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两界门,我在明末当王爷 > 第117章 军官培训班

第117章 军官培训班

    薛政去告状的时候,余七安正在太原城里面搞军官培训班,严格来说,其实余七安手里的这十多万拿着二战武器的兵,其实战斗思想还停留在大明的阶段,而且可以毫不客气的说,余七安手里的军官就没有一个合格的。

    之所以余七安能够战无不胜,完全是靠着武器的优势,还有经过严格训练的士兵,而不是军官素质有多高多有指挥天份。

    就像去年跟建奴打的时候,余七安两万人的军队,只敢窝在大营里,不敢跟建奴打野战,就算是赢了也不敢追击,就是因为军队不行。

    首先就是军队训练时间不够,那个时候新兵很多才训练一个月不到,就算是老兵也才训练三个月而已。

    要知道大明的农民可跟后世的新兵完全不是一个概念,后世的新兵,那是从小学体育课就开始学习排队,转体运动,按照队列行走,站军姿这些。

    体育课有很大一部分内容都是各种队列训练,平时也有纪律训练,例如走路排队,打饭排队,买东西排队,交钱都要排队。上初中有军训,上高中有军训,上大学也有军训,你觉得你自己跟军队毫无关系,其实军事训练已经渗透到你生活的方方面面。

    但是大明这边有什么?这群农民那是真的就是农民,你跟他说队列,他不懂,你跟他说转体,他也不懂,你跟他说按照队形走前进后退他还是不懂。

    光这些东西的训练一个月都未必够,而且还要让他们养成习惯,成为肌肉记忆,这些根本不是一两个月就能完成的。

    所以那个时候的余七安,只敢让他们依托堡垒防守,因为一冲上去就散了,搞不好被建奴打一个反击这群新兵蛋子就崩溃了。

    而且不是可能会崩溃,而是一定会崩溃,就包括那些训练三个月的,要是被建奴反击,估计一样是漫山遍野的逃窜。

    这还是兵的问题,将的问题更大,那个时候余七安手里哪有将?那不过是多训练几个月的兵而已,他们几个月之前还不过是一群流民或者拳师,几个月之后就能带领几千军队打仗独当一面了?

    那完全是不可能的,就包括现在,这群所谓的军官也不过是一群只知道执行死命令的高级士兵而已。

    军官的培养是一个长期工程,就像一个大学生考上军校,上了四年军校你就敢说他是合格的军官了么?更何况这些只当了一年多大头兵的人。

    这也是为啥余七安明明靠着手里的兵力足以扫平大明建奴还有流寇,还要窝在大同当一个军阀,因为余七安没有治理天下的能力,手里甚至连一个像样的搞政治懂治理的队伍都没有。

    这样就算打下来天下又如何,管理国家的依旧是那群腐儒和贪官污吏,地方上还是那些小吏维持,余七安的十多万军队再急速扩充到时候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到时候肯定军中山头林立。

    看着是打下来天下当了皇帝,但是后面就跟袁世凯那个时候似得,搞成军阀割据,那还不如不打天下。

    第一期的军官培训班只有一百人,都是余七安手里有潜力的旅长副旅长营长副营长这些。

    余七安没有培训过,但是搞了一些教材,照着书念还是能做到的,结合一些战例和兵法讲解。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统一思想。

    “从我起兵开始,从庐州府一路转战,入京勤王,路上看到流民不忍他们辛苦,所以招募勇士,给予安家费,你们之中就有那个时候跟着我的,现在家人得到妥善安置。

    战建奴,收复遵化、三屯营、迁安、滦州诸城,消灭建奴万人。

    然后陛下令我们大同戍边,咱们依旧毫不犹豫,来了之后整边军,解决边军吃饭问题,让数万边军能吃上饱饭,不至于卖儿卖女。

    然后感觉大同民生凋敝,流民遍地,百姓衣食无着落,我一边安置流民,修路修桥修渠,一边招募新军,想着无非是给百姓一个挣钱的门路,让百姓有饭吃。

    然后解决边患收服林丹汗,入冬之后,看到流民之事严重,就发放衣服发粮食,继续修建道路和各种工程,让百姓不至于冻毙于野,让投效大同的百姓不受饿受冻。

    过年之后各地流民听说我大同能活命,纷纷而来,为了不让来投效的百姓失望,我们派兵向南保护,派人设置流民补给站,最终民心所向,百万人前来。

    为了让百姓不至于以后生活无着落,我们迅速平定河套,开垦关外,让百姓有地种有衣服穿,有粮食吃。

    这一桩桩一件件,我可以说自己下对得起黎明百姓,上对得起国家江山社稷和陛下的嘱托,更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虽然朝廷没有给你们发一文钱的饷银,但是我多方筹措自掏腰包,没有少你们一口吃的,没有少你们一分军饷。

    你们可以去打听打听,比比大同边军,是不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上?

    而大同边军比之其他地方的边军是不是又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上?

    ……”

    “愿为大人效死!”

    “愿为大人效死!”

    “……”

    余七安:“很好,今天给你们说这些,是想告诉你们,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你们应该更加珍惜。

    你们很多人拿了军饷在家买房置地,我不反对,但是你们应该知道,以前欺压在你们头上的那些人可见不得你们好,那些看我们不顺眼的人,随时准备等我们倒下之后再狠狠地踩两脚!

    还有一些人被某些人的高官厚禄诱惑,觉得出卖我们就能得到更好的生活,想把自己的美好生活建立在大家的尸骨之上,建立在你们的妻儿老小给别人为奴为婢之上,你们可答应?”

    “我们不答应!”

    “是谁!我要宰了他!”

    “……”

    余七安:“所以我们更应该团结,不要轻信谣言,不要被别人忽悠了,大家只要仅仅跟着我,以后的好日子都在后面呢!

    有些人都听说了,我在关外给大家留了土地,但是为啥一直没有分给大家呢?那是因为这地我看不上,一年只能种一季,关外苦寒,我怎么忍心让跟着我的人最后只能在塞外忍受苦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