,素不礼王振。王振找茬诬陷薛瑄,几乎将其整死,而李时勉则戴枷国子监。御史李铎遇王振不跪,被谪戍铁岭卫。驸马都尉石璟詈其家阉,王振恶贱己同类,下璟狱。又械户部尚书刘中敷,侍郎吴玺、陈瑺于长安门。所有他忤恨的,皆加罪谪戍。内侍张环、顾忠,锦衣卫卒王永心里不平,以匿名书揭发王振罪状。事发,磔于市,不奏报。

    经筵进讲图

    朱祁镇从幼年起就在精神上依赖王振,倾心王振,常称王振为“先生”。后来正统帝说:“朕自在春宫,至登大位,几二十年。尔夙夜在侧,寝食弗违,保护赞辅,克尽乃心,正言忠告,裨益实至。”(《明史纪事本末》卷二十九)孩童皇帝对王振情感上的依赖和生活起居上的依赖,是真挚的,这使王振手中的权力日益积重,公侯勋戚呼王振为“翁父”。其私党马顺、郭敬、陈官、唐童等都肆行无忌,恶贯满盈。于是,畏祸的官员,争附王振免死;贪婪的官员,攀附王振求升,朝廷内外,庙堂上下,逐渐形成“阉宦集团”—王振党。

    大太监王振的气焰,如此狂悖,如此嚣张,埋下了正统帝在土木堡兵败被俘的祸根。

    明正统十四年(1449)是多灾多难的一年:一是火灾,南京谨身殿等火灾;二是水灾,黄河改道,淹没田地,运道梗阻;三是人祸,明英宗被俘。

    明朝正统年间,蒙古瓦剌部崛起。瓦剌部首领也先(额森),雄杰一时,骑兵所向,横扫大漠。蒙古各部,重新统一。其兵力所至,西起阿尔泰山,东达鸭绿江边,南到长城,北到黑龙江,成为全蒙古的大汗。也先骄横,屡犯塞北。

    正统十四年(1449),瓦剌太师也先到北京进贡马匹,太监王振减其直,瓦剌使者气愤而去。同年七月,也先率领大军入犯,骑兵浩大,来势凶猛,进到今河北宣化地区。军情紧急,事态严重,怎么办?这是明朝军政的头等大事,大太监王振怂恿英宗朱祁镇亲征。这位正统帝,自幼不爱诗书,喜欢骑马游猎,特别好大喜功。当时,他才二十三岁,既不懂军事,又年轻好胜,想建奇功,经王振鼓动,决定亲征。大臣叩谏,不听;劝做准备,不听;请选将领,不听;请定兵略,也不听。正统帝没有充分准备,没有周密计划,没有作战方略,没有作战兵器,没有前敌侦察,没有后勤保障,却率50万大军亲征,文武大臣,随军陪同。行至宣府,遇大风雨,有人建言,停止前进,王振益加嚣怒。成国公朱勇等进见王振言事,都跪着挪步行进。兵部尚书邝埜、户部尚书王佐,忤犯王振,被罚跪草中。公侯伯子男,六部诸尚书,在太监王振面前,或跪着用膝盖行路,或在路边草中罚跪,这在50万大军面前,哪里还有大臣的尊严,哪里还有皇朝的礼法,朝纲是何等混乱,法制遭何等破坏!

    八月初二日,皇帝驻大同。镇守太监郭敬以敌势告,王振始惧,急命班师。至双寨,雨特大。王振初议经过紫荆关,由蔚州邀皇帝到他家,光宗耀祖,彰显权势。而这时的王振,因担心踩踏家乡的庄稼,遭乡亲埋怨,便调转路线,改道宣府。军士纡回奔走,十四日,到土木堡(今在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一带),选择高地,安营扎寨。

