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贾府自秦氏托梦之后,府中事务渐趋稳定,凤姐亦因处理得当,深得贾珍信任。一日,正值春光明媚,花香四溢之时,府中忽报昭儿从苏州归来。贾母闻言,心中一紧,忙命人速速传唤昭儿前来问讯。
昭儿进得府来,见众人皆面色凝重,心中亦感不安,忙跪倒在地,叩首道:“小的从苏州归来,有要事禀报。”
贾母忙问道:“昭儿,你此行可有什么要紧的事?”
昭儿抬起头来,眼中泪光闪烁,哽咽道:“小的此行,乃是奉老爷之命前往苏州探望林老爷。不料,林老爷已于半月前病逝,林家上下皆沉浸在悲痛之中。”
此言一出,众人皆大惊失色。黛玉闻言,更是泪如泉涌,扑倒在地,痛哭失声:“外祖已去,我今后可往何处去?”宝玉见状,心中亦感悲痛,连忙上前搀扶,低声安慰道:“妹妹莫要太过悲伤,外祖虽去,我们仍可尽孝道,以慰其在天之灵。”
贾母闻言,亦是泪眼婆娑,心中悲痛不已,但毕竟是府中长辈,只得强忍泪水,吩咐道:“昭儿,你且退下休息,待我与众位商量一番,再作打算。”
昭儿闻言,连连磕头谢恩,退了下去。贾母随即召来贾政、贾珍等人,商议如何处理林如海的丧事。贾政言道:“林家乃书香门第,林如海又是朝廷命官,其丧事不可草率,我等须派人前往苏州,协助料理后事。”
贾珍亦道:“林家与贾府情同手足,此番林老爷去世,我等理应尽一份力。不如派凤姐前往苏州,协助料理丧事。”
凤姐闻言,心中虽有顾虑,但想到林如海与贾府的渊源,便点头应承:“珍大爷所言极是,我愿意前往苏州,协助料理林老爷的丧事。”
贾母见凤姐主动请缨,心中甚慰,点头道:“凤丫头,你去也好,林家之事,你最是稳妥。只是路上辛苦,你要多加小心。”
凤姐连忙应诺,随后便开始准备行装,择日启程前往苏州。
数日后,凤姐一行人抵达苏州,只见林府上下一片素白,哀声四起。凤姐见状,心中亦感悲痛,忙命人送上赙仪,并亲自前往灵堂拜祭。林家上下见凤姐亲自前来,心中皆感安慰,纷纷前来致谢。
凤姐见林家事务繁杂,便主动提出协助料理丧事。林家主事之人见凤姐聪明能干,便欣然同意。凤姐接手后,迅速理清头绪,从祭品的选择到宾客的接待,无不考虑周到,使得林如海的丧事得以顺利进行。
丧事结束后,凤姐又留在苏州数日,安慰林家众人,直至一切妥当,方启程返回京城。一路上,凤姐心中始终牵挂着黛玉,担心她因外祖去世而过于悲痛,便沿途采买了一些精致的小玩意儿,准备带回府中送给黛玉。
回到京城,凤姐先向贾母禀报了林家之事,贾母闻言,心中甚慰,连连称赞:“凤丫头,你此次前往苏州,不仅料理得当,还安抚了林家众人,真乃贾府之福。”
凤姐闻言,心中亦感欣慰,连忙谢过贾母。随后,她便前往潇湘馆,看望黛玉。黛玉见凤姐归来,心中虽有几分欢喜,但想到外祖已去,仍是泪眼婆娑。凤姐见状,心中不忍,便将途中采买的精致小玩意儿递给黛玉,轻声安慰道:“妹妹莫要太过悲伤,外祖虽去,但他老人家一定希望你能开心。这些小玩意儿是我特意为你买的,希望能让你心情好一些。”
黛玉接过小玩意儿,心中感动,泪光中带着一丝笑意:“谢谢凤姐姐,你总是这么体贴。”
凤姐见黛玉情绪稍有好转,心中亦感宽慰,便留下陪伴黛玉,直至她渐渐平静下来。
