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味在江湖 > 茶与点心

茶与点心

    这“千味堂”所处,是一幢上世纪30年代的岭南古屋。主屋门前的“1932”石刻字表明了这幢楼房的历史。

    月挂天空,枝垂灯笼。

    罗浩三人踩在干净的石板路上,一边走着,一边有种梦回民国的错觉。直至领路的女人把他们带到后院一个石桌前,才在高悬在凉亭上的灯泡处找回现代的感觉。

    “三位请先坐,我去请叶先生过来。”

    等待叶江海的时候,一旁的茶女开始了她的表演。

    她先是取出了一块茶饼,用茶锥切下数块干叶后,将切下的碎片倒在一个方木盘中。

    木盆中大小不一、参差不齐的碎叶在茶锥的敲击与锥刺下,很快就化整为零,变成了碎碎的茶叶,又从方木盘的缺口出滑进了紫砂茶壶中。

    一旁的小碳炉上,透明的玻璃壶升起阵阵白雾。茶女却未急着泡茶。

    只见她轻轻提起玻璃壶,看似漫不经心地浇在褐色的茶具上。但仔细一看,每个茶具所接到的水量却是极为相近,可称雨露均沾,不多不少。

    吴倩倩虽是大马人,祖上却是潮汕人。尽管她的家人已经是第五代的华侨,但冲泡功夫茶的习惯是一直延续到她的父辈一代。于是在看着茶女冲茶的同时,也顺便为罗浩和姜珊做起了解说:

    “这叫白鹤沐浴,就是指用开水去烫洗茶具……这叫观音入宫,指将茶叶放进茶碗中。具体的放量要根据茶具的大小和茶叶的种类来决定……这叫悬壶高冲……这叫春风拂面……”

    有了吴倩倩的专业讲解,茶女的冲泡反而更加来劲了。给茶碗注水之时,甚至突然把手高抬,让水流瞬间变成了升龙般的长流,冲得茶碗里的茶叶啪啪作响,却没往碗外溅出一滴水花!

    这手技艺,让姜珊看得直呼过瘾,甚至还鼓起了掌!而茶女只微微一笑以作回应,并未因此而骄傲导致操作出错。

    功夫茶的冲制尽管繁琐,但也不过是片刻之间。三杯黄澄澄的功夫茶很快就放到三人的面前,伴随一声“请茶”后,茶女便默默地退到了一旁,隐于院落树影之中。

    罗浩学着吴倩倩的模样,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捏起了茶杯,吹了吹滚烫的茶汤后,浅浅地尝了一口。

    一口熟茶,一道芳香。

    罗浩慢慢地让茶汤在嘴里回转了两圈后,才将其吞下。闭着嘴巴去体验茶的回甘与残留在嘴里的茶香,很是过瘾。

    终在味散之后,轻声赞叹:

    “这种陈年的熟普,味道虽淡,但回口却极为霸道。这回口的茶劲,连武夷山的金俊眉也只能甘拜下风吧”

    姜珊虽不懂喝茶,但不妨碍她勇于去尝试新鲜事物。

    再说了,不就是茶嘛!谁没喝过呢?罗家村的渔民们每天出海都泡上满满的一罐茶叶,只是自己一直感觉那些粗茶梗泡出的茶水太苦,只尝了一次就没有再喝过了而已。

    姜珊也学着罗浩的模样用三指捏起了茶杯,吹凉了表面后,先用舌头舔了舔,发现几乎是没有味道,也不算太烫,于是干脆就一口喝下了整杯茶汤!

    “咕咚”一声后,姜珊只感觉全身的毛孔全都舒展开来了,浑身上下散发着暖洋洋的气息,甚是舒畅!

    “好喝!再来一杯!”

    随着姜珊的一声招呼,茶女随即从凉亭外的树荫下走出,再次取下玻璃壶,为姜珊冲泡了第二杯茶。

    “珊珊,这功夫茶可不能喝太急,可是会把人喝醉的。”

    姜珊只听说过喝酒会喝醉,喝茶也会喝醉,倒是闻所未闻了,立刻就追问道:

    “醉茶是怎么一回事?为什么茶也会喝醉?”

    茶能提神,是由于茶里含有着咖啡碱。功夫茶作为高浓度的茶叶饮料,其咖啡碱的含量比普通冲泡的茶叶水要高出十多倍至数十倍。如果空腹喝进大量的功夫茶,过量吸入咖啡碱,就很容易会出现过敏、失眠、头痛、恶心、站立不稳、手足颤抖、精细工作效率下降等现象。

    如果醉茶严重了,甚至还会引发肌肉颤抖,心率紊乱,甚至惊厥、抽搐等症状,这是中枢神经系统发出的危险信号,严重则可导残致死。

    听完吴倩倩的解释,姜珊吓得连忙把手中的杯子放下,吐了吐舌头后,一脸害怕模样:

    “太可怕了……那我还是先不喝了……”

    罗浩笑了笑,继续喝完杯中剩下的茶汤,并示意茶女为他续上第二杯:

    “其实茶跟咖啡一样,有其害处,也有好处。长期喝茶能降低铂金森症病发的概率,也能消脂减肥。只要控制得当,不要过量,便有利而无害了。

    再说了,喝茶时只要配些茶点,那么醉茶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我相信叶先生不会只给我们准备这么好的茶,而不给我们准备小吃吧?”

    话音刚落,叶江海爽朗的声音便从屋后传来:

    “三位朋友,你们来得可真巧!这茶刚泡好,厨房的点心就准备好了。你们稍坐片刻,先吃些小点心垫垫肚子吧!”

    虽然只听其声而不见其人,但叶江海终究还是发话了,让姜珊紧张的心情顿时就平复了下来。等了不到两分钟,一名衣着朴素的少女便端着一个小托盘从屋后走了出来。托盘上面的,自然就是叶江海为大家准备的餐前小点。

    点心共有三份,每份三件,数量不多不少。除了粤式糕点中常见的水晶糕和咸茶果外,桌上还有一份长得跟沾糖油条似的点心。对这份毫不起眼的点心,罗浩反而是提起了极大的兴趣。伸出筷子夹起一尝,当场拍桌:

    “好!”

    吴倩倩是外国人,不懂这份广式点心“好”在哪里;姜珊更是一头雾水,搞不懂罗浩为何如此兴奋。

    罗浩把整块点心吃完后,又用茶漱口,方才解释:

    “这是雪山糖沙翁,一种几乎失传的传统点心。”

    “失传?为什么?”

    罗浩苦笑了一声,脸上看似很是无奈:

    “因为……这玩意太朴素、太简单,但做起来又太复杂了。它的原料有黄油、面粉、鸡蛋、水和糖。但烹做时,却先要将黄油在开水里化融,加入面粉搅拌到完全吸收,再一个个打进蛋直至融化。这过程中,还要保持匀速匀力的搅拌,最后再下油锅炸熟捞出,撒上糖霜。

    所以你说这玩意难吗?不难。好吃吗?好吃,但不是特别好吃。但做出来非常复杂,人工远远超出了物料成本,于是愿意做的人就越来越少,也就慢慢的失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