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东北方向340多里处的遵化城,这里在悄悄发生一件大事,一件差点改变己巳之变结局的大事。
傍晚时分。
城外,一处不起眼的洼地里。
赵村正向赵秩汇报他这些天打探到的情况。
皇太极率领大军南下时,留下八百士兵坚守。
武官是参将英古尔岱和游击李思忠,文官是一个叫范文程的谋士。
赵村汇报时赵秩将这些情报和他了解到的一一进行了对照。
情况基本都差不多。
皇太极在遵化城留了一个女真英古尔岱和一个投降的汉将李思忠,还有一个汉人读书人范文程。
前两个人在历史上没有留下多少记载。
后面这位却在明顺清三个政权交替之际留下浓墨重彩,可谓是相当精彩。
此人是1597年生人,字宪斗,号辉岳,辽东沈阳人,少时就喜好读书,为人聪明沉稳,是沈阳中卫学当中的一名生员。
1618年,努尔哈赤率领后金军攻占抚顺的时候,许多汉人百姓被俘虏,年仅二十岁的范文程也在其中。
据清史稿记载,不久之后范文程和其兄主动投靠到努尔哈赤麾下效力。
因为队伍里缺乏读书人,努尔哈赤对范文程非常器重,几乎每次出往时都将其带在身边,以帮助他出谋划策。
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即位,同样对范文程很器重,他也尽心尽力的替女真人出谋划策。
皇太极死后,大清实权人物多尔衮同样将他视为左膀右臂。
还是一样,范文程同样对多尔衮很忠诚,竭尽所能帮助女真人打击汉人。
1644年,李自成杀入北京城攻灭大明,崇祯皇帝煤山自缢,吴三桂向多尔衮求救。
在这个历史性的关键时刻,是范文程上书多尔衮立即出兵入关 ,入主中原,夺取天下。
据有关方面记载,他说了一句很有名的话:
淫其妻女忍、刨其祖坟忍、夺其地屋忍、衣不蔽体忍、食不果腹忍、此等贱民,何足惧哉?
通过这句话可以看出,范文程虽然是汉人,但是他极其鄙视汉人,打骨子里瞧不起汉人。
儿不嫌母丑、子不嫌家贫,范文程作为一个汉人,对于汉人的态度却是极其扭曲和变态的。
想让他对汉人有一点认同感和同情心,根本就是痴人说梦。
同样,也正是因为这句话打了动了多尔衮,尽起大军杀入关内。
可以这样说,清军入关正是范文程一手促成的,才改变了中原王朝的格局。
还有,清朝开始时很多规制都出自他之手,可谓是大清文臣之首,功勋累累。
当然,他给汉民族所带来的灾难无法估量。
如果没有清朝愚民统治两百多年,大汉民族的自信心、自尊心、创造心、进取心就不会被狠狠打压,搞的整个民族遗祸无穷,时至今日有些人见到异族人时膝盖都是软的。
说句题外话,有一说一,尽管清朝不停的打压汉人和汉文化,后期还搞出那么多不平等条约,很多国家都可以跑到清朝的土地上来踩上一脚,给国人带来非常沉重的负担。
但是有一点不可否认,他们对于后世疆域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抱歉!
扯的有点远了……
回到遵化城这边。
既然范文程这号人物在遵化城,赵秩自然有很强烈的兴趣,他要见一见这个遗祸大汉民族几百年的大汉奸、大民族败类。
赵村这边,他很快将所打听到的情况说完。
从他口中得知,遵化守军是以女真人英古尔岱为首。
轻松杀入大明腹地,歼灭赵率教的精锐骑兵,一举拿下遵化城,英古尔岱的内心多少有些骄纵之意。
对于城防并不是很上心,反倒是收刮城中财物很积极。
关键时刻,是范文程站出来谏言,他们现在处于大明腹地,到处都是明军,应该要小心谨慎才对,确保大军的退路安全无忧。
在他的建议下,英古尔岱收敛很多,这些天变得非常的谨慎。
士兵轮番值守、昼夜巡逻、派小股骑兵外面打探情况……这些都是正常操作。
连没当值的连酒都不能喝,还有不能去骚扰城中幸存的百姓,以免引起他们的反感,这些禁令都发了出来。
前几天的时候,皇太极率领的主力部队还没有走远,遵化城不好打。
现在吧,后金军主力已经到了北京城下开始和各种勤王大军纠缠,无暇顾及遵化城。
可偏偏因为范文程的建议遵化城防戒备森严,这座城池同样不怎么好打。
赵秩把牙齿咬得格格直响!
可恶,真是可恶!
他还没说话,赵村就愤愤不平的说道:
“这个范文程听说是大宋名臣范仲淹的嫡系子孙,饱读圣贤书,他脑袋里装的是屎吗,居然帮着鞑子蛮夷来打我们汉人!”
赵秩淡淡说道 :
“脑袋里装的是屎是尿,还是心是黑的,这太简单了,等我们进城之后见抓住他不就是知道了。”
“大哥的意思是遵化城还是要打?”
“无论付出多大的代价,这个城池照打不误!”
赵秩坚定的说道。
“好!”
“赵村,交给你一个任务”
“大哥请吩咐”
“你亲自进城去,跟内应交待清楚,把这个范文程给我盯死了,绝对不能让趁乱逃跑。”
“行,别得不敢说,此人绝对要捉住他。”赵村拍着胸脯保证。
赵秩想了想,又补充了一句:
“如果抓不到活的,死的也成,去吧,按计划行事,今晚三更准时行动。”
“明白”
赵村匆匆离开。
赵秩则返回兄弟们躲藏的地方,开始紧锣密鼓的准备起来。
很快天色黑了下来。
一更天,赵秩他们开始行动。
二更天,所有参与行动的人马在夜色的掩护下潜入到遵化城下。
三更天刚刚到。
一盏红灯笼就出现遵化城北门的城门楼子上。
野地里的赵秩等人立马紧张起来。
因为这是事先和赵村约定好的信号。
很快,灯笼在空中顺时针转了三圈,接着又逆时针转了三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