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无为将自己的警官证,在女人面前晃了晃。
女人并没有多少反应,表情看起来依旧淡淡的。
“哦,警察呀,那我给你打9折好了!”
苏无为:……
“有事情问你!我们是在这里问,还是把你带到派出所去问?”
之前在基层派出所实习的时候,师傅曾经告诉过苏无为,对付有些人,你就根本不能跟他客气。
果然。
听到他这句话,女人脸色变幻了几下,随后又换上了一副笑脸。
“哎呀,小哥哥,别这样嘛!有话好好说,我们是守法公民,都是依法纳税的!”
苏无为显然不想继续废话下去。
他用手指轻轻扣了扣收银台。
女人瞬间闭上了嘴巴。
“你们这里每天客人多吗?”
没想到的是。
听到他这句话,女人瞬间开始破口大骂。
不过,她骂的并不是苏无为,而是街上的其他商家。
“这些个狗杂碎,天天就知道降价降价。老娘这家店,装修加铺货花了上十万,结果每天的营业额还不到一千。”
“要是这个速度,光回本儿都不知道要猴年马月,更别说赚钱了!”
女人原本还想继续说些什么,可看到苏无为的眼神,他瞬间表情悻悻地闭上了嘴。
“最近这几天,有没有一个男人来你们店里买过东西?”
“来这里买东西的,大多数都是男人!”
“他戴着棉线帽和口罩,将自己包裹的很严实。”
这时候,中年女人换上一副神秘兮兮的表情。
“警察同志,是不是有什么杀人犯,跑到我们这里了?”
果然,爱吃瓜是国人的天性!
“不该你问的别问!好好回忆一下,这对我很重要!”
见苏无为油盐不进,女人顿时觉得有些无趣。
她仔细回忆了片刻,随后点了点头。
“倒的确有这么个人!”
住在凌云村的,大多都是一些中下底层的打工人。
这些人并不注重外形和外表。
尤其是在凌云村里的时候。
如果是去买东西,大多都是很随意的穿搭。
有的甚至穿着家居服,踩着拖鞋,直接就出门了。
按照女人的回忆。
大概是4天前的傍晚。
有个男人来店里买了些零食,还有啤酒。
跟其他人不同,这个男人将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不仅戴着棉线帽,围了围巾,还戴上了口罩。
正因如此,女人这才多留意了两眼。
起初他以为对方是生病了,可后来观察发现不像。
男人选好几样东西,很快就结账离开了便利店,两人甚至连话都没说上。
刚刚进门儿的时候,苏无为就已经发现了,这家便利店并没有安装监控摄像头。
“我这里都是些便宜货,装那玩意儿干啥呀?再说了,我家就住在附近,谁敢到我这里来偷东西?要偷也是偷其他人的!”
说到这里,女人又开始忿忿不平了。
一会儿说其他人联合起来欺负她,一会儿又说其他人的店里卖假货。
苏无为无意参与这些商战。
“你仔细回忆一下,他出了店以后往哪个方向走?或者说,他身上有没有什么其他特殊的地方?”
被问了这么久,女人已经有些不耐烦了。
要不是顾忌苏无为警察的身份,估计他现在要开始破口大骂了。
“没有,就是个普通客人,我哪里还管得了那么多?”
苏无为有些失望。
这好不容易发现的线索,眼看又要中断了。
就在这个时候。
中年女人似乎想起了什么。
“他买避芸套算不算?”
此话一出,原本还打算转身离开的苏无为,瞬间又打起了精神。
“你不是说你没关注他吗?那你怎么知道他买了那种东西?”
听他这么说,中年女人顿时笑了起来。
“我说小兄弟,你这么年轻,应该没有女朋友吧?”
苏无为正准备发作,女人瞬间话题一转。
“我们这是哪里?三教九流聚集之地的凌云村,做那种生意的女人多的是!”
根据老板娘的回忆。
中年男人在买单的时候,她无意中瞥见对方口袋里的包装盒。
大家都是成年人,她自然明白那是什么东西。
说到这里,老板娘又嘀咕了一句。
“说起来,阿红有几天没来我这里买过东西了,以前她几乎天天来的!”
苏无为清了清嗓子。
“阿红又是谁?”
听她这么问,女人从鼻子里哼了一声。
“她说是做销售的,可看她那身打扮,再加上一身的香水味,估计就是出来卖的!”
至于对方叫什么名字,她并不清楚,不过住处大家可以大致说出来。
从便利店离开后,苏无为辗转来到一栋民房前。
在听说了他的来意后,房东倒是非常配合,拿出住房登记册,开始仔细查找起来。
“倒是有几个名字里面带红的,要不我挨个打电话问问?”
苏无为笑着摆了摆手。
他接过登记册,记下那几个名字带红的个人信息。
“您这里房租一般几月一结?”
“押二付一,如果租的时间长,还可以更便宜些。”
凌云村的位置不算太偏,可房子却租不出太大的价钱。
这里环境太差,稍微有点经济条件的人,都不愿意在这里入住。
眼前这个老板,还算是有些经济头脑,如果提前支付一年的房租,就可以少收一个月的费用。
根据他的回忆。
有不少人都选择年结,毕竟可以省下一个月的房租。
而且如果想提前退租,只要自己能找到愿意续租的,房东也不会扣押金。
“你找阿红?”
就在两人聊天的时候,一个老太太拎着塑料袋儿走了进来。
看到是她,房东赶紧迎了上去。
“妈,都跟您说了好多回了,您身体不好,就不要去买菜了!”
老太太拍了拍儿子的胳膊,转头看向苏无为。
“对呀,阿姨,您认识这个叫阿红的吗?”
苏无为心里顿时升起希望。
他隐隐有种预感。
那个油锅里的爪子,极有可能就是这个叫阿红的。
按照老太太的说法,她的确认识一个叫阿红的。
对方就是这里的住户,平时里很客气,见到老人也会主动打招呼,这一来二去的,两人就熟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