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罗秀海被一个电话叫到了市里。
在一个富丽堂皇的办公室里,那个让他马首是瞻的中年人看上去很是生气:
“你自己看看!今天你惹出了个什么祸?”
罗秀海以一个极为难受的半鞠动作飞快地刷着中年人递来的iPad,冷汗直流。
让罗秀海如此紧张的,便是美食协会的会长,陈志荣。
让陈志荣如此震怒,要大半夜将罗秀海从市郊渔港召来的,是在傍晚时占据了2个小时热搜的一张贴子:《美食协会迫害校园小店》。
这张图文并茂还带有偷拍视频的贴子不仅还原了罗秀海下午在罗浩店里所说过的所有话,甚至还把街道办的执法过程都给贴了上去。
在贴子的最后,还有大学城超市老板的采访视频:
“那个阿浩啊!他平时都在我们超市进货的,怎么可能会卖三无产品呢?而且他的煲仔饭是真的做得不错,我也经常帮衬,该不会是被打击报复吧?”
在所有的转发中,都附带了这张贴子的出处,就是本地的校园网论坛。
“为了压下这个热搜,你知道我花了多少钱吗?”
罗秀海颤颤抖抖地将iPad放回了陈志荣的大桌子上:
“陈……陈总,这校园论坛,咱协会管不着啊……”
陈志荣重新点燃了烧了一半的雪茄,语重心长地向罗秀海说道:
“秀海,你也不是小孩子了。有时候做事,得分场合。就像今天,明明有学生在店里,你还那么大张旗鼓地去找阿浩的麻烦,很容易给人落下话柄。再说了,集团现在借着协会的势上市在即,你别给我弄出什么负面新闻!”
罗秀海的冷汗随着发际线渗进眼里,都不敢去擦,只能一边用力地闭上眼睛,一边痛苦地问道:
“那么……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办?”
陈志荣眯起了双眼,重重地吐出了一团烟雾:
“怎么办?人家现在借着我们的势把协会架到火上烤了,你说怎么办?自己闯出来的祸,自己去解决!”
罗秀海离开陈家大宅时,整件衬衫没有一处是干的。用手帕擦掉脸上的汗,拿出手机拨去了一个电话:
“跟街道办联系一下,退回罗浩那小子的货,再拿点钱去安抚一下,以免他再利用那些大学生去把事情闹大。另外把他拉进协会的事,暂缓一下。那小子是个隐患,我们不能太正面地去打压他,得换个方法……”
……
“他们真的把我的货还回来了,还赔了我几万块呢!”
在罗浩惊讶地数着钱时,姜珊盖上了面前的笔记本电脑、摘下了眼镜:
“正如你所说,美食协会只控制了本地媒体,但对于广阔的互联网世界,他们的影响力还是有限。现在的大学生除了炒CP,最喜欢的就是吃瓜了。在网上爆出这种强权欺压小市民的新闻,而且新闻就发生在他们的身边,他们还不主动帮你把事情炒大?”
整整十万块,罗秀海为了平复这件事,可谓是下了血本了。
把钱点了两次后,罗浩才放心地把钱收起。但看着他这副守财奴一般的模样,姜珊顿时觉得好气又好笑:
“就这十万块就把你打发了?你倒是有点出息行吗?”
罗浩小心翼翼地把钱锁进抽屉里后,才转过身来,一本正经地向姜珊说道:
“十万块当然不能把我打发,不过这是我的二次创业准备金呢!得小心放好才行嘛!”
姜珊当然知道,一心想要报仇的罗浩还有后手:
“那你的二次创业打算做什么。”
罗浩的眼睛亮起了光:
“冰室!”
“冰室?”
对于冰室的源起,坊间有两种说法。
一说,是梁启超在上世纪10年代从日本回国后,以《庄子·人世间》中的那句“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吾其内热乎”为名,给自己在天津设置的意大利式两层书斋命名为“饮冰室”而始;
另一说,则是上世纪50年代在香港兴起的一种“平民西餐厅”。由于当时的港英政府对餐饮行业发牌限制极为严格,可以贩卖所有食品的“普通食肆”牌照非常昂贵,而只能贩卖小吃的“小食食肆”牌照则相对便宜。而为了同时满足食客的需求以及食环署的检查,这些“平民西餐厅”就会以雪糕和冷饮作为主售产品,以蛋挞、菠萝油、西多士为辅售小吃。而在70年代过后,随着香港经济的蓬勃发展,茶餐厅渐渐取代了冰室的位置。而人们对冰室的回忆,大多都停留在了由大帅哥郑伊健所主演的电影《九龙冰室》罢了。
不管怎么样,半个月后,原来的无名煲仔饭店被改头换面,在租下了隔壁的店面扩大经营后,挂上了“浩记南洋冰室”的招牌。
不足100平米的冰室里,地上是普通的防滑砖,墙上贴着半人高的洗米马赛克。而卷边的电影海报与天花上挂着的二手吊扇,更是让这个只有八张桌子的冰室融入了浓浓的港风之中。
站在冰室的门口,姜珊对这简陋得有些土气的冰室略感失望:
“所以,这就是你两个星期的装修成果?”
罗浩抓了抓脑袋:
“才十万块钱啊!你想做成什么样?再说了,我把大部分的钱都拿去买设备了……这一大半的装修,还是学生会的孩子义务帮我做的……”
“但我看厨房里的设备全都是二手货啊!”
“额……能用就行,别管新的旧的!”
浩记冰室的开业,引来了许多大学生的关注。对于这些00后来说,早在上个世纪就已经消失了的东西显得那么的新奇。
而罗浩除了保留了原有的煲仔饭之外,还增加了许多传统的冰室冷饮和南洋小吃。再加上罗浩卖的东西定价也不高,开店不到3个小时,所有的食材便被沽清了。
正所谓奇货可居。罗浩的冰室开业三小时即沽清的消息在大学城内很快就传播了开来,并在第二天吸引了更多的学生前来吃饭。而由于冰室的座位不多,更多的学生干脆就选择了打包外带。
结果,在第二天开店才一小时多一点,店内的食材又再次沽清。
“浩啊!你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为什么你的厨房就不多备点料呢?”
火爆的冰室在大学城里引起了一阵怀旧消费潮,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接连三家港式冰室开在了罗浩的冰室附近,看上去大有围剿之势。
在第三家冰室开业的时候,姜珊终于忍不住找罗浩商量了:
“喂,你看那几家新开的店都围在我们周边,是不是协会又要来搞我们了?”
叼着根牙签在门口晒着太阳的罗浩懒洋洋地指了指对面的门牌:
“看到美食协会的认证标志了吗?人家摆明是要围堵我们呢!”
姜珊急了:
“那你不想点对策吗?”
罗浩吐掉了嘴巴里的牙签,伸了个大大的懒腰:
“就怕他们不来呢!现在一下来三家,我们可以干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