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三国妖异录 > 第7章 辱人父母,偿命即可

第7章 辱人父母,偿命即可

    京城洛阳,北部尉县衙。

    曹操端坐在县衙大堂上,身边一左一右坐着两位朝廷高官,左边的是父亲,农林财政部长(大司农)曹嵩,右边的是最高监察长,三公之一的“司空”许训。

    在汉代,文官以右为尊,武将以左为尊。

    据说,古人认为:兵者,不祥也。

    战争是要流血的,是要出人命的,是要有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

    所以,除了在军事上武将的排序,其他方面都是以右为尊。

    无出其右,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就是没有人能超越,成为新的第一,谁能担得起“无出其右”这个词,那他就是某一方面的第一名。而古人的书写顺序,也是从右至左,从上到下。

    古籍古书,文物记载,都是从最右侧开始,从上往下写……

    读起来,也是要这样读。

    右为尊,上为尊。

    许训地位很高,比曹操的父亲曹嵩还要高,所以自然是他坐在曹操右侧。

    至于曹操,因为他是主审的原因,当然要坐在中间。

    “父……哦,曹大人!”

    曹操一个没留神,差点儿说漏嘴。

    他与曹嵩,虽为父子,但也是同僚。此刻公堂之上,下面围着数不清的老百姓,他要是当众喊曹嵩“父亲”,那不是明摆着告诉众人,老子是有关系的、这个人是我爹吗……

    “你审你的案,我与许大人,都是前来观摩的,你不要有压力。还有切记,凡事要有个度,过犹不及!”

    曹嵩不能把话说太明,但又必须叮嘱儿子,别弄得无法收场。

    清官难做啊!

    曹操在心里感慨,点了点头。

    他这还没开始大展拳脚呢,各方压力都来了。甚至包括自己最崇拜的人,父亲曹嵩,都不得不亲自出场,为蹇仁“站台”。

    “蹇仁,本官昨夜巡查,抓到你醉酒夜行,此事可为事实?”

    曹操清了清嗓子,指着蹇仁朗声问道。

    “确有其事,怎么了?”

    蹇仁倒是爽快,在“认罪”这件事上,从来不含糊。

    身为权贵家眷的他,或许平日里嚣张惯了。我认罪,但不认罚,你可以说我有罪,但不能处罚我……

    我就喜欢你们看不惯我,又干不掉我的样子!

    “咳咳……”

    司马防连忙咳嗽,提醒蹇仁,有些话能说,有些话不能说。

    如果蹇仁不认罪,他们立马就能给曹操施加压力,让曹操把人放了,这事不就结了吗。

    “喝酒而已,夜行而已,误了时辰不让人回家?难道你要让我睡大街上……”蹇仁犹自喋喋不休。

    他年轻时就是一泼皮无赖,可惜彼时没有依靠,遇事只能撒泼耍赖。

    如今有了侄子做靠山,侄子又是当朝皇帝跟前的红人,胆子越发大了起来。

    “你可知道,违反宵禁夜行,在我朝乃是重罪?”

    曹操又问,审案他倒是不头疼,如何结案才是让人头疼的事。

    “知道知道!不就是犯了宵禁吗,这样吧,你抓我,耽误了我一夜休息,赔我二百两银子,我就不追究你耽误我休息的事了……”

    “咳咳咳……”

    司马防再次连续咳嗽,提醒蹇仁。

    可是蹇仁压根不看他,依旧一副趾高气扬的样子。

    “本官问你,醉酒耽误时辰,以至于违反宵禁,可是有原因的?比如,是否好友相邀,执意劝你留宿友人家中?又或者,是某位官员与你把酒言欢,以叙旧情……”

    “没有没有,大爷我就是去青楼寻欢,醉了酒睡着了,醒来才回家的……”

    “咳咳咳!”司马防再次“剧烈”咳嗽。

    “你咳你大爷!”蹇仁怒道,旋即扭头质问曹操:“能不能让他出去,在这咳得人心烦……”

