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蓝星反击战之太阳舰队 > 第10章 太阳舰队(下)

第10章 太阳舰队(下)

    神舟级超级母舰,那可真是一款犹如神话般存在、彻底颠覆了众多人固有认知的超级战舰啊!它宛如一个庞大而神奇的钢铁巨兽,由一艘堪称庞然大物的重型航母主舰体与两艘同样气势恢宏的大型航母舰体巧妙地连接在了一起。这般独特的构造使得它具备了极为灵活的作战能力,随时都能够如同拆分拼图一般轻松地分开,然后各自以独立的姿态投入到激烈的战斗之中。而且,即便在战斗中不幸损失了部分舰体,也无需过于担忧,因为凭借着其先进的技术体系以及完善的后勤保障机制,完全可以由其他同型号的战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进行替换,就像是给这个钢铁巨人换上了一套崭新的“铠甲”,使其始终保持着强大的战斗力。

    这位来自脚盆国的山下一夫,他可是当年脚盆国分合型航母的设计师之一呢!在那个时代,他就凭借着自己敏锐的洞察力和卓越的专业素养,对当年的分合战舰提出了一系列极具前瞻性的问题。其中,关于防护方面的不足以及资源利用上的浪费等疑问,无疑展现了他对于军事科技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然而,可悲的是,在脚盆国那种狭隘且极端的思想氛围之下,他的这些宝贵疑问却被视为离经叛道的异端邪说,从而被无情地边缘化,仿佛他的声音在那个充满偏见的环境中变得微不足道。

    但命运的齿轮从未停止转动,此次设计全新的母舰任务,恰如一场命运的安排,让他有机会将自己多年来的积累和思考付诸实践。针对 ET 星战舰那独具特色的攻击方式和防御策略,他精心设计出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组合航母模式——重型航母专门携带载人战机,这些载人战机犹如一把把锋利的宝剑,搭载着勇敢的飞行员,准备冲入敌阵,给予敌人致命的一击;而大型航母则负责携带大量的无人战机,这些无人战机就像是一群沉默的杀手,悄无声息地潜伏在战场的各个角落,等待着最佳的出击时机,以数量优势形成恐怖的火力网,对敌人的无人机展开全方位的打击。这种创新的组合航母模式,充分发挥了重型航母和大型航母各自的优势,即解决了高性能战机性能强悍但数量相对较少的缺点,又解决了无人机在攻防中略显刻板的攻击短板,利用无人机与ET星战机对战纠缠住对方,高性能战机趁机突破敌人防御给敌人致命一击。

    合体式航母所具备的这一指挥一体集中化的特点,着实有着诸多显著之处。那无人机指挥官与高性能战机指挥官得以紧密地并肩作战、相互协作,不再如同以往那般被分隔在数个不同的区域之中。如此一来,便极大地避免了因区域分散而导致的沟通上的繁杂琐碎,使得信息传递更为迅速流畅,战术执行的速度也能得到高度的协调统一。要知道,尽管如今的舰队拥有先进的 AI 智能指挥系统,但它终究无法完全替代人类指挥官的关键作用。这智能系统无论如何发展进化,都始终难以与人类那与生俱来的随机应变能力以及超凡的创造力相媲美。尤其是在那关乎生死存亡的激烈战斗之际,智能指挥系统往往只是刻板地见招拆招,根本不可能像人类指挥官那样凭借着奇思妙想、出其不意地制定出制胜的谋略。无论是人类自身,还是那 ET 星人极为发达的光脑,在面对这种需要灵动应对的战场局势时,都难免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正因如此,这智能指挥系统在战场上仅仅能够充当辅助的角色,而真正掌控决策大权、引领战局走向胜利的,还得是那些富有经验、智慧超群的人类指挥官。他们能够根据瞬息万变的战场形势,灵活地做出最恰当的决策。

