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场参加首映礼的。
除了圈内人、影评人、媒体记者、投资商外,人数最多的无疑是观众。
多数观众的来源渠道是网上报名。
然后片方根据报名信息,结合《刀剑录》的定位和宣传需求,筛选出合适的观众。
这些观众来自各行各业,年龄跨度也大,多数都是冲着主创团队来的。
两位主演里,一位是一线实力派武打明星,另一位是影帝,他们粉丝群体也不小。
在这样的筛选机制下,真正属于【浩家军】的没几人。
也就是说冲着孙云浩来的没多少,但不代表他们不对孙云浩好奇。
毕竟这可是写出主题曲《刀剑如梦》的人。
这首歌自从在《歌手》上被孙云浩唱出来后,就火的一塌糊涂。
观众们即使不是孙云浩的忠实粉丝,也对这首歌曲印象深刻。
他们好奇这个能创作出如此动人旋律的人,在电影中会有怎样的表现。
当然,更多是期待。
期待孙云浩真如陈光影导演所说,支撑的起他饰演的“袁士霄”一角。
毕竟这部电影里有他们所支持的演员在,他们也不想好端端的一部电影中混进点不和谐的画面。
真要是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那就别怪他们张嘴骂人。
好在,孙云浩的表现给了所有人足够的惊艳。
甚至可以说,印象深刻!
尤其是那句“得加钱”超级有魔性。
整部电影看下来,目前为止只记住这么一句台词。
他们在审视孙云浩演技、审视这部剧的时候。
孙云浩也在用自己的眼光点评着这部剧。
说到底,他只是剧中的一个小人物,他的存在只是为了促进剧情的发展。
一众主创才是这部影片的核心力量。
临近片尾,孙云浩心中有太多话想说。
“可以看出陈导有很多内容想表达,但电影时长也就两个小时多点,过多的设定反而让影片看着有点杂。”
他能理解陈光影的用心,想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展现出一个丰富而宏大的武侠世界。
但他怕是忘了一句话,叫过犹不及。
有时候过于繁杂的设定可能会让观众在观影过程中感到些许疲惫。
“而且故事节奏有点拖沓,不知道是剪辑的原因还是别的原因,有些片段忽快忽慢,跟被删减了什么似的。”
孙云浩不禁为这部电影感到一丝惋惜,明明有着出色的演员阵容,却在节奏把控上出现了瑕疵。
之所以孙云浩没针对武侠内容点评,是因为里面的情节内容从他的角度看一般。
看似很宏伟的武侠打斗场面,其实剧情很空洞,经不起任何推敲。
这跟另一个世界的武侠片比起来,差的不是一截半截。
但有一点,不得不提。
这部影片在特效方面确实做到了“花钱花在刀刃上”。
整部电影在特效方面的投入可谓不遗余力,没有丝毫的吝啬与敷衍。
那些所谓的“五毛特效”在这里完全找不到踪迹,取而代之的是最先进、最前沿的特效技术。
无论是宏大的场面,还是细腻入微的小细节。
都经过了精心的打磨与处理,使得每一个画面都充满了真实感与震撼力。
刀与剑的交锋,那都是带着各种特效的。
孙云浩一直在期待结局的到来。
因为据他所知,陈光影为这部剧准备了三个结局。
具体会选哪一个,孙云浩也不知道。
正常来说,一部优秀的武侠影片,其结尾往往能够巧妙地融合武侠元素与情感表达。
使得观众在紧张刺激的打斗场面中,也能感受到人物之间的深厚情感与命运纠葛。
这样的结尾,既是对前面剧情的总结与升华,也是对观众情感的一次深刻触动。
在武侠影片的结尾处,常常会出现一场惊心动魄的决战。
这场决战往往发生在影片的高潮部分,是主角与反派之间最终的较量。
在这场决战中,主角往往会展现出其所学武艺的精髓,与反派展开一场刀光剑影、拳风脚影的激烈搏斗。
而这场决战的胜负,往往也决定了整个故事的走向与结局。
当然,武侠影片的结尾并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打斗。
在决战之后,影片往往会通过一系列细腻的情感描写,来展现主角内心的变化与成长。
这种变化,可能是对江湖恩怨的释怀,对生命意义的领悟,或是对亲人朋友的深情厚谊。
这些情感的表达,不仅使得影片的结尾更加丰富多彩,也让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产生了更深的共鸣与感动。
以上这些,都是武侠片结尾惯用的路数。
孙云浩觉得陈光影作为这么大导演,尽管是首次执导武侠大电影。
但这个路数应该是知道。
然而,令孙云浩没想到的是,期望越大,往往失望越大。
他期待中的曹成饰演的正派和谢弘毅饰演的反派大战并没有上演。
曹成饰演的角色在大哥和三弟死后,丧失了所有报仇的念头,带着两个女孩离开,内心沉重,不再复仇。
谢弘毅则是命令自己的手下全力追查曹成。
留下了一个开放式结局……
至此, 电影正片内容到此结束。
孙云浩只觉得整个人都不好了。
就这?