    十五日,明军连遭六个不利:一是掘井无水,远离河流,人渴马饥;二是官兵断粮,人情汹汹;三是连日风雨,没有雨具,全身湿透;四是兵无斗志,指挥无方,秩序混乱;五是临时拔营,改换驻地,粮草不继;六是三军无帅,听一个全然不懂军事的太监王振瞎指挥。而瓦剌兵早已先退到谷地设伏,等待时机。见明军移动阵地,便以逸待劳,以静制动,突击明军驻地,明军惶恐混乱,自相践踏,六师大溃。大学士张辅等50多名高官皆死,王振也为乱兵所杀,明军骡马损失20余万头(匹),官兵“死者数十万”(《明史·英宗前纪》)。

    明英宗朱祁镇像

    这时,正统皇帝居然毫发无损,席地而坐。大明天子就这样做了俘虏。明军因错误时间、错误地点、错误对象、错误主帅、错误路线、错误兵略,铸成了悲剧的后果。这就是震惊朝野的“土木堡之变”。

    这一年,明英宗二十三岁,已经做了14年皇帝。从此,开始了他长达一年的战俘生活。在中国历史上,除亡国之君外,还没有一位统一皇朝的皇帝被俘过。堂堂大明皇帝,沦为瓦剌俘虏,朱祁镇又创造了一个明史上的第一。

    明正统帝先被带到也先弟弟赛罕王面前,他主动问:您是也先乎?还是伯颜帖木儿乎?赛罕王乎?大同王乎?这种不卑不亢而又咄咄逼人的气势,令赛罕王惊异。也先赶紧派出使过明廷的人前来辨认,确定是大明正统皇帝。也先惊喜,以被俘皇帝做讨价还价的筹码,比黄金筹码还珍贵,所以将之叫作“黄金筹码”。

    第二天,也先就挟持正统帝来到宣府城下,后又到大同城下,索要金银彩缎。两城守将都拒不开门,但也先拿到了大同守将送来的大量金银彩缎,正统帝的母亲孙太后和皇后钱氏也从北京送来八驮金银财宝,也先便挟持他回到大漠深处的老营。一个月后,也先再次挟持正统帝到大同,城门不开,便直抵北京城下。十月十三日,瓦剌军攻城,明军据城坚守,两天后,也先放弃攻城,返回大营。正统帝热切期盼能够回到皇宫,但希望一次次破灭。

    回到大漠深处的瓦剌老营,也先给正统帝身边安排了三个人:锦衣卫校尉袁彬、翻译哈铭和卫士沙狐狸。得蒙这三个人的悉心照料,正统帝焦躁的心逐渐平静。他们住在蒙古包里,挤在一起,席地而眠。大漠天气,冬天极冷,袁彬用身体给正统帝焐脚,哈铭睡熟了会把手臂搭在正统帝身上。也先命给正统帝,每两天送一只羊,七天送一头牛,牛奶、羊奶每天都送。逢五、七、十还摆筵席,众人聚在一起,演出吹拉弹唱、歌舞摔跤。

    正统帝被俘在大漠,朝廷不能没有君主。在国难、家难的危急关头,当年九月初六日,正统帝的异母弟郕(g)王朱祁钰,被推上帝位,改年号为景泰,尊被俘的皇兄、正统帝为太上皇。转眼到了第二年七月,景泰帝终于开始考虑接嫡长兄回家的难题。

    景泰帝本无做皇帝之心,但做了以后,感觉做皇帝不错,便贪恋皇帝宝座,因此当也先几次表示要送回正统帝时,他都没有表态。直到兵部尚书于谦表示:天位已定,孰敢他议?答使者,冀以舒边患,得为备耳!景泰帝这才放心,派使臣前往瓦剌议和。在瓦剌部首领也先送行宴会上,使臣向也先提出迎回正统帝之事,也先说:大明皇帝敕书内,只说来讲和,没说来迎驾。太上皇帝留在这里,又做不得我们皇帝,是一个闲人。我还你们,千载之后,只图一个好名儿。你们回去奏知,务要差太监一二人、老臣人来接,我便差人送回去。

