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天之下 > 外传《箭似光阴》

外传《箭似光阴》

    “弓箭跟比武不同,过招有套路,有攻守,有见招拆招,箭手的胜负在放弦那刻后就不由自主。”

    昆仑六十四年 春 三月

    马厩里有七匹马,比原先多了三匹。朱贵利把老槌子赶进马厩,穿过前院廊道时,他看见庭园里的石斛方绽,忍不住驻足,等确实闻过花香后,才继续往大厅走去。

    师父说过,箭要快,人要慢。

    大厅里除周掌柜外还有三人,左右两边板凳上各一人,一个壮汉席地而坐,几人间相隔着在破庙避雨时偶遇的古怪距离。

    “周掌柜好。”朱贵利打完招呼就在大厅靠门侧边角上坐下。那三人没有把目光投来,他也尽量避开不礼貌的注视,在这里干活,没必要的话,少跟其他人往来,路上见着也别打招呼,对人对己都好。

    周掌柜一如既往地不急不徐,品口茶,用杯盖敲击杯碗的脆响化解了厅中的寂静。从胸前掏出三张纸来,每张纸都是一桩买卖。

    “张有勋,湘地大庸崇山派刑堂堂主,五十两……”

    大庸,五十两。崇山派不大,刑堂堂主身边护卫应该也不多,朱贵利正要开口……“我要了。”坐地板上那人先一步应声。

    周掌柜像是察觉了朱贵利的意图,抬眼问:“你也要?一同?”

    才五十两,要是平分,店家抽五成,剩下不过二十几两,扣掉路费和沿途开销……朱贵利正琢磨着,坐地板上那人骂道:“这么点肉末还得分两口嚼?”

    “不用。”朱贵利摇头,他讨厌争执,不打算跟那人抢,反正后面还有两张。

    周掌柜换上第二张:“蔡小六,陇地金城人,铁剑银卫,天水门人,三百两。”

    从陇地来的案子,这么远肯定是大件,也是辣件,这种大件店家通常只抽两成五。他没听说过这个叫蔡小六的人,但猜测不容易对付,不棘手也不会传到闽地来,必定是陇陕蜀三地都觉得棘手。

    三百两……他想试试,但太远了,怕没有足够的路费,最怕的是走到半道上就被人抢先。朱贵利没有应声,板凳上两人也没应声。

    “最后一个。”周掌柜低头看看,“苏承佑,霞县……”

    霞县?朱贵利涌起熟悉的感觉,有些恍惚……

    “巨鲸帮祥吉号船老大,庚字船队小队长,十两。”

    “操!”坐在左边板凳上那人骂了一声,右边板凳上那人噗嗤一声笑出来。

    骂跟笑是缘于同一个理由,十两银子也来买命?巨鲸帮的船老大,又是船队队长,好歹得有点功夫,还得分半给店家,谁会为五两银子去杀一个船队长?还不如去当死士。

    这什么烂活,也混在里头?谁开的价,又是哪根傻针允了?

    周掌柜见没人应声,留下一张,将剩下两张收起,道:“就这三件。”

    坐在地上那人起身接过周掌柜手中纸张,跟板凳上那两人一起离开。朱贵利站起身,却不忙着走。老槌子在马厩,马槽里有草料,老槌子能吃饱,他正循思找个理由拖延,却找不着,就这么与周掌柜对望着。

    “想说什么?”周掌柜问。

    朱贵利实在找不到话头,尴尬着正要离开,周掌柜忽地问道:“你来泉罗半年啦?”

    “来半年了。”夜榜这行当,每干完一票活,最好是躲到另一个九大家地界避避风头,九个月前他才在粤洲干了一笔买卖。

    “后院开饭,留下吃个饭?”周掌柜低头望着朱贵利破得露出脚拇趾的草鞋问。

    “那打扰了。”朱贵利没拒绝掌柜的好意。

    后院有四张大圆桌,每张桌边坐着七八人不等,这些人名为护院,多半是行当里的死士。死士是亡命之徒,功夫不见高,收入却未必微薄,干一次活,活着的能有十两,死了也有安家费,只是在这桌上吃饭的人没两年就得换一轮。

    朱贵利随意挑张桌子坐下,那些死士都望向他来,认得他是干正活的,怎地破鞋旧衣,穿戴得还不如院里人好?朱贵利装作没注意,狼吞虎咽,随意打个招呼,到前厅跟周掌柜道谢,就要告辞。

    “血馒头的买卖不多,你这半年一颗馒头也没吃上,还不如当死士。”周掌柜道,“就算没大活,也不至于没饭吃。”

    “我当不了死士。”朱贵利摇头。

    “挣不了正活才当死士,没听过挣正活的干不了死士。”周掌柜道,“一把年纪,又穷,傲什么呢?”