    “司马大人,可是身体抱恙?”曹操扭头问司马防道。

    其实,事情发展到这种地步,他本已有意“变通”一下,找个理由放蹇仁一马。毕竟,父亲和司空许训亲自出面,再往上级别更高的就是皇帝他老人家了。

    东汉时代,虽然出了个著名的“硬骨头”,强项令董宣。

    可是,他曹操不是死心眼一根筋,不会不懂变通。

    不然他也不用研究什么《孙子兵法》了,研究“铁头功”撞南墙不回头即可。

    但是,曹操有意为蹇仁开脱,帮他找个借口,奈何蹇仁不配合啊。

    而且,蹇仁不但不配合曹操,就连多次咳嗽提醒他的司马防,他也不领这份情,甚至还嫌司马防烦心。

    “唔唔,本官偶感风寒,胸中有些郁闷,不妨事的,曹大人继续审案……”

    眼见自己的好心被当成了驴肝肺,曹操又询问自己是否身体不舒服,司马防只好“借坡下驴”,推说自己感了风寒。

    “那,司马大人注意身体,莫要因为身体误了公事!”

    “好说好说,本官心里有数!”司马防只能硬着头皮,假装身体有病,和曹操客套一番。

    “蹇仁,本官问你,若你确实没有其它原因,无故醉酒违反宵禁夜行,本官要对你处以杖刑,杖责十五……”

    “杖你老母!”

    蹇仁脾气有点暴躁,似乎对曹操没有把司马防驱赶出县衙很不满意,发了疯似的咒骂曹操。

    “你一个阉宦之后,从哪里捡来的野种都不知道,也配在这公堂之上人模狗样的装大人?”

    “大胆!本官奉旨上任,审案乃是公事,你因何要辱骂本官,辱及本官的家人?”

    这下,不仅曹操坐不住,连曹嵩的脸也黑了下来。

    这蹇仁,当众辱骂曹操和他爹,刚好曹操的父亲曹嵩还在现场,还是为蹇仁求情而来。

    “来人!蹇仁无故醉酒夜行,违反朝廷宵禁法令,依律处以杖刑,杖责,五十!”

    曹操原本是想判决杖责蹇仁十五的,但既然他不领情,又辱骂自己的父母家人,那就顶满格,按杖责五十处罚。

    事已至此,曹操的父亲曹嵩也不再说话了,铁青着脸坐在那里。

    许训见状,连忙出来打圆场,“曹大人,此事还需三思而行,勿要意气用事啊!”

    我意你老母!要是你当众被骂,辱及父母家人,你还能这样沉得住气“三思而行”不?

    当然,这话曹操只是心里想想,没敢说出来。

    或许有人会想,不就是辱骂了他的父母吗,曹操为何如此暴怒?

    诸位可能不知道,在中国历史上,最注重“孝道”的就是两汉魏晋时代。

    因为这段历史时期,孝顺父母就能当官!

    什么,孝顺父母能当官?

    是的!你没看错,两汉魏晋时代,孝顺父母确实可以当官,而且是入仕的重要途径。

    说起入仕当官,可能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读书,科举,八股文……这些。

    但是,科举制度始于隋朝啊!

    隋文帝杨坚,废除以前的选官制度,以科举考试来选拔人才,任命为官员。

    此后,唐宋元明清依样效仿,科举制度成为重要的入仕当官途径。

    那么,在此之前呢?

    普通人要想入仕当官,该怎么办?

    两汉时期,科举考试这样的选拔形式,还没有被创造出来,所以入仕选拔的方式就是“举孝廉”。

    举,就是推举的意思。

    孝廉,顾名思义就是“孝顺廉洁”。

    古人认为,一个人品行好不好,首先要看他够不够孝顺父母。不懂感恩父母的人,是不会感恩任何人对他的帮助的。这话听起来没毛病,但是作为官员的选拔方式,就有点儿戏了。

    孝廉,顾名思义就是:孝顺的人当官以后会很廉洁。

    诶,诸位还没发现不靠谱的地方在哪里吧?

