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浩的解读让吴倩倩和姜珊都立刻夹起了一块雪山糖沙翁到到嘴里。甜、香、糯,这是简单而唯一的风味,没有再多的装饰和点缀。但她们都知道,吃进嘴里的,不仅仅是一件简单的点心,更是一种属于饮食文化的历史和传承。
点心吃完,茶也续了多杯。餐前食既终,主食也该上了。
就在这时候,一身厨衣的叶江海终于从屋内走了出来。一边擦着手,一边笑容满面地坐到了罗浩的对面:
“小罗,连雪山糖沙翁都知道,看来懂得挺多的嘛!”
罗浩以茶代酒,向叶江海举杯致敬:
“江湖传闻,叶先生是新派厨师,追求的是公式化的美与极致的融合与创新。但今天能够在这里吃到这道雪山糖沙翁,我才知道叶先生原来还是一名知古知食的优秀厨者。过去的误会,实在让我倍感汗颜。罗浩就以此茶向叶先生致敬,还请叶先生对罗浩之前的无礼多多包含、多有见谅!”
叶江海哈哈大笑,与罗浩以茶对饮后,又示意家仆端酒上桌。
两个陶瓷弯瓶与四只酒杯很快就被摆到桌上。叶江海作为主人,主动为三人倒上了酒:
“无酒不宴,这是四海皆准的道理。既然今晚的主题是‘春’,上的菜也是岭南菜,那么酒也自然要喝岭南酒,这才对味!来,咱们先走一个,再来上菜!”
罗浩自幼出海,酒量自然不差;吴倩倩虽然是大马华侨,但西厨出身的她本身就是一个合格水平以上的侍酒师,酒量那是相当的出色。
但当他们二人看到姜珊很淡然地接过了叶江海递去的酒时,脸上惊讶的表情倒是让姜珊纳闷了:
“干嘛?我当年可是喝遍全系无对手呢!我妈带我去检查过身体,说我体内有种什么酶,分解酒精特快,简直就是千杯不醉……”
刚说完,便举起酒杯一口闷。但酒未进喉,便忍不住扭过头去“噗”的一声全喷了出来:
“哇!这是什么酒啊?好腥啊!”
吴倩倩是第一次听到有人用“腥”去形容酒,立刻就对杯中之酿提起了兴趣。
一看,是洁白剔透的酒液,应该是粮食酒;
一闻,一种奇怪的异香扑鼻而来。不难闻,但需要适应才能接受。
浅尝一口,让酒液从嘴里滑过每处味蕾。微辛,偏甜,不难喝,入喉后还有阵阵清凉感。
“这……这是什么酒?”
罗浩没有没有解释,只向叶江海问道:
“叶先生也喝得惯玉冰烧?”
叶江海摇了摇头,但还是一口喝下了杯中酒:
“不如,你先跟这两位美丽的小姐解释一下,什么是玉冰烧?”
玉冰烧,是广东佛山特有的一种低度米酒,又称烧酒。
其特殊之处,便是在米酒蒸酿后将其导入大瓮之中,再放置肥猪肉进行浸泡。经过大缸陈藏,精心勾兑,猪肉里的脂肪会释放出氨基酸的风味与酒香混合,大大地增加米酒的甜度;同时肥肉又能吸附蒸酿酒中的杂质,使其晶莹剔透。
“玉冰”二字,“玉”在粤语中与“肉”同音;“冰”则指酒体无暇,有如冰般洁白。而“烧”,则指酒为米酒,即烧酒。
“姜珊你真的在罗家村白活那么多年了,连烧酒也喝不习惯?”
姜珊被罗浩说得满脸通红,即刻反驳:
“咱家喝的都是米酒,哪有人喝肥猪肉泡酒的啊!”
吴倩倩给姜珊打了个圆场,示意罗浩别在这话题上继续了:
“人家年轻人喝不惯你们老头子的酒,这有什么奇怪的?大家都饿了,就别再深究了。叶先生,不妨先上菜,饭后再谈,可好?”
叶江海点了点头,朝一直在凉亭外候着的侍者挥了挥手,示意他去通知后厨上菜……
……
片刻之后一个热腾腾的盘子端到桌上。
雪白的大盘子上,整整齐齐地列着四个看上去土里土气的炸春卷。
姜珊伸长了脖子,上下左右看了半天,方才满腹疑惑地小声向身旁的吴倩倩问道:
“就这?”
吴倩倩做了个噤声的表情,又夹起了一块炸春卷到姜珊的碗里:
“先尝一下再说话吧!”
姜珊小心翼翼地夹起碗里的春卷。端倪一阵,张嘴咬下……
牙齿切断了薄脆的春卷皮,一股奇妙的感觉便充斥了她的整个口腔!
酥脆的春卷皮入口即化,嘴里却丝毫没有感觉炸粉皮所常见的硬戳感!肉陷Q弹而不粘牙,却在口腔里留下了一股难以形容的清香与芬芳!
闭眼细品,细细咀嚼,又能感觉到在唇齿之间还有……还有一种还有一种说不出来肉香!那绝非普通猪肉所能带来的口感,这究竟是什么?
姜珊睁开眼睛,看向筷子上夹着的半截春卷。但无论他怎么看,那都是炸皮裹猪肉,除了颜色有些特别以外,完全与普通的春卷没有任何的区别!
她把剩下的半截春卷吃完后,脸上又再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我服了!这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这时候,罗浩也刚好吃完了一块春卷。轻描淡写地说道:
“分子料理?叶先生,您也赶这时髦啊?”
叶江海没有否认,但他并不承认“赶时髦”这一说法:
“时不时髦另说,小罗你不妨先说说,分子料理的核心理念是什么?”
罗浩不加思索,立刻答道:
“通过改变食材的物理状态、改变食物的原始表征,从而创造出新颖的料理表达形式!”
叶江海两手一摊:
“那就是了!所谓的分子料理,就是通过对食材增加外力,改变其原有的颜色、形状以及性状。在数千年的中国餐饮文化历史中,早就出现了分子料理理念的烹饪手法。”
“真的吗?”
看见众人惊讶的模样,叶江海把手在空中挥舞了一下,往下解释道:
“早在一千七百多年前,中国人就已经发明和提炼了琼脂,用以制作酸角糕、杨梅豆腐等甜点。而西方世界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科学文化得到飞跃性的发展,才给西餐的烹饪制作带来了标准化、量化的基础,这也就是分子料理的基础。但事实上,烹饪的本质,就是对食物进行可使用制作。像你刚刚吃的那份春卷,我不过是把猪腿肉表面上的肥肉切下薄薄的一片,用水煎走脂肪后裹上面粉和玉米粉,做成春卷皮。
剩下的肥肉与瘦肉剁成泥后摔打出浆,拌入用波菜和芹菜打出来的菜糊,加上蒜末、耗油、酱油,裹在肉皮里先蒸后炸,那便是一道用普通食材和普通技法所制作出的中式分子料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