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故宫六百年:纪念版 > 故宫芳华六百年

故宫芳华六百年

    阎崇年

    2020年12月8日,既是北京紫禁城即故宫建成600周年,又是明北京城建成600周年。2021年2月2日,是明紫禁城和明北京城正式启用600周年。这有根据吗?有。

    其前者,《明太宗实录》永乐十八年(1420)十一月戊辰(初四日)即公元1420年12月8日记载:

    眷兹北京,实为都会,惟天意之所属,实卜筮之攸同。乃做古制,狥舆情,立两京,置郊社宗庙,创建宫室。上以绍皇考太祖高皇帝之先志,下以贻子孙万世之弘规。爰自营建以来,天下军民,乐于趋事,天人协赞,景贶骈臻,今已告成。

    以北京皇宫、郊社宗庙暨明北京城等告成,永乐皇帝在奉天殿(今太和殿)暨殿前广场,接受朝贺,大宴群臣以及贡使。这就表明,明紫禁城和明北京城建成于1420年12月8日,到2020年12月8日,为600周年。

    其后者,《明太宗实录》永乐十九年(1421)正月甲子(初一日)即公元1421年2月2日记载:

    上以北京郊社、宗庙及宫殿成,是日早,躬诣太庙,奉安五庙、太皇太后神主;命皇太子诣天地坛,奉安昊天上帝、厚土皇地祇神主;皇太孙诣社稷坛,奉安太社、太稷神主;黔国公沐晟诣山川坛,奉安山川诸神主。礼毕,上御奉天殿受朝贺,大宴文武群臣及四夷朝使。

    由上,2021年2月2日,是明紫禁城和明北京城正式启用的600周年。

    当时是同时兴建三座城,即宫城、皇城、京城。这三座城同时基本告竣并正式启用,奠定了今北京故宫和北京城的文脉与机理、格局与基调。

    故宫已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定为世界文化遗产,所以北京故宫,既是中国的,又是世界的。因此,明北京皇宫和明北京城建成600周年,是中国文化史、也是世界文化史的一件大事。下分六题,略做评述。

    许多朋友问我:为什么研究故宫并写故宫、讲故宫?我从2012年到2020年,即从七十八岁到八十六岁的八年之间,通过电视视频、网络音频和图书文字等形式,讲述故宫的历史、建筑、艺术、人物和精神。其中,连续出版了关于故宫的八本书。这就是《大故宫》(一二三册)、《御窑千年》、《故宫六百年》(上下册)、《大故宫六百年风云史》和《故宫疑案》。

    许多朋友问我:这是为什么?佛学有一句话:“一切皆有因缘。”世界万事万物,既没有无因之缘,也没有无缘之因。我与故宫之缘,概括地说来,主要有五缘,即情缘、地缘、学缘、人缘和机缘。

    一是情缘。我出生在山东蓬莱一个半山半海的小乡村。因乡村地少人多,且土地瘠薄,难以糊口,曾祖父、祖父、父亲、兄长先后四代到北京谋生。清代、民国来京打工多不带家眷,老了落叶归根。他们每一年或两年回乡探亲一次,自然要讲北京、讲皇宫的故事。我的祖母很会讲故事,特别会讲宫廷的故事。老家有一句民谚:“为人不上京,等于白托生。”儿童少年的我,脑子里装了很多北京、宫廷的传说和故事,引起我浓厚的兴趣。1949年北平解放之初,我来到北京,父亲带我第一次走进故宫,终于圆了我的一个童年向往故宫的梦。

    二是地缘。我到北平后,同故宫有了地缘。我家住在北新华街北口,今北京音乐厅旁边。这里同故宫、中南海、中山公园(社稷坛)、天安门、文化宫(太庙)等南北只有长安街的一街之隔。我上中学在南长街南口路西的北京市第六中学,这里是清朝升平署的旧址。学校同故宫东西只有南长街的一街之隔。我们一度就在天安门广场上体育课,还参加了修整天安门广场的义务劳动,并参加新中国成立的开国大典。课余时间,我和同学们的脚步,可以说经常徜徉在天安门、故宫、社稷坛、太庙,甚至中南海。我们学校的老校工徐沛霖曾做过皇宫侍卫,学校北边的会计司胡同里住着清宫老太监,我曾经多次听他们讲过故宫和清朝的往事。直到现在,我已经在北京生活和工作70多年。这些都成为后来我研究故宫所特有的地缘。

    三是学缘。学,既指读万卷书,也指行万里路。先是读书。我学清史,因清承明制,也涉猎明史,我还研究北京史、满学,而以上这些学科的一个重要的交叉点,就是故宫。所读的文献、档案、文集、笔记、碑刻、宫史等,多与故宫有关。因为学术研究的关系,我经常去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即后来的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查档案、看文献、开会、考察,总算有千次之多。我也写过研究故宫的学术专著和学术论文。再是行路。故宫姻系中的北京“三山五园”、沈阳故宫、避暑山庄、木兰围场、南京明宫遗迹,故宫文物南迁四川乐山安谷旧址,台北故宫博物院暨其山洞文物地库、台中雾峰北沟防空洞文物库房遗址等,我都多次去参观考察过,并结识许多跟故宫有关的学界师友。这些使我与故宫结下深厚的学缘。