    村头的光棍汉王大爷,十分孝顺,虽然他没啥本事,家里又穷,没娶上老婆,打了半辈子光棍……王大爷没本事,就靠在村头学校门口摆摊,给学生们修自行车,挣点微博收入养家糊口。

    可是,王大爷孝顺啊,十里八乡远近闻名。

    每天下班,王大爷都亲自下厨,给年迈的老妈做饭。

    老妈腿脚不便,想出去走走,王大爷就背着老妈,去社区看老头跳广场舞……

    忽然有一天,朝廷听说了这个人,就有官员推举王大爷为“孝廉”,堪称人间楷模。

    但是,这个孝廉可不是发一面“陈留好人”的锦旗,送点慰问品那么简单,而是具备了做官的资格!

    简单来说,就跟“范进中举”一样。

    或者说,等同于考公“上岸”。

    很快,你就是公务员了,是吃国家“皇粮”的人了。

    被推举为“孝廉”之后,并不是马上就给你派官,还要等机会。

    但是不着急,毕竟咱已经具备做官资格了。

    过了不久,陈留郡圉县(圉,音yu,今河南省杞县圉镇),县太爷因感染风寒,不幸去世。

    那朝廷呢,就在“孝廉”里查找……

    这一看,王大爷才五十,身体还硬朗着呢……

    没事,还能干十年,发挥余热,那就他吧!

    听着是不是跟做梦一样,玄幻都不敢这么写。

    王大爷,穷了一辈子,打了一辈子光棍,啥本事没有。文不行,武不会,治国安邦国际形势一问三不知……

    可是,就因为他孝顺,十里八乡都知道,以至于名声在外被朝廷知道了,于是就被推举为“孝廉”,授予陈留郡圉县的县令职位。

    你说,这王大爷是会一如既往,体会民间疾苦,老百姓的不容易呢?

    还是说,会晚年失节,娶个漂亮小媳妇,顺便捞点养老本钱呢?

    我敢说,后者会是大多数!

    毕竟,普通人中了五百万彩票,就能“现原形”。

    有人立马辞职,不再安于原本平凡朴素的生活……

    有人豪掷千金购买豪车,过一段“会所嫩模”纸醉金迷的生活,然后败光钱财,回到原本的日子……

    有人大手大脚,四处投资,想创业一举成功……然而因为对于各行业专业知识的匮乏,投资全都失败,一夜暴富得来的钱财,全部挥霍一空。

    人啊,都难逃脱人性!

    钱来得太容易,花起来就不心疼,不慎重。难免大手大脚!

    所以,突然中奖五百万,和突然被朝廷发现授予官职一样,都会让很多人“现出原形”。

    举孝廉,不是个很好的官员选拔方式。

    但是古人没有想到更好的方式,只能骑驴找马,先凑合着。

    也正是因为“举孝廉”是当时很重要的做官途径,所以“二十四孝”里的故事,大多出自于这个时代,或者之前。在此之后,就没有那么多离谱的、荒诞的二十四孝故事了。

    二十四孝里的故事,有多荒诞离谱呢?

    比如“哭竹生笋”,大冬天里的季节,我妈生病了,想吃鲜嫩的竹笋,我跑到山上一看,地都冻住了。别说笋生不出来啊,就算土行孙过来,也得给他冻死在地里。

    无奈之下,我就扶着竹子痛哭。

    “妈啊,不是儿子不孝顺,也不是儿子不帮你。这大冬天的,你要是想吃‘雪蛋儿’,吃‘琉璃’,儿子还能给你弄点……可是,你这口味儿也太刁了……”

    我正扶着竹子痛哭流涕,神奇的事情发生了。

    地里“哗啦”一声裂开,几根鲜嫩的竹笋冒了出来……

    这真是,大师兄来了,都得说一声“高明!”

    于是我就把竹笋给“夺”了,拿回家给我妈熬汤喝,我妈的病就好了……

    再后来,我的故事就被写进了“二十四孝”里,成了“哭竹生笋”的典故由来。

    你就说说,这故事靠谱不?