    所以新型航母采取了分合式的系统,一艘重型航母在中间,两艘大型航母在两边连接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扁平的舰体,非常像蓝星海洋中的巨大的鳐鱼一般,在两侧的大型航母外侧还外挂了一个大型武器发射器,让整个航母显得更加扁平和协调。

    重型航母长达5500米,宽达4600米,最高处高达2200米,逐渐向两边变薄,最薄处仅为1300米。重量达到75万吨,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动力系统的小型化和轻量化。载机量达到3600架高性能战机和1200架多功能攻击机。能够通过舰体上48个弹射通道在5分钟内快速全部释放完毕所有战机。重型航母的舰体上方靠后的地区有一个高达180米的凸起流线型的建筑,那是战机指挥塔,在指挥塔周围密密麻麻的布置了60门120毫米12管的近程防御炮。整个航母上下两面另外安装了160门近程防御系统,还安装了24门1300毫米副炮用于中远程防御。在指挥塔正前方有一门8000毫米的歼星炮,战舰的正前方弧形装甲带上也隐藏着两门8000毫米重型歼星炮。

    计划装备还在最后施肥阶段的青鸾-15型高性能战机,机身呈漂亮的三角圆锥型,有些像古代的箭簇头的一半,在战机中间最高处是驾驶舱,驾驶员就像骑在战机上一样,视野相当开阔。这款战机装备了两门60毫米高速机关炮,一门120毫米高速离子炮,机身下方有三个武器仓,主武器仓可以挂载6枚超远程空空导弹或者重达2吨的超级炸弹或者一枚超远程空舰导弹。两侧的副武器仓可以挂载4枚中程导弹和6枚近程导弹,可以攻击战机或者战舰。鸾鸟-15型战机拥有高达2500度的护罩和整个由陶瓷装甲制成的机体,防护力相当于1000度的装甲板,速度可以最高达到恒光速运行,作战半径达到惊人的100万公里。这款战机是各国多年来科技的结晶,其战斗力比之前的青鸾-14型战斗机提升了15倍以上。尤其是超级炸弹,简直就是给第七舰队那些疯子飞行员们量身定做的,炸弹投放后可以通过惯性+助推火箭攻击1000公里内的任意目标,并且穿甲弹采用了串联战斗部,前端300公斤的聚合爆炸物产生的高达10000度的射流破坏可以完全击穿战舰的护罩和装甲,后面的弹体顺势直穿进舰体内引爆重达850公斤的高能聚变装药。只需要一枚,就可以瘫痪一艘ET星主力战舰。

    两艘大型航母,其长度竟长达 4500 米,那仿佛一条巨大的钢铁巨龙横卧在海洋之上,宽阔的宽度达到了 3800 米,就如同两个移动的超级城市般巍峨耸立,高达 1280 米的舰身更是彰显着其无与伦比的威严,如此庞大的身躯,重量更是惊人,竟然重达 58 万吨之巨。这样的庞然大物,却能够极其巧妙地贴合在重型航母的两侧,仿佛是天作之合,相得益彰。

    它们所搭载的载机量高达 8000 架最为新型的龙国攻击 -3000 型无人战斗机,这些无人战斗机如同一群凶猛的战鹰,随时可以通过大型航母的36个高速通道在5分钟内冲向战场。攻击 -3000 无人攻击机拥有着与青鸾 -15 战机同样令人瞩目的数据,然而,由于没有驾驶员这一因素的影响,它的机身比青鸾 -15 战机整整小了两圈,形状也更加扁平,但其战斗力却极为强悍,完全具备独自担当一方重任的能力。并且,因其外形和青鸾 -15 型战机相同,这使得敌人的侦查系统极易产生误解,不会将其视为重点防御对象,从而大大降低了高性能战机的突防难度,为我方战机的行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大型航母还拥有48门双联装1300毫米副炮和280座120毫米12管的近程防御系统。

