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回到古代当状师 > 第144章 吃瓜群众难受了

第144章 吃瓜群众难受了

    不仅仅是英国公张懋如此说,旁边的那些学生家长一个个的都一脸感叹。

    哪怕这些学生们苦哈哈的,见到了家长都忍不住哭了起来。

    可是这些家长们还是在勉励他们。

    “我们家作为勋贵世家,世世代代都是在战场上保家卫国,如今到了你们这一代,好不容易看见了一点希望,你要努力下去啊!”

    “那些文臣们天天骂我们都是泥腿子,莽夫,到了你们这一代,终于能够给我们争一口气了,纵然是考不上举人,但文化的亏,你们不能再吃了啊!”

    “儿啊,你莫要怕吃苦,若是现在的苦都吃不了,将来是要倒大霉的!”

    这些学生们都懵了!

    张伦抱着英国公张懋,他现在不知道该不该接着哭下去了!

    “阿爷,孙儿真的想回家了,不想在这里学下去了!”

    英国公张懋拍了拍他的肩膀,“你长大了,也该懂事,书院里的先生们对你们那是没得话说,哪怕是阿爷想要进入书院,都要过门口的锦衣卫那一关!”

    “这天下的读书人,有几个能有这样的资格,让锦衣卫守护你们的?”

    “可是,阿爷……”张伦还想要说什么。

    英国公张懋却是摆了摆手,“你不用多说了,方才阿爷看过你的文章,写的很是漂亮,连翰林院的翰林只怕都不如你!”

    “反正接下来你就在书院里待着,等考过了秋闱,你想要怎么样阿爷都能答应你!”

    张伦哭着一张脸,真是欲哭无泪。

    旁边王锦程和王锦贞两兄弟则是一人抱着王鏊的大腿,眼巴巴地看着王鏊。

    王鏊乃是三甲进士,而且资历很深厚,他乃是文臣,方才一看两个孙儿的文章便知道。

    哪怕他们中不了前几名,但是混个举人还是可以的。

    最重要的是,他们来书院才多长时间啊,距离秋闱现在还有个把月的时间,说不定他们还能再往上拔高拔高。

    “你们不用多说了,也不用再写信回家,你们镇国书院的先生们是有大本事的,能够将你们调教成这样,老夫都自愧不如!”

    “废话休要多说,也莫要跟你们爹娘诉苦,但凡我发现你们再敢写信回家求救,都不用你们先生动手,老夫我打断你们的狗腿!”

    赵梦吉笑着上来说道。

    “王大人,不用如此严厉的,都还是孩子嘛,宽容一些!”

    赵梦吉说完,王鏊便指着王锦程他们兄弟两个,“你们看看,你们的赵院长现在还在护着你们,你们还有什么脸面说要回家?”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点道理你们难道都不懂嘛?”

    “阿爷……可是……”王锦程眼睛里的泪水在啪嗒啪嗒地往下掉,“可是锦衣卫会抓我们啊!”

    王鏊眼神当中带着严厉,“休要骗我,方才老夫跟门口的锦衣卫聊过了,他们抓你们,那是因为你们不想要学习,想着逃跑,所以才会抓你们!”

    “你们也不要狡辩了,以后你们就明白书院的苦心了!”

    说实话,他们这些人今天来到了这里之后,感触还是比较多的。

    毕竟从前一个个不学无术的小子,现在能写出来这样漂亮的文章。

    那可真是祖坟冒青烟了!

    从前他们花了大价钱请回家的先生,都能被这些小畜生给气走,好不容易有了镇国书院这么一个地方供他们学习,而且还能学的这样好。

    他们说什么也不可能再听从这些学生们的苦苦哀求了!

    英国公张懋握着赵梦吉的手,脸上带着一副不好意思的模样。

    “真是给你们添麻烦了,这个臭小子身在福中不知福,唉!”

    赵梦吉反而安慰着他们,说道。

    “无妨,我们都能够理解的,现在误会已经说清楚了,没什么要紧的!”

    “多谢,多谢了!”

    英国公张懋真是感慨。

    人家费尽心思想要让自家的孩子多学一点东西,将来能够出人头地,有自己的本事。

    可他们反而想着上门来讨要一个说法。

    这可真是狗咬吕洞宾了!

    赵梦吉本来还想要留着他们下来吃一顿饭的。

    不过他们也没有脸继续待在镇国书院这里了,教训了自家的儿孙们一些话之后,这一大帮子公卿们,灰溜溜地离开了抚宁卫。

    倒是这些学生们一个个的很伤心。

    “呜呜呜,张大,我现在该怎么办,阿爷也不管我了,他还说书院里是在为我们好,可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

    张大安慰他说道,“这样的日子也就苦一个月,其实也不打紧的,我现在感觉,只要不被锦衣卫捉去,干什么都行!”

    “锦衣卫真的那么可怕吗?”张伦有些不解地问道。

    张大想到了锦衣卫,都忍不住身子抖了抖,“当然,当然可怕!所以我劝你还是老老实实的在这里学完这一个月,锦衣卫那里,我这辈子都不想要再去了!”

    朝堂诸位公卿齐聚镇国书院的事情,并没有隐瞒下来。

    反而许多人都知道了英国公张懋等人都怒气冲冲地杀到了镇国书院。

    暗地里许多人都在嘲笑,镇国书院这次只怕是倒了大霉,捅了大明的马蜂窝了!

    可是到了第二天,风平浪静,根本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

    不少人奇怪起来,难道是镇国书院吃了哑巴亏,选择将此事隐瞒起来。

    一时间许多关注镇国书院,还有关注此事想要吃瓜的群众们,有些抓耳挠腮起来,他们不知道后面的结果是什么,让他们很难受。

    特别是监察院这些御史们,还有翰林院的翰林。

    更是心中难受的慌!

    翰林院的这些翰林们,这段时间的日子可都不好过,他们几乎天天都处在被人嘲讽当中。

    因为镇国书院的新学兴起,而且镇国书院的入门课程就是种地。

    每每到了种地的时候,哪怕是那些已经种过了地,大概知道新学说的是什么的老生们,一到歇息的时候,他们就开始期待。

    期待王先生再次将反面教材,翰林院出品的劝农书,拿出来唾弃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