    朱贵利仍是苦笑:“一身贱骨头,哪来的骨气,我真干不得死士。”

    “要不,霞县不远,五两银凑得上几个月饱。”

    “钱太少。”朱贵利随意回答,“不够开销。”

    朱贵利来到马厩,听得一阵骚乱,原来老槌子抢食,引得其他马匹不快,挨了两蹄子。朱贵利牵出这匹老瘦马,蹬着破草鞋走出庄院,走入秀水镇往来的人群里。

    钱太少,而且是在霞县,他不想回霞县,但他没讲出来,也没人想知道。夜榜里,所有问题都是多管闲事,朱贵利不会去问那三名刺客的姓名来历,也不想跟他们交朋友,掌柜的也从不关心这些人离开院子后的日子。

    夜榜干正活的穷人不多,每回干完活,银票也不点就塞进钱囊里的刺客通常活不久。这种人不是把钱花在女人身上,就是赔在赌桌上,银两用磬后接下一个活,直到某日撞上硬爪子死在道上。

    能活下来的都是仔细盘算,知道杵儿难挣的硬茬子。

    朱贵利每回接过银票都会仔细点数。

    今晚要在哪过夜?他想着。他背着通缉,虽然已是很多年前的事,客店认不出,但就算这样他也住不起客店。他知道村外有几间无主木屋,城东口那间窗户还没腐朽。

    他拍拍老槌子屁股,马背上的家当哐当当响着,没上弦的弓垂挂在马侧。这张“百丈杀”是他浑身上下最值钱的玩意,是金羽山庄的作品,当初花了二十两银买来的。

    朱贵利想起自己第一次见到金羽山庄庄主段清,当时不觉得他是个使弓的高手,反像个商人。他穿着蜀锦制成的云纹长衫,头上戴着清透的翠玉冠,正逢唐门兵堂堂主前来,段清亲自出门迎接,巧言令色,口能生花,跟朱贵利想象中的高手不一样。

    朱贵利在金羽山庄买下这把“百丈杀”。他喜欢它未经雕琢的朴实模样,当然价格也因此实惠,就是这张弓比老槌子都老,麻烦的是金羽山庄也不造弓箭了,听说他们改用袖箭。

    小屋旁升起火堆,朱贵利吃着一捏就碎的干馒头,混着水才能吞下。

    自己一时还不会饿死,他想着,老槌子不一样,马无野草不肥这话其实是错的,只吃野草的马必然不肥。

    他想起霞县那活儿,为什么有人十两银子就想买命?还是个船队长的命,为什么针会把这点银两的活接给线?

    十两,就十两?太古怪。

    第二天他来到桂香楼。大堂里人不多,这是间名店,走进去没几钱银子出不来。他一身破衣草鞋站在门口,与掌柜的老吴打个照眼,就牵着老槌子绕到厨房后门。没多久,后门打开,里头传出剁骨刀在砧板上的敲击声,走出来的正是老吴。

    “你来干嘛?”老吴防贼似的左右张望,“有事?”

    “我想问十两银那买卖。”朱贵利偏过头小心地不望向厨房,也不看脚下,问,“谁接的?”

    老吴是跑堂,朱贵利从粤地来时,是他带路到周掌柜那儿去。跑堂偶而也会做针活。

    “问这个干什么?”老吴擦去脖子上的汗水,瞪着他。

    “我没活干,又没钱,太闲。”

    “输光了还是搁枕头上?”老吴察觉自己多问,立即改口,“别多管闲事,干这行忌讳听故事,故事听得多,命就短。”

    朱贵利不赌也不嫖,花在女人身上……算是吧,但解释干嘛,谁爱听呢?他拦住打算回厨房的老吴:“我就想知道谁接的。”他也没有打点老吴的钱,只好随便编个借口。

    老槌子是真的老了,才几十里路就走得有气无力,甩出舌头时,朱贵利都不知道它是要喘气还是要断气。

    在码头见着小庄时,小庄正把一篓杂鱼拖进鱼摊场里,浓重的鱼腥味跟腐烂的臭气扑鼻而来,还有海边独有的带着盐的气味。这是朱贵利熟悉的味道,十几年没闻着,忽地觉得感伤起来。

    “我得先把这篓鱼卖了。”小庄甩个眼色,“跟我去集里等等?”

    “不去,我在这等你。”朱贵利从竹篓里捞了条白鱼,滑不溜秋的鱼身,仍是熟悉的触感。

    “三十文!” 小庄骂道,“谁也不能白拿我一条鱼!”

