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人在华夏,开局上交传送门 > 第46章 赵刚归来

第46章 赵刚归来

    “旅长,我明白了。”

    李云龙机灵着呢,旅长一说“不要跟别人讲是我说的”,他便知道,这其中多半有什么隐秘。

    “孺子可教也。”

    旅长满意点头,紧接着,他说起这次打电话的目的。

    “中央军和晋绥军,最近要来我们八路军交流学习,你到时候准备一下,去你那的很可能是楚云飞。”

    “358团被老蒋重点培养,可不比你的新一团差,到时候,你记得把主力拉出来溜一圈,我们已经不需要再藏拙,别被中央军的人看低了。”

    “是,旅长!”

    李云龙说完,又想起了什么,小声问道:“对了旅长,你看都两个月了,我这团长什么时候复职?”

    “怎么,才两个月就等不及了?”

    “我肯定不着急,这不是看老赵太辛苦了吗,他本来就是政委,现在成了代理团长,又当爹又当妈的,咱于心不忍,想帮他分忧分忧嘛。”

    李云龙说的确实不假,赵刚很辛苦,但这不足以让他恢复原职。

    “你小子安分点吧,最近局势紧张,要是让你复职,多半又得整出什么幺蛾子,赵刚虽然跟你学坏了,但至少比你稳重,知道行动前需要上报。”

    旅长继续道:“李云龙,你大可放心,真到了大战之时,老总自然会让你恢复原职,但是现在不行。”

    李云龙撇撇嘴。

    什么叫又会整一些幺蛾子?

    说得好像他不是团长,就不会闯祸似的,该闯还是闯。

    等会儿咱就亲自带兵,去撬两个小鬼子的据点解解气!

    “你去忙吧,老子挂了。”

    电话被旅长挂断,没给李云龙讨价还价的机会,没辙,李云龙只能走出房间,大喊道:“通讯排,集合!”

    面对团长的传唤,周围的通讯员立马跑了过来,列队站好。

    “你们分头通知,让各营、连、排全副武装,迅速归建。”

    “是!”

    通讯排骑上马,各自离开。

    两个月的时间,新兵来了一批又一批,送出去一批又一批。

    李云龙光知道团内规模,已经达到了上万人,但却没亲眼见识过。

    这回趁国军来交流学习,正好检验一下部队的规模,免得到时候真打起来,因为不知道上万人的具体概念,从而下达错误的战斗指令。

    “老李,老李!”

    通讯排刚走,赵刚的声音便从屋外响起,李云龙一喜,赶忙去迎接。

    “老赵啊!你可算回来了!”

    李云龙迫不及待的走上去,看着灰头土脸,晒黑了不少的赵刚,他心疼道:“老赵,你可是咱新一团的政委,累倒了怎么办?要我说,这些亲力亲为的活,交给那些村干部就行!”

    赵刚拍了拍身上的泥土,这是他考察地形时,不小心沾上的。

    “老李,我算是明白,为什么你每次打仗,都喜欢带头冲锋了。”

    赵刚无奈叹气:“有些事情,不亲力亲为,与基层百姓站在一起,根本不知道下面的具体情况,不了解情况,又怎么能安排好干部的工作内容呢?”

    “不过还好,两个月下来,我也算勉强合格,掌握了不少基层的知识,短时间内不会再到处乱跑了。”

    赵刚说着,又不解的问道:“对了老李,最近又发生了什么大事吗?怎么通讯排全体出动了?”

    李云龙摆摆手:“哪里有什么大事,这不是国军的将领要来交流学习吗?旅长让咱秀秀肌肉,正好我也打算看看,新一团如今的实力。”

    “原来如此。”

    赵刚点点头,又问道:“都有哪些军官要来学习?”

    “这我不清楚,但是旅长说,来咱们新一团的大概率是楚云飞。”

    “楚云飞?就是老蒋宣传中,和你齐名的楚云飞?”赵刚好奇道。

    如果是他,倒也不错。

    在赵刚眼中,楚云飞是晋绥军中少有的英雄,敢打敢杀。

    “没错,就是他。”

    李云龙陷入回忆:“我和这家伙还有些渊源,当年忻口会战时,咱老李率部渡过黄河,结果看守渡口的358团,却以没查到新一团番号为由,把我们挡在了对岸,最后只能跟随陈瞎子的772团一起过去,别提有多憋屈。”

    “这么说,楚云飞和我们有仇?”赵刚皱起眉头。

    “倒也不是,楚云飞虽然针对过新一团,但在苍云岭,他们也支援过咱一回,算是扯平了。”李云龙笑道。

    两人一边走,一边闲聊,将自己最近几天的经历徐徐道来。

    说到有趣的地方,两人便齐齐大笑,关系好的不得了。

    …………

    另一边。

    龙虎山,一营所在地。

    此地是八路军和日军的交界地带,原本是一片荒山,但现在却多了一些碉堡,以及连接碉堡的战壕。

    “这里,可以再添加一个碉堡,与另一侧形成火力交叉,还有这里,地势本就比周围高,再建造一个炮楼,方圆数公里都能看的一清二楚。”

    张大彪站在制高点,对龙虎山的防御工事进行着建设规划。

    但这时,一名快马加鞭的通讯员引起了他的注意。

    “参谋长!”通讯员下马后,立刻喊道,“团长有令,让一营带齐装备和人手,回团部进行检阅!”

    张大彪如今已是新一团的总参谋,并兼任一营营长,带队在根据地各个重要位置,修筑防御工事。

    “回团部检阅?”

    张大彪一愣,他扫了眼漫山遍野的一营士兵,顿时明悟。

    如今一营的编制,已经来到了三千余人,两个团的规模!

    一营尚且如此,整个新一团的规模可想而知,保底都有上万人。

    都快赶得上一个师了。

    人数越多,指挥起来就越难。

    这一点张大彪深有体会,所以必须拉回去检阅,进行集中训练。

    团长需要习惯当“师长”的生活,营长也需要习惯当“团长”的生活。

    通过集中训练,各个部队之间,也能加强协助作战的能力。

    念及至此,张大彪朝司号员喊道:“司号员,吹集合号!让全营集合,另外把新军装通通换上,都他娘的精神点,别给一营丢份!”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