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阵中顿时骚动,战马嘶鸣,千人冲出阵列,朝着关口迅速而来。匈奴骑兵见关口大门就要关闭,挥鞭更急,待至城下。李广下令:弩箭骑射一轮,放他们入城。
一阵箭雨倾泻而出,犹如暴风骤雨一般,将那些冲在最前面的匈奴兵射倒一片。
匈奴骑兵冲锋的势头一时受挫,但那股凶猛的劲头并未因此消退,他们弯弓搭箭,李广下令躲避。
顿时,城头上的士兵们如波浪般伏低身体,避过敌军的箭矢。匈奴骑兵见城门未关,便迅速冲过关口。
后方匈奴大军看到先锋已冲过关口,号角纷纷响起,一万骑兵纵马疾驰而来,行至关下便弯弓搭箭,关上众人纷纷躲避,不待起身,又是一轮箭雨压制。
先头骑兵入关,见到数百骑兵的马匹纷纷倒在地上,士兵已被射杀。领头之人见状,赶紧下令撤退,号角声再次响起,匈奴骑兵纷纷掉转马头,犹如潮水般退去。
李广见匈奴骑兵要撤,立刻指挥弓箭手再次发起攻击,箭矢如雨,枪声密集,匈奴骑兵马踏而死者不计其数。
张翰望向远处,问道:“李将军,他们的主力怎么看不见了?”
李广道:“嘿嘿!他们是想引我们出城,等一会儿,他们还会回来的!”
张翰点了点头,目光如鹰隼般锐利,紧盯着远方。关外已是横尸遍野,清风带着浓烈的血腥味迎面扑来。
众将士开始整顿军备,准备迎接下一轮的战斗。果然不出李广所料,不待汉军休整完毕,匈奴骑兵出现在了视野之中。
号角声响起,与刚才如出一辙,再次死伤数千人,不过这次他们并没有退走,在弓弩之外呼啸着挥舞马刀。
李广目光如炬,洞察敌军动向,下令士兵们坚守阵地,不可轻举妄动。
张翰问道:“他们还有不到四万骑,我们城中只有不到一万骑兵,李将军该是下决断的时候了。”
李广有些犹豫,担忧地说道:“灞侯,我们就算把他们全歼了,也是抗命所为,不计算在军功里面的。”
果然,封侯的事情李广眼里才是最重要的,他明白,此刻非但是荣辱之间,更是关乎士气之事,但还是犹豫不决。
张翰答道:“李将军,此刻非比寻常,我军士气如虹,放过这次机会,就很难再找了。”
李广望着匈奴军阵,沉声道:“等他们再次进攻后,我们便主动进攻。”随即下令,让关内一万铁骑做好出击准备。
不一会儿,匈奴军阵中号角声再次响起,四万骑兵如潮水般涌向关口。却只在关下放箭,并不入关,几轮箭雨过后,他们就后撤了回去。
忽然鸿翎急使来报:“匈奴在渔阳、上谷、代郡的三路骑兵正在赶来,皇上已命卫青将军率领三万虎贲军前来支援。”
李广急忙问道:“皇上有没有说让主动进攻?”
使者喘了口气,接着报告:“皇上并未说要主动进攻。”
张翰又问:“有没有说要坚守城池?”
使者急使摇了摇头,说道:“也没有明确指示坚守城池。”
李广闻言,哈哈大笑,说道:“这是要我们自行决断啊,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张翰疑惑,他不知道各路匈奴大军是否已经会合,便说道:“张忠,去将邓关寻来。”
邓关飞马赶到,张翰急切问道:“可探得匈奴各路大军是否已会合?”
邓关摇头,说道:“派出去的斥候都没有回报信息,想来已经被清除了。”
张翰眉头一紧,怒道:“不可能,老子告诉过他们,保命最为重要。”这些数十名斥候若是牺牲,那真是不小的损失。
李广道:“灞侯息怒,如今只好等卫青到来,再做打算了。”
张翰无奈,只得暂且按兵不动,心下虽急,但亦知此刻决策关系到全军安危。他望向天边,心中默默祈祷卫青能早日抵达,带来一线生机。
李广紧握长枪,看着张翰失落的样子,他目露坚定地说道:“传令下去,加强戒备,做好迎敌准备。”又对张翰说道:“灞侯,战场上可不能耍小性子啊,会影响士气的。”
张翰点点头道:“李将军教训的是,是我孟浪了。”李广哈哈一笑,开始眺望关外的匈奴军阵。
接下来的几轮箭矢交锋,彼此间的喊杀声此起彼伏,匈奴骑兵并不一味猛攻,而是采取扰敌战术,意在疲惫我军。李广与张翰对视一眼,均明白此刻须保持冷静,切勿冲动。
李广深邃的目光紧锁远方,手中长枪紧握,仿佛能感受到战场上每一次心跳。他狠狠地踹了一脚地面,急道:“卫青怎么还没到啊?敌军的兵马已经集合完毕了。”
张翰亦不禁焦急,但面色坚定,回应道:“李将军,耐心乃胜战之本,我等只需坚守,侍卫青将军到来,必能逆转战局。”语毕,他回首望向那些疲惫却坚定的士兵,心中涌起一股豪情,准备与众将士共赴战场。
李广亦然,他凝视着那些在箭矢与喊杀声中坚守阵地的士兵,心中涌动着对这些勇士的敬意,此时再也不想封侯的事情。
匈奴骑兵再次发起了一阵猛烈的冲锋,声势浩大,李广鼓舞士兵,坚守阵地。关外的风沙遮天蔽日,却遮不住他们眼中的坚定与决心。
李广喊道:“兄弟们,匈奴开始大举攻城了,就算战至最后一兵一卒,也要坚守到底,誓与云中共存亡!”将士们热血沸腾,齐声回应:“死战到底,绝不后退!”
匈奴的箭雨猛然倾泻而下,犹如暴风骤雨,众将士纷纷躲避箭雨,却依旧有不少士兵中箭哀嚎。
李广下令将军士台下救治,邓关喊道:“兄弟们,援军已到!”
张翰闻言精神一振,抬头望去,只见远方烟尘滚滚,卫青的旗帜在风中猎猎。
李广喊道:“兄弟们,随我杀出去,为死去的弟兄们报仇。”
张翰紧随其后,心中既悲又喜,悲的是战场上的伤亡,喜的是援军的到来。他们一同策马冲出,带着对战友的思念,对胜利的渴望,向着匈奴发起了最后的决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