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两界门,我在明末当王爷 > 第110章 春耕

第110章 春耕

    战斗打的摧枯拉朽一样,让余七安有种玩游戏开了作弊器的感觉,简直不要太爽了。

    年前从哈萨克那边买的马也陆续到了,余七安现在手里的战马已经有八万多近九万匹,而从察哈尔部搞到的普通马也有二十几万匹,这次加上土默特的马,余七安的马匹存栏数量会到五十万,其中战马数量将会到十万匹以上。

    而察哈尔八个旅加上土默特这边应该还能凑三四个旅,十二个旅两万四千人左右,余七安手里应该还能剩下八万匹战马。

    八万战马一人两匹,那至少也能搞四万骑兵出来,而现在余七安只有一万八千人的六个旅的骑兵,年后还是要再扩大一批,争取先搞够四万人练着。

    这样一来余七安手里就有六万四的骑兵了,就算跟建奴的八旗在草原开片,余七安也不用担心人家的数量优势了。

    追击战进行的很顺利,土默特那边已经完全崩溃,一点抵抗意志都没有了,很多人一听到枪响直接就下马投降了,甚至有的都成了惊弓之鸟,听到枪响就以为自己中枪了掉下马来。

    最后土默特这边除了死的一万多,被抓俘虏的又是一万多,估计最后能逃回去的,顶多有五千,甚至都未必有。

    余七安的话到了,大军也向西推进到了河套地区的阴山脚下。

    想起唐朝王昌龄的诗‘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其中的阴山就是指的河套北面的这个阴山。

    河套地区西面是贺兰山,北面是阴山,挡住了从北面和西面来的风沙和冬天的寒气,加上黄河几字形在这拐了两道弯,大量的上游水中营养物资在此聚集,使得这里水草丰美,为不可多得的上好牧场和耕地。

    余七安到了这里,土默特只剩下两条路,要么投降,要么向西继续跑,让出河套地区,不管哪一个,这一次出兵,余七安是必须拿到河套的。

    对方并没有让余七安等太久,在三天内给回复的最后通牒下达之后,土默特终于在最后一天早上来投降了。

    余七安对于土默特部的投降还是很高兴的,最后统计男丁,能骑马打仗的还剩下不到两万人,余七安抽调了八千人编制成了土默特四旅,剩下的回原部族准备东迁。

    目前余七安还没有向西继续挺进经营的打算,所以土默特部和察哈尔部都会放在归化城的东面,搞定了这边的河套之后下一步的目标就是收服科尔沁东土默特部的那几个投靠建奴的蒙古,先把建奴困在东北地区再说。

    余七安这边河套刚到手,余七安就安排农机进场了,余七安从后世买的东方红五十马力的大型拖拉机犁地,这玩意一台一天能犁地五十亩。

    对于这边来说,余七安需要在两个月之内完成所有土地的翻整,这就意味着一台拖拉机两个月可以耕地三千亩。

    余七安直接弄了一千台,今年的目标是直接把五百万亩的耕地开垦完成并种上一季。

    其中三百万亩是用大型拖拉机开垦,剩下的两百万亩是用人力耕牛来开垦。

    为此余七安从察哈尔部和土默特部搞了二十万头牛,又从阿三那边订购了三十万头,合计五十万头牛。

    这也是余七安一开始搞的一户发一头牛的计划,不过后来怕平白给的那群人不珍惜,就把这些牛列为公共财产。

    而第一季种的农作物有一半是耐寒耐旱的小麦,另一部分是玉米和马铃薯,都是抗旱抗寒的品种,陕西大旱,这河套的情况也好不了多少。

    这一千台拖拉机车手就是上次的大货车车手加上后来又培训的一千七百个,正好凑齐两千个司机。

    大货车都开的好,这拖拉机自然就不在话下,一个人带六个徒弟,在地里跑几圈也就会了。

    这边的地,那都是一望无际的草原,只要把犁放下去使劲开就行了,完全没有啥技术要求。

    余七安以外贸公司的名义从年前就开始分批订购拖拉机,这种农用商品,也没有人管,余七安只需要从集装箱里一台一台的开出来就行了。

    而需要的柴油,余七安都是装的那种大铁桶,这边本来就有炼油厂,买油还是很方便的,为了让油有个合理的去处,余七安还开了一个加油站。加上自己公司还有赤水佣兵的消耗,也没有人察觉到什么异常。

    一千台拖拉机分成二百个点去开垦土地,这个过程中,余七安十八个旅的骑兵在外围巡视,内部则是步兵旅协助。

    打下河套之后,余七安并没有在这边多待,每天忙的脚不沾地的布置各种任务解决各种麻烦。好在余七安有先见之明,把这些流民都编成了一个个的生产建设兵团,一镇一千户,一城为一旅,这些旅长少的管理几千户,多的要管理万户以上。

    整个春天余七安都是围绕着垦荒和安置流民在转,为了这些流民的安置,余七安是货物定了一批又一批,粮食买了一船又一船,要不是有自己的码头,加上生意够多,这些东西还真的不好解释。

    最后等到四月份,所有春种完成,余七安这边超额完成了五百万亩土地开垦的目标,不仅仅是机器超标完成了一百二十万亩,那些流民开垦的数量也超过了三百万亩,总的土地开垦数量达到了八百万。

    而这边的流民数量才不过二十万户不到而已,相当于每户人家都开垦了四十亩的土地。

    只要粮食正常收获,余七安在这边就不用再从后世买粮食了。

    余七安这边收拢了陕西近百万流民,导致原本陕西那边的乱局突然一下子安静了下来,包括山西地区的匪乱,也只聚集在山西南部和河南北部地区,在朝廷的围剿下,竟然有渐渐平息的征兆。

    余七安完全不担心这个,这才哪到哪,余七安不过收拢了百万不到的流民而已,大明后面的难民会有几千万的,而所谓的好转也不过是暂时的,后面肯定会继续闹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