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毅接二连三收到各地百姓迁走的消息。
现在剩下来人,基本都是家里有田,足以支应自家粮食开销的。
那些无田可耕的佃户,走了十之八九。
甚至许多粮铺的伙计,因为从粮铺里赚的太少,粮价又贵,不足以养活家人,而选择离开粮铺。
或举家去往松江府,或迁往附近的厂矿。
那里有内部供应的一应所需,仅需凭粮票,就能买到便宜到令人发指的粮食。
滕毅直觉脖颈发凉,头已经不是自己的了。
迁走半个大明,能有这么大手笔的人,除了太子,别无他人。
太子出手,说明已经看透这里面的门道。
破门抄家,九族尽诛,只是时间问题。
老夫能拼死一搏吗?就凭几个家丁?几个庄奴?
难道,要煽动众人一起造反吗?
先不说自己有没