    “太贵了,这种杂鱼以前只值二十文。”朱贵利将鱼扔回竹篓,“你为什么收这活?十两……”

    “你接了?”小庄把朱贵利身上的破衣、草鞋、瘦马、老弓,还有那细瘦的身材一一打量个遍,眼神带着疑惑,“那可是一支船队队长。”

    “还没拿主意。”朱贵利回答。

    他在鱼摊市集外等了半个时辰才跟着小庄撑船出海,小庄嘴里还在嘀咕:“其实这不合规矩。”

    干这行当还守规矩?朱贵利心想。

    他是在一艘破船上见着那对兄妹。衣服破烂到遮不住手臂大腿,跟这对兄妹比起来,朱贵利这身破衣都算华服。哥哥细瘦矮小,妹妹比哥哥更瘦小,眼睛眯成一条缝,比个大孩子高不了多少,还有黝黑的皮肤,矮短的身材,朱贵利一眼就认出他们是曲蹄。

    “你们是艇户?被巨鲸帮扫荡,想报仇?”朱贵利当即明白,摇摇头,“这槛过不去还干什么买卖?”

    “我们是良民!”哥哥红着眼眶喊着,“咱们家受丐帮招安,上岸当良户,说好让我们垦荒开田!”

    艇户在外海是股大势力,有些成群结帮,有几百艘船,虽然多为小船,但扰乱治安打劫渔民也是隐患。这几年丐帮想招安艇户,允诺助他们垦荒,会武功就安排进门派当弟子,然而曲蹄上岸不容易,他们受到歧视、冷落、排挤,垦荒也是艰苦活儿,没些年功夫养不出几亩良田。

    故事不复杂,也不动听,他们一家上岸垦荒,受尽欺凌,想着挨过几代人就能落地生根,不用海上逐波,虽然日子艰难,总算能过。一年多前,他们一家乘船拜访还住在海上的亲戚,却被巨鲸帮船只袭击。

    “他们把我们当成海盗,杀了领功!把我两个还没学站的表弟扔进海里,剐了六个还不会杀鱼的苗!我家连亲带眷四代人十二艘船七十四口,全死了!我护着妹妹跳海逃生,还中了一箭!”哥哥大哭着拉起袖子,手臂前后一个铜钱大小的疤痕。

    干这行最忌讳听故事,故事听得多,会短命。

    “十两太少。”朱贵利道。或许是这行干太久的原因,他没感受到义愤填膺,平静得连自己都意外。

    哥哥将妹妹推上前:“我妹可以陪你睡,几次都行。”

    回程途中,朱贵利问小庄:“你听了他的故事?”

    “总有几个客人爱说故事。没点深仇大恨,杀人闹着玩吗?这些故事听听就好,每个都只说自己惨,你咋不问,他们一穷二白,这十两银哪来?”小庄摇着桨,小船在波浪上摇晃,“其实我曾祖父也是艇户,靠岸本来就难。”

    朱贵利“哦”了声,这才发现小庄不高,皮肤确实有些黑。

    “同情这兄妹,才收这买卖?”

    “我睡了他妹才答应的。我就报个活,没人接我也不吃亏。”小庄嘲笑着,“你试试,那娘们可卖力了,之后就说事不成不收钱,白嫖一回。”

    他语气中没半点愧疚,也没丝毫同情,跟自己一样。

    “这活我接了。”朱贵利道,“但我不进霞县。我要一艘船,他们得想办法。”

    “你真要接?才十两银!”小庄一脸惊诧,被踩着尾巴似的瞪大眼睛。

    “接了。”朱贵利躺下,仰望着蓝天。

    朱贵利花了很多工夫,包括确认苏承佑长相,打听他们出海巡逻的时间。这本来不难,但才十两银的买卖找夜榜的针帮忙,花销不起。

    那个夜晚没有月亮,巨鲸帮一艘能载百余人的蒙冲亮着灯火在海浪中前进,哥哥划着小舟在水面浮沉,缓缓向着战船逼近。

    小舟很慢,避着灯火,风里有熟悉的咸味,朱贵利舔舔嘴唇。在海上,风声格外清楚,哗啦哗啦的水流若有节拍,他摸黑为百丈杀上弦,弓弦绷着弓身吱嘎响,混在黑夜的波浪声里。

    “为什么要等出海?”哥哥不解。夜榜高手不是应该潜入刺杀,或者趁对方落单时动手吗?为啥非得等仇家上战船,领着整船弟子,而且根本不知道对方会不会露面时下手?

    “我不进霞县。我以前住那儿,那儿的人认识我。”

    兄妹俩都吃了一惊,竟不知道自己请来的刺客是当地人。

    朱贵利望向岸边,黑压压一片,一点灯火都看不着。虽然什么都没看见,但霞县的模样依稀就在眼前,或许已经变了,但自己不知道。

    “我小时候就在海边跟同伴打飘石。”

    朱贵利相信这对兄妹知道什么是飘石,那是前朝某个大将军传下的技艺。那时节海外常有蛮贼来犯,成了地方大患,大将军就教百姓用飘石御敌。后来海鲸帮跟着怒王起义,义军贫困,弓箭少,就用飘石代替弓箭,可打五十丈远,功力高的打百丈远也行。据说当时海鲸帮的钱赴仁钱帮主能抡两百斤重的大石,一石能把官船砸个大窟窿。

