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明逆子:老朱我来教你当皇帝 > 第9章 八方英才馆

第9章 八方英才馆

    小朱径直来到工部。

    果然朱标是老朱最喜欢的儿子,今天没拿自己怎么样,还把奏折送过来批阅,说明不会嘎了自己。

    所以,搞钱,必须搞钱。

    从工部,分别调了3名懂炼铁的大匠,3名高级木匠,3名瓷雕匠,3名建筑大师,3名烧窑大匠。

    随后来到牙行,以东宫的威压,低价买入8名或当过掌柜,或当过管家的人才。

    “知道孤找你们来意欲何为吗?”

    “草民等不知。”

    “孤要建一座八方英才馆,广纳天下英才。”

    建筑大师:“此时草民熟悉,尽管交给草民等去办就好。”

    “不,孤不是现在就要建英才馆,而是让你们知道,这个英才馆是干什么的。”

    英才馆还能是干什么的?

    自胡不都是招揽文武士子,江湖侠客做门客的地方吗?

    “孤这个英才馆,专为你们这样的英才而建。”

    “啥?草民等卑贱之人,也配称得上英才二字?”

    小朱:

    “在孤的眼里,你们比文人士子更配得上英才二字,”

    “孤的这个英才馆,只纳像诸位这般身怀一技之长者,”

    “英才馆将对英才设置品级,从从九品到正一品,共十八品英才,”

    “凡英才馆品级英才,每月都会发放5两到500两不等的俸禄,”

    “自成为品级英才者,直至终老一生,都会发放。”

    众人唏嘘不已,还有这么好的待遇?看来,殿下是懂匠人的。

    正所谓士为知己者死,如此看重匠人的主子,必须抱紧他的大腿才行。

    “敢问殿下,草民想要加入,只是不知如何才能加入?”

    小朱:

    “可以先报名,成为候选者,只要你们凭借技艺,为英才馆立下功劳,”

    “便可成为品级英才,此外,凡是哪位打造出好东西,”

    “开设作坊出售后,设计者,将会得到一层干股,”

    “每月可分得一层利润,当然了,对于重大发明创造,孤也会给予额外奖励。”

    这待遇,简直没谁了。

    “只是,草民等受工部征辟……”

    “这个无妨,孤能调你们出来,自然也能把你们全都要过来,让你们恢复自由之身。”

    “草民等愿为殿下效犬马之劳。”

    “不,不是效劳,是合作,合作你们懂吗?孤给你们搭台子,你们尽管拿出看家本领,尽情施展,然后尽管数钱数到手抽筋,英才馆不只是孤一个人的,而是每一个英才的。”

    谁敢跟太子爷合作啊?那不是在找死吗?但他这样说,还能说不是吗?

    “草民等必为殿下马首是瞻。”

    “至于你们几位,虽非匠人,想来都是八面玲珑之人,你们想成为英才,要靠你们在经营一道上的造诣。”

    几个奴籍之人,别说英才了,只要能抱紧太子爷大腿,往后不受人欺负就烧高香了。

    “小的们愿为太子爷肝脑涂地。”

    “时间紧迫,多余的话孤也不多说,现在,孤要你们,尽快搭建起你们的班底,该招学徒的尽量多招……”

    朱标先给匠人们打发走,用多少钱,回头拿着令牌,到东宫去支取。

    对几个管家则加以考校一翻,对于消息灵通之人,派去广招各种有一技之长之人。

    对于善经营,善统筹者,找到助手后,开始广招劳工。

    安排好各自的任务,各自而去。

    朱标让王胜派人去搞几匹马过来,马不停蹄的出城,到处去寻找场地。

    想赚钱,必须有矿。

    印像中金陵城南是汤山,那里有煤矿,粘土矿,石灰矿。

    来到汤山附近,发动“感知识别”技能。

    以他为中心,10公里的圆球体范围内,都有什么样的元素,很快就感知到了。

    在汤山南麓的山脚下,有一片大型煤矿,埋藏很浅,只需挖开上面的一层土,就是大型露天煤矿。

    附近山坡就有粘土矿,耐火粘土,石英矿。

    再远一些,还有大量的石灰矿。

    “王胜。”

    “在。”

    “要想富,得有矿,派人去打听一下,这片山是哪家的,归哪个衙门管。”

    “回殿下,此乃陛下御用猎场,归上林苑管。”

    朱标一喜:“就是说,这块地是我父皇的了?”

    “正是。”

    “那正好,省了,走,回城。”

    自家的土地,傻子才去上林苑打招呼,万一被老朱知道,不让用,那不是耽误大事?

    所以,要等一切都建成后,再先斩后奏。

    回到东宫时,已经下千三四点钟。

    四个老家伙早就批阅完了,在那打盹,坐等“好学生”回来。

    朱标风尘仆仆的一进门,首先看到好几个大箱子。

    “小桂子,这啥啊?”

    “回殿下,是几位将军送来的五万两银子。”

    八成是今天早朝之上,保下的那群武将,为了感恩送些银子过来。

    四个老家伙听到声音,瞬间醒来。

    宋濂:“殿下,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己身,廉洁之源,在于自律。”

    “宋师说的没错,所以,小桂子,命人把这些台到内库吧。”

    周宗:“殿下身为储君,当以自律为上,将来荣登大宝,整个天下都是殿下的,又何惜微末铜臭之物?”

    “周师说的在理,但孤现在手头紧,急等钱用,这些银子我会登记上,出自哪家,出了多少,回头孤一定连本带利还给他们。”

    元文吉:“臣听闻,陛下从未缺少东宫用度,况且殿下尚且少年,臣想不通,哪里需要用到如此巨款。”

    五万两银子,在开国伊始,绝对算得上巨款,那可是5000万钱。

    哪怕皇帝的儿子,才十三岁,也不能一下子让他握有这么大一笔钱。

    养成奢靡的坏习惯,将来身为授业教师,知道而不劝阻,也有很大的责任。

    小朱:

    “哎,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王朝更迭,兴衰盛亡,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孤今日微服出巡,亲眼看到城内城外,无数百姓,”

    “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孤深感愧疚,正所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孤虽年少,也想为城外百姓,做一点力所能及之事,”

    “哪怕能让一小部分百姓,吃上几天饱饭也好,”

    “奈何孤能力有限,就只能权且先借我义兄等人的这笔银子一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