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二十三岁忆 > 第84章 志愿支教

第84章 志愿支教

    在经过一周的宣传之后,许多人已经了解支教活动。这里的支教活动并不是大家传统认为的去学校上课,需要花费许多时间,甚至于成为学校老师的角色。大学依旧有许多事情需要做,有很多课程,实际上也不可能如此。

    这里组织的支教活动就是在同学们周末的时候,和各个村里沟通,以村委会为依托,组织村里的孩子一起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支教志愿者负责辅导孩子日常作业,不时组织所有孩子一起玩游戏,一起参与一些科普性的小课堂。

    没有想到的是,刚成为社会实践部成员的几个成员,不仅被安排了宣传工作,还被安排作为支教志愿者的面试筛选工作。

    李牧坐在面试官的位置上,看着手里的志愿者申请材料,对于自己第一次成为面试官这件事,有些忍不住想笑。

    他竭力控制自己的表情,一本正经地向面试者提出各种已经提前准备好的问题,不时还会忘记问题详细内容,不得不偷偷瞥一下提问纸。

    能来参加支教志愿者面试的,大多有着足够的意愿和爱心,愿意为这个工作付出自己周末的半天去帮助需要帮助的孩子们。所以在考核考察上,也没有太多要求,除了几个回答特别不靠谱的人员,基本都通过了。

    由于人数足够,李牧被安排在支教第二小组,负责和程遐裳一起组织该周的支教活动。尽管如此,李牧也主动参与了第一小组的支教活动,因为到了第二周,他被安排负责组织集体教学活动。对此他很是苦恼,不知道该如何组织,只好提前偷师学习。

    支教活动,每周会有一个互动小课堂,需要提前准备,植物学课程的课间休息时间,李牧思考这个问题,暂时也没有找到好的思路。余光不自觉地瞥过坐在前排的王弦乐,看到她在看世界气候分布图和植物类型分布图,李牧有了灵感,可以和孩子们讲一讲中国地理常识。

    虽然李牧高中没有选择文科,但地理自初中起一直是李牧非常喜欢的科目,至今他对世界各国的国家分布,地形气候还非常清楚。

    “你看的地图,可以给我看看吗?”李牧用手小心地点了一下王弦乐的后背,希望可以看看她手里的地图。

    “你没有吗?”王弦乐疑问道。

    “我忘记带实验指导手册了,你借我瞅一眼呗,我想着这周支教给孩子们讲讲地理呢。”李牧解释道。

    王弦乐将手册递给李牧,他接过看了看,觉得自己可以给孩子们组织一堂中国地理课。

    说做就做,他将脑子里的思路写在纸上,将需要准备的东西列在笔记本上,晚上有空查找这些资料。

    “你要给他们上地理课,那你有地图吗?”王弦乐问出了一个关键问题,地理课当然有地图是最直观的。不等李牧回答,她继续说道,“我那里有一份中国行政区域地形图,可以借给你使用”

    听到王弦乐愿意提供地图,李牧脸色一喜,说道:“那好,明天上课的时候你把地图给我吧。”

    “周末给你吧,你忘了,这周我们是一起去支教的,我们都是第二小组的。”

    “对哦,那你周末带到村里吧。”

    ……

    周天早上8点,第二支教小队的8名成员已经全部到位。

    “出发!”李牧带领小队出发前往支教地点。

    支教地点离学校并不算很远,骑自行车大概20分钟就可以到达,没多久小队就到了村委会。这个时候村委会主任已经将村委会会议室打开,几个来得早的孩子已经在村委会前玩耍打闹。

    考虑到孩子们早上没有吃早饭,小队提前购买了一些早餐,王弦乐和程遐裳几个女孩子将准备好的牛奶面包分给孩子们。

    小队没有着急上课,而是陪着孩子们在村委会的广场上玩耍了半个小时,一起打篮球,打羽毛球,打乒乓球,还有一起玩跳房子。这让李牧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时光,回忆起自己小学时候和同学们玩耍的画面,校园里追逐嬉戏的身影,小河边鱼儿游荡,杨柳依依……

    仔细算来,李牧小学好像也只是6年多前的事情,并不算遥远,可是大学和小学仿佛就是割裂了一个人的两段时光。

    在这6年的时光里,李牧读书学习,吸取知识,认知飞速成长,情感逐渐建立,可换来的代价就是不再无忧无虑,快乐逐渐减少。

    恍惚的一瞬,他回过神来,摇了摇头,控制住衍生的思绪。他开始召集大家到会议室学习,让志愿者负责辅导周末作业。

    有些孩子父母比较重视学习,严格监督学习或者自己的主动性比较强,周末作业在周六的时候已经完成得差不多了,志愿者只需要检查一下他们的完成情况,给他们讲解错误的题目。

    有些孩子的周末作业则丝毫未动,而且并不愿意接受约束,在志愿者的监督下缓慢地完成周末作业,而且作业的完成度并不好。

    李牧负责的就是一个这样的男孩,他已经5年级了,有更高的自主思考能力,本身不喜欢学习的情况下,活脱脱地就是一个熊孩子。他在心里告诉自己要有耐心,不要生气,然后一点一点陪同他完成周末作业。

    早上11点,李牧开始准备今天的第二项活动,组织大家参与小课堂,分享中国的地理知识。从王弦乐手里接过中国地图,平铺在白板上开始为孩子们讲解中国行政区划和气候地理特征。

    李牧开场提出了一个问题:“同学们,我们今天来上一节小地理课,我和大家分享一下地理知识。那我们从大家的家乡陕西开始讲起,白板上的这个是中国地图,有人知道陕西在地图哪个位置吗?”

    没有想到,大家对这个问题比想象的更加感兴趣,开始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

    “安静一下,大家看,陕西在这个位置。再详细点看,这里是西安,是陕西的省会。再往左边看,这里的小黑点就是后稷。”李牧顺势在地图上指出后稷所在位置。

    为了看得清楚一些,孩子们已经站在了地图前,其中一个女孩提问道:“哥哥,那你家乡在哪里呢。”

    “我的家乡是云南,在这个位置,处于我们中国的西南地区。”李牧为女孩解答了她的问题,继续说道,“大家看,这里是内蒙古,是你们王姐姐的家乡,还有这里是甘肃,是你们程姐姐的家乡……”

    “这下大家感受到,中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了吗?我们几个哥哥姐姐来自祖国的五湖四海,每一处都有着好多地理知识可以分享。”

    “哥哥,那上海在哪里?我听说那里可繁华了。”

    “哥哥,浙江在哪里,我爸爸妈妈在那里打工,只有过年才回来呢。”

    “哥哥……”

    本来计划半个小时的小课堂,硬是拖了50分钟才结束,离开时,李牧约定下一次再给他们分享世界地理知识。

    回程的路上,王弦乐和李牧并排骑着自行车,笑道:“没想到,你还是一个地理小能手呢。”

    李牧:“那不是,这可多亏了你的地图才有这么好的效果”李牧对王弦乐借地图给他表示感谢。

    王弦乐:“那为了表示感谢,你不得请我吃饭?”

    李牧:“可以呀,这就去食堂。”

    王弦乐:“切,就去食堂?”

    李牧:“去不去嘛?”

    王弦乐:“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