    为这原因,闽东一带打飘石成了传统。孩子们打飘石戏耍,比谁打得远打得准,也不知砸破了几家屋瓦几扇窗户,大人们喝骂不止,驱赶孩子出城玩去,朱贵利就跟着其他孩子一起到海边扔石头。

    “我总是赢。”朱贵利浅笑着。

    他想起在霞县的日子。父亲是个屠户,家里有七个孩子,四个儿子取的名是厚利、福利、贵利、吉利,他从小就觉得自己名字难听,连姓都难听……

    他想起他看见过的战船上威风凛凛的丐帮弟子,起了学武的心。

    他想起他八岁时,爹要杀猪,让他打下手……

    爹说自己不该学武,学武也没用,但他还是要学。他拜入鼓山门,他有资质,进展神速,二十岁就领了侠名状,比试武艺,谁也不是他的对手。

    他没留在门派,而是当上了保镖,待遇最好的那种。他在丐帮最大的银号庆元号当镖师,刀剑无对,拳脚无双,靠着一身惊人武艺,二十三岁就当上小镖头,前途似锦……

    他跟总镖头的女儿定亲,所有兄弟都拜伏在他武艺之下,相信他,佩服他,他被委以重任……

    自己真不该学武,压根就不该学武……

    “还要等吗?我怕被发现。”哥哥焦急的询问打断他回忆。

    “今晚没月色,他们瞧不见你。掌好舵,仔细些。”朱贵利道,“慢,慢点好。”

    箭越快,人越慢。

    他想起教他箭术的师父,他是十二岁那年遇上师父的。师父并没有显赫的名声,出身也不是什么大门派,这是个后羿复生只能打更的世道,师父混到四十来岁仍只是个寻常护院,穷得连箭都买不起几支。他看到师父在海边练箭,他好胜,用飘石跟师父比准头,输得一塌糊涂。他想学,师父说,这世道学弓箭没用,打死就是个门派弟子,自己练箭只是好玩。

    一开始他学箭是为了好玩,没想过靠这个讨生活。那时想过很多以后的事,却从没想过自己会在夜榜营生。

    “我看到他了!”哥哥惊呼。朱贵利也已发现,船队长服色跟一般弟子不同,苏承佑刚从舱房走出,正在船沿巡察。

    “现在掉头走,越快越好,越远越好。”朱贵利说完,抬手,扬弓。

    尖锐的破风声在波涛中异军突起,回弹的弓弦不住颤动,犹有馀响。

    弓箭跟比武不同,过招有套路,有攻守,有见招拆招,箭手的胜负在放弦那刻后就不由自主。

    小船掉头就走,于战船发生骚动前隐没在黑夜的汪洋中。朱贵利望着岸上方向,这箭过后,他就得离开闽地。

    箭离了弦,就无法回头。

    ※

    “学箭不能没有靶心,脱了靶,箭飞得再高再远也不知道要去哪。”

    昆仑六十六年 春 二月

    朱贵利趴在草丛里已经四个时辰。他三天前就上山勘查地形,等着靶心经过。这四个时辰里,他听虫鸣鸟叫,闻着草味花香,细心嗅出这里有几种花香。他喜欢闻花香,喜欢看日出,喜欢听风声,这些都很舒服,最重要的是,这些都不花钱。

    但他趴了四个时辰,这四个时辰里有路过的狐狸,蹬过脊背的野兔,还有咬了他小腿的山鼠跟沾了满身的鸟屎,除了这些,最讨厌的莫过于数不清的虫子。

    老槌子倒是悠闲地散步嚼草,累了就睡会。它这几年越来越爱睡,朱贵利每次都得戳它屁股才能确定它是死了还是睡了。

    等了四个时辰,那人终于出现,骑着马从驰道西边走来,独身一人,比预想晚三个时辰。朱贵利吸口气,搭箭——

    箭还未发,一条人影从道旁猛地冲出,与那人交手。

    唉,该死的,又有人抢活!就算现在放箭,得手了也得吵上一番。刀口上的活都是锱铢必较,平分不可能,遇着傲气的,除了白忙,指不定还刀刃相向。

    他不想起争执,不自觉地为目标祈福,求上天保佑猎物杀掉刺客,自己再来收拾残局,这样最稳妥。

    他的愿望很快就落空,刺客一刀捅死猎物,扬长而去。朱贵利抖落满身树叶站起,白忙活了,而且全身搔痒。

    他快饿死了。天上有鸟,山里有兽,惯常出远门的都得有锅有碗,还有顶帐篷,朱贵利这些都有,但他肚子饿也只能挖野菜充饥。

    “你脸怎么了?”黄掌柜吃惊地问。

    “虫咬的。”

    “你是掉蚊子窝里了?脸肿得比我家的锅还大。”

