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教主夫人升职记 > 第73章 商议对策~这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少爷,却在关键时出现

第73章 商议对策~这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少爷,却在关键时出现

    这是她心里一直想做的事情,当然她也有一个毫无疑问的答案。不知为何,此刻她竟然对着这个纨绔问了出来。

    眼前之人思索了一番,表情有些纠结,凝霜便觉得自己问错了人,于是抬脚要走。

    也是,是她期望太高了,她竟然差点以为,眼前这人,会有不一样的地方。可她走了几步,身后却传来那人非常认真的回答。

    “我认为,救国救民,是每个男人该做的事情,无国哪有家,我虽然不一定会上战场,但我会以自己的方式,阻止乱世,或者平息乱世的来临。”

    说得还挺伟大,凝霜再次止住了脚步,并且嘴角忍不住出现了个弧度。这个答案,虽然与她期望的不一样,但也让她颇感意外。

    于是,她回头看了那人一眼,像是鼓励般说道:“不错,希望你说到做到。”

    那人闻言,脸上瞬间出现一股很明显的反应,眼里隐约射出一道明亮的光芒,照在凝霜身上。他悠悠地往凝霜的方向走了一步,一脸认真地看着她问道:“所以你呢?如果乱世真的来临,你打算如何?”

    “你是否会离开这里?”

    “当然!”

    “去哪里?”

    凝霜坦然地笑道,“战场。”

    感觉那人深深地盯着自己,凝霜故作淡定的转身离去。

    真奇怪,自己怎么也有和他这种人这么和平共处的时候?

    凝霜忽然发现,自己找回来了那藏在心底多年的豁达。

    只要他们变好了,她的态度就会转变。她一直都是这样,并没有那么计较的。

    不知为何,她的心情忽然变好了些,脚下的步伐也轻快了许多。

    第二日,瑾瑜便同杨云一起离开了隐逸城,去往暴乱处对付叛党去了。按照他们的说法,应该很快能解决。

    轩辕王爷离开隐逸城后,瑾瑜一直与他保持通信,以便有什么事情好派人前去协助。

    如今暴乱之事发现的及时,解决的也很快。按照王爷的指示,瑾瑜指派了一员大将,带着几千兵马,前去淮河边上,协助朝廷的兵马一起镇压了叛军。

    后来,朝廷的兵马领命回了都城,瑾瑜则回了隐逸城。

    瑾瑜回来后,告知了遥都的情况,说是这次朝廷带兵的果然不是王爷的人,而是袁大士的亲属,他们不但姗姗来迟,而且到了就趁机抢功。

    回到隐逸城后,瑾瑜又收到了王爷的密信,说是本来王爷和圣上请了旨,前去淮河叛乱,但是被袁大士阻止了,然后袁大士安排了自己的人抢功。

    凝霜再次觉得,任由袁大士这样下去,迟早要出大事。

    但这事和大家预料的差不多,于是瑾瑜暂时没做计较,加上她刚从前线回来,需要休养,于是凝霜也不便多嘴。

    然而,她刚歇了口气,就发生了另一件更让人心惊的事情。

    就在暴乱被镇压不到十日的时候,遥都的探子匆匆来报,说遥都那边告急。袁大士前几日夜里已经谋反,现在天子正被软禁在金銮殿内。

    袁大士还以天子之名命令满朝文武百官,并挡住王爷前去宫内见驾的步伐。目前只有杨伯伯一家权势较高的武将,其他文人几乎都被控制。而杨伯伯之所以还能自由行动,皆因为他的大儿子是皇宫御林军大将军。

    如今朝堂乌烟瘴气,少数忠诚的臣子束手无策,王爷被挡在在宫外,亦形同被软禁,进不去皇宫,也出不了城门。他眼睁睁看着乱臣贼子逍遥法外,气得血气攻心,加上连日来的奔波激战,竟然昏厥了过去。