    两种航母的护罩都采用了先进的分区护罩技术,其强度高达 8000 度,仿佛一道坚不可摧的屏障,能够有效地抵御各种强大的攻击。而它们的装甲板也同样非同凡响,相当于 6000 度的复合装甲,宛如厚重的铠甲一般,为航母提供了全方位的保护。最具特色的当属山本一夫专门设计的外挂武器系统,这个底边长度3800米,高 度达到1100米宽度900米的三角体外挂武器系统犹如一个神秘的魔盒,拥有独立的发动机和能量供应系统,里面隐藏着各种各样威力巨大的武器, 首先就是拥有一门巨大的歼星炮,还有8门隐藏式的双联装6500毫米主炮 。24门1300毫米双联装副炮,4组88的远程导弹系统。

    崔永刚等将领看了这个设计不住的呵呵冷笑,这要是派出战舰群去突袭这个航母,舰队规模小一点,不用战斗机,只需要航母本身的火力就够歼灭它们的了。这一艘超级航母的战斗力就已经够碾压舰队中的一半战列舰的战斗力了,成为了真正的舰队攻防的核心战力。

    舰队中最可怕的当属新型旗鱼级护卫舰了,这种护卫舰长度达到1600米,宽460米,高240米,妥妥的一个纺锤形,护甲厚度相当于1000毫米装甲,护罩强度强度2200度,拥有12门双联装600毫米主炮,12座120毫米6管近程防御系统,4组88中程防御型导弹系统,8组24太空质子鱼雷发射器。速度达到095倍光速。整体数据除了速度之外其他的项目都非常普通,但是舰体长度偏长,不知道所以的人都以为这款战舰非常一般。但是这是军方经过总结与ET星人作战得出的结论,护卫舰在与ET星人作战时用处不大,所以护卫舰是舰队中最鸡肋的战舰,但是龙国第七舰队的刺客级突击舰的用法给舰船设计师提供了非常好的思路。

    用混沌军团司令胡连的话讲:“这款护卫舰就是为了混战而生的。”

    所以设计师和军队的指战员经过多次沟通,设计出了这一款旗鱼级护卫舰,这款护卫舰的主要目的不是跟随舰队冲锋,而是跟随战机群突击。一般在战机群混战的时候,双方的主炮都不会向这里开炮,害怕误伤自己的战机,所以这款战舰就有了突击的机会,这也是参考了ET星人小型战舰的经验而制造出来的。最阴狠的是这款战舰的发动机在战舰的中部,后部的舰壳随时可以像蚌壳一样打开,释放出隐藏在战舰后部的6艘新一代刺客级突击舰。

    新一代刺客级突击舰长160米,宽44米,高32米,装备4门双联装120毫米机关炮和4组44的鱼雷发射器,备弹192枚,装甲厚度达到惊人的1500度,护罩强度达到3500度。整体就像一个另类的鱼雷艇,整个舰体如果不是为了在战机群里不被ET星战机骚扰,连一门炮都不想带。突击速度能够达到099倍光速,简直就是一个为刺杀而生的刺客型战舰。这个战舰仅配置六名舰员,完全是智能设备在操作武器系统,只要瞄准立即自动发射太空鱼雷。舰员的任务只需要驾驶战舰冲刺或者逃脱,先进的AI辅助系统可以根据驾驶者的能力提出适时辅助,这样战舰更加如鱼得水的灵活。

    如此一艘护卫舰,眨眼间便能化作七艘战舰,如影随形地护在战机群后方,为其保驾护航。突击舰则犹如一把利剑,趁乱穿过战机群,直刺敌人战舰的要害。当敌人陷入手忙脚乱之际,战机群如饿虎扑食般汹涌而至,与敌人纠缠不休。这样一支舰队与战机相互配合,犹如天作之合,轻而易举便可击溃规模远超自身的 ET 星舰队。

    战舰已然定型,只待生产结束,便可列装上阵。各国本土舰队亦在马不停蹄地利用这些新技术进行大规模的改装,而对于陆军和陆战队而言,提升士兵的技战术能力,无疑是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