    跟泉罗周掌柜不同,黔南黄掌柜话多,关心人,但也恰当,不会问太多私事。这人还有个好处,每日都供他两餐,有些掌柜不愿意让干正活的留在院里招惹是非。

    连老槌子在马厩里都吃得好,只是不见它长膘,估计是老到连长肉的劲都没了。

    朱贵利喜欢黔南,山多,好隐蔽,他也讨厌黔南,不认识的虫子比他听过的还多。

    北方虫倒是少,就是冷,趴在雪地里四个时辰,雪能埋住眼睛。

    “我没事。掌柜的,跟你讨些针线。”他鞋底穿破,回程山路走得很辛苦。

    “你干这行都好几年,又不赌又不嫖,也不吃穿,钱都花哪去?”

    “还债。”朱贵利随口答话,不住用手背摩擦脸颊。

    “杀掉债主不就得了?”黄掌柜疑问。

    “人死了,债还是要还。”朱贵利说道。

    去年百丈杀折了,他在蜀地请巧匠制作新弓,四十两银,好大一笔开销。他帮新弓取个父亲会取的名字,叫“一本万利”。

    “这回有大买卖,先跟你说,要是办成,你欠多少债都能还上。”

    “多少?”

    “两千,店家只抽两成五。”

    他并不来兴致,越贵的买卖货越辣,只问:“什么人?”

    “桂地首富陶大山。”

    这人有钱得连朱贵利都听说过。

    “这种大件很多人抢,轮不到我。”朱贵利补着鞋子,鞋缘满是针孔,这双鞋也到头了,下回连下针的地方都找不着。

    得省着点,最近开销太大。

    “不只大,也很辣。消息走漏,陶员外请了百多个高手当护院,觉字辈僧人就请了十来个,更别说武当、天水门高手,加上保镖护院,就算几十人闯进陶家大院,都得横着出来。”

    “掌柜就是找个话头而已,这买卖谁也做不得。”朱贵利忽道,“掌柜,这针送我吧。”

    黄掌柜摆摆手浑不在意,又道:“想知道谁要杀他吗?”

    “我不想听故事,故事听得多,会短命。”朱贵利把针别在袖口,问,“还有没有别的卖卖?”

    “没了。”黄掌柜摇头,又问,“你不去?在桂州城摸个底也好。”

    “要是每个干正活的都抱着这念想去晃晃,陶员外家附近不得多几十个尴尬人,能不招疑心?干什么行当,还凑热闹。”朱贵利不以为然地答道。

    “这可是两千两,你不是缺钱吗,够你还债。”

    两千两,扣掉开支和店家抽头……

    “我试试。”朱贵利改了主意,“但掌柜要借我路费。”

    “借一还三。”黄掌柜道,“你要回不来,我得白亏。”

    “我借一两就好。”

    他买了一大袋便宜腌肉,骑着老槌子往东去。他走得慢,近半时间得下马陪着老槌子走,半个月后抵达桂州城,见了接头的跑堂。

    “之前来过四个,都走了。”接头的跑堂说道,“人少闯不进院里,人多进城就惹嫌疑,货太辣,谁想咬都得烫舌头,陶员外正在找谁要杀他,要是找着,这买卖得散。”

    朱贵利在桂州城慢悠悠绕个圈,经过陶员外那四进大庄园,只走这一圈就见着至少五六个高手。他穷得明目张胆,老槌子也老得无人问津,即便在如此风声鹤唳的桂州城里也没引起注意。他望向陶家大院南侧,隔着三条街有座宁国寺,寺里有宝塔。

    “我要找个地方住下,城外,南边,最好少人走动,要供两餐一宿。”

    他第一次见着蔡寡妇时有些错愕,她有七尺二寸高。朱贵利对自己判断长度跟距离的本事有自信,七尺二寸四分,不会更多一分,踮起脚尖能亲到自己额头。她穿着蓝色粗布衣,板着张脸,头发乌黑但粗劣不显光泽,约莫三十出头。

    “你是干正活的?”

    他发现蔡寡妇正打量着自己,于是挺身收肩,露出厚实的胸膛。

    “装得很像,城外最穷的猎户都比你体面。”蔡寡妇说着走到大槌子身边,吃惊地问,“这是你的马?”

    “我觉得也没其他人想养它。”

    “菩萨保佑,这马老得像是快死了,多大年纪?你见过其他马能活到这么大岁数吗?”