    四是人缘。因学缘,结人缘。跟故宫相关联的学术团体,如北京史研究会、清代宫廷史研究会、北京满学会、中国紫禁城学会、中国古都学会等,我都在其中任过职务。20世纪八十年代、九十年代,故宫成立紫禁城出版社,恢复《故宫学刊》和《故宫博物院院刊》,创办《紫禁城》杂志,成立中国紫禁城学会,编纂《故宫志》和《故宫词典》,创建清宫史研究室,等等,我都从朋友那里先知其事,有的还参与其中。这样,我在故宫内外,结识了一批多地区、多学科、多单位、多领域的老年专家和青年俊彦,得以吸取他们的学术成果,对明清皇宫及其外延有更多的、更细微的了解。这些成为我读故宫、写故宫难得的人缘因素。

    五是机缘。万事万物,总有机缘。诸葛亮在赤壁之战前,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所以有一出京戏叫《借东风》。有了“草船借箭”,又有了“巧借东风”,才有了蜀吴赤壁之战的胜利,也才有魏、蜀、吴“鼎足而立”的大局面。我写故宫遇到三次机缘。

    第一次写故宫,是2010年至2012年,值与央视《百家讲坛》和长江文艺出版社合作的机缘。成果是在《百家讲坛》开讲《大故宫》系列讲座66讲,出版了《大故宫》一、二、三部,之后又补充播出和出版了其第四部—《御窑千年》。今年,为纪念故宫600年,故宫出版社将《大故宫》修订并出版。

    第二次写故宫,是2019年至2020年,值与网络音频平台喜马拉雅和华文出版社、青岛出版社合作的机缘。成果是在喜马拉雅开讲《大故宫六百年风云史》系列讲座100讲,出版了文字翔实版《故宫六百年》(上下册)和简明版《大故宫六百年风云史》。

    第三次写故宫,又是一个特殊的机遇。本来,故宫的写作计划告一段落,但是庚子年前夕疫情来临,禁足在家,于是梳理已积累的资料,写出《故宫疑案》书稿,由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梓行。

    由上,我与故宫情缘、地缘、学缘、人缘和机缘的统一,为我的“故宫系列”八本书,做了理性与感性的、资料与观点的、史论与体验的准备,打下了写故宫、讲故宫的学术基础。这促成我学术生涯中“故宫系列”的实现,也促成我在八年之间,以视频、音频、图书三种形式来解读故宫。

    燕王朱棣从北平(今北京),发动靖难之役,经过三年多时间,夺取南京,占领皇宫。朱棣登上皇帝宝座,改明年为永乐元年(1403),改北平为北京。

    永乐帝夺取皇位之后,做出一项重大决定,就是迁都北京。从此,北京继元大都之后,又一次成为中国统一皇朝的首都。

    明朝有16位皇帝,开国皇帝朱元璋、其继位者建文帝朱允炆,都在南京。从永乐帝迁都北京到崇祯帝,共14位皇帝,在北京为帝。这是明朝北京皇宫的历史。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十九日,李自成占领北京,治居在紫禁城,到撤离北京,共42天。清顺治帝派摄政睿亲王多尔衮,率领清军入山海关,击败李自成,随之李自成率军从北京撤离,多尔衮进入北京皇宫。多尔衮奏报并获准,清朝迁都北京。同年,清顺治帝从盛京(今沈阳)来到北京,即皇帝位。清朝共有12位皇帝,时清太祖努尔哈赤、清太宗皇太极已故,从顺治帝迁都到宣统帝退位共10位皇帝,在北京皇宫治居,共268年。民国初期以北京为首都。民国十七年(1928),民国政府改北京为北平。从1949年开始,北京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我们说的故宫,经历了明朝的故宫、李自成在北京称帝时的故宫、清朝的故宫,民国初年的故宫以及从民国十四年(1925)成立故宫博物院至今,这是一段既曲折复杂又波澜壮阔的历史。

    在元大都的基础上,明朝重建了北京城池暨紫禁城宫殿、坛庙、王府、门阙等,实际上建了一个新的北京城和新的北京皇宫。明朝北京宫殿城池的建筑,经过了四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1403~1415年),主要是兴建北京宫殿城池的准备事宜。主要有六:一是堪舆相宅,二是准备物料,三是规划设计,四是地平奠基,五是疏通运河,六是征调夫役。

    第二个时期(1416~1420年),主要是兴建北京城池宫殿的主体工程。经过14年的准备—百官舆情奏请,建筑物料已备,京杭漕运疏通,工匠民夫汇齐,京城规划初定,地基初步打好,各项条件具备,兴建主体工程—营建北京的宫殿城池、祖社坛庙、府邸衙署等工程,从永乐十四年(1416)正式启动,到十八年(1420)基本告成。

    第三个时期(1419~1425年),主要是因三殿被焚引发停止未完工程。永乐十九年(1421)四月初八日,新建皇宫的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被雷火焚毁。大火弥天,瓦砾遍地,不堪入目,令人伤怀。三年后永乐帝驾崩,其子朱高炽继位。洪熙元年(1425),洪熙帝决意复都南京,“命诸司在北京者,悉加行在‘二字’”,工程处于停滞时期。但洪熙帝在位八个月零二十七天便死去。其子朱瞻基继位,是为宣德帝,营建工程进入新时期。

