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渊没想到还有令牌这一出,看向王野摊了摊手。
王野二话不说,取出宝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守门的四名黄巾军,尽数斩杀。
“快开城门!”王野朝那十几名私兵喊道。
在众人开城门之际,此处的动静,已经引起了附近一些黄巾军的注意。
“有敌寇入侵!”一名黄巾军卒大喊一声。
一时间,众多黄巾军朝城门口集结。
城门只半开,楚渊一行人便夺门而出。
刚出城门,十几名巡防的黄巾军,将楚渊一行人包围起来。
“汝等敌寇,束手就擒!”为首一名黄巾军高喊一声。
楚渊面色一凝,随即下令:“杀!”
一众私兵纷纷取出武器,与黄巾军对战起来。
王野对付这些小兵,基本一剑一个。
合众人之力,只三十息时间,拦路的十几名黄巾军,纷纷倒在血泊中。
然而,就这三十息时间,身后成千上万的黄巾军已经追上了楚渊一行人。
“我来断后,你们先带庄主撤离!”
王野大喊一声,纵身一跃,来到一行人的最后边,手中寒铁宝剑随手一挥,便有三名黄巾军倒地。
“那便拜托辅仁了!”
楚渊朝其一抱拳,便带着父亲楚年迅速离去。
城门外,黄巾军已经将王野重重包围。
王野却无丝毫紧张,竟然从怀中取出一个酒葫芦,喝了一大口酒。
黄巾军虽然人多,但是不敢欺近,非常忌惮王野爆表的战力。
“他就一个人,我们一起上必然能将之拿下!”
一名黄巾军小头目朝众人喊道。
众人闻言,立时打了鸡血一般,涌向王野。
王野闷哼一声,手执宝剑一个飞身旋转,便听到“叮叮当当”的金属声。
再看时,七八名黄巾军手中的武器已经断成两节。
王野朝楚渊离去的方向,边挥剑边前行,如入无人之境。
每挥出一剑,都携带黑色剑气,瞬间,已有三四十名黄巾军倒地。
“三尺青峰在我手,天下谁人不可杀!”
黄巾军被王野的战力和气势所震慑,不少人已经腿脚发软,不敢靠近其五步之内。
王野见楚渊已经撤去,不想恋战,欲要凭手中长剑杀出重围。
眼看着一个方向要被杀穿,城中一人骑着白马,身披白袍,手执长戟而来,
此人身长七尺有余,年约三十左右,面目清秀,有些许书生气。
“听我将令,围杀此贼!”
只一言,黄巾军便迅速振奋士气。
“是渠帅来了,大家伙儿冲,别放过那贼人!”
“对,为死去的兄弟报仇!”
“杀”……
众多黄巾军再度将王野重重包围!
王野见状心道不好,斩杀几名欺近的黄巾军后,朝白袍将领喊道:“来者何人?汝不怕死呼?”
“哈……哈……哈……”白袍将领大笑三声:“吾乃大贤良师首席弟子——唐周是也!”
“哦?张角的弟子,看来碰到一个大人物了!”
王野心下嘀咕,打算来一个擒贼先擒王,便有意朝唐周靠近。
唐周看出了王野的心思,朝黄巾军喊道“众军听令,取此人首级者,封千夫头领!”
黄巾军闻言皆抖擞精神,悍不畏死的朝王野杀来。
王野暗暗叫苦,虽然自己剑术超群,但如此多的人,总有力竭的时候。
约莫半柱香后,城门前已经尸横遍野,数百名黄巾军死于王野之手。
王野此时也已经气喘吁吁,心道:“难道我酒剑仙,今日要在此陨落不成?”
正在这时,身后一阵喊杀声传来。
定睛一看,原来是楚渊带着庄内私兵杀了过来。
只见楚渊一马当先,手执长枪,一遇黄巾军,挺枪便刺,两名黄巾军瞬间倒在血泊中。
这是两世为人的楚渊第一次杀人,心里有种异样的感觉,但此时形势危急,容不得分心,武力只有四十八的他,全仗着出其不意,才能轻易击杀两名黄巾军。
一众私兵对比黄巾军,也是战力碾压。
刹那间,针对王野的包围圈,已被杀出一个缺口。
楚渊骑马上前,来到王野身前,伸出左手:“云义,快上马!”
王野没想到这位孱弱的主公那么勇猛,怔了一下,才拉住楚渊的手,一个翻身上马。
“主公,没想到还要您涉险来救,属下惭愧!”
“辅仁,你我是兄弟,为何说这番话?”
王野闻言不再多说,心里对楚渊愈加敬服。
救下王野后,楚渊迅速退出战圈,朝众人下令:“王将军已救出,诸位快撤!”
一众私兵边打边退。
唐周见状,朝黄巾军大喊:“给我追,将这些人全部诛杀!”
黄巾军得令,加快了追赶的步伐。
楚渊一行人退到城门外二里地之处,黄巾军已经追上他们。
唐周露出一丝狠厉之色:“今日,你等已是插翅难逃,还不束手就擒!”
楚渊扼住缰绳,停住脚步,大喝一声:“云义安在?”
话音刚落,只听得一片喊杀声从两边传来,竟是楚家庄的私兵。
牛金骑着黑马,手执长刀,率众人杀将而来。
原来,楚渊只带着三百私兵前去营救王野,让牛金领着二百私兵埋伏在左右两侧,待到楚渊引黄巾军到此处,便左右杀出。
楚渊立时下令撤退的私兵,回杀向黄巾军。
一时间,黄巾军被三面包围,顿时大乱。
王野见状,跳下马来,重新投入到战斗中去。
此时,天色渐晚,黄巾军也不知道有多少埋伏,心怀惧意,不少人已经丢下兵器,往后退去。
原本就散乱的黄巾军,此时乱成一团,摔倒踩踏者无数。
唐周见形势危急,连忙喝止众人,无奈,此时没人听从其将令。
唐周见大势已去,拔马便要退回城中。
话说那唐周本就武艺稀松平常,只是顶着张角首席弟子的名号,这才担任了渠帅一职。
楚渊看准时机,快马向前,一枪刺唐周于马下,顺道砍下其头颅。大喊一声:“汝等渠帅已经被我斩杀,还不速速投降!”
众多黄巾军隐约看到楚渊手中提着渠帅的人头,再无任何战意,纷纷丢掉手中武器,抱头鼠窜。
经此一役,一万多黄巾军,或死伤,或投降,东郡之危遂解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