    “马贩子卖得很便宜。”朱贵利道,“我也以为它快死了,被它骗了十年。”

    蔡寡妇噗哧一笑,又立刻板起脸。她笑的时候会露出一颗虎牙,看着年轻几岁。

    朱贵利心底扑地一跳,扭过头观察周围,这里是片山坡,左右无其他住户,离附近村庄有一里多路,得绕过个弯,很隐蔽。

    “把马系在树上,被人见着就说是我堂哥。但我还是希望你少被人见着。”

    “不怕闲话?”朱贵利问。

    “让人知道我家里有个男人,方便些。”

    朱贵利明白她意思,把马系在小屋前的树上。进门时听到风铃的响声,他抬起头,一串风铃挂在门后,一开门,风铃就咣当响。

    屋里左右各有一间房,屋角有个摇篮,但蔡寡妇没孩子。每扇窗户都用一块木板封起,只留上下两道三指宽的气缝。

    永远会有地痞无赖想试探家里没男人的年轻寡妇,尤其在这么僻静的地方,朱贵利相信蔡寡妇枕头底下肯定有把匕首。

    “你睡那间房。”蔡寡妇指着右手边的房间,“我吃饭你就跟着吃。”

    蔡寡妇倒不怕朱贵利,夜榜有规矩,这规矩有时比九大家更可靠。

    桂州城五更三点,也就是寅时五刻开城门。宁国寺卯时早课,和尚们会聚集在大殿诵经。朱贵利混在赶早集的人里进城,用走的比骑着大槌子还不惹眼,也更快。

    潜入宁国寺很简单,和尚们没有戒备,他登上塔尖,隐匿着张望陶家大院。有时他会白日来,假作上塔参拜,有时午后到,观察陶家大院的动静。他小心翼翼不引起任何人注意,也不让人记住。

    陶员外会在卯末左右起身,梳洗后离开卧房到书房,路线端看他前晚睡在哪个小妾房里。百余名高手至少三班倒,驻守院里各处,他没什么机会,陶员外出入至少贴身跟着六名高手,他的箭必定会被挡下。

    为了活命,陶员外至少开销上万两白银,当真无懈可击……

    也难怪这货这么辣。

    朱贵利每日查探完就回蔡寡妇家,打完招呼就进房,蔡寡妇有个菜园子,养了几只鸡、两头猪,平日里种点菜进城卖,忙进忙出时,会带起门口的风铃声。

    他们平日不交谈,包括吃饭时,一开始尴尬,后来就习以为常,只要别太靠近,蔡寡妇就会当他不存在。

    以往等待时,朱贵利习惯搜索声响跟气味打发时间,他睡的房间不大,也没有床,窗户被封去大半,房间阴暗,风声、鸟声、花草香都稀少,只有些微的霉味。

    他开始期待蔡寡妇进出时带起的风铃声,那是屋里少有的声响,他用来判断蔡寡妇现在人在屋里还是屋外,还有她身上的油烟味跟鸡屎味。

    某天晚上,他在睡梦中惊觉窗外有脚步声,立时戒备起身,但对方只到院前,低声骂了句秽语就离开,估计是见到门口的老槌子。

    他甚至希望这痞子能敲门闹点事。

    几天后,他从窗口看见蔡寡妇正在后院锄地,于是来到后院,接过她手上锄头,蔡寡妇惊惧地退开两步瞪视着他。

    “我帮你锄地,你帮我带大槌子走走,快闷死它了。”

    他开始帮蔡寡妇种菜打发日子。

    两个月后,朱贵利完全摸清陶员外起居,虽然他对院内细节布置仍一无所知,但知道这些就已足够。问题是,要如何越过那六名贴身高手,射中陶员外?

    他分两天将弓、箭带进城,藏在宁国寺塔顶天花。

    剩下的只有等。

    “你还打算住上了?”这天吃饭,蔡寡妇冷不丁来了句,“两个月了,还不走?”

    朱贵利摇头:“我在等机会。”

    “还要多久?”

    “想赶我走?”朱贵利问。他确实打扰许久了,越久越不安全。

    “我巴不得你住久一点,他们一日给一钱银子。”蔡寡妇道,“但我心底得有个数。”

    一日一钱银子,这当然是夜榜先垫上,之后得还。

    “我不知道。”朱贵利摇头,“花了大钱,我得把活干了,要不还不起。”

    这两个月已经欠了六两多银子,还有黄掌柜那一两……不,是三两银子。

    “干正活的都像你这么穷?”蔡寡妇问,她真没见过其他刺客。

    “我欠债。”朱贵利道,“还没还清。”

    “干一笔买卖挣多少银两?”

    “看花红,十两也有,通常百两上下,店家还要抽头。”朱贵利不想被追问,反问,“你怎么会当夜榜的针?”