数日后,宁府为秦氏举行送殡仪式。贾府上下皆披麻戴孝,前往宁府吊唁。是日,天气晴朗,阳光明媚,宁府门前车水马龙,宾客盈门。贾珍亲自迎接众宾客,凤姐亦在一旁协助。
正当众人忙碌之际,忽见一队人马缓缓而来,为首者身着锦衣,面如冠玉,正是北静王水溶。贾珍见状,心中一喜,连忙上前迎接:“王爷驾临,真是蓬荜生辉。”
北静王水溶微微一笑,拱手道:“贾大人客气了,我今日前来,一是为秦氏送行,二是有事要与宝玉公子商议。”
贾珍闻言,心中一动,忙命人请北静王水溶入内。宝玉见北静王水溶到来,心中亦感意外,忙上前施礼:“王爷驾临,宝玉未曾远迎,还望恕罪。”
北静王水溶见宝玉风度翩翩,心中甚是欣赏,笑道:“宝玉公子谦逊有礼,真乃佳公子也。”
宝玉闻言,心中亦感荣幸,忙请北静王水溶入座。北静王水溶坐下后,目光扫视四周,见众人皆神色肃穆,便道:“今日我前来,一是为秦氏送行,二是有一事相询。”
宝玉闻言,心中一凛,忙道:“王爷有何事相询,尽管吩咐。”
北静王水溶微微一笑,从怀中取出一串珠子,递与宝玉:“这串珠子乃是圣上亲赐,特命我转交给你。圣上言道,宝玉公子才华横溢,将来必成大器。”
宝玉闻言,心中惊喜交加,连忙接过珠子,叩首谢恩:“谢王爷,谢圣上隆恩。”
北静王水溶见宝玉恭敬有礼,心中更是欣赏,笑道:“宝玉公子,你年纪轻轻,已有如此风采,实属难得。我有一事相询,不知你可愿意相助?”
宝玉闻言,心中一动,忙道:“王爷有何事相询,宝玉定当效劳。”
北静王水溶微微一笑,道:“近日朝中有一要务,需得一位才子相助,我思来想去,唯有宝玉公子最为合适。不知你意下如何?”
宝玉闻言,心中虽感意外,但想到能为朝廷效力,亦感荣幸,便道:“王爷所托,宝玉定当全力以赴。”
北静王水溶闻言,心中甚慰,笑道:“好,好,好。宝玉公子果然是个爽快人,我亦放心了。”
说罢,北静王水溶又与宝玉闲谈片刻,方告辞离去。贾珍见状,心中亦感荣幸,忙命人备酒款待北静王水溶。
送走北静王水溶后,宝玉心中仍感激动,便将此事告诉了贾母。贾母闻言,心中亦感欣慰,道:“宝玉,你年纪轻轻,便得圣上赏识,实属难得。只是朝中事务繁杂,你要多加小心。”
宝玉闻言,心中一凛,连忙应诺:“孙儿谨记祖母教诲,定会小心行事。”
次日,宁府送殡仪式如期举行。府中上下披麻戴孝,哀声四起。贾珍亲自率领众人前往墓地,凤姐亦在一旁协助。宝玉手持北静王水溶所赠珠子,心中亦感沉重,随众人一同前往墓地。
墓地之上,青烟缭绕,哀乐阵阵。秦氏灵柩被缓缓放入墓穴,众人皆跪倒在地,叩首拜祭。凤姐见状,心中亦感悲痛,泪如雨下。宝玉见凤姐如此伤心,心中亦感难过,便上前轻声安慰:“凤姐姐,你也莫要太过悲伤,秦氏姐姐虽去,但她老人家一定会保佑我们的。”
凤姐闻言,心中稍感安慰,泪光中带着一丝笑意:“宝玉弟弟,谢谢你。”
说罢,凤姐又与众女眷一同前往墓地旁边的小亭中,焚香拜祭。亭中香气弥漫,凤姐轻声吟诵道:“青烟绕墓诉衷肠,金玉满堂哀旧事。秦氏姐姐,你一路走好。”
众人闻言,心中皆感悲痛,纷纷跟着凤姐一起拜祭。仪式结束后,贾珍与众宾客一一告别,凤姐亦与众女眷一同返回府中。
回到府中,凤姐心中仍感悲痛,便独自一人来到秦氏灵前,焚香拜祭。香烟缭绕之中,凤姐轻声说道:“秦氏姐姐,你虽然去了,但我们一定会记住你的恩德,好好照顾好自己。”
