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两界门,我在明末当王爷 > 第68章 咱们吃什么?

第68章 咱们吃什么?

    刘之纶听到这个消息也是心中一万个草泥马奔腾而过,因为余七安的出色表现,刘之纶对南军的偏见也是大大降低,以前都以为是江东杰瑞,但是现在看看,人家派一府之兵就能打下这么大的胜仗!

    刘之纶当时的想法跟崇祯现在一样,要是南直隶勤王兵马都给自己,那还得了,别说拿下遵化了,干掉建奴奴酋皇太极也不是没有可能。

    毕竟余七安说了他只有一万兵,而整个南直隶勤王兵马可是号称有五万呢!

    所以从通州路过的时候,刘之纶特意去南直隶兵马的驻地看了一眼,看完之后那是一言难尽啊,有种看了还不如不看的感觉。

    看之前,刘之纶觉得,澄清宇内,大明中兴有望!自己能名垂青史,功绩就算是王阳明也可比肩,但是看完之后感觉大明要完!要是勤王之兵都是这种货色,还真不如在京城附近放几十万头猪。

    至少建奴抓猪还好耗费体力,但是打这群人,估计听到建奴的马蹄声,一个个就自相踩踏而死了。

    好在九边的兵马也很拉胯,比起这些南直隶兵马还要好一些。

    刘之纶只当看了一个笑话,没把这事放在心上,现在没想到,这个笑话落到自己头上了,这下子笑不出来了。

    刘之纶看着一脸期待的崇祯,最终没有说出那句这群南直隶兵马不堪用的话来,毕竟钱士升代表的可是江南人的脸面,你说南直隶兵马不能用,你这不是打江南复社的脸么,朝堂的朝臣一下子就得罪了一半。

    再说了,为啥庐州府的兵马就能用,其他的不能用?庐州府的兵马厉害?这么说你这几天吹的牛实际上全靠人家庐州府兵马呗?你解释解释!

    总之本着多一个人多一份力量的原则,陛下赐下南直隶所有勤王之兵的兵权,刘之纶也就硬着头皮接下了,这群人就算不能打仗,帮忙干个活总行吧?

    钱士升那边也是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本来他正在京城为他老师的事情奔走呢。

    他的座师钱龙锡当年为内阁次辅的时候审理魏忠贤逆案多半由他主持,奸党分子对他恨之入骨。

    当初又是这钱龙锡极力举荐袁崇焕为蓟辽总督。等到袁崇焕杀毛文龙,他被弹劾为与袁崇焕同谋越权擅杀大臣等多罪。遂托病辞官归乡。

    本来嘛,这件事也就这么算了,他审理逆案,大家恨他,辞官归乡,不干了,也就是了。

    但是偏偏赶上建奴入关这事,袁崇焕已经下狱,很多人想起了钱龙锡,崇祯在气头上,把他跟袁崇焕一起打入天牢,

    钱士升来京城这么长时间了,就是在活动这事,发动不少大臣极力向崇祯陈述求情,才免其死罪,改为被关押等待战后再处置。

    这好不容易把老师从死刑改判死缓,结果还没有来得及庆祝,死刑落在自己头上了?让自己跟刘之纶一起收复遵化?

    刘之纶这几天可谓是红透半边天,杀鞑子新星嘛,简直就是大明霍骠姚。

    刘之纶的能力钱是升还持怀疑态度,但是他自己的能力他是一清二楚,九边将士都被建奴杀的丢盔弃甲,自己带着南直隶勤王之兵那一万多,送菜都不够一桌的,听说建奴悍勇,每每两三百人冲阵明军万人,都能战而胜之。

    自己这一万人正好够人家一个牛录走一趟的,哪敢劳动皇太极的大驾!

    他现在就想知道,到底是哪个孙子看自己不顺眼,让自己去送死的?

    稍微一打听,他更无语了,人家都是因为有仇人举报才上战场,自己竟然是手下太上进了,自己被牵连了,你说上哪说理去!

    本来到通州之后,钱士升把勤王兵马留在通州自己进京就称病了,反正兵带到京城了,交给兵部了,他也就不管了,你总不能指望我一个御史去打仗吧?

    再说他要是管这事,钱粮找谁要去?九边将士都已经半年没有发饷银了,听说孙承宗各种求爷爷告奶奶才搞来八万两银子,又找商人借了十二万,凑了二十万两银子给九边发饷,人家在京城打仗四个月出生入死的,一人还没有混到二两银子。

    他带来的一群南直隶烂兵的事情谁管!反正钱士升听说,有的士兵已经饿的在通州河跟运河里面捕鱼去了,钱士升也就是帮忙催一下南直隶那边答应的粮草补给而已,其余的一概不管。

    就这南直隶的兵马还算好的呢,有些地方的勤王兵马已经饿的开始抢劫了,不少村庄堡垒,没有被建奴攻破,反而被勤王兵马抢掠一空,谁要是不服气,扣上一个通建奴的帽子全村杀光的都有。

    现在好了,自己称病灭用了,陛下下旨了,这个时候他可不敢触刘之纶的霉头,人家正当红呢,自己要是一个推脱,回头对方把战事不利的帽子都能全扣在他的头上。

    骂骂咧咧的到通州大营,一检点人数,好家伙,这人数不仅没有增加,还少了一两千,因为粮草供应不及时,答应的饷银兑现不了,听说建奴打来了等等因素,好多人把兵器一卖,直接回家去了。

    气的的钱士升把一众带兵的将领大骂一顿,让他们整肃纪律,稍微训练一下。

    下面的人也是无奈,吃都吃不饱,站着的力气都没有,拿什么练?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这当兵的连吃都吃不饱,咋打仗?钱士升也只能厚着脸皮跑通州府跑兵部,跑户部去要粮要钱。

    好在也不知道是知道他们要跟刘之纶打仗不敢惹,还是断头饭吃顿好的的因素,钱士升跑了一圈,竟然真的给大家要了十天的口粮,虽然都是杂粮陈粮,那也比没有吃的好啊。

    第二天刘之纶就到这边了,吃饱饭的士兵勉强像了点样子,刘之纶又拿出刚从户部要来的五千两开拔银发下去,每人分到半两银子,大军整队出发!

    钱士升悄悄的把刘之纶拉到营帐内:“刘侍郎,大军还剩下九日口粮,这九日是否能赶到遵化,九日之后,我们又该去何处就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