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牧几人赶到集合点时,这里已经有不少人了,大家在老师的组织下,开始在周围寻些柴火,堆在集合点中间的一大片空地上,待同学们都到后,就开始烧洋芋吃了。对于这里农村的孩子而言,洋芋是野炊最好的食物了,当然有时候也会带些茄子,辣椒之类的,增添一些种类。饮料自是很少的,一般都是自带的清水,不过大家会带一些水果,毕竟每家房前屋后总会栽种一些果树,现在是九月份,多数只有梨了,还有一些比较晚熟的桃子和李子。
李牧也去找了一些柴火,没过多久同学们基本已经到齐。校长点燃了柴火堆,火苗逐渐扩大,形成波浪形的火势。李牧离的近了些,燥热的空气温度将他的脸烤的生疼,只好退的更远一些。
烧洋芋也是有技巧的,并不是火势正旺的时候最好,而是待火烧的差不多时,余下火红的木炭,然后将木炭铺开一层,将洋芋扔到木炭里,再将铺开的木炭回笼盖在洋芋上面,这样洋芋被木炭包裹加热,这样受热最为均匀,烧出的洋芋是最好吃的。
等待的时间最为漫长,尤其是等待美食的时候,不知暗中咽下了多少口水,望眼欲穿。可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大家也只能等待。这时同学们成群的聚在一起闲谈,李牧将剩下的一个梨分成5块,分给同行的5人,心有余悸的回忆着刚才遇蛇的事情。不一会,洋芋已经烧好,校长按照集体的数量,让每个同学自己先拿两个,不够的可以从剩下的里面拿。
李牧拍了拍张杨的肩膀,说道:“张杨,你去把我们几个的都拿过来吧”
“哦”张杨似不太情愿,不过也没有拒绝。
张杨站起身,想为几人去拿洋芋,却被李牧叫住了。李牧觉得张杨是真傻,那洋芋刚烧好,这么烫,他就这样用手去拿。
无奈之下,李牧将自己装梨的布袋递给他,让他用两根木棍洋芋夹住放里面,至于布袋被抹黑弄脏之事,也不甚重要了,回去自己洗一下就好。
洋芋被张扬兜回来了。
李涛从自己的背篓上折下三根竹片,将其中两根递给李牧和张杨,说道:“喏,竹片给你,李牧你帮李孟襄刮,我帮王芸刮,张杨自己刮自己的。”
“那她们自己不会刮吗?这样的小事情”张杨反驳道。
“嘿,这烧煳了的洋芋皮,你给她们刮,那不得染在脸上,变成小花猫呀!”李牧在一旁笑道,说着看了一下王芸和李孟襄的脸。
“你才变成小花猫呢,就你那样我看还变成灰老鼠呢!”李孟襄有点生气。
“你!”
“怎么样?”
“没事,好男不跟女斗。”
“切!”
众人见二人斗嘴,只觉得好笑,也没有阻止,在一旁看戏。
……
洋芋在被火炭烧烤后,表层的皮和浅层的组织会被烤煳,保护里面的部分加热熟透,所以在吃的时候,需要刮去外面糊掉的部分。李牧趁着洋芋表面刚受热还保持干脆,用竹片快速的刮着,原先还黑乎乎的,像一个半干马粪球一样的洋芋露出了金黄的颜色,让人食欲大动。
他将第一个刮好的洋芋递给李孟襄,李孟襄伸手接过,好像完全忘记了刚才两人还斗嘴来着。其实只是李孟襄则拿出了一瓶下饭神器——老干妈,李牧心里馋呀,迫于生计只好决定不与李孟襄计较,主动给她刮了洋芋。
“让你说我是小花猫,让你说我是小花猫!”李孟襄在心里重复着这句话,越想越生气。
李孟襄也是会心里记仇的呀,李牧总是和自己斗嘴,还说自己是小花猫,虽然猫很可爱,但那也不行!所以她决定给她点颜色瞧瞧,让他知道自己可是不好惹的。
心里有了报仇的意念后,这个思想就一直萦绕着,看着火堆熄灭的木炭,李孟襄眼前一亮,悄悄地将一节木炭攥在手里。李牧自是不知道李孟襄对他产生的歹毒想法,正专心的吃着自己的洋芋,蘸上一点老干妈,美滋滋。
“李牧,看这里。”李孟襄叫了李牧一声。
“啊,咋了?”李牧下意识的回应,刚抬起头,眼里一个巴掌在眼前急速放大。
“啪!”李牧直接受到了一个大逼斗,并且那手趁他还没有反应过来,在他脸上抹来抹去。
李牧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愣在那里,几人看到李牧被抹了一脸黑,都忍不住笑了起来,几人笑声吸引了附近的其他同学,于是更多人也跟着笑了起来。
李牧哪里吃过这样的亏呀,只觉得心里一股子气直上心头,丝毫没有什么怜香惜玉想法,正好自己刮洋芋,也是一手的黑灰,这不报复回来怎么行。
李牧‘蹭’地从地上窜起,就要将那一手的黑灰抹到李孟襄的脸上,让她真当一次小花猫。
李孟襄见李牧反击,立刻大声呼救:“老师,李牧他欺负我。”
孙荣已经注意到这边情况,这种事情一般就是同学间打闹,如果是男孩子,没有真闹起矛盾,他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看看热闹。不过这次李牧欺负女孩子可就得阻止了,于是就大声制止了李牧的反击:“李牧,李孟襄和你开个玩笑,你咋还急了呢,男孩子黑点怎么了,赶快去洗了,别在这丢人。”
听到老师的偏袒,李牧只觉得心里委屈,这还是他第一次被一个女孩子给欺负了,不过也没办法,她有老师撑腰只好一个人灰溜溜地到小溪边洗脸。他看着水里的自己,一脸的黑,只看得到一口白牙,自己都忍不住笑了起来。至于被人笑他这件事,李牧本来就不在意,这些事也不是第一次了,已经习惯,于是心里想着这次就不计较了,好男不跟女斗。
李孟襄见李牧不和自己计较,也松了口气,想来自己怎的就突然这样给李牧抹了一脸,一点都没有女孩子的文静。还好,还好,自己没被抹一脸黑,那得多丢人啊。想到这里,她从袋子里拿出一包辣条,递给李牧当赔礼道歉。李牧本来也不打算计较了,还收到一包辣条,心情又好了不少。
大家吃饱喝足,又休息了一会,老师便组织大家背着柴火回学校,这样每年一度的找柴火的集体活动就已经接近尾声。
李牧已经六年级,这也是他最后一次参加这个活动,他背起背篓回望远处的青山,这是最后一次告别。
听说后来,没过几年,国家对偏远山区的教育投入多了,学校有了经费,食堂做饭改为用电和煤,也不再需要学生上山找柴了。
上山砍柴也成了一代孩子的回忆,保留在了过去的时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