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魂穿大汉之我来开荒 > 第33章 生养之地

第33章 生养之地

    会稽城内,宴席之间,严助高兴地说道:“二位大人,此战劳苦功高,要好好歇息,放松一番啊!”说完向陈元良使了个眼色。

    陈元良呵呵笑着附和:“对对对,今晚便安排几名越地美女,给二位大人接风洗尘。”

    卫青客气道:“此战,多亏陈太守与严大人在后方鼎力相助,不然我军也不能生擒了闽越王啊!”

    众人闻言都看向张翰,陈元良道:“张翰将军率领三百轻骑,孤军深入,闯闽越大营,斩杀太子郢的事迹,已经传遍吴越之地了。”

    严助一脸色眯眯地看着张翰:“这城中百姓,现在都在传唱张翰大人的神威,其中越地美女可都是对大人敬仰得很啊。”说完众人哈哈笑了几声。

    张翰实在不想谈论这些话题,便寒暄几句应付了过去。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众人散场。

    回到房间,两名少女已等候多时,见张翰进来,立刻上前为他宽衣解带。张翰心中大骂陈元良:“这陈元良真是乱来,这是害我破功啊。”

    张翰无奈地叹了口气,对两名少女挥了挥手:“你们下去吧,我不需要服侍。”

    少女们面露失望,但仍遵命退下。张翰躺在榻上,心中思绪万千:“战事虽胜却未觉喜悦,这胜利背后是多少生灵涂炭。”不知不觉便睡了去。

    清晨,众人早早起来,在城外与陈元良告别,踏上了返回长安的路程。

    一路上,张翰沉默寡言,心中仍沉浸在对战争的沉思中。卫青则显得心事重重,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唯有马蹄声伴随着他们前行。严助还在想着他的越地风光,有时候还会发笑几声。

    深秋的阳光洒在他们的甲胄上,光影斑驳,来时的绿意盎然,归去时金黄一片,落叶随风起舞,似乎在诉说着战事的故事。

    在一个岔路口停了下来,张翰抬头望向道路两旁,问道:“这路通往何处?”卫青扫视周围,沉声回答:“左边是去衡山国的路,右边则是通往淮南国的路。”

    张翰沉思片刻,随后指向左侧道路:“严大人向衡山王借了不少粮食,理应去向衡山王道谢。”

    严助闻言点头说道:“若非张大人指点,衡山王刘赐也不会痛快地答应啊!”

    张翰问道:“如此说来淮南王私铸兵器的事,是真的了?”

    严助答道:“当日见他时,言明借粮后他非常不乐意,问及淮南王刘安之事时,他便爽快答应了。”

    张翰眉头紧锁,缓缓说道:“他和刘安素来不和,如此看来,这两兄弟的恩怨纠葛比想象中还要复杂。我们此行前去,务必要谨慎行事,以免卷入无谓的争端。”

    卫青点头表示赞同,策马向左路行去。严助紧随其后,心中对张翰的智谋更加敬佩。羽林卫则押着闽越王借道淮南国返回长安。

    路旁的景色随着他们的行进不断变换,秋日的风带着一丝凉意,三人来到衡山国王城。

    张翰三人进入王宫对衡山王表示了感谢,临走时有一名方士要跟随去长安,衡山王碍于严助使臣的身份也就同意了。

    张翰心想:“这次回去一定要把火药给搞出来,这些炼丹的术士,来多少要多少。”

    几人出了衡山国,追上行进的队伍。张翰得知方士名叫卫庆时,一脸不乐意,在严助一唱一和的威逼利诱下改成了元才。

    又行了几日,张翰看到地里有人正在耕作,心中涌起一股暖意,战争之外,百姓们仍在努力生活。

    他转头对卫青和严助说:“我们在这里休息一下,向老乡取点水来。”

    二人同意,卫青带着几人便下了马,向田边的农舍走去。农户见到他们,虽有些惊讶,但表明了身份后,便热情地拿出清水和食物款待。

    张翰被一个少年吸引了目光,张翰不禁好奇地上前询问:“这位小兄弟,你锄地还带着书卷,倒是罕见。”

    少年有些羞涩地回答:“大人,家里面没钱供我读书,只能边干活边看书,希望能有朝一日学有所成。”

    张翰笑了笑,但面色立马变得凝重,他心中大骇:“带经而锄!这孩子莫非是倪宽,那么此地不就是?”张翰哈哈大笑起来,没想来到了自己前世的家乡,此时他心中激动得难以言表。

    严助疑惑地看着张翰,开口询问:“张大人,何故如此激动?”张翰没有回答,只是摆了摆手,表示自己没事儿。

    自己两世为人,这里是他前世的根,生他养他的地方。慢慢地蹲下,捧了一捧土,放在鼻间,一股久违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那些前尘往事仿佛就在眼前,邻里之间的和睦与吵闹,大事小事,红白喜事纷纷浮现在脑海里。

    张翰的心中涌动着复杂的情感,想着想着眼泪不由自主地夺眶而出,他试图擦拭,依然止不住思乡的泪水。

    张翰深吸一口气,试图平复情绪,目光却始终离不开这片既熟悉又陌生的土地,久久不能言语。

    严助和那少年也不明所以,没敢上前打扰,只是静静地站在一旁,给予张翰片刻的宁静。

    秋风拂过,仿佛在低语着过往的故事,张翰闭目,感受着这片土地的呼吸。

    直到卫青带着一众老乡过来,张翰才缓缓睁开眼,擦了擦眼泪。卫青不知张翰为何如此,看了看严助,对方摇头,表示也不知道。

    张翰平复了心情,表示自己没事儿,看到众多乡亲手里提着酒食,问卫青:“这是怎么回事儿?”

    卫青笑着回答:“贤弟,众乡亲听说我们在前线打了胜仗,就自发地准备了这些酒食,想要为我们庆功。我拦也拦不住,就带过来了。”

    张翰看向严助,笑着说道:“此事,还需要汉使大人解决啊!”严助笑着点了点头,便去为刘彻做宣传去了。

    张翰看着那少年:“倪宽,你可愿意随我前往京城?那里可以读书求知,见识更广阔的世界。”

    少年好奇地问道:“大人怎知我的名讳?”

    张翰脸上闪过一丝尴尬,这才想起来,还没有问过对方姓名,笑着说道:“我在来这里的路上,听闻这里有个少年带经而锄,名字就叫倪宽。方才见你也是如此,这不就猜到了吗?”

    看着倪宽思索着,张翰继续追问:“那你愿不愿跟着我去长安读书求学啊?”

    倪宽的眼中闪过一丝向往,他轻轻地点了点头:“须问过父亲大人,才知晓。”

    张翰沉吟道:“今晚我们就在这里安营,你明日须得早些过来告知我。”倪宽应了一声,在众乡亲里看了又看,扛着锄头,转身往家中跑去。

    张翰看着严助依然在宣传刘彻的丰功伟绩,卫青在一旁维持秩序。转头又看向那片熟悉又陌生的土地,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