    是我的亲身经历,还是我编出来的?

    别说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不信,没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也不信啊!

    ……

    再比如“卧冰求鲤”,这个故事还是我,还是“二十四孝”里的故事。

    我妈又病了,又是大冬天,这次她想吃鱼……

    我妈真是心疼我,专挑让人作难的时候生病,妥妥滴亲妈啊!

    我来到街上,找了一圈,那个“臭卖鱼的”不在。

    天天吹什么“风浪越大,鱼越贵……”

    这会儿人哪去了?

    没办法,找不到鱼贩子,我就得自己捞。

    然后,我来到河边一看,奶奶的,一群人在“溜冰”。

    也是,这个季节呵气成冰,河里的水都冻住了,也很合理。

    我顾不上思考,冬天河里的水冻住了合不合理,老妈还在家等着呢。

    于是,我使出成名绝技,脱衣服!

    这一招我很熟,都脱了几十年啦!

    脱完衣服,我往河里那冰面上一躺,卧冰。

    我在卧冰,河边那些溜冰的人还以为我有病,但是很快他们就笑不出来了。

    因为在我身下,冰面裂开了,一条条鲜活的大鲤鱼跳了出来……

    一条,两条,三条……胡了!

    诶不对,台词错了。

    不是胡了,是够了!

    够了够了,后面的别排队了,我妈饭量小,吃不完啦!

    后面的,明天再往外跳吧……

    就是这么神奇,你要说这是中国的历史,那老外看了都得懵,中国人人都会魔法?

    这事儿咱得瞒着点,不能让老外都知道了。

    我拿着活鲤鱼回到家,给我妈熬了一锅鱼汤,我妈喝完鱼汤,病又好了……

    谁说我妈没病,就是嘴馋的,站出来,看我不打屎你!

    这事儿,可不是我编出来的。

    河边那么多溜冰的人,都我家亲戚,我二舅我表姐我姑妈我小姨,他们都看着呢,都是现场目击者。

    再说了,这都写进“二十四孝”里的典故,你们还不信啊?

    由于二十四孝里的故事太多,咱要细说,那讲个一千零两夜也讲不完。

    别问我为什么是一千零两夜,因为老外搞了本书,名字叫《一千零一夜,童话故事》,他们比咱们晚了那么多年,咱们高低得比他们多一夜。

    二十四孝故事,总结起来就一句话: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要说起来,二十四孝故事,还跟三国时代的一位著名美女有关,这位美女就是曹丕的妃子,传说中的洛水女神,甄姬。

    相传,甄姬的父亲是一位竹匠,日常以编竹筐笔篓为生。有一天,二十四孝的作者奉命编撰“二十四孝故事”,他刚想动笔,却发现自己的笔篓丢了……

    于是他就问,你们谁知道、这附近有谁会编笔篓啊?

    众人齐说:甄姬爸会编,甄姬爸会编……

    那个,明白了吧?

    只要你敢想,敢编,官方就敢信,就把你写进“二十四孝”故事里。

    后世的孩子,还得一本正经的读,一本正经的相信。

    所以说,孝顺父母是中华美德,但是“二十四孝”不是,二十四孝是童话故事。

    中国人在编写童话故事这方面,又领先了欧美西方上千年。

    ……

    由于那个时代,孝顺父母是做官的重要途径,所以弄虚作假的例子比比皆是。

    这就是人性!

    别说孝顺父母就能做官了,就算是比吃屎,要是谁吃得多谁就能做官的话……那,老八都得慌了,以他的实力,甭提什么拿冠军,入围决赛圈他都得有压力。

    毕竟,老八虽然勇于尝试,可他也真一次都没吃下去过啊!

    ……

    但是,凡事都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

    就比如,那些开豪车喝洋酒的,他们吃饱了山珍海味,就没有肚子吃粗茶淡饭了,所以老天爷是很公平的。

    同样道理,以“孝顺父母”作为取仕为官的途径,虽然催生出了很多假孝顺,但是也迫使整个社会风气得到了改变,人人争当孝子,人人歌颂孝道。

    辱人父母,如同辱人父母,就是不共戴天之仇,偿命即可!