    “我男人才是针。他以前在城里作买卖,探消息,我都不知道他干这勾当,他死后,店家的朋友来吊祭,见家里穷,让我顶了这缺,一个月五钱银子,帮着探消息就好,其他啥都不用干。”

    这是最粗的针,不能帮店家接活,就只是个眼线,但对个寡妇而言,五钱银子已经大有帮助。

    “你又为什么干这行?”蔡寡妇问。

    朱贵利扒着饭,默然许久后才答:“来钱快。”

    朱贵利每天都趁早去宁国寺,他的机会只有陶员外从卧房走到书房的那点时间,一旦陶员外进入书房,他便收起弓箭回蔡寡妇家,帮她打理菜园,养鸡,干农活。

    他一直很有耐性,可以重复一样的活,重复一天又一天。

    重复得够久就会变成习惯,直到老死。

    山上的花树开了花,满山缤纷,跑堂来的时候,朱贵利正在帮蔡寡妇施猪肥,满身猪屎味,大槌子在树下睡到吐舌头。跑堂来得意外,蔡寡妇忙将他带进屋,免得被人看见。

    “黄掌柜问我,这活你还接吗?”跑堂的道,“所有人都不接,再也没人来桂州城了。”

    “陶员外抓着想杀他的人了?”

    “还没。”

    “就是说买卖还在。”朱贵利不经意瞥了眼蔡寡妇,“我还要留在这等。”

    “你长胡子了。”那天吃饭时,蔡寡妇忽地说道。朱贵利摸摸脸颊,胡须已经爬满下巴,他很久没刮胡须了。

    蔡寡妇走进房间,朱贵利看见她从枕头底下摸出把匕首,又将匕首递给他:“刮个脸吧。”

    暗示已足够明显,那晚,朱贵利推开蔡寡妇房门。

    “我想要个孩子。”喘息声后,蔡寡妇说,“男的女的都行。”

    朱贵利想起房门口的摇篮,他听说蔡寡妇生过两个孩子,都是未满周岁就夭折,村民说她克夫克子,她才搬离村子独居。

    “还要不要别的?”他问。

    “没了。”她答。

    几天后,朱贵利从宁国寺回来,大槌子躺在树下还在睡,朱贵利踢了它一脚,大槌子没起身。

    “大槌子死了。”蔡寡妇说道。

    这一次真的等太久,久得连大槌子都没熬过,朱贵利苦笑,又舍不得。

    “剥了马皮?死马也有价。”

    “不,埋了吧。”朱贵利说道,“明早我不去宁国寺。”

    “你还欠着债。”

    他犹豫许久,终于说道:“不还了。”

    朱贵利挖个大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大槌子拖进坑里,原来这畜生这么重,之前装什么瘦呢?

    他将坑填起,晚上又问了蔡寡妇一样的问题。

    “你还要什么?”

    “一座庄园,一家店,卖点小玩意。”

    “很贵。”

    “那就别问。”

    不去宁国寺不过就是多睡半个时辰,日子与之前并无不同。

    六月,天气渐热,钉死的窗板不透风,闷出一身汗来,朱贵利想到山上乘凉,听见乒乒砰砰的敲打声,走出房间,蔡寡妇正在拆窗户上的木板。

    “太热了。”蔡寡妇说,“得透气。”

    “我来吧。”朱贵利不用铁锤,手一扳就将木板拆下,屋里顿时明亮起来。

    七月,这天他上山劈柴,回来后就坐在院外树下乘凉,闻着花香,听着蝉鸣,心底踏实,却又有些空荡荡。

    蔡寡妇在厨房喊道,“朱贵利!”他没多心,来到厨房,只见蔡寡妇倒提只鸡,拇指扣住鸡脖,朱贵利连声“慢”都来不急喊,蔡寡妇右手持刀在鸡脖上划过,口中道:“今日是中元,你去城里买些金纸!”

    鸡血汹涌冒出,瞬间掩没朱贵利的视野,他浑身颤抖,心跳加速,只觉得腹部抽搐,周身不能动弹,冷汗直冒,听不清蔡寡妇的呼喊。

    他安逸太久,竟松懈了,蔡寡妇也不知道他的毛病。

    他两眼一黑,昏了过去。

    再醒来时,他躺在床上,猛然惊醒。

    “你竟然晕血?”蔡寡妇露出虎牙,不可置信地笑了,“你是刺客,竟然晕血?你怎么杀人?”她几乎笑到捧腹。

    朱贵利浑身止不住颤抖,那些旧事……这是在提醒他吗?

    蔡寡妇察觉他神色有异,正色问道:“怎么回事?”

    “我不怕杀人……但我怕血,很怕……一点血还好,一多就晕。”朱贵利颤声说着。他喉头发干,喝下蔡寡妇递的水才稍觉平静。

    朱贵利在野地也不打猎,他没法杀鸡屠狗,就算射杀猎物也不能处理。

    他没法当死士,就近搏杀,见血就晕。

    他甚至会避开鱼档、市集、厨房这些地方。

    “慢慢说,我听着。”蔡寡妇说道。

    “我打小就想学武,我爹说晕血的人学武也没用,我不听,拜入鼓山门。我学武有天份,内功练得很好,二十岁就是同门弟子中的第一。”

