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蓝星反击战之太阳舰队 > 第9章 太阳舰队(中)

第9章 太阳舰队(中)

    太阳舰队司令部已经成立了,司令员是各国领导人和军方代表通过全票选出来的龙国太空海军司令崔永刚将军,副司令是汉斯国的名将冯·布劳恩将军,参谋长是毛熊国空天军司令日里诺夫斯基。这几位都是所有国家将军中大名鼎鼎的名将,尤其是崔永刚将军,两次亲自率军击败ET星舰队,最后还能俘获ET星球战舰,试问全人类世界有此功绩也仅此一人。

    继任龙国舰队司令的人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竟然是第七舰队司令孔彦书将军,但是孔彦书将军在龙国的口碑非常好,尤其是执行了对ET星球战舰登船作战的战斗部署,那是相当的精彩。最主要的一点是他的第七舰队作为磨刀石部队,已经在实兵演习中完败了所有的龙国主力舰队和沙盟的舰队。这些“手下败将”们对他均心服口服。

    太阳舰队此刻宛如一座未完工的宏伟雕塑,那一个个空荡荡的船架仿佛在诉说着未来的辉煌与期待。所有的战舰就像是沉睡在船坞中的钢铁巨兽,它们身上闪烁着尚未被点亮的光芒,而船员们则如同忙碌的工匠,穿梭于各个角落,紧张地进行着建造工作和筹备事宜。

    星河联盟各国仿佛一夜之间切换到了战时模式,整个联盟如同一个巨大的战争机器,开始高速运转起来。那些曾经繁忙的造船厂此时变成了热火朝天的战场,每一艘战舰都承载着人类的希望与梦想,工人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建造任务中,仿佛要将自己的力量注入每一块钢铁之中。

    龙国,作为星河联盟中的重要成员国,犹如一头沉睡的雄狮觉醒了一般。其雄厚的重工业基础在此刻发挥得淋漓尽致,庞大的工厂里机器轰鸣,工人师傅们熟练地操作着各种智能工具,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但他们的眼神中却充满了坚定与执着。毛熊国则展现出了它的粗犷与豪迈,那巨大的锻造车间里,火红的铁块在锤击下不断变形,仿佛在锻造着人类的命运。汉斯国以其精湛的工艺和严谨的态度,细致地打磨着每一个战舰部件,力求做到完美无瑕。波旁国凭借着先进的技术和创新精神,在战舰的设计和制造方面独树一帜,不断突破技术瓶颈。靴子国则以其高效的生产管理和团队协作能力,确保了战舰建造任务的顺利进行。其他欧盟国家的电子科技子系统也充分的发挥了出来,各个子系统如同流水一般的流向了各个总装船坞。

    在人工智能系统的神奇辅助下,供应链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优化。从原材料的采购到零部件的运输,再到最后的组装调试,每一个环节都像齿轮一样紧密咬合,协同运作。这使得产能呈倍数增长,仿佛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推动着整个建造进程。

    最重要的是,民众的思想意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政府的精心携手宣传下,民众们仿佛突然明白了现在所处的境地是人类生死攸关的关键时刻。那种对家园的热爱,对生存的渴望,瞬间化作了无尽的动力,激发了他们内心深处的潜能。无论是老人还是孩子,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都纷纷投身到生产建设中,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工厂里加班加点的身影随处可见,田间地头也忙碌着农民们的身影,大家齐心协力,共同为了人类的未来而努力奋斗。

    星河联盟给自己的太阳舰队全部配备了最新设计的战舰,这是集人类智慧于大成的战舰群,各国科学家和军工专家通过AI系统的捏合,很快就爆发出来了巨大的科研能力,针对ET星舰队特点专门设计出来了新型的战舰和各种武器装备。

    新型的战列舰全部采用蓝星上各国山的名称命名,为了纪念战列舰总设计师靴子国的马里奥大师,命名为:阿尔卑斯山级战列舰,此款战列舰沿用了龙国超级战列舰的设计方案,全舰呈光滑的十六面型的舰体,如同一个扁平的梭子一样的造型,这种造型的战舰能够有效的对抗ET星的各种能量武器的攻击,尤其在护罩被击碎的时候,入射角度小于75度的能量攻击有很大可能在陶瓷装甲的反射下发生部分偏转的情况,遇到实体弹攻击入射角小于80度的时候极大可能发生跳弹。

