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跟玻璃虽然加工工艺差不多,但所用的材料不同,加工出来后,是七彩斑斓的。
众人就只见,上百名匠人,人手一根铁管;
沾取火红的膏状琉璃后,在不断的吹制,塑型,整型。
另一边,冷却好的成品,美轮美奂的各种花瓶,水坛,茶具;
被伙计们精心包装后,装车,送入仓库。
此外还有模具压制成形的各种碗、盘、杯子之类。
玻璃车间大抵也是如此,各种纯净透明的玻璃器,被一车一车的送进库房。
家具车间则是生产3米乘2米的整张玻璃,用来做门窗所用。
许多个槽子,里面一层铅锡熔液,往上倒玻璃熔液,冷却即可得到平整无比的玻璃。
众人有种走进藏宝库里一般,对他们来说,每一件都是价值连城的宝贝。
最令大家惊叹的是,镜子车间。
从炼坊那边送过来的镀铬镜框、铝合金镜框、木框,形制优美。
再看那镜子,一个个清晰无比。
李文忠:“殿下,这是何等材料?俺看着怎么像白银?”
“没错,就是用银做的,唯有用银做的镜子,才能出现这种效果。”
李文忠指向旁边制作好的,金属镀铬边框的大圆镜,下面的基座也是金属镀铬的,能把众人的钛合金狗眼给亮瞎那种。
“殿下,像这样一面镜子,多少钱?”
这是本厂的高端奢侈品,自然不能卖便宜了。
“出厂价200两。”
众人倒吸一口凉气,这么便宜?不能声张,回头必须给夫人买个。
“敢问,何时开卖?”
老子拉你们来投资,你们不谈正事,居然来买镜子?
老子是差你那几面镜子钱吗?老子差的是你们投资的钱。
“至于何时开卖嘛,要等我父皇下旨才行;你们不应该问,这镜子的造价几何吗?”
对啊,说好了来谈投资的,怎么不务正业了?
主要是这镜子太吸引人了。
“是啊,敢问,造价几何?”
“三千万两。”
“啥,末将没听错吧?三千万两?”
“孤说的是这间玻璃工坊。”
“啥是玻璃?”
“透明的叫玻璃,那些五颜六色的叫琉璃;你们看,这些都是自动吹风的,这大坩埚,是用机器吊装作业的,得用电能,才能造出这么多上好的玻璃。”
众人没听清啥能,也不关心,更关心银子跟镜子。
“敢问殿下,这玻璃白银镜子造价几何?”
“孤只能说,一本万利;像这支杯子,成本最多一文钱。”
其实不到三毛钱。
众人倒吸一口凉气,这也太暴利了吧?
这杯子,如果单拿一个出来,说是一万两银子买的,绝对有人相信。
这么多的话,哪怕一支杯子卖一两银子,富户也必然会买。
尤其是那些装门窗的大玻璃。
这玩意装窗户上,可比丝绸挡窗透亮多了,不但有排面,还省下不少蜡烛钱。
李文忠心里已经开始盘算着,一成干股,一年下来,有多少银子进账了。
不行,家里得重新建一栋大一些的宝库了,要像钱庄那样修建才行。
股份怎么分,大家都清楚了。
皇上占五成,太子占一成,李文忠因功占一成,剩下三成供大家投资。
……………………
御书房里,老朱心知那逆子完不成一月约定,也没有计算时日。
王大伴:“皇爷,太子前来给皇爷请安。”
“哦?今天是什么日子,那逆子怎地有心情来给咱请安了?让他进来吧。”
不多时,小朱迈着六亲不认的步伐而入。
“父皇,还记得今天是什么日子吗?”
“什么日子?”
“是交银子的日子啊。”
“怎地,舍得把你库房里的银子,拿来孝敬咱了?”
“哼!区区一点银子而已,做为天下第二的男人,奉旨开源,还需要动库房里的银子?传出去还不让人笑掉大牙!来人!把银子抬过来给。”
不多时,就见一大群内务府的太监,加上大内侍卫们,排着长长的人龙,把一箱一箱的银子,抬到御书房外摆成一排。
银子太多,全搬进来等于拿御书房当仓库。
老朱:卧槽,这么多银子?
“父皇,如何?”
“逆子,你哪来这么多银子?是瀛洲的银子运回来了吗?”
“诸位功臣们,见咱家的玻璃厂大有前途,哭着喊着跪求孤卖给他们一点几股,这些就是他们投资的银子,总投资额3000万两,父皇占五成,儿臣占一成,之前说好的,让李文忠占一成,剩下900万两,就是那群功臣们投资的银子,都在这里了,您过目。”
不对啊,咱一两银子也没出啊。
这逆子,该不会是想从哪这里骗银子吧?
五成就是1500万两啊,这要是轻易答应了,要还到什么时候去?
不还给他,就拿出小本本来。
“咱何时答应入什么工坊的股了?”
“您要不要都无所谓,反正您的早晚也是我的,我的还是……”
这么说非被老朱打死不可。
“我的也是您的,儿臣缺钱了,问父皇要,父皇还能舍得不给吗?父皇用银子了,儿臣还能不孝敬父皇吗?亲爷俩的银子,还分什么你我呀,嘿嘿,是吧?”
肯定不能答应,否则肯定吃亏。
“其它先放到以后再说,这些银子,你办的很好,咱心甚慰,来人,全部搬进内帑。”
“且慢!”
“且慢什么?”
就知道这逆子没憋好屁。
“父皇您说,有银子塌实还是有粮食塌实?”
“自然是有银子踏实了。”
“那么假如明天,粮食突然短缺,粮价大涨,敢问您抱着这些银子,却买不到粮食,心里还会踏实吗?”
这逆子是想说,将来等钱庄开业后,士绅们万一没能击垮钱庄,保不齐会在粮食上面做文章,把粮价拉上来,以弥补损失?
眼下已经开始秋收了,正是大肆屯粮的好季节。
不行,这么多银子让咱看见了,又要抬走,咱心疼啊。
“这一点,咱早就想到,早就想给商行多进些粮食,但是,你拿着咱的旨意,借着咱的威风,去奉旨开源,现在,开源回来的这笔银子,咱就留下了;买粮的钱,你出!”
“您要是不要玻璃坊的股份,那么买粮的钱,我自己全出了!”
“逆子,啥是玻璃坊?”
玻璃一词出现在清代,现在还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