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牧所在连队已经连续练习了五天的队列,大家从刚开始的生疏到后来的熟练,集体配合的默契度也在不断提升。在此期间,教官组织了一次全校的队列会操,检验成果,连队获得还不错的评价。
随后,各个连队开始进行差异化的训练,李牧所在连队进行战术格斗的训练,主要内容以军体拳、棍棒术为主。
教官将武术要点详细为大家进行拆分讲解,每一个动作都进行重复地训练,日复一日,不厌其烦。相对轻松的要算是晚上的训练了,不时会组织进行才艺展示,拉歌比赛。
军训的第十二天的清晨,李牧在闹钟的吵闹声中醒来,眼睛皮不断颤动,艰难地睁开双眼。因为昨天进行了一整天的长途拉练,20多公里的山路来回,让李牧此时浑身酸痛,身体提不起一丝气力。
或许是考虑到同学们的劳累,今早并没有安排训练。学校特别邀请了军方鹰派的代表人物,罗远少将为大家做一场讲座。
早上八点,所有同学都被要求准时到达了活动中心会场。在主持人的简单介绍和引言后,罗远将军在同学们的热烈掌声中进入李牧的视野。
由于李牧所在连队为一连,按照顺序排在了最前面的几排位置。他是第一次如此近的接触到一位解放军的将军,心情格外激动。
“同学们,大家好,我是罗远,目前是任职国防战略研究院,今天我为大家讲的是《国家周边安全与战略思考》。”罗远将军为自己做了一个简单介绍,继续说道,“外界都称我是我国鹰派的代表人物,你们知道为什么吗?鹰派代表的是以强硬态度或手段维护国家民族利益的个人、团体或势力,所以我今天的报告内容必然是带有攻击性的,强势的。
大家认为我们中国在国际所处的位置安全吗?我们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不是空穴来风。你们这一代都没有经历过战争,没有这样居安思危的思想。我自己亲身经历过对越自卫反击战,战争真的很残酷,没有人愿意面对。
中国是相邻国家最多的国家,看看我们周围,越南、印度、韩国、日本没有哪一个对我们表示友好,甚至于俄罗斯的前身苏联都和我们关系紧张过。
建国之初提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现在提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这都代表着对和平的向往。我们经历过战争带来的痛苦,我们才深刻知道和平来之不易。但这并不代表着我们可以躺平,没有居安思危的战略眼光。
《司马法》曰:‘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平,忘战必危。’
中国绝不与其他国家搞军备竞赛,不会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但也决不允许别的国家威胁我们。
面对其他国家的挑衅,除了武力准备没有其他选择。在其他角度也是一样,商业、教育、文化、敌人无时无刻不在想着渗透我们,我们要做好时刻还击的准备。
在军事问题上,中国要时刻有掌握主动权的准备,一旦开战,要让敌人毫无还手之力。”
将军喝了一口水,又说道:
“你们是不是觉得我太过偏激了?我说的这些都是有历史教训的。
两晋之后,国家式微,南北朝200年左右的乱世,五胡乱华,中原沦陷;南宋朝廷软弱无能,纸醉金迷,使我中华易主,外族当道,多少百姓水深火热。
近代以来,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100多年,我们受到多少屈辱。
抗日战争,是我们最艰苦的民族存亡之战,我们打了多少年?”
说到这里罗远将军停顿了一下,看向同学们,想听听同学们的答案。
听着周围人都说8年,李牧大声说道:“14年”
“好,这位同学说的对,我们打了14年。来,你告诉同学们为什么是14年。”罗远将军看向李牧。
李牧接过话筒,说道: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日本占领东北,开始对华实施侵略战争,一直持续到1945年的8月,日本宣布投降,期间一共经历了14年,所以说是14年抗战。这个问题在去年的教材修订中就进行了修改,是我们需要改变的误区。
虽然从1931年到1937年这六年,日本侵占了东北,并没有全面侵略中国,但我们并不能无视这段历史。我们的先辈在这段时间也进行了艰苦卓绝抗日战争,东北抗日联军从一开始就进行着战斗,14年一刻没有放弃。
李牧说完,获得了全场的掌声。
将军继续说道:“这位同学说的对,14年啊!同志们!如果不是我们的先辈坚持信仰,抛头颅、洒热血,我们哪里有今天的生活。
抗美援朝,当时国内是有争议的,美国可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我们心里是没底的。最终是主席决定要打的,为什么?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南开大学已故的艾跃进教授在演讲中曾说:“实力永远是维护正义的基础,国防才是外交真正的后盾,尊严只在剑锋之上,真理只在大炮的射程之内,大炮是用来丈量国土面积的。”
这个观点我是完全赞同的。在事关国家利益的问题上,我们绝不会妥协让步,国家的主权和安全是必须放在第一位的。中国是热爱和平的,但我们也绝不惧怕武力威胁。
说回战略,你们是农业大学,你们有思考过农业如何与国家战略匹配吗?
大家都知道三峡大坝是我国最大的水利枢纽,但其实他也是我们的军事战略要地,假如发生战争,这将是敌人重点打击目标,因为这关系着下游无数城市的安全问题。
我们对外宣布,三峡绑定的是核武器发射基地,如果任何国家敢对三峡发动攻击,那么将触动核武器的使用,这就是一种震慑,也是巨大国家工程和战争武器的结合范例。
我们可以设想,如果我要修建一条高速公路,如果考虑到军事战略需求,可以将其视为战时交通干线,是不是可以与军事需求进行一定的匹配。
同样的,在农业上我们可以思考如何将农业融入军事战略思考中去,如是否需要建立战时粮食储备区,平时正常生产,建立粮食储存基地。或者在某些军事战略位置不重要,但粮食产量高的地方,作为战略粮食后备基地。
这些都是我们可以思考的。”
……
随后罗远将军又从多个方面论证讲解了他的军事战略思考,并积极地引导大家思考着如何将农业融入国家安全的战略思考中去。
讲座结束,回宿舍的路上,李牧一直在思考着刚才罗远将军讲座的内容,这是他人生中第一场真正意义上的讲座,收获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