    我总结了当时三大让人暴躁的事:生气时的女朋友,过年时候杀的猪,当面辱骂人父母……

    这三项,都是人间之最。如同混沌初开之际,小宇宙爆发之时,那是按都按不住。

    蹇仁当面辱骂曹操父母,已经有了取死之道。

    曹操表面上冷笑,内心里已经极度愤怒,不打算放过蹇仁了。

    那么,话又说回来,曹操的爷爷确实是宦官啊。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太监”,是没有生育能力的。

    蹇仁虽然骂了曹操,可是他说的却是实话。

    不过说实话,说实话真的很容易得罪人!

    就比如,领导站在讲台上,给大家开会。

    但是,领导没注意,裤子拉链开了,漏出来了里面的黑色内裤,还是蕾丝的,还是丁字裤。

    这时候,大家都装作没看见。

    只有你,老实巴交的喊了一声“领导,你裤子拉链没拉!”

    你说,你说的是实话不,是事实不?

    但是我敢说,明天你就会因为左脚先迈进公司,而被开除。

    这也是人性,中国人好面子,那不是基因突变,而是刻在骨子里遗传了几千年的。

    曹操的爷爷是太监,父亲是收养的,其实这本就是很不光彩的事。蹇仁不但当众说了出来,还辱骂曹操是“野种”……

    真的,这话皇帝都不敢说啊。

    你看那汉献帝,虽然战战兢兢当了二十多年傀儡,一句不利于曹家的话都不敢说。

    但是,人家至少也是做了大半辈子皇帝啊!

    假如,他也学蹇仁,当面辱骂曹操是野种。

    你看,明天他会不会忽然重病暴毙……

    毕竟,都挟天子以令诸侯了,皇室子孙那么多,换个人在那个位置了,还不是一句话的事儿?

    今天说你是皇帝,你就是皇帝,明天让你当保安,你就得当保安看大门去。

    所以说,权力被架空以后,你又不是这个人的对手,明哲保身每天遛遛鸟,看看就行了。想吃十斤的波士顿大龙虾,喊人给你做;想找丽春院的花魁了,喊人把她叫来就行……

    躺平,不该你沾手的东西,别去碰!

    你要真想和打不过的人对着干,搞什么“衣带诏”,那无头血案的男主角,也不是不能把你写进去。

    尽信书,不如无书。

    历史上记载的“衣带诏”,只有一半是对的。

    对的那一半是:确实有人拿了“衣带诏”,并且以这个名义搞事情。

    错的那一半是:这个“衣带诏”,跟汉献帝半毛钱关系都没有,是有人假借他的名义搞出来的。

    董卓掌权,袁绍都能造“假圣旨”号令群雄。

    这现成的模版扔在那里,别人不会有样学样吗?

    汉献帝很聪明,聪明到可以在刀尖上跳舞,剑阵里散步。

    他活了很久,熬过了曹操,熬死了曹丕,直到曹叡当皇帝的时候,他才去世。

    历史上的皇帝,很少有下台后能善终的。

    汉献帝,不仅安然无恙活了一辈子,还熬过了曹家祖孙三代,最后善终。

    他很聪明,知道有些东西,失去了就不要再想,不要伸手,不要触碰底线……

    否则,即便是想想,都是天大的罪过。

    反之,如果你不去想,在一个规定的范围内,不触及规则,那就很悠然。山珍海味,美酒佳肴,绫罗绸缎,美女佳人……你想什么,就有什么!

    这就足矣,是很多人一生奋斗的梦想。

    能够在十几岁就过上这种养老生活,而且活到了54岁。(实际53周岁)

    这已经足够了!

    这辈子,值了。

    如果有下辈子,还是这样的生活,下辈子我还来!

    曹操的父亲确实是被收养的,但不是“野种”,更不是来自于夏侯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