    第四个时期(1425~1441年),主要是兴建北京城池宫殿的完善工程。永乐帝之孙宣德帝决定都城不迁回南京,开始筹措并启动重建三大殿暨其他城建工程,到其重孙朱祁镇正统四年(1439)四月,“修造京师门楼、城濠、桥闸完。正阳门正楼一、月城中左右楼各一,崇文、宣武、朝阳、阜城、东直、西直、安定、德胜八门,各正楼一、月城楼一,各门外立牌楼,城四隅立角楼,又深其濠,两涯悉甃以砖石,九门旧有木桥,今悉撤之,易以石,两桥之间,各有水闸,濠水自城西北隅,环城而东,历九桥九闸,从城东南隅流出大通桥而去。”先是,元大都城墙为土城(雨季用苇席苫盖),永乐时京城外墙包砖、内墙露土。此期,把城墙内侧也包砌砖石。

    正统六年(1441)九月初一日,“奉天、华盖、谨身三殿,乾清、坤宁二宫成。”陈政《东井集》诗云:“日月光三殿,乾坤辟两宫。”

    至此,宫城、皇城、京城等营建工程,才告完工。先是,“北京诸衙门皆冠以‘行在’字;至是,以宫殿成,始去之,而于南京诸衙门增‘南京’二字,遂悉改其印。”

    所以,明朝北京营建宫城、皇城、京城暨宫殿、坛庙、门阙、王府、长陵等,实际花了前22年和后16年共38年的时间才算完竣。从此,北京城墙,内外包砖,高大雄伟,坚固壮丽,紫禁宫殿,灿烂辉煌。护城河水,自西北隅环城而东,穿九桥九闸,从城东南大通桥而出。北京城池呈现河清水镜,焕然一新,“金汤巩固,足以耸万国之瞻”的宏阔壮丽景象。

    总之,明朝迁都北京并营建北京城池、宫殿、坛庙、府邸等工程,经过四年酝酿、筹划,八年采办、备料,四年起架、封顶告竣,20多年充实、完善,经历“定都—迁都—定都”,即“定—否—定”的反复过程,历时永乐、洪熙、宣德和正统四朝、38年,终于全部告成。

    历史表明:在当时世界上,明朝北京城池、宫殿、坛庙、门阙、府第等,雄伟壮丽,辉煌灿烂,气壮山河,屹立东方,成为中华都城史、中国宫殿史上最伟大、最辉煌的壮举。只有伟大的中华文明,才有伟大的北京故宫。15世纪前半叶的北京宫殿、坛庙、城池、门阙,既是中华文明史上一座文化的宝库,又是人类文明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故宫的建筑—宫殿、坛庙、城池、门阙、王府、园囿等,形式各样,丰富多彩,是一座中国古代建筑的博物馆。

    永乐十八年(1420)十二月二十九日,《明太宗实录》记载:

    初营建北京,凡庙社、郊祀、坛场、宫殿、门阙,规制悉如南京,而高敞壮丽过之。复于皇城东南建皇太孙宫,东安门外东南建十王邸,通为屋八千三百五十楹。自永乐十五年六月兴工,至是成。

    从上述记载可以看出:

    第一,明朝规划营建皇宫和京城,是在元大都城旧址基础上,以南京皇宫、城垣为蓝本,而“高敞壮丽过之”。明朝北京皇宫之建筑,其理念之深、选址之优、规划之周、等级之尊、规模之巨、工程之繁、建筑之高、体量之大、用材之贵、工艺之精、艺术之美、色彩之丽、藏品之多、传承之久,就总体而言,既创中国历史之最,也创世界历史之最。北京城是一座伟大的都城,皇宫殿宇是一座宏丽的建筑群。

    第二,北京的明朝皇宫,在兴建之前,有一个完整雄伟的规划,这个规划就是按照中国古代《周礼·考工记》的都城中正型理论,参考南京城和皇宫规制,按照北京实际,进行规划,动工兴建的。建筑理念是:中轴对称,前朝后寝,左祖右社,前凸后靠。其最突出特点是中轴线。以东经116°23′26″为基线,北起钟楼暨鼓楼,经万宁桥、景山、神武门(玄武门)、后三宫、前三殿、午门、天安门、正阳门暨箭楼,南到今永定门,贯穿一条子午线即中轴线,长78公里。这条中轴线是皇宫、宫城、皇城、京城和后建的外城,整个规划营建的脊梁和轴线,其他建筑都在中轴线的两侧,依次对称地展开:以东西来说,天坛(天地坛)与先农坛(山川坛)、太庙(今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与社稷坛(今中山公园),文华殿与武英殿、东华门与西华门、朝阳门与阜成门等,都是左右即东西对称的;以南北来说,天安门与地安门、午门与神武门(玄武门)、太和门与乾清门、前三殿与后三宫、中和殿与交泰殿等,都是前后即南北对称的。这个特点,非常鲜明。

    很多外地、海外朋友问我:我们第一次到故宫,应该选择哪条路线参观?我建议:先走故宫中轴线看故宫。皇宫正面即南面,有三道大门—午门、端门、天安门。先到天安门前,仰观城门楼、俯瞰金水五桥和潺潺流水、回看广场、东观太庙、西览社稷坛,如有条件登上天安门城楼俯瞰天安门广场,恢廓博大,气象万千;进天安门后,看端门,看午门(如有条件登午门五凤楼)。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为宫城内最高建筑,通高3795米,下开五个门洞(明三暗五),上建五座门楼,如同凤凰展翅,习称五凤楼,以显示它的权威、庄严、博大和气势。