    所以,王爷的随行军师派人回隐逸城,前来寻求对策。传信的小兵说完这些,便虚乏的倒下去了,估计是连日来的操劳所致。

    王妃叫人扶下去让好生休息后,便召集了所有府内幕僚前去翰庭议事,有点急火攻心的感觉。凝霜也跟着一起进去出谋划策。

    没想到袁大士还是耐不住寂寞,非常愚蠢的做了奸臣逆贼,看来袁大士的力量超乎想象的强大,现在要对付他,更是难上加难。

    当她随着一帮人进入议事厅时,却看到轩辕逸辰竟然也是一脸严肃的坐在正上方右侧的位置上,以往上脸上的玩世不恭全然消失。

    出于谦卑和自觉心理,她将靠着瑾瑜下方的位置让给了杨云坐,自己则悄悄站在了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偷偷地观察着里面的情况。

    这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少爷,却总在关键的时刻适时出现。也不知道是装给谁看的。

    凝霜才在心里刚刚唾弃完,对方竟又像是感应到了似的。一个犀利的眼神扫射过来,七分严肃中带着三分狡黠,让她不由跟着停顿一排。

    不知道想到了什么好笑的事情,感觉他嘴角上扬的更加明显了,俨然又是一副看好戏的表情。

    王府内一众文人仍是一筹莫展,一切犹如暴风雨来临之前的状况。几乎王府所有人都是神情焦虑,一派忧愁。

    凝霜终于明白杨伯伯走之前忧虑的眼神,他那时就应感知到了乱世的大期不远了吧,所以才更希望她能随他回去,或是回蓄龙峰。

    没多久,王妃便带着瑾瑜和杨云等人急匆匆走了进来,直往主人的座位走去。

    大家见到王妃后,立马恭敬的起身行礼,王妃一声,“大家不必多礼。”与大家寒暄几句,王妃便拿出了当家女主人的气势,直奔主题,先讲了下遥都那边或是北边大半地区的情况。

    意思大概是,现在不仅圣上、朝堂被袁家控制着,连北边的一些重要城池也被其暗自中控制,其行为大有篡位的野心。

    几句话没说完,大家便跃跃欲试,言语越来越激烈的叫了起来。

    “袁家这个奸臣,竟然趁着秦淮河暴乱不久,王爷被天子召见之时做出这种事,实在是不要脸!”

    “他哪里是利用秦淮河的叛党,我看那些叛党就是他自己派去的!”

    “袁贼当众叛逆,挟持圣上,阻挡王爷,现在各路王公大臣都不敢乱动,坐视观望。由此看来,王爷现在的处境相当的危险,我等一定要拼尽全力解救圣上,协助王爷平定乱贼。”

    “不错!区区宦官佞臣,竟想图谋天下,简直不知羞耻。我等一定不能由他危害天下百姓。”

    看到大家踊跃的发言,王妃很一脸欣慰的继续问道,“多谢各位,诸位如此有心,王爷知道一定会感到高兴。”

    随后,她叹了口气道:“王爷此行,虽然带了韩老先生和吴湖将军,但为避免口舌,只带了一千轻骑。现在被困在遥都城内,暂时按兵不动。不知大家觉得,我们该如何帮助王爷是好?”

    “在下请求,领一万兵马前去遥都与王爷汇合,随后再随王爷进宫解救圣上。相信,凭借韩老先生的谋略和吴湖将军的勇猛,救助圣上定不会有任何问题。”一个三十多岁的男子豁然起身说道。

    王妃听了,很是感动的说道:“徐将军有心了,我替王爷先行谢过。”接着看了看大家问道,“大家认为,徐将军此计如何?”

    于是,在座的将军和谋士们又开始左右讨论。凝霜看到杨云一身淡定地思考着,瑾瑜微微瞟了他一眼,欲言又止。

    那个姓徐的估计是王府新进的一名将军,大家听了他的话后,并未有太多的赞同,反而有人点出了不少破绽。但又想不出什么更好的法子,于是最后纷纷保持了沉默。

    凝霜急忙看向一旁的瑾瑜,希望她可以看出此计的破绽,却见她亦是一脸的沉静,眉头紧皱,不知道在想什么。

    却不想耳边传来淡淡的一声,“母亲,儿觉得,此计虽看似毫无破绽,实际仍有众多不妥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