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牧的初中是镇上唯二的两所初中之一,但这里确实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学校管理很混乱,时常出现班级之间,年级之间,甚至于学校和学校之间都能见到的集体斗殴。据说学校已经连续三年升学率全县倒数第一,升学率只有30多,这是什么概念呢,就是这里每10个孩子只有3个能上高中。面对全县60多的总体升学率来说,这是非常差的教育水平了。
这样的教育环境是多方面的,第一,这里属于云南的偏远地区,教育水平不发达,没有足够的教育师资力量,学生的整体水平比较差,老师的整体教学能力弱。第二,李牧所在的镇属于县里的偏僻地区,长期处于贫困地区名单,交通不便,教育的信息差巨大,这里的孩子难以获取第一手的教育前沿资源。第三,这里属于少数民族和汉族混居的地方,再加上各个民族比较混杂,有一定的民族性矛盾,所以矛盾较多,年少气盛的学生自然也继承了这种矛盾。第四,这里的人对教育的认识不足,甚至很多家长都还认为教育没有作用,不如早早的跟着他们到广东、深圳打工,这也导致了这里辍学的孩子比较多。第五,这里的校长对于孩子的教育环境没有足够的认知,上任5年来把这里的教育水平直接降低了15个百分点,并且校长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
李牧为什么会因为一点小事就被围殴,从这里就可以管中窥豹,这样的事情不在少数。这种乱象使得每个团体之间都比较“团结”,每个村子、地区、民族都形成自己的小团体,在这种环境下,爆发出矛盾也必不可免。其中一些村子和民族民风剽悍,往往在学校里占据“霸主地位”。
李牧在小学时打架也不会有什么恶意,往往也不会下手太重,有时候就是开玩笑过了或者一些小事出手,过后大家还是朋友。现在面对这样复杂的环境,他一时间也不知道怎么面对,只是不主动去招惹是非。
环境改变着人的性格和行为,初一开始每个同学都不熟悉环境,还在小心翼翼的摸索阶段,经过一个多学期的摸索,大家都逐渐适应这里的环境。这种适应也形成不同同学的不同选择,一些人能在这种环境下保持本心,不骄不躁,坚持着学习能改变人生的理念;一些人开始跟风学习“乱象”,以为潮流,开始自暴自弃,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更多人则在其中摇摆不定,没有认知到这其中的道理,开始随波逐流,学习搞不好,又没有彻底放弃自己,每天浑浑噩噩。
中午,李牧拿着饭盆,从汹涌的人群中挤进了食堂,打了一份米饭,一份炒肉和一份豆腐。打完饭,他走出食堂,食堂入口打饭的同学依旧排成一条长龙。这条长龙歪歪扭扭,很多同学堵在入口处,时不时能见到插队的同学抱着饭盆,弯着腰,躲过维持纪律老师的视线往前跑,找到一个缺口挤进队伍。
穿过操场,走到宿舍楼下,李牧看到几个初三年级的同学在吸烟,聚在一起拦住一个初一年级的同学,应该是索要保护费一类的东西。李牧没有多管,就视为没有看到,继续加快脚步。
回到宿舍,李牧坐下准备吃饭,这时卢正也刚好打饭回来,于是挪开一个位置给他坐下。李牧从箱子里拿出自己从家里带来的火腿罐头,给自己舀了一勺,也给卢开舀了一勺,随后便收了起来没有继续分享的意思,宿舍那么多人,如果分享自然是不够分的。
在李牧宿舍里存在两个比较离谱的同学,他们已经懒到不想去打饭了,但又没有胆量和能力让其他同学帮忙打饭,于是只能到处“乞讨”,从每个已经打饭回来的同学那里分一点。食堂阿叔给的饭量和菜量是很足的,大多数同学也是愿意分一点出去,也不愿意因为这点小事和这些同学翻脸,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李牧自己本来饭量就比较大,这一次食堂给的饭并不多,所以在这一次李牧并没有给他们分。其中一人见到李牧如此“吝啬”,嫌弃的吐槽李牧小气。李牧早就见不惯这些人了,于是也反怼道:“给不给我自己乐意,你们怎么就像要饭的一样,要靠别人养着,搞的我像你爸一样。”
李牧这话一出,宿舍的气氛顿时紧张起来,那个同学眼睛盯着李牧,但一时间并没有发作,似乎是在衡量双方的实力差距。李牧自然也不想示弱,也是瞪眼返还回去。就在对方想要发作的时候,卢开及时将李牧拉开,让这次潜藏的矛盾没有爆发出来。李牧见卢开拉开自己,也就借着这个台阶,不再纠缠,毕竟谁也不愿主动挑起矛盾。
卢开拉着李牧坐回自己的床位上,小声附在李牧耳边说道:“李牧,不要主动招惹他,上次我不给他分饭,吐槽了一下,他就生气了,拿起饭盆就往我头上砸过来,还好我躲得快。”
李牧看了一眼卢开,这件事情他自然是知道的,而且是亲眼看到的,那人还想动手,被李牧拉开了。出于不想惹事的想法,加上卢开自己也不是那种有什么“背景”的情况下,李牧也就是帮忙解围,最后这事情也就不了了之。现在想来,自己当时还想劝卢开忍着一点,息事宁人的想法多少有点自以为是了。
“未经他人事,莫劝他人善”李牧第一次体会到这句话的含义,当这件事真正发生在他身上的时候,他也觉得怒火中烧。
这件事也终是将李牧和那人的关系闹僵了,李牧倒也觉得挺好,对于这样的人就应该不要去理会,简单说就是“莫挨老子”。
初一年级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对初中“生存法则”的熟悉之后,或好或坏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生态位,不过这种生态位在不断的变化中,在这种混乱的环境下没人能独善其身。李牧讨厌这样的环境,希望着这样糟糕的环境什么时候能改变。
终于,李牧期待的变化终于在初一结束,初二开学时迎来了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