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明逆子:老朱我来教你当皇帝 > 第65章 继续奉旨开源

第65章 继续奉旨开源

    毛骧:“卑职参见老爷。”

    老朱:“免了,江北怎么回事?”

    “回老爷的话,少爷说,江北乃工业重地,闲杂人等不得靠近,但卑职,以及二虎等皇爷信得过的人,可以入内……”

    后面想说,以为皇爷知道,至少二虎也应该知道这件事,应该禀报给皇爷了。

    这么说好像对二虎不利,所以……

    不论说不说,老朱都是怒瞪二虎一眼。

    二虎再次后腚一紧:

    “卑职办事不利,回去就自领六十军棍。”

    老朱也是看中二虎心眼实这一点,这事也不能怪他,他是近卫,始终要保护咱。

    “先记着吧。”

    “多谢老爷。”

    转向毛骧:“江北都有什么?”

    “主要是那边有矿,铜铁都有,很多很多,少爷担心那些人苟鈤的文……”

    “总之吩咐不得声张,再有就是纸坊,木器坊,船坊,这船,”

    “还有报业的纸张,孔二愣……啊不,是衍圣公的仁教司那边,”

    “给童生用的书本,课桌,都是从江北订的;”

    “最近少爷说奉旨开源,又去江北鼓捣些啥,卑职也不懂,暂时不知,”

    “想来,等东西造出来后,就能知道是做何用的了,卑职届时再去打探。”

    江北有两条十几二十公里长的硫铁铜伴生矿矿脉。

    老朱对别的不感兴趣,一听有铜矿,还很多很多,顿时两眼冒金光,那可是小钱钱呀。

    “那里有铜矿?”

    “有是有,但铁多,铜不多,十斤铁都出不来一斤铜。”

    “就是说,江北有炼铁坊?”

    “是。”

    “一月能炼多少斤铁?”

    “卑职也不知,卑职也不懂啊,总听匠人们吵吵,铁不够用,铁不够用,少爷到处派人买铁,想来应该不多吧。”

    是不多,江北工人家属房,都是在建的钢筋混凝土的五层楼房,需要大量的钢材;

    镖局专用蒸汽船也需要大量的钢板。

    镇海船坞、登莱湾船坞,各自两艘铁甲舰下水后,培养出更多的工人;

    现在每个船坞四艘同时开建,一条船所需的钢材,超过1200吨。

    这些都是从这里出的。

    现在八方英才馆又要续建了,要改建钢混结构的,也需要大量钢材。

    那些个分散在偏远山区的小作坊,如今全村人都是作坊里的工人,规模已经不小。

    他们也需要不少的钢材。

    老朱想想也是,江北才多点人,铁矿铜矿这种,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工,才会产出大量的铁、铜之类。

    算了,江北的事情,全当不知道,由那逆子折腾好了。

    起驾回宫。

    ……………………

    吹出去的牛批要实现。

    眼看就快到了一个月的期限。

    不就是很多箱银子吗?又没规定具体多少箱,想赚银子还不简单。

    今天江北工业园的新作坊正式投产。

    第一时间来到曹国公府,找到李文忠。

    “孤听说,表哥跟一众武勋们,对商行的投资,没什么兴趣?”

    李文忠顿时一脸难为情的样子,笑而不答。

    “为何?”

    “商行那玩意,哪怕开的再多,也不过是多一些的杂货铺,”

    “有操那闲心的功夫,咱还不如多开两艘花船了,”

    “不只是末将,所有武将们都没兴趣,所以,就算了。”

    杂货铺确实对这群公侯们,没有一丝一毫的吸引力。

    那玩意就相当于现在的小商店,每天忙活人,利润还低。

    武将们随便打赢一场仗,缴获的战利品都比那多的多。

    “嗯,不掺和也好,本来商行也是打算拿来平抑物价用的,利润没那么高,”

    “不如,我这里有个更赚钱的生意,可以让众位武勋们都参与一下,”

    “表哥这些天来,对商行跟钱庄的事情,劳心费神的,”

    “所以我父皇决定,赐一成干股给表哥,以示犒赏;”

    “我父皇占五成,孤占一成,表哥占一成,剩下的三成,”

    “我父皇特命拿出来,让利给一众功臣们。”

    李文忠:

    “咱的一切都是皇爷给的,替皇爷效力,那是应该的,皇爷从来没亏待过咱,不过挂个名头而已,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这要是还拿皇爷的赏赐,咱就太不是人了。”

    孤还要拿你为工业园挡枪呢,怎能不要?

    “表哥可能有所不知,这间作坊非比其它,”

    “初步估算,第一年的利润,就能有一亿两,”

    “而且是长久的买卖,只要工业园永远不倒,”

    “你们的子孙后代,都能源源不断的,从里面获取丰厚的利润,”

    “正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咱都是自己人,”

    “我父皇吃肉,你们这些功臣,也必须跟着喝汤才行,”

    “所以,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表哥你看,是不是派人去请那些功臣们,”

    “有不在家的,叫上管家也好,一起去工业园,”

    “带大家实地看一眼,这项产业,究竟值不值得诸位前去一观。”

    太子都这样说了,不去就是不值,就是瞧不起太子,还能说不去吗?

    李文忠立刻差人,前去通知上一次参与平倭的“功臣”们。

    很快,众人陆续抵达仪凤门外,乘坐三条大船,才浩浩荡荡的渡过长江。

    工业园区处在一条长长的沙岛后面,岛上设有兵站哨塔,对这里进行严密守卫。

    被沙岛上的树木遮挡,从江面上,完全看不到背后的情况。

    沙岛的下游,修建出一条长长的青石码头。

    码头上偌大一片空地,第一建筑公司的人,正在空地上修建房屋,铺装青石地面,已经到了收尾阶段。

    一趟长长的平房,像车库一样,全部都是开阔的大门,里面面积很大。

    码头上还建有几间亭子。

    这里是园区批发市场,这几天就会开张营业。

    此行的目地不是这里,直接带众人进入工业园区。

    工业园区周围修建着三米高的围墙,墙顶铺满铁钉,每隔一小段距离就有一个岗哨。

    径直来到距离入口不远的玻璃工坊。

    这是经过半年时间打造的,全球第一家玻璃厂。

    共有8个百吨级熔炉,4个车间,每个车间2个熔炉。

    分为琉璃车间,玻璃器皿车间,玻璃家具车间,镜子车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