    “领侠名状后,我不敢进门派,门派里打杀太多,就去庆元号当镖师。我跟其他镖师练手,没人是我对手,大家都佩服我,喜欢我。我押过几次镖都平安,二十三岁就当上小镖头,总镖头把女儿许给我,我定下亲……”

    九大家各地银号间银票流通,累积足够的银票就得去其他家银号以银票兑取现银,押送大批银子回来,数额巨大又长途跋涉,因此需要镖师护卫。装着现银的镖车通常护卫众多,防守周密,寻常马匪山贼不太劫掠这种镖车,而且这会惊动九大家,势必遭到围剿。

    押镖这行当本就讲人和多于武艺,各路山头只需打点清楚,大家收点好处,打打杀杀未必划算,马匪也是人,死一个少一个。

    “我以为经过这么多年,我武艺大成,又长年纪,这毛病就会好。”朱贵利说道,“可夜路走多,终究会撞上。”

    他带着两百名镖师押送八千两现银从徽地回庆元号,那里是武当地界,治安最乱,但盗匪们早有规矩,银号也打点清楚,他才会接下这任务。

    三百马匪向他们发动袭击,其实这是该守住的一仗,寻常马匪不是门派弟子的对手,尤其押送镖银派出的肯定是精锐,毕竟给的月酬远高于普通门派弟子。

    如果不是领队的朱贵利不知原因突然倒下,众人顿失指挥一片大乱,镖师们不会输。

    他醒来时遍地尸体,死了四十七个镖师,小陈、老吴、铁臂张、老檐鼠……全是他在镖局的朋友。他浑浑噩噩,不敢回家乡。门派清点尸体,发现他失踪,又没有回来,想到战场上这小镖头突然无声倒下,怀疑他勾结马匪,发通缉逮捕究查。

    “一条命值多少?”朱贵利问蔡寡妇。

    这问题无法回答,就像夜榜的花红,有一条命十两,也有一条命两千两。

    他可以投案,但就算不死,这辈子也完了,自己这条命还不起四十七条命。

    他想过报仇,但自己空有高手的能耐,却不能见血,而且马匪们抢到这笔巨款,早就散伙各自营生,他一个也找不着。

    “我无处躲藏,无处营生,这才想到我还有一门本事……”

    弓箭杀人可以不用见血,远远见着也只是一小点,像抹蚊子血。

    于是他加入了夜榜。

    “一百两,我就定一条命一百两,四十七条命,四千七百两。我挣到钱就请夜榜送去给死去弟兄的家眷,我还了十五年,还了三千五百两,还差一千二百两。”

    “学箭不能没有靶心,脱了靶,箭飞得再高再远也不知道要去哪。”这是师父教朱贵利学箭时说的话。这四千七百两就是他的靶心,他飞了十五年,靶心就在眼前。

    朱贵利闭上眼,房里顿时陷入静默。

    杀了陶大山就够一千二百两,但势必掀起滔天巨浪,朱贵利要出逃桂地。而不杀陶大山,就算改去接别的行当,蔡寡妇也没法跟着他东奔西走,亡命天涯。

    一千二百两,还要还多少年?

    蔡寡妇起身,找着弃置的木板重新钉上窗户。

    “把这债还了吧,不还,你一辈子过不去。”蔡寡妇将窗户钉死,“今晚早些休息,明早还要去宁国寺。”

    “没事了就早点回来。”她嘱咐着。

    朱贵利重新回到宁国寺,张着弓等着,等着守卫有瞬间松懈,或者陶大山不小心多走两步……

    那天,原本该上前守卫的高手缓了几步没跟上,陶大山又走快了几步。

    没有挣扎,挣扎已经结束,没有定心的箭不会命中,然而箭离手,朱贵利心底仍是涌上巨大酸楚,像是扎着心。

    他没有耽搁,立即离开宁国寺,离开桂州城,离开桂地,他跑得很远很远,比他射出的箭更远。

    昆仑共议六十六年八月秋,一箭碎陶震惊九大家,点苍震怒,将桂地搜索个遍,没抓到凶手。

    江湖人找出十个夜榜成名高手,以箭似光阴为鳌首,并称夜榜十大高手。

    两年后,朱贵利回到桂地,回到蔡寡妇家,门户紧闭,屋墙颓倒。

    原先的跑堂两年前便避难去,新的跑堂对他极为尊敬,不住哈腰:“我听说蔡寡妇跟她女儿是四个月前走的,蔡寡妇生完孩子后身子就差,后来女儿又病死……她之前就死过两个孩子……”

    “闭嘴。”朱贵利早从夜榜听说消息。他推开屋门,挂在门檐上的风铃发出脆亮的声响。

    蔡寡妇跟女儿被葬在大槌子旁边,是夜榜代立的墓碑。

    朱贵利抱着墓碑恸哭一宿。

    箭,不能没有靶心,不然飞得再高再远也不知道去哪。

    可这一箭中靶,下一箭又要射向哪?

    箭似光阴,一去不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