    上面说到的天安门,有朋友问:天安门是皇城的正门,还是宫城即紫禁城的正门?这要历史地看。在明朝,《大明会典》等记载,承天门(天安门)作为皇城的正门。今人仍看到天安门两侧的红墙即是皇城的城墙。天安门城楼建在皇城的城墙之上,自然应是皇城的正门。到了清朝乾隆年间,修《国朝宫史》等书,将天安门列为宫城的第一道城门。这更加突出宫城的气势和地位。这样,皇城正面也是三道城门,就是大明门(大清门)、长安左门俗称东三座门(今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南)、长安右门俗称西三座门(今中山公园南)。1949年10月1日我们参加开国大典游行,队伍要通过东三座门和西三座门。所以天安门既是皇城的正门,也是宫城的第一道大门。

    进了午门,眼前出现太和门。在午门和太和门之间,是三万余平方米的辽阔壮美的太和门广场,显示威严和壮丽、神秘和高敞。在这里,要驻足,要细品,欣赏这件伟大的艺术品:举头仰望,无边无际,蔚蓝天空,飘着白云;苍天之下,太和大门,黄色顶瓦,金光灿然;朱漆门柱,鲜艳夺目;两翼高墙,赭色庄重;汉白玉桥,凝重雅丽;碧绿金水,缓缓流过;遍地灰砖,平整大气。我们不仅看到了壮丽的高门大殿,看到了雄伟的宫殿气势,还看到了黄、红、蓝、白、赭、绿、灰七种颜色,绘画出一幅恢弘壮美的油画,巧夺天工的一个艺术空间。

    穿过太和门,漫步走近太和殿—故宫三大殿的第一大殿,为最高规格的重檐庑殿顶覆黄琉璃瓦建筑,皇帝宝座就在太和殿内正中,即坐落在北京、也坐落在皇宫的中轴线上。这个皇帝宝座,象征着皇权至高、皇权至尊、皇权至重、皇权至上。太和殿后面是中和殿,为一方形殿,皇帝到太和殿上朝之前,在中和殿稍憩,并接受近臣叩拜。再后是保和殿。有时皇帝在这里举行科举考试最高的殿试(廷试),御笔点中一甲前三名—状元、榜眼、探花。

    明清殿试鼎甲的状元、榜眼、探花,享有殊誉,极尽尊荣,就是从太和门、午门、端门、天安门、大明门(大清门)的中门走出;还当即被授予修撰、编修,并免试为庶吉士(读研)。而以上五门的中门,除皇帝外,诸王勋贵、公侯宰辅、军机大臣等皆不能走。

    保和殿后台阶有一块巨大石雕,初到故宫的人必看,让人赞叹,令人震撼。

    乾清门是后宫的正门。门之南,为外朝;门之内,为后宫。王公大臣、王爷驸马,未经特许是不可以进此门的。康熙帝御门听政就设在这座门外的门廊里。门内为乾清宫,是皇帝的正宫。顺治帝御书“正大光明”匾,悬挂在宝座上方。乾清宫后为交泰殿,是一座方形殿。其后的坤宁宫为皇后的正宫。清朝的坤宁宫,既是皇后正宫,帝后新婚的洞房,还是萨满祭祀的场所。为什么中和殿与交泰殿是方形的呢?为了天、地、人之间的协合。我实测过,前殿后墙与后殿前墙之间,只有14米,如建成一座长方形大殿,就显得拥挤、局促;后加一座方型交泰殿,体量小,留白大,亦与中和殿南北对称。这从艺术哲学看,人与天、人与地,更平衡,更谐美。

    其后,就是御花园。御花园里,嘉靖时重建钦安殿,也在中轴线上。最北边就是皇宫北门,明朝称玄武门,康熙时因避玄烨名讳而改名神武门。

    皇宫的四面,围以坚城,长3428米、高约10米;环绕长3800多米、宽52米、深约41米的护城河。紫禁城四隅,矗立着角楼,平面为曲尺形,屋顶为三重檐—上层檐由四角攒尖顶和歇山式顶组成,四面亮山,巧妙组合;中层檐用抱厦和亮山连结的歇山顶;下层檐用半坡顶腰檐、多角相连屋顶。上覆黄琉璃瓦,中座鎏金宝顶。角楼十面山花,28翼角,56个坡面,72条屋脊,其卓思巧妙,复杂结构,精美工艺,隽秀艺术,古今中外,堪称一绝。此为皇宫禁城,所以皇宫也称作紫禁城。

    紫禁城北门即神武门外是景山,元大都延春阁建筑群旧址。明朝建皇宫后,觉得宫后缺座靠山,就堆起一座相对高457米、海拔高942米的小山,俗称煤山,也叫万岁山,或叫镇山,镇住风水—避免元帝复辟。再往北就是鼓楼和钟楼。再往北为城墙。