    由于科技的进步,人类的战舰再度向小型化进行了发展,战列舰长3600米,宽1600米,高740米,总重量仅为78万吨,但是动力系统、护甲、护罩、武器系统基本上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所有战舰都采用了新型的引擎,参考了ET战舰的引擎设计,全部使用内藏式,使用了与ET星战舰行星能源截然不同的反物质发动机,这款龙国大秦集团集过年研究成果于大成的战舰发动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极高的比冲量和推重比。这款发动机提供的强劲动力为汉斯国制造的最新的曲速引擎提供了最有力的动力源,使得这个庞然大物仅需要5分钟就可以进入虫洞跳跃。在研究了ET星神殿战士的机甲内的小型空间瞬移装置后,科学家们脑洞大开的给这款最新的曲速引擎加装了一个短距离跃迁能力,这种短距离跃迁能力完全可以使战舰具有开着满功率护罩在20光年的范围内任意跃迁,这就使得人类战舰拥有了更多的灵活多变的战术。但是缺点也是很大,就是消耗能量过高,不利于战舰后期的机动,然而波旁国最新型的高压缩储能系统完美的解决了这个问题。最可喜的是由于设计之初就按照统一公制的设计,各个系统能够非常快的捏合在了一起。并且整个动力系统的体积和重量不足传统战舰的三分之二,还没有了尾部巨大的喷口,彻底消除了人类战舰尾部容易被攻击的短板。新型战列舰的速度能够达到最高惊人的08倍光速,其冲击速度可见一斑。

    动力系统剩下来的重量和空间,让总设计师能够更从容的加装各种装甲系统。龙国的复合装甲系统使用了毛熊国冶炼的汉斯国提供的新式装甲。这种合金装甲具有重量轻,硬度高韧性好的特点,在同等的厚度下,防护能力能够超过同类装甲60的防护能力,内衬装甲为靴子国和波旁国和软木国的各种吸能装甲。最外层贴敷了一层龙国大汉集团最新研发的陶瓷装甲板,复合装甲强度达到了惊人的6000度,并且能量攻击入射角小于75度时,仅凭装甲板就可以产生镜面偏转效应。

    这款装甲板在毒瘤星防御战中以隐身性名噪一时,现在更是经过了进一步的完善,获得了更强的能力,在陶瓷装甲制作过程中,科研人员专门请教了龙国烧制陶瓷的老师傅,在陶瓷板烧制的时候在板面上烧制出了无数001毫米的小孔,而且小孔两个一组呈U字连接,这样就可以更好的吸收并过滤各种宇宙中的光波,在减重的时候增强了隐身性。使用这种隐身陶瓷战甲后,在普通宇宙速度下行进,ET星的战舰观测系统很难发现端倪,这简直是打埋伏、敲闷棍的神器呀!!

    在能量护罩方面,借鉴了ET星球战舰的区块防护罩防御,也就是舰船不再使用整体一个防护罩,而是分成48-56个区块进行防护,每一个区块都是独立的个体,即使被击碎也能在外置维修机器人的快速修理下迅速修复。并且拥有另一个特点,那就是战舰智能指挥系统通过战舰的侦查系统和能量系统的联动,通过预判敌舰攻击的位置,能够将能量加强到战舰即将被攻击的区域,被攻击的区域防护能量瞬间可以达到12000度的高度防御能力。

    武器系统更是翻天覆地的变化,首先是主炮系统,参考了ET星战舰的相位集束激光炮,主炮系统进行了升级,演变成了可以发射实体弹的两用主炮,在主炮炮管一圈上加装了相位集束增强器,激光炮的射程和威力有了非常大的提升,6500毫米主炮发射激光炮的威力达到10000度,射程高达30万公里。实体弹重达68吨,射程高达15万公里,在独立的高压缩储能系统加持下,射速能够达到一分钟三发!!战列舰舰首装备了两门8000毫米涡轮增压歼星炮,攻击威力高达12万度,射程高达100万公里,但射速太慢,32分钟才能发射一次。