玩我呢!
陈光影这是闹哪样?
这部影片前面憋个了大的,结果呢?
结果拉了坨大的!
孙云浩满心的期待瞬间化为泡影。
他原本以为会看到一场惊心动魄的正邪大战,却没想到剧情走向如此平淡。
平淡的连一杯开水都不如。
孙云浩不知道别人是怎么看待这个结局的,反正他不是很满意。
明明剧情的走向可以不用这么设计,可以更爆一点的,结果呢?
结果给人一种要往《刀剑录2》拍的感觉。
那种感觉就差直接把大字写在了屏幕上:敬请期待刀剑录2!
在接下来的彩蛋部分也处处体现了这一点。
这年头,电影续集不是说拍就拍的。
一部成功的电影续集需要综合考虑众多因素。
从制作成本方面来看,以电影《阿凡达》为例。
第一部《阿凡达》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其续集的制作却历经多年。
这是因为制作这样一部视觉特效大片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
从场景的搭建到先进的特效技术运用,每一个环节都耗费巨大。
而且,随着观众对电影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续集在制作上需要更加精益求精,这无疑增加了成本压力。
如果第一部电影的票房未能达到预期的高回报。
投资方在考虑续集时就会格外谨慎,担心投入的大量资金无法收回。
从剧本质量角度而言,以《变形金刚》系列为例,在最初几部取得成功后,后续的作品由于剧本缺乏创新,情节变得越来越模式化,导致观众的口碑逐渐下滑。
续集需要有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能够在延续第一部的魅力基础上,加入新的元素和情节转折,否则就会让观众感到失望。
在演员方面,主演们的档期和意愿对续集的拍摄也有着重要影响。
如果主演们因为其他工作安排无法协调出时间参与续集拍摄,或者对剧本不满意而拒绝出演,那么续集的吸引力就会大打折扣。
毕竟,观众对于原班人马的回归有着很高的期待。
其实,说白了。
只要票房能到位,让投资方赚到钱了。
任何问题都不再是问题!
关键是,《刀剑录》真的能拿回9亿的票房吗?
孙云浩内心也不禁打了个疑问。
在《刀剑如梦》的片尾曲中,女主持人重新回到了舞台上。
简短的几句话后,主创人员再次回到了舞台上跟各路受邀而来的人互动。
数位受邀而来的专业影评人隔空对视了一眼,眼中的意思不言而喻:
这,有点难评啊!
不过,该走的流程还是要走的。
有些问题该问还得问,不然晚上回去拿什么素材写点评。
又是新一轮的“好话连篇”环节……
在主创人员与受邀嘉宾的互动中,“得加钱” 这句台词成为了大家讨论的焦点。
陈光影更是自曝,这是孙云浩现场改的词,引来了众人的惊叹。
谁也没想到这句极具魔性的台词竟然是孙云浩的即兴创作。
这一消息让现场的气氛更加热烈,大家对孙云浩的才华和创造力有了新的认识。
孙云浩也分享了他改这句台词的灵感来源。
他表示是在深入理解角色性格的基础上,结合当时的剧情氛围,突然想到了这句话。
他的解释让大家对他的专业素养和创作能力有了更深的了解。
几位影评人也在心中暗自思忖。
这句台词的出现为电影增添了不少亮点,也让他们在评价电影时有了更多的角度。
首映礼结束后,片方组织大家聚餐。
这个环节中,各大媒体,影评人就是主角了。
酒足饭饱,红包偷偷一塞,各自回家。
懂得都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