    这就是故宫的中轴线。故宫的建筑布局具有博大气象,前面有三个凸出—显现远大开阔、前途无限。这三个凸出:第一个凸出是午门前到天安门,中间是平直御道,午门、端门、天安门三道大门,两侧伴以左祖、右社;第二个凸出是天安门到前门,中间是平直御道,又是天安、大明、正阳三道大门,两侧配以左文、右武中央衙署;第三个凸出是前门到永定门(嘉靖时建),中间是平直御道,正阳、箭楼、永定还是三道大门,两侧布建左天坛、右先农坛(山川坛)等。故宫后有三个靠背—景山、鼓楼与钟楼、北城墙,冀望皇权稳固、社稷辽阔、天下安定、江山万年。

    故宫博物院的收藏,连绵不断,传承有绪。清宫所藏,源自明朝南京皇宫转为明北京皇宫的收藏;明南京宫藏又源自元大都皇宫的收藏;其再源自辽金和宋宫的收藏;其复源自隋唐皇宫的收藏;以及历代皇宫既传承前代皇宫的收藏,又丰富了本朝积累的收藏。

    故宫是一座伟大的丰富的艺术宝库,是中华五千年文明所积累的艺术品总汇,而且这些艺术品传承有绪。故宫博物院藏品,经过清点,凡28类,现总数为1863404件(套)。还有原故宫的藏品南运后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的65万件藏品,又有文物南迁返回后2176箱、104735件文物暂存南京博物院的藏品,亦有后来移交国家图书馆的诸多珍贵典籍,以及现在珍藏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档案—1000多万件(套)明清档案、200多万件(套)满文档案等。因之,北京故宫博物院的藏品,总数应当是以千万计。所以,世界上大博物馆—如法国卢浮宫、英国大英博物馆、俄国艾尔米塔什博物馆、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而中国故宫博物院暨其藏品,列为世界五大博物馆之一,既是名副其实的,也是当之无愧的。

    明清皇宫本身是一件伟大的艺术品,故宫博物院本身则是一座艺术宝库。诸如玉器、青铜器、玺印、瓷器、书法、绘画、碑帖、典籍、档案、金器、漆器、乐器、织绣、家具、文房、舆图、石刻等,其价值之珍贵,其数量之巨大,其种类之繁多,其传承之有序,择其要,选其精,举数例,共欣赏。

    第一,书画。于书法,如《平复帖》,西晋陆机书,书风朴拙,行笔挺健,是存世最早书法名品。此帖从清宫流入民间,张伯驹先生花重金将其购买,藏缝在棉袄里,带出日据的北京城外,后捐献给故宫博物院收藏。又如《兰亭序》,冯承素临摹本,被誉为临摹之最精美之本。《怀素自叙帖》(现存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为唐高僧怀素书,怀素被誉为“草圣”,是为其代表之作。宋人则有苏轼的《寒食帖》(现存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黄庭坚的精品《送四十九侄诗卷》、米芾的《苕溪诗卷》和蔡襄的《蔡襄自书诗卷》等,并列宋“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四大家。元代,被推为“元朝书法第一”的赵孟頫,其《帝师胆巴碑卷》颇为有名。

    于绘画,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卷》(宋人摹),取材于曹植的《洛神赋》,体现六朝时期山水人物的画风,被张彦远誉为“紧劲联绵,循环超忽,调格逸易,风趋电疾,意存笔先,画尽意在,所以全神气也。”唐阎立本《步辇图》(宋人摹),绘画表现吐蕃赞普松赞干布遣使长安,拜见唐太宗李世民,迎接文成公主前往吐蕃与松赞干布成婚的历史画卷。唐韩滉的《五牛图卷》,广为人知,传承有序,但有异议。五代南唐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宋摹本),亦为名画。还有宋代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摹本)、宋徽宗《听琴图卷》、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卷》,明吴伟的《长江万里图卷》、明文徵明《惠山茶会图卷》、清郎世宁《乾隆皇帝射猎图》等,卷卷卓异,件件珍品。

    第二,瓷器。中国瓷器,唐宋名窑,瓷苑新葩。宋“定、汝、官、哥、钧”和德化白瓷、慈溪秘色瓷等,故宫多有收藏。元代青花,开启了瓷器史的新时期。明清两代,皇宫在景德镇设立御窑,以举国之力发展瓷器,瓷器艺术达到一个高峰期。明朝御窑的永宣青花、成化斗彩、万历粉彩等,在不断创新。清朝以康熙郎窑、雍正年窑、乾隆唐窑为代表的御窑瓷器,不断推陈出新,引领世界瓷器艺术风尚。

    第三,巨宝。在故宫宝物中,列举三大巨宝。其一是,保和殿后大石雕,长1657米,宽307米,厚17米,重雕后重187吨,重雕前重239吨,为宫中石雕之最,俗称“大石雕”。这块故宫单体最大的石雕艺术品,是紫禁城中轴线上游客必看的一个景观。其二是,在故宫宁寿宫乐寿堂内的“大禹治水图”玉山。玉山用料产自今新疆和田密勒塔山,运到北京,设计小样,再运到扬州雕制而成,最后安放在北京皇宫。这件玉山,高224米,宽096米,重5000公斤,以中国古代“大禹治水”故事图雕制而成,是宫中整块玉石雕刻之最。其三是,珐琅宝塔。故宫的梵华楼和宝相楼,各有六座珐琅宝塔。每座塔通高231米,由宫廷造办处珐琅作制作。中国的珐琅工艺,是元代以后由西域和欧洲传入,又融合中国的传统文化,以铜、金等金属为胎,以多种工艺敷涂珐琅彩料,经烘烧,而成为色彩缤纷、莹润华贵的珐琅器。

