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明逆子:老朱我来教你当皇帝 > 第10章 敲打杨宪

第10章 敲打杨宪

    范显祖:“殿下拳拳之心,天可怜见,然,贸然向百姓施恩,只会助长百姓不稼不穑之风,城外穷苦百姓遍地,区区五万两银子,又能施恩几天?”

    小朱不想跟这群大儒争辩,尤其不能说是投资建厂的,否则会叨叨个没完,甚至会告到老朱那里。

    “这点倒是没想到,那就,等回头,把银子还回去吧。”

    四人无奈,这也太敷衍了吧,明显是想收下这五万两银子。

    但这样说,也墙住了继续劝谏之口。

    只得摇摇头。

    “殿下,该看奏折了。”

    “哦,对了,国事要紧。”

    朱标飞快的对照着他们的批注,一一瞄过。

    问都没问一声,不到半个时辰,就全部处理完毕。

    分成三堆,分别在每一堆上,写一张字条。

    “大功告成,处理完毕,来人,拿走。”

    太监捧着走出东宫,绕了一圈,没有直接去中书省,而是去往皇宫,把奏折全部送到老朱面前。

    老朱看着三堆奏折,三张字条。

    一张“可”,一张“否”,一张“知道了”。

    很明显,那堆否的,全是驳回的。

    属“知道了”的奏折最多,老朱打开一本看了一眼。

    举荐刘伯温为左相的。

    接连打开数本,都是类似的。

    老朱今天一天,除了在为李善长背叛了咱,感到无比伤心外。

    想的最多就是,现在右相徐达在外征战,左相空缺,何不趁此良机,直接把宰相一职给撤掉呢?

    这样不是所有权力,就都集于咱一人之手了吗?往后再不会有权相谋逆之事发生。

    这逆子只写个“知道了”是几个意思?

    他是跟咱的想法一样呢?还是……

    老朱对那逆子今天的表现,多多少少还是有点服气的。

    咱老眼晕花了,连这么明显的问题都看不出来。

    应该是咱义气用事导致蒙蔽了双眼吧。

    不行,明天还要让那逆子,再监国一天,看看他的想法跟咱有啥不同。

    有李善长这件事情在,他应该感觉到,相权对皇位的威胁了吗?

    自古以来,有多少谋逆的丞相。

    丞相必然是皇权最大的威胁,他也一定是这样想的。

    很想把他叫来,当面问一下。

    又抹不开面子,老子向儿子讨教问题,要是普通百姓也就罢了,咱可是九五至尊啊,这像话吗?

    所以,明天再让他监一天国。

    打开几本“是”的奏折,确实,黄河一带刚刚收回的地方,需要有人治理,有举荐前元降臣的,直接就地委任,先管着那些县城不生乱子为重。

    这逆子,小小年纪,能把朝政处理到这种地步,多多少少还是有些东西的。

    写“否”的奏折虽然很多。

    但打开一眼,只有两件事情,一个是关于把盐收归官营的,一个建议是把铁收归专营的。

    把这两项收归官营,这不是好事吗?朝庭正缺钱呢,这两项自古以来,很多皇帝都收归官营。

    这有什么问题吗?

    那逆子为啥要写“否”呢?为啥要驳回呢?

    “送去中书省吧。”

    “诺。”

    很快,奏折送回中书省,送到杨宪手中,把老朱的话交待给他。

    此时因为淮西一党的文臣,集体被拔除,若大的中书省,空缺出无数官位。

    杨宪做为从二品的中书省参知政事,成为这里品级最高的官员,暂时接管中书省。

    打开两份奏折。

    这有什么问题吗?盐铁收归官营,大大有利于朝庭啊,太子为啥要驳回?

    应该是被谁给蛊惑了吧。

    再看看一堆“知道了”。

    啥意思?若论才能,恩师远胜李善长,不过是老朱任人为亲。

    现在李善长没了,论资历也该轮到恩师了。

    恩师还是太子的先生呢,按道理,应该支持才对啊,为啥说了一句模棱两可的话呢?

    果断拿上三份奏折,来到东宫。

    “下官中书省参知政事杨宪杨希武,参见太子殿下。”

    “杨爱卿平身,这个时间来东宫,可是有何要事?”

    “臣有三件事不明,请殿下解惑。”

    “哦?何事?”

    杨宪掏出举荐刘伯温的那本,呈给太子过目。

    小朱打开看了一眼,送回。

    “嗯,知道了。”

    “殿下莫不是嫌家师之才,不足以堪当宰相之职?”

    小朱一言不发,以一个审视的表情看他。

    看的杨宪不明所已,有些不知所措。

    “恕下官愚顿,殿下这是何意?还请示下。”

    小朱仍旧静静的看着他,就是不说话。

    看的杨宪心里直发毛,开始胡思乱想。

    好吧,是我急功近利了,这不等于逼宫吗?

    “臣请罪,臣见中书省突然空缺,百官无首,一时为国心切,还请殿下责罚。”

    “嗯,孤记下了,还有别的事吗?”

    卧槽,啥意思?这就记仇了?

    还以为是个少年郎,好糊弄呢,没想到,比老朱还难答对啊。

    急忙拿出那两份奏书。

    “臣不明,将盐铁收归官营,对上,能充盈国库,对下,能抑制盐价,如此利国利民之策,殿下为何驳回?”

    小朱又是一言不发,看傻子一样的眼神看着他。

    “恕下官愚钝,还请殿下为臣解惑。”

    小朱竖起两根手指,又指指脑袋,一个字也没吐露。

    杨宪心里更毛了。

    这两根手指代表了什么?代表了今天接连两次犯忌。

    第一件事,丞相的事情不是他能过问的。

    第二件事,当面质问监国太子,犯下大不敬之罪。

    最后指脑子,很明显,是让自己回去想去,不然什么事情都来问君主,要你这个参知政事有何用?

    杨宪不免一身冷汗。

    小小年纪,其圣心之难料,竟恐怖如斯。

    “是,臣有罪,臣这便回去用心处理好此事。”

    “嗯,你的事情,在父皇跟孤这里,记下好几条呢,往后切记要好好当差,多做实事,切勿弄虚作假,否则,连孤的父皇也保不了你。”

    “是,臣多谢殿下,多谢陛下,臣必当将此恩铭记于心,若没其它事,殿下且先歇息,臣先告退。”

    杨宪一身冷汗的退出。

    没想到,自己做的那些破事儿,他们爷俩早就知道了。

    看来,皇上还是爱我的,不然,早就给吊在城门楼上,剥皮实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