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明逆子:老朱我来教你当皇帝 > 第4章 监国考验

第4章 监国考验

    听到这句话,老朱一时间定在那里。

    什么?这逆子是在嫌咱不会当皇帝?!!!

    自古以来,从没听说过,有哪个逆子,敢指着皇帝老子的鼻子,说皇帝老子不会当皇帝的?

    这何止是逆子?这简直就是倒反天罡,大逆不道的逆子啊。

    不行,这是亲生的,咱就这么一个亲生的嫡长子,杀了就只剩下嫡次子了。

    不能生气,咱得冷静,否则他这么小,身子骨还这么弱,咱这一双砍元人的大手,不把他打出个好歹才怪。

    亲生的,不生气,不能生气。

    半天才缓过气来。

    小朱当然不会傻站在这里,老朱都那么怒了,站在这里非被他打残不可。

    趁他愣神的功夫,就跑出御书房。

    老朱也是故意放他走,否则,非打死他不可。

    等他走后,无比伤心的一屁股坐在地上。

    伤心,太伤心了。

    咱堂堂开国皇帝,九五至尊,受天全天下顶礼膜拜,偏偏被咱最疼爱的儿子看不起,。

    嫌咱不会当皇帝?

    这不是在说,咱不配坐这把龙椅吗?

    这逆子,看来是真不想做这个太子了,否则,如何敢当着咱的面,说出这样大逆不道的话来?

    也罢,咱就成全你,废掉你这个太子,让你做个普普通通的小王爷吧。

    只是,废立太子,是举国震惊的大事。

    咱还能跟满朝文武说,是他瞧不上咱这个皇帝,才把他给废掉的吗?

    那咱成什么了?一个连自己儿子都看不起的皇帝?

    想堵住幽幽众口,必然要找个由头。

    你不是嫌咱不会当皇帝吗?

    那好,从明天起,咱就让你来监国,让你看看大明皇帝,是多么的难做。

    一但误了国事,咱就有理由把你给废掉了。

    咱倒要看看,到底是咱不会当皇帝,还是你个逆子无法无天,三天不打,就要上房揭瓦了!

    ……………………

    美梦刚刚开始,就被张桂的声音打断。

    “太子爷,陛下急召太子爷入宫,迟了该受责罚了,奴婢进来伺候您更衣?”

    这老登,这么早就要找孤算帐?也罢,该来的迟早会来。

    早就打好了一肚子的草稿,就等着跟你对线了。

    于是起床,在张桂的服侍下,换上朝服。

    随后就跟着王大伴来到皇宫。

    今天没让张桂跟着,说明还是跟老朱单独聊。

    重新在肚子里打了一遍草稿,做好万全准备。

    然而,令人史料未及的是,王大伴并没有把本标带去见老朱,而是从大明殿的正门走进去。

    此时已入卯时,正是开始早朝的时间。

    满朝文武悉数到齐,大殿两旁,站满文武大臣。

    说是站满,其实武将那边空出一大片,主要将领全部在外征战。

    见太子进来,所有官员纷纷施礼。

    “参见太子殿下。”

    老朱这是要闹哪样?要当着满朝文武的面,罢了太子之位吗?

    要真是这样就好了,咱就可以自由自在的搞科研了。

    心中有事,只是拱手向众臣还了一礼,便随王大伴来到玉阶之下。

    在这里,额外摆放着一张椅子。

    王大伴:“诸位臣公,陛下因故,昨天紧急胶去凤阳老家祭祖,在这段时间里,由太子监国,全权处理朝政,诸个臣公们,有事尽管向太子殿下启奏即可。”

    众臣:什么情况,老朱这皇帝当的也太任性了吧?说走就走,连声招呼都不跟大臣打一声?

    也没说谁来当辅臣啊。

    李善长:还用说,肯定是老夫这个少师当辅臣啊。

    值此困难时期,陛下却以此为由,把太子推出来,难道说,陛下想要动手了?才推太子出来代他下旨?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这个皇帝不但是个大大的昏君,还枉为人父。

    这种骂名,都不敢亲自承担,还要让太子替他承担。

    一众大臣胡思乱想着,齐声应“诺”。

    小朱:卧槽,这是昨天那句老朱不会当皇帝的话,把老朱给刺激到了?才特地安排这么一出的吧?

    也好,正所谓不破不立,不把你过去的三观打破,怎能重新竖立正确的三观呢。

    孤就让你看看,孤凭什么敢说,做你的太师,教你当皇帝。

    朱标朗然坐到椅子上。

    王大伴:“上朝——”

    “参见太子殿下,千岁千千岁。”

    小朱:“众卿平身。”

    等到众臣归位。

    王大伴:“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一名自称是兵部侍郎的官员出列上奏,如今三路大军渡过黄河,兵分三路,分别向山东,河北,关中方向,收复故土。

    前方战事焦灼,大军缺乏粮草,请速速调拨。

    户部尚书杨思义启奏,国库如今只有一点微薄的钱粮,别说支应三路了,哪怕支应一路都不够。

    眼下又刚过春耕期,哪怕加税也无从可加。

    躲在后面偷听的老朱:

    哼!咱不会当皇帝,你会当是吧?有能耐你来。

    你不是要咱教咱当皇帝吗?面对这种局面,来,让咱看看你如何处置的比咱好。

    小朱刚想开口。

    兵部右侍郎又站出来,收复岭南福泉一带的沐英那边,也发来军粮告急文书。

    此外,驻守浙东,提防方国珍等部的将领,也发来求粮文书。

    防卫蜀地方向的还好,可以就地筹粮。

    然而岭南近日来,连续暴雨,引发山洪,十数个县城受灾,急求调粮赈灾。

    也就是说,国库里的钱粮,支应一地都不够,而四面八方,全部需要钱粮。

    老朱:来,你行你上啊,让咱看看,你比咱高明到哪里去。

    一个瓜娃子,还敢教老子如何当皇帝。

    小朱却是淡定异常,等着各地求粮的事宜奏完,户部尚书杨思义,无数次的站出来告知无粮可调,请殿下速速拿主意。

    小朱环顾一圈。

    总感觉,今天的气氛有些不对劲,一个个全部低头看脚尖,十分的压抑。

    虽说国库缺粮吧,也不至于压抑到这种地步,总有办法解决嘛。

    “李相怎么看?”

    李善长出列:“殿下,中书省参知政事胡惟庸有一计,倒可一试。”

    “哦?胡卿有何妙计?速速讲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