    第四,典籍。故宫是中国古籍典册荟萃之所。写本、善本、孤本、刻本等,天禄琳琅,满目书香。宫藏最早的古代韵书《刊谬补缺切韵》,唐王仁昫撰、吴彩鸾写本。特别是清武英殿刻书,尤其是铜活字,精美秀丽,称为殿本。其卷册规模最大者,主要列举六部:

    其一,《永乐大典》。姚广孝、解缙等辑,永乐初编纂,收书七八千种,共22877卷、11095册,37亿多字。永乐帝为这部新书赐名《永乐大典》,并作序说:“惟有大混一之时,必有一统之制作,所以齐政治而同风俗。序百王之传,总历代之典。”这是中国文化史、世界文化史上一件盛事。

    其二,《古今图书集成》。主要由陈梦雷编纂,在康熙帝第三子诚亲王允祉支持下,历时20余年,用铜活字印出64部。全书“贯穿今古,汇合经史,天文地理,皆有图记;下至山川草木,百工制造,海西秘法,靡不备具,洵为典籍之大观。”《古今图书集成》的出版,又是中国古代印刷史上的大事。乾隆帝誉之为“书城钜观,人间罕觏。”英国学者李约瑟说:“我们经常查阅的最大的百科全书是《图书集成》。”全书一万卷,6109部,分装520函,16亿多字,这是中国现存最大的类书,也是世界最大的百科全书。

    其三,《四库全书》。分经、史、子、集四部,其文渊阁本,据林天人先生统计,收书3460余种,79300余卷,装帧成36381册,汇纳为6144函,分插103书架,79亿余字,240余万叶。是为其时全国图书之总汇,既利于文献之保存和流传,也弊于思想之禁锢与钳制。

    其四,《明实录》和《清实录》。《明实录》记载明16朝史事,共3062卷;《清实录》记载清12朝史事,共4545卷,还有满文本、蒙古文本。两书系统完整地记载明清544年史事,这在世界史上是前无古人的。

    其五,《满文大藏经》。乾隆时翻译、雕印,共2535卷,刻板48211块(珍存至今),96422叶,双面朱印,总108函。填补了大藏经有汉、藏、蒙文而无满文大藏经之空白。

    第五,舆图。故宫藏有明清档案1000余万件(套)、满文档案200余万件(套),其中舆图,据《清内务府造办处舆图房图目初编》记载,共收图4228件。这都是国之瑰宝。其《康熙皇舆全览图》《乾隆京城全图》《南北运河图》等,都是人类文化之珍品、艺术珍宝。如最长的《金沙江上下游图》728米、宽051米,最小的袖珍折叠、一掌可藏。其绘图之精、色彩之美、装帧之巧、图式之妙,幅幅都具历史价值,件件都是艺术珍品。

    第六,石刻。故宫有著名的三大石刻。

    其一,明清进士题名碑。今存元明清进士题名碑中,元碑3通、明碑77通、清碑128通,共208通,上面记载51624名进士的姓名、籍贯和名次,现存孔庙内,是一份极为珍贵的历史与文物的石刻资料。这在世界上是唯一的。

    其二,蒋衡书十三经刻石。清江苏金坛人蒋衡会试落第后,毫不气馁,潜心书法,四处拓碑,专心精研,“键户十二年,写十三经”。书成后,经扬州盐商马曰琯资助银二千两装裱,又经江南河道总督高斌进呈乾隆帝,再经乾隆帝命将其刻石。“十三经刻石”即“乾隆石经”,189通,另有乾隆帝御碑一通,共190通,至今完好保存在北京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内。蒋衡书写“十三经”原稿珍藏在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图书文献处,笔者有幸阅览,构思宏阔,毅力超凡,字字工整,人人赞叹,是一朵中华历史文化的奇葩。

    其三,三希堂法帖刻石。乾隆帝根据宫中珍藏的历代书法名迹,命臣编成《三希堂法帖》。乾隆帝命其弟和亲王弘昼主持,模刻从魏晋至明末135位著名书法家的墨迹,刻成495块石碑,镶嵌在西苑北海(今北海公园)内阅古楼的墙壁上,至今完好无损,已成为艺苑珍品和文物宝藏,中华唯一,世界无双。

    此外,古代乐器,如唐玄宗时古琴“大唐遗音”等,至为珍贵,精粹满目。

    故宫的核心是人,有皇帝后妃、王公贵族、太监宫女、文臣武将,也有刚节名宦、清廉官吏、济济文士和能工巧匠等。可以说,故宫600年来,其间历代名人,几乎都直接或间接同故宫有关系。仅《明史》和《清史稿》所列传立名之人,数以十万计;明清两朝进士共203科,考中进士51624人。都是进入皇宫参加殿试而考取的,其中年龄最小者十六岁、最高者一百零三岁(均为虚岁)。名人太多,篇幅有限,兹列六例,以窥全豹。