    战列舰装备了36门三联装主炮,24门双联装1300毫米副炮,12组1212组垂直发射系统的共计1728枚大型远程高速导弹,4组38远程太空质子鱼雷发射器。120门120毫米12管超高速近防炮系统,每秒钟射速高达360发实体近炸榴散弹炮弹的射速,能够给战舰撑起一道严密的火墙。每艘战列舰还可以搭载360架多用途攻击机,可以作为防空和攻击的补充。

    而且针对于ET星战舰的海量无人机,联盟的科学家们迅速利用技术储备,在天才设计者的奇思妙想下,设计出来了一种攻击护罩强的无人机的弹药。其工作原理酷似老式防空炮的榴散弹,这种炮弹通过主炮或者副炮发射,甚至可以装备在导弹的弹头上。发射后在敌方无人机群前方爆炸,快速释放出3000-30000个小型圆锥形子弹,子弹利用惯性加速自动寻找目标后立即打开火箭发动机发起攻击。其强大的动能攻击超过了3000度威力,完全可以撞碎一切战机的护罩,然后在机体上引爆高能脉冲波炸药。强大的电磁脉冲波能够瞬间烧毁无人机内部的电子系统,达到摧毁无人机的目的。就是不能击中无人机,爆炸的电磁脉冲波对无人机的护罩也是能够产生极大的打击,甚至造成护罩无法修复的危害。

    巡洋舰的命名以蓝星上的著名地名为主,因为这个设计团队非常喜欢喝波旁的葡萄酒,被命名为波尔多级巡洋舰。巡洋舰造型与战列舰相差不大,只是体型小了一圈,长度达到了2800米,宽1000米,高520米,重量达到46万吨,是人类巡洋舰中体积最大,重量最重的巡洋舰。其完美的体现了军队对巡洋舰这个太空战多面手的要求,火力、机动、防护都是出类拔萃的,完全具有单挑ET星战舰的能力。分区护罩强度达到了6000度,复合装甲防护力也达到了4000度。

    火力异常强大,24门双联装3500毫米实体弹+能量弹的两用主炮,16门双联装1300毫米副炮,88门120毫米6管高速近防炮系统,6组1212组垂直发射系统共计864枚大型远程高速导弹,6组38的远程太空质子鱼雷发射器。其速度可以在3秒钟内提升至085倍光速,转弯半径仅为5500米,灵活度完全不逊色于驱逐舰,巡洋舰上也搭载了360架多用途战斗机作为攻防力量的补充。这款巡洋舰完全可以被当做小型战列舰使用,带领驱逐舰和护卫舰做为突击舰队主力使用。

    驱逐舰以人类历史名将的名字命名,经所有设计团队投票定名为:孙武级驱逐舰。驱逐舰同样沿袭了战列舰与巡洋舰的家族化设计,长度达到了2100米,宽850米,高380米,重达36万吨,同样是人类驱逐舰中体积最大,重量最大的驱逐舰。其体现出了人类对ET星战舰作战的理解,驱逐舰与巡洋舰配合作为舰队突击的主力力量,要求驱逐舰能够完全对ET星战舰造成毁灭性打击能力和非常高的生存能力及灵活性。

    驱逐舰的火力主炮18门1300毫米双联装实体弹+能量弹的两用主炮,装备了8门双联装480毫米高速副炮,6组88的390枚远程高速导弹,主要武器是12组28的远程太空质子鱼雷发射器,一次性发射太空质子鱼雷的攻击完全可以覆盖上百艘ET星战舰,或者封锁正面30006000公里范围的空间。其速度能够达到09倍光速的最高速。同时还可以搭载180架多用攻击机作为攻防两端的补充。

    在舰队核心的航母上,各国的方案都非常优秀,经过一番论证和争执后,一个逃亡到北欧小国的脚盆籍的设计师的方案获得了胜出。在各个方面的协助下,最终定型了这一款神舟级超级航母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