说罢,凤姐又将秦氏托梦之事告诉了贾母。贾母闻言,心中亦感惊讶,道:“秦氏托梦,定有深意。凤丫头,你一定要小心行事,莫让奸佞之徒趁虚而入。”
凤姐闻言,心中一凛,连忙应诺:“祖母放心,凤儿定会谨记教诲。”
数日后,宝玉接到圣旨,命他前往京城某处办理要务。宝玉心中虽感荣幸,但也有些忐忑,便将此事告诉了贾母。贾母闻言,心中亦感担忧,道:“宝玉,朝中事务繁杂,你要多加小心,莫要被人算计。”
宝玉闻言,心中一凛,连忙应诺:“孙儿谨记祖母教诲,定会小心行事。”
说罢,宝玉便开始准备行装,择日启程前往京城。临行前,贾母与众女眷皆前来送行,凤姐亦将自己精心准备的一些物品交给宝玉,嘱咐他路上小心。
宝玉见众人皆如此关心自己,心中亦感温暖,便道:“祖母、凤姐姐,你们放心,我会好好照顾自己的。”
说罢,宝玉便骑马离开府中,前往京城。一路上,宝玉心中虽有几分忐忑,但想到能为朝廷效力,亦感荣幸。他沿途观赏风景,心中亦感舒畅。
数日后,宝玉抵达京城,按圣旨前往指定地点办理要务。他见朝中事务繁杂,心中亦感压力,但想到北静王水溶的嘱托,便不敢有丝毫懈怠。他勤勉工作,认真处理每一项任务,渐渐得到了朝中官员的认可。
数月后,宝玉圆满完成任务,受到圣上的嘉奖。圣上见宝玉才华横溢,心中甚是欣赏,便赐予他一块金牌,以资鼓励。宝玉见状,心中亦感荣幸,连忙叩首谢恩。
完成任务后,宝玉便启程返回贾府。回到府中,贾母与众女眷皆前来迎接,凤姐亦在一旁等候。宝玉见众人皆如此关心自己,心中亦感温暖,便将朝中之事告诉了众人。
贾母闻言,心中甚慰,道:“宝玉,你年纪轻轻,便能为朝廷效力,实属难得。只是朝中事务繁杂,你要多加小心。”
宝玉闻言,心中一凛,连忙应诺:“孙儿谨记祖母教诲,定会小心行事。”
说罢,宝玉便将圣上所赐金牌呈上,贾母见状,心中亦感欣慰,笑道:“好,好,好。宝玉,你真是贾府的骄傲。”
宝玉闻言,心中亦感荣幸,连忙谢过贾母。随后,宝玉又将朝中所见所闻告诉了凤姐。凤姐闻言,心中亦感惊讶,道:“宝玉弟弟,你真是了不起,竟能得到圣上的赏识。”
宝玉闻言,心中亦感欢喜,笑道:“凤姐姐,这也是多亏了你的教导,我才能有所成就。”
凤姐闻言,心中亦感欣慰,笑道:“宝玉弟弟,你如此聪明,将来定能有所作为。”
说罢,凤姐又将自己精心准备的一些礼物交给宝玉,嘱咐他路上小心。宝玉见凤姐如此贴心,心中亦感温暖,便道:“凤姐姐,谢谢你。”
说罢,宝玉便与众人一同前往后花园散步。花园中花香四溢,鸟鸣声声,宝玉见状,心中亦感舒畅,便轻声吟诵道:“江南消息惊闺阁,王府珠光映玉颜。宝玉今日得此殊荣,实属不易。”
众人闻言,心中亦感欣慰,纷纷跟着宝玉一起吟诵。此时,夕阳西下,晚霞映红了半边天际,花园中更添几分诗意。
诗评
江南消息惊闺阁,王府珠光映玉颜。
昭儿归来传噩耗,林家上下泪涟涟。
凤姐智谋赴苏州,料理丧事显忠诚。
北静王赞宝玉才,圣上赐珠显恩宠。
朝中事务虽繁杂,宝玉勤勉不负望。
贾府上下皆欣慰,祖母教诲记心间。
人间正道是沧桑,忠孝两全方为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