    雄才大略之君。永乐帝朱棣是一位雄才大略之君。他夺取皇位后,迁都北京,兴建北京城池宫殿;并四向开拓:他派郑和先后共七次下西洋,如第一次在永乐三年(1405)至五年(1407),郑和“将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多赍金币。造大舶,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者六十二。自苏州刘家河,泛海至福建,复自福建五虎门扬帆,首达占城,以次遍历诸番国。”先后历30余国。是为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他派太监侯显出使乌斯藏(今西藏),先后“五使绝域,劳绩与郑和亚。”西藏高僧到京师,西藏继元之后,归入明朝版图。他派陈诚等五使西域,远至哈烈(今阿富汗赫拉特)、撒马尔罕(今在乌兹别克斯坦),往返一次达三万五千余里。回朝后,“上《使西域记》,所历凡十七国,山川、风俗、物产,悉备焉。”他派亦失哈,先后八下奴儿干(黑龙江入海口附近),其中,“永乐九年春,特遣内官亦失哈等,率官军一千余人、巨船二十五艘,复至其国,开设奴儿干都司。”并立永宁寺碑、镌碑记。宣示了明朝对外兴安岭以南和库页岛等地的主权。总之,永乐时东、南、西、北四向开拓,大明帝国屹立在亚洲东方,出现万国来朝的大局面。

    勇于谏言之官。如海瑞,先自备棺材,谏言嘉靖皇帝;大理评事雒于仁,上《酒色财气四箴》疏,直指万历皇帝。万历帝览疏大怒,召宰辅申时行等于宫,命严治雒于仁罪。申时行极力调说,雒于仁未被处死,也未被下狱,而借词回乡养老,留下清名传世。

    愈挫愈奋之士。历史上一些高人,坚定目标,百折不挠,顽强跋涉,愈挫愈奋。如文震孟,今苏州人,曾祖文徵明,屡试不第,改业书画,成就不凡。文震孟,自幼聪明,家境又好,还肯用功,就是不顺,一连九试,27年,全都落榜。但他仍不灰心,十赴会试,考中状元,年四十九。后官至大学士,入阁预政。但“震孟刚方贞介,有古大臣风,惜三月而斥,未竟其用”。回乡后病死。

    贪佞官宦之尤。在帝制时代,历朝官宦,不乏佞臣。择其尤者,列举严嵩。严嵩,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回乡读书,钤山十年,长于诗文,颇著清誉。还朝后,官国子监祭酒。查明清国子监祭酒,多学问优醇,亦人品清雅。但严嵩为官后,“务为佞悦”“一意媚上”。嘉靖帝二十多年不上朝,严嵩日侍左右,献青词,巧逢迎,讨帝喜欢,不断升官: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入直文渊阁、加太子太傅,累进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少傅兼太子太师,再加华盖殿大学士。《明史·严嵩传》载:“嵩无他才略,惟一意媚上。”佞臣必贪,物极必反。严嵩独子世蕃被“斩于市,籍其家,黄金可三万余两,白金二百万余两,他珍宝服玩所直又数百万”。而严嵩也落得个“寄食墓舍以死”的悲剧下场。

    淡泊名利之臣。如林则徐,生长在崇尚“梅妻鹤子”的淡泊名利之家。“梅妻鹤子”典故出自《宋史·林逋传》。林逋远离名缰利索的官场,而在西湖孤山,以梅为妻,以鹤为子,荡桨西湖,种田吟诗。林则徐之父林宾日画“梅妻鹤子图”,以励淡泊清白之家风。林则徐官广东禁烟,建言每年抽粤海关税三千余万两的十分之一,用来购舰炮、建海军,未被采纳。他抵抗住英军的侵略却被流放到新疆伊犁。以“戴罪”之身,带领儿子,修伊犁、南疆水利,后人称作“林公渠”,造福至今。他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诗言志,展示了高尚的精神境界。

    贤惠良善之后。宫廷后妃女性,也有贤德之人。张氏,出生于河南永城普通人家。她嫁给燕王朱棣的长子朱高炽为妻。朱元璋册封朱棣为燕王,其长子高炽被册封为世子,张氏也随之为燕王世子妃。朱棣登极称帝后,立高炽为太子,张氏则为太子妃。张氏首要处好同公婆的关系,但这不容易,因为公公是永乐皇帝,婆婆娘家父亲是右丞相、大将军、魏国公徐达。张氏“操妇道至谨,雅得成祖及仁孝皇后欢。”她以谨守妇道而获得公婆的喜欢。永乐帝几次想废掉高炽为太子,因儿媳张氏贤惠而没有做。永乐帝厌恶高炽太胖,张氏就帮助丈夫“管住嘴、走断腿”,减肥颇见成效,从而保住了夫君的太子地位。永乐帝驾崩后,朱高炽继承皇位,张氏做了皇后。高炽在位不到一年驾崩,儿子朱瞻基继位,是为宣德皇帝,张皇后被尊为太后。宣德帝奉太后去谒陵,回程路过农家,召老妇问生业,赐钞币。有献蔬食酒浆者,张太后取以赐帝,曰:“此田家味也。”并说:“愿殿下食此,知民艰。”大学士“三杨”即杨士奇、杨荣、杨溥,得到太后信任,又忠心辅政。三殿、两宫、九门城楼等重大工程都是在这个时期告竣的。张太后管教娘家人很严,“太后遇外家严,弟升至淳谨,然不许预议国事。”宣德帝崩,孙朱祁镇九岁立,朝臣请太皇太后垂帘听政,她说:“毋坏祖宗法。第悉罢一切不急务。”她身历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正统六朝,在她与政期间,既没有外戚之害,也没有宦官之祸,出现被誉为“洪宣之治”的局面。张太皇太后可贵之处在于:对公婆尊敬孝顺,对小叔宽容大度,对丈夫体贴劝慰,对后宫统摄安宁,对儿子教育勖勉,对孙子撑腰辅佐,对大臣信任鼓励,对娘家规矩严格,对百姓爱戴亲民,对自己心地良善。

