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两界门,我在明末当王爷 > 第118章 你还是人么?

第118章 你还是人么?

    余七安展开一幅世界地图:“你们这一百人可以说是我的自己人,我也不瞒你们,咱们得实力,天下大可去得,何必守着这大同的苦寒,跟边关百姓争那一点点地。

    就算大明百姓占财物咱们不忍心抢夺,那外面这些地方呢?

    你们看这里,阿三的国度,万里沃野,那边的土地一年两熟三熟才是常态,而那边的百姓很好统治,一个旅的士兵派过去,就能抢一亿亩的土地,到时候大家想怎么分就怎么分!

    还有这里,一阵片的大陆叫澳洲,虽然耕地没有阿三那边多,但是谁抢到就算谁的,还有这边的美洲,这里也是一片蛮荒,抢到多少算多少。

    以咱们得实力,咱们得火器,天下何处的地抢不回来?

    而且咱们都不用自己种,咱们可以当地主,让那里的百姓给咱们种地按时交租,不比咱们自己辛辛苦苦的种地要强百倍。

    我在这里跟你们承诺,只要跟着我好好干,你们这一百人,将来分到的土地最少都是十万亩!”

    听到余七安的话,不少人眼睛都放光了,买地置业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就是天大的事情,余七安承诺将来给他们分地,比起封侯拜相还要让他们高兴,毕竟封侯拜相还不是为了有封地。

    余七安:“先不要顾着激动,十万亩只是最少得,如果有战功,够忠心,将来得到的肯定更多,所以你们一定要好好学习领兵作战的本事,机会给你了,本事也交给你了,要是到最后你自己不中用,那可就怪不到我头上了。”

    接下来的日子,余七安就给这些高级军官进行培训,这一个培训班为期三个月,余七安有时间就给他们上课,没时间的时候就让他们读兵法书,一起模拟古代的经典战役,分析当初双方军官的指挥心理还有指挥的得失。

    最后再通过兵棋推演的方式重新模拟战役,或者安排他们带兵该怎么打。

    三个月的时间,不求个个都能成为指挥人才,至少也让他们懂得一些指挥作战的技巧还有禁忌,对于自己指挥的军队了解,对敌人了解。

    除了这种高级军官班之外,还有初级军官培训班,这个就是从各个旅选那种有战功的,训练积极的,聪明伶俐的人才到这边培训。

    初级军官对应的就是什长到百户这个阶段的军官了,这个阶段的军官主要培训的就是条例的熟悉程度,战斗指挥能不能严格的按照上级命令执行,还有遇到各种问题的时候的应对策略。

    初级军官不需要有太多的思想,他们只需要忠诚的实行上级的命令,按照条例完成命令不逾越规矩,遇到特殊情况能够按照既定策略执行就行。

    同时也要对他们进行一些思想教育,让他们知道自己是为谁而战的,领的是谁的饷银,吃的谁的饭!

    所以三个月的时间,余七安不停的给各个班上课,讲战术战法,讲思想教育,搞到最后余七安自己都相信自己来到这个世界就是为了救百姓为了带大家摆脱苦难的了。

    薛政回来之后跟余七安报告,余七安满脑子还都是军官训练呢。

    好在经过第一期训练之后,余七安发现了一些人才,有思想教育的人才,也有战术战法相关的人才,下一期培训的时候,有这些人辅助余七安就不用那么麻烦了。

    看着薛政一脸不高兴的样子,余七安问道:“怎么?你这出去休假三个月还不高兴了?没有玩过瘾?要不然我在给你批一年假期,你再放松放松?”

    薛政:“我不是因为回来不高兴,而是听说大人撤换了一批大同各卫所的军官,这……这有违国法吧?大明卫指挥使和卫千户等等都是世袭,大人贸然撤换,如果引起不满,闹出兵变来,那后果不堪设想。”

    余七安乐了:“就他们?还兵变?就靠他们那些家丁?我借他们八个胆子他们也不敢。

    放心吧,换下来的那些人我都交给刘之纶大人了,刘大人也已经欣然接受了。

    那些军官没有意见,我没有意见,刘大人也没有意见,朝廷也没有说我不能这么做,怎么就你不高兴了?”

    薛政:“我……我是御史……”

    余七安:“停,行了,不要把你是御史挂在嘴边了,你真要想干事,就去干点实事吧,你回来的正好,最近我收到百姓抱怨,说官府加税,每亩多收一分银子的辽饷。

    我记得陛下的圣旨是加三钱银子吧?还有九边地区也加么?三钱银子是陛下加的,那剩下的七钱怎么回事?

    你是御史,你去挨个查查,别的地方我不管,但是在大同,谁也不能多收百姓一文钱!”

    薛政:“这个……这个事情我知道一些,事情是这样的,历来我大同因为边患,逃户甚多,而且这土地荒芜也多,但是朝廷收税还是按照往年田地数据收取,地方上没有那么多的土地人口,只要给其他百姓加税以达到上面要求的数字。

    毕竟,上面的官员只问结果,不问过程,这是陈年旧弊,不是一日可解。”

    余七安:“那你不是御史么?你不就是干这个的么?

    一亩地才收多少,好年景不过一年两石麦两石黍,地主要拿七成,百姓还剩下六斗麦六斗黍而已,一石小麦不过五分银子,六斗麦不过三分银子,本来税就重,还要加上杂赋火耗,已经收到每亩两分多银子了,现在又加一分,百姓还活不活了?扎着脖子过么?

    这还是好年景,要是碰上欠收灾荒,百姓卖儿卖女的交税么?”

    薛政:“也不是所有地主都是七成,据我所知,还有不少地主只要六成,再说,那不是还有六斗黍栗嘛,百姓不至于饿着吧!”

    余七安:“所以说你们这群读书人都该千刀万剐呢,那六斗黍是百姓的口粮,一家人赖以生存,吃穿用度,生病采买都要从里面出,你们还觉得有剩余!

    你还是人么?你这话是人说不出来的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