    正统帝被俘已经11个月,这次景泰帝派来使者,并没有给皇兄正统帝带来信函或衣物,但正统帝见到宫里派来的使臣,往事回忆,百感交集。他经过几个月的磨炼和思考,更加成熟了。他请使者向景泰帝转达,回去后或守祖陵,或做百姓,无意复位。

    正统帝的使臣还没回到北京,之前派去回访的右都御史杨善等也到了也先大营。这次杨善带来的敕书仍然只言议和,未提迎回皇兄。但杨善真心要迎回正统帝,他典卖了自己的家产,又向宦官借贷,购买了一批礼物带给也先。能言善辩的杨善,说动了也先,不等宫里派太监和老臣来迎,亲自送正统帝南归北京。

    景泰元年(1450)八月初二日,做了一年俘虏的正统帝,终于踏上回家的路。也先率众首领送了半天的路程,在分别时,也先下马叩头跪,送良马、貂皮,解所带弓箭、撒袋、战裙以进,与众酋罗拜伏地,恸哭而去(《明英宗实录》卷一九五)。正统帝接受礼物,也很受感动。负责看守正统帝的大将伯颜帖木儿,送了两天,洒泪而别。经过土木堡时,正统帝祭奠了战死于此地的将士亡灵。

    但在明朝宫里,迎接太上皇回来的态度和礼仪上,始终存在两种鲜明的差别:是积极还是消极,是隆重还是俭素?景泰帝属于后者,朝臣多属前者。例如:

    八月十二日,早朝刚退,有侯、伯、尚书、都御史等官员,在午门前手持一帖,聚集围观,议论不一,后各散去,将帖隐匿。景泰帝闻知,让奏报实情。原来工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高谷等,举着详载当年唐肃宗迎接太上皇唐玄宗的故事—应盛备法驾,在安定门外,公侯、驸马、五府、六部等衙门,文武百官并监生等,到土城外,隆重迎接。景泰帝则坚持—车驾入东安门,在门内迎接,行叩头礼毕,同文武百官,到南宫便殿,太上皇帝升座,景泰帝行礼毕,文武百官行礼。尔等悉遵朕命,不许再行变更。(《明英宗实录》卷一九五)

    八月十五日,正统帝由北京安定门入城,改乘法驾,入皇城东安门,景泰帝在门内迎接,一番礼仪后,送入南宫。随从勇士20人送驾,白天不离左右,夜间围帐警卫,就是都御史杨善也不能靠近。完成任务后,他们揭开轿帘,查看无误,叩头而退。而后,正统帝在南宫宴请送行的人答谢。

    从此,正统帝朱祁镇开始了长达七年的南宫囚禁生涯。

    安定门箭楼

    逛一逛

    安定门

    明清北京内城北垣东门。始建于明洪武元年(1368),正统四年(1439)建城楼,瓮城东西约68米,南北约62米。安定门是征战得胜回归的收兵之门,京都九门中有八门瓮城内建有关帝庙,只有安定门内建真武庙,祀奉真武大帝,这在诸门中独具一格。

    京都九门分别为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朝阳门、阜成门、东直门、西直门、安定门和德胜门。

    正统十四年(1449)八月十五日,正统帝率军亲征蒙古瓦剌部,在土木堡,全军覆没,正统帝被俘。败报在当天夜里传到皇宫,皇宫震动,后妃大哭。孙太后和钱皇后打算先封锁消息,筹集金银彩缎,把皇帝赎回来。但是,消息很快传开,朝野大震,官民惊恐。

    在危难的关头,稳定乱局,关键人物,首推于谦。

    于谦(1398~1457年),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幼聪颖,又好学,中进士。在正统年间,任山西、河南巡抚。他在任上兴利除弊,赈贫济困,办水利,促兴农,心系百姓,为民求福。当时官场贿赂成风,特别是大太监王振公然索贿。于谦作《入京诗》道:“手帕蘑菇及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拒不与贪官同流合污。他刚正不屈,被王振捏造罪名,定为论死(死缓)。山西、河南民众上千人请愿,颂扬于谦的功德,王振被迫释放于谦。不久,于谦因政绩卓然,调任北京,为兵部侍郎。在土木堡之变中,于谦成为临危定乱安邦的栋梁之臣、驰名四方的中华英杰。

    于谦同里后学孙高亮,在历史《于少保萃忠全传》(《于谦全传》)的第五回,有于谦观石灰窑所感,口占七绝《石灰吟》一首云:

    千锤万击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石灰吟》映现出于谦生命历程的四种境界。

    斥迁都。正统十四年(1449)八月十八日,孙太后在午门召集百官,宣布败报,命郕王朱祁钰监国。孙太后和郕王让朝臣们商议对策。在一片哀嚎声中,翰林院侍讲徐珵(有贞)说,天象示警,只有尽快南迁,才能避开劫难。兵部侍郎于谦大声说:建议南迁的人应该斩首!京师是天下根本,根本一动,大势去矣,大家都想想宋朝南迁的教训吧!孙太后和郕王朱祁钰来了精神,把战守重任交给了于谦。于谦等建议朱祁钰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京师防卫,人心逐渐安定。

    于谦像

    八月二十日,孙太后立正统帝两岁的儿子朱见深为皇太子。这是孙太后为自己打的小算盘。她是因为有了正统帝这个儿子,才取代胡皇后而成为皇后、太后,万一正统帝回不来,郕王的母亲岂不成为太后了。所以她立自己的孙子为太子,以保住自己的太后地位。

    与此同时,明廷办了几件大事:

    惩阉奴。八月二十四日,郕王朱祁钰在午门左门临朝视事,大臣们弹劾太监王振,认为是王振误国。王曰:汝等所言皆是,朝廷自有处置。话刚说完,百官下跪,恸哭不起,扬言道:圣驾被留,皆振所致,殿下若不速断,何以安慰人心!有个叫马顺的太监,为王振党羽,担任锦衣卫指挥。他不断地大声呵斥众臣退下,惹恼了朝廷众官。官员王竑振臂而起,揪住马顺的头发喝道:“若曹奸党,罪当诛,今尚敢尔!”(《明史·王竑传》)边骂边追,还上前“啮其面”—咬他,群臣也一拥而上。有的官员脱下马顺的靴子,捶击殴打,追到奉天门庭院东侧的左顺门附近,将马顺打死。朝班大乱,群臣聚哭,号啕之声,震动殿堂。郕王被这阵势吓住,起身想走。王竑率领群臣紧跟着郕王不放,说:太监毛贵、王长随,也是王振一党,请求将他们法办!遂于门缝间抽出二人,大臣们又把这两个人捶死了。王振的侄子、锦衣卫千户王山也很快被抓来,众相戒勿捶死,使伏法,遂缚王山赴刑场,凌迟处死。史书记载这个场面说:“血渍廷陛。”(《明史·王竑传》)

    在朝班大乱之时,兵部侍郎于谦挺身而出,排开众人,上前拉住郕王衣服,并晓之以利害。于是郕王宣谕:马顺等人论罪该死,打人之事,不再追究!这才把群臣的情绪安定下来。在这场乱局中,于谦“袍袖为之尽裂”(《明史·于谦传》),朝袍和衣袖都被撕破。王振家族全部被斩,朝廷籍没王振家产,得金银60余库,玉上百盘,高六七尺大珊瑚20余株,其他珍玩,不计其数。

    立新君。九月初一日,群臣联合上奏孙太后,请立郕王朱祁钰为皇帝,孙太后无奈下懿旨批准,朱祁钰躲到郕王府,再三推辞,于谦正色说:臣等诚忧国家,非为私计。这时,都指挥使岳谦出使瓦剌回来,得到正统帝口信,说可由郕王继承帝位。