    故宫的建筑、器物、书画、人物等映现的哲思是什么?是精神,是哲学。司马迁说:“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打通天、人、古、今的关系,就是哲学。故宫所体现出的精神,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粹,是传统哲学的理念。

    如“中”“正”“和”“安”的理念。1963年,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西周时期的“何尊”首见铭文“宅兹中国”,突显“中”之理念。北京城和故宫有一条贯穿南北的子午线即中轴线,更突出一个“中”字;中轴线上北京城的正阳门突出一个“正”字,乾清宫内宝座上方悬匾御书“正大光明”也突出一个“正”字;皇宫的太和、中和、保和三殿与太和殿前太和、协和、熙和三门,都突出一个“和”字;皇城六门—天安门、长安左门、长安右门、东安门、西安门、地安门,都突出一个“安”字。

    中与正—北京城又是按照都城中正型理论建造的。都城在国域居中,宫城在北京居中,三大殿在宫城又居中。居中与对称相呼应,北京的宫殿、坛庙等也多是对称的。“能合乎中,即是合理。”这体现儒家文化大中至正的哲学理念。

    和与安—就“和”而言:宫城外朝的三大殿,明初分别为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突出“天”,就是皇权神授;明嘉靖重修三大殿后,依次改名为皇极殿、中极殿、建极殿,突出“极”,就是皇权;清初重修三大殿后,依次改名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突出“和”,就是冀望社会协和。这个由神权的“天”,到君权的“极”,再到社会的“和”,前述皇城六门都突出“安”字。这反映出帝制社会虽然发展缓慢,思想理念却在不断进步。

    “中正和安”—中则正,和则安。这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与核心。《礼记·中庸》言:“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当然,“中正和安”在帝制时代只能是一种理念、一种期望,实际上是不可能真正完全实现的。

    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的儒家学说,从秦到清2000多年帝制期间,先后出现经学、玄学、理学、心学、实学五个重要节点。第一个在西汉,董仲舒建议、汉武帝“独尊儒术”,儒学成为经学。第二个在魏晋,儒学糅杂道释,崇尚虚玄,形成玄学。第三个在宋朝,在“二程”基础上,朱熹建立了理学体系。第四个在明朝,弘正年间形成阳明心学。这与明朝皇宫有着密切关系。王阳明出身于书香门第,父亲为状元,做了弘治帝的老师。王阳明中进士后,官刑部主事,因其正直,受到大太监刘瑾的残害。正德元年(1506),刘瑾逮捕御史戴铣等20余人。王阳明疏救,惹怒了刘瑾,被拖出皇宫午门,遭廷杖四十。后被谪戍贵州龙场驿,居无一室、食无粒米,生活在极端艰难的境遇之中。王阳明住居洞穴(后称阳明洞),坚韧不拔,苦思苦索,终于在“龙场悟道”中,创立“阳明心学”。他著书收徒,广为传播,建功立业,忠心报国,临终之时,依然“此心光明”。在五百年前,王阳明达到了《左传》“立德、立功、立言”之“三不朽”的境界。第五个在明末清初,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等,总结明中后期空疏论道,“重心轻实”,大空套话,充斥庙堂,是明朝覆亡的一个思想原因,而提倡“经世致用”。康熙帝等力诫“华言浮说”,提倡“实学”,“敦崇实学”。他说:“虚文多,则本意晦;枝辞繁,则实理微”。时倡“经世致用”的“实学”之花,结出“康乾一统”的“实学”之果。这一次更是与故宫密切相关。故宫所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哲学,就是创新的哲学;故宫所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就是创新的精神。朱熹《观书有感》诗云: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诗分四层,因果递进:因源头活水,方渠清如许;因渠清如许,才光影徘徊;因光影徘徊,故方塘如鉴。所以,朱熹这首诗的旨趣就是“活水”,也就是“日新”。正如《礼记·大学》引述汤之《盘铭》所说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600年的故宫,为我们—充盈哲学理念、修润精神境界、涵养艺术素质、蕴育高尚品德、丰富博大心智、吸纳康寿鉴戒,提供了可贵的场景、可行的路径、可看的实物、可用的经验、可学的俊杰、可斥的丑相。据统计,到2019年末,北京故宫博物院年接待国内外观众达1933万余人次,成为世界各大博物馆年参观人数之最。所以,故宫既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座伟大的课堂,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伟大的教科书。故宫更是中华文明史上、人类文明史上一座高大壮丽的丰碑。

    综上,要用两只眼睛看故宫:一只眼睛看5000年中华各族人民的伟大智慧和创造,另一只眼睛看因封建皇帝任性所造成的不幸和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