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班会在自我介绍和选举出军训通讯员后就结束了,班级成员大多相约一起到食堂吃饭,大家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边吃饭边聊天,用不了多久,都能相互熟悉了。
第二天,班级同学在林西山和张和玉的组织下,一起到活动中心领了军训的衣服和鞋子。李牧的其中一位舍友,张北海,显然对军训有提前了解过相关的经验。在他的提议下,宿舍六人一起到学校超市买了厚鞋垫和防晒霜,以减轻军训带来的“伤害”。
清晨,军训如约而至,李牧从睡梦中被闹钟叫醒,本以为自己已经起床挺早,没有想到还有更早的同学,或许是因为到新环境太过激动,走廊里已经有许多同学在走动。
军训开始的时间是早上730-1200,下午2:00-6:00,晚上730-930。训练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几乎没有空闲的休息时间。军训强度比较大,不吃早饭肯定是不行的,所以宿舍几人早早就相约一起到食堂吃完早餐,才向运动场赶去。
早上将会在运动场举行军训动员大会,辅导员已经早早到场准备,引导整个专业的同学到指定位置集合,大家在她的指挥下按照男女和身高顺序进行了简单的队列整理。
距离动员大会时间还有10分钟,全校新生基本已经到齐,站在了指定的位置上。若是站在高处远远望去,确实有一种人山人海的感觉。如果全校5000多名大一新生真的都是军人的话,那校长可就真是名副其实的“师长”了。
七点半,负责主持活动的老师准时站在了远处的观望台上,宣布军训动员大会的开始。校长和军训教官领导相继入场,主持人依次为他们做介绍。
“第一项,请全体起立,升国旗,奏国歌。”全体人员注视着五星红旗缓缓升起,并大声唱跟唱。
接下来,校长作为东道主对军训教官全体表示欢迎,同时对所有同学表示了在军训中能发挥吃苦耐劳精神的期许,希望所有同学继承先辈的优良品质,在未来的半个月磨练自己的意志。
军训教官领导表示会配合学校,严格按照军训的规章制度,训练所有学生。将全体学生作为后备军人来看待,培养他们“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优秀品质。
致辞结束后,校长依次为每个专业方阵的连队授旗。
农学院是西北农业大学的源头和王牌专业,所有大型活动都被排在最前面,所以李牧所在方队第一个接过了象征着农学院的院旗。
李牧作为这几千人中的沧海一粟,站在队列中一动也不敢动,这一刻开始他就是一名“军人”,要严格要求自己
“下面,我宣布2018届西北农业大学军训正式开始。”动员大会在各方领导致辞后,由主持人正式宣布开始。
“一二一、一二一……”中气十足的队列口令由远及近,一队身穿军装的军人出现在李牧视野里。
李牧瞥过眼睛观察,可以知道他们应该都是军校还没毕业的学员,因为他们军衔处是黄色的一条杠,还有那充满年轻气质的脸庞显示他们也和李牧一样的学生身份。
没一会儿,军训教官就收到各自所需要带领的连队。
李牧看到两个教官向自己所在方队跑来。
“这应该就是我们的教官了,可为什么是两个?”李牧在心里想着。
很快李牧就知道了答案,这次军训学校安排将男女生分开军训,由不同的教官带领。
想来也是,李牧所在的专业是农学类大类招生,今年一共招了7个班,每个班30个人的配置,除去没有来报到的,全年级一共203个人,一个教官管理起来确实压力巨大。
好在虽然是农学专业,但全年级男女比例接近一比一,全年级男女分开,刚好组成两个100人左右的方队,人数不多不少,刚刚好。
刚刚结束高中的压抑阶段,正是青年期荷尔蒙爆棚的开始,这个时间段是对异性的好奇和吸引力到达顶峰的时间,这样的安排在许多同学心里总是有些遗憾的,免不得在心里哀嚎一声。
李牧倒是觉得这样安排没什么,但一旁的林西山可就在小声吐槽了:“这分开多没意思,男女搭配,军训不累嘛!”
“嗯?你说什么?”教官敏锐地捕捉到了林西山的碎碎念,转过头,目光锁定了他。
“没有老师,我说这样安排非常好。”林西山赶忙改口道。
“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在想什么,这样安排就是防止像你这样图谋不轨的人。”教官毫不客气,直接点出了林西山的内心想法。
“哪里,教官,我不是这样的人。”林西山狡辩道。
“我记住你了,小黑,以后我会关注你的。”显然他的失言、引起了教官的注意。
“教官,我不叫小黑,我叫林西山,虽然我长得黑了一点。”林西山显然对教官给他起的这个绰号表示反抗。
但他的反抗并没有获得教官的认可,以后这个绰号一直被教官赋予只有他才配拥有的独有代号,此时的他还不知道,“小黑”这个称呼会伴随他整个大学生涯。从教官开始,此时此刻,大家或许都没有记住“林西山”这个名字,但都知道他叫“小黑”。
队列训练好似是每次军训必不可少的内容,简单的几个动作总是需要花上大量的时间练习。尽管大家在初中、高中都经历过军训,在教官的训练下,对齐步、正步、跑步这些内容要领都已经掌握,但所有人聚在一起所表现出来的集体展示却总是做得差强人意,有时甚至是惨不忍睹。
“齐步走……向右转……”在这一次次的指令中,或许大家都没有意识到,这个新生的集体正在以极快的速度进行磨合和成长。
辅导员站在远处看着烈阳下练习正步的男孩女孩,满意地点了点头。三天的队列训练,已经初见成效,在这期间并没有人退缩。或许要不了多久,这支队伍真的能有“军人”的风采。
她在心里为这群孩子加油,他们承载着“祖国农业明天的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