    九月初六日,朱祁钰正式即皇帝位,遥尊正统帝为太上皇,改明年为景泰元年(1450)。这样,明朝终于度过了正统帝突然被俘带来的严重政治危机。

    主战守。于谦为兵部尚书,主持京师防守大计。他精心备战:分派官将,严守九门;缮备器械,简兵补卒;支出仓粮,坚壁清野。他提督各营军马,列阵九门外,抵挡瓦剌也先来犯。他移檄切责主和者,由是“人人主战守,无敢言讲和者”。他申约束、严军令“:临阵,将不顾军先退者,斩其将;军不顾将先退者,后队斩前队。”(《明史·于谦传》)

    卫京师。十月,也先率军,挟持正统帝,兵临北京城下。于谦躬擐甲胄,率先士卒,以死自誓,泣谕三军。官兵皆受感奋,勇气百倍,矢志捐躯效死,以报国恩。于谦提督各营军马,镇守九门,奋力御守。明军在德胜门、西直门、彰义门(广安门),先后分别击败瓦剌军。也先弟孛罗和平章卯那孩中炮死。也先又移军京师北土城,“居民皆升屋,以砖瓦掷之”(《明代宦官史料长编》卷四中),号呼击寇,哗声动天。军民合力,奋勇打拼,激战数日,击退瓦剌,取得保卫京师的胜利。

    后来在景泰元年(1450)春夏间,败瓦剌军于万全,并加强了居庸、大同、宣府的御守。也先兵攻不胜,用间不逞,始有送还正统帝之意。

    迎英宗。正统帝被俘将近一年了,瓦剌首领也先多次表示要送还正统帝,但景泰帝始终不言声。他在文华殿召见大臣们商议,礼部尚书王直说:“上皇蒙尘,理宜迎复。乞必遣使,勿使有他日之悔。”景泰帝非常不高兴。于谦看懂了景泰帝的心思,说:天位已定,孰敢他议?答使者,冀以舒边患,得为备耳!景泰帝才放下心来,说“从汝,从汝”。《明史·于谦传》记载:“上皇以归,谦力也。”这是对当时舆论界认为于谦反对迎归正统帝的最好的辩驳。

    遭杀害。七年后,正统帝南宫复辟,重新夺回皇位,于谦被杀。于谦成了朱祁镇、朱祁钰兄弟争夺皇位的替罪羊。

    于谦以国为家,白天上班,夜间值宿,不问家产。偶尔得闲,“清风一枕南窗卧,闲阅床头几卷书”。刑死之日,阴霾四合,万众悲哀,天下冤之。抄家时,家无余资,唯独正室,钥甚固,打开一看,原来都是皇帝赐的蟒衣、剑器。妻子和儿子也被流放,无人收尸。女婿朱骥,归其丧杭州,葬之。

    而后不久,加害于谦的三个人,果然不得好报:徐有贞(珵)戍金齿,石亨下狱死,曹吉祥因谋反罪被族诛。而于谦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后得平反,谥号忠肃,有《于忠肃集》传世。子于冕后官应天府知府。

    午门旧影

    逛一逛

    午门

    紫禁城的南门。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清顺治八年(1651)、嘉庆六年(1801)重修。平面呈“凹”字形,墩台高12米,正中有三门,两侧各有一个东西向的掖门,为“明三暗五”的形式。墩台上正中建有门楼,是紫禁城内最高的建筑。

    神武门

    紫禁城的北门,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初名玄武门,后因避康熙皇帝玄烨名讳改称神武门。内设钟鼓,与钟鼓楼相应,用以起更报时。城台有三门,帝后走中间正门,余者由两侧门出入。清代选秀女,迎嫔妃均入此门。

    东华门

    紫禁城的东门。位于紫禁城东城墙的南段,红色城台大约有十米高,汉白玉的须弥座,城台上辟有三个拱形门。大行皇帝梓宫、皇太后梓宫、皇后梓宫都从东华门出。

    西华门

    紫禁城的西门。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万历二十二年(1594)被雷击起火,历时两年修复。西华门位于紫禁城西门,与东华门相对。内务府、修书处、咸安宫官学均在西华门内。出西华门,正对西苑。清代帝后游幸西苑、西郊园林,主要由此门出入。庚子年(1900)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慈禧太后携光绪皇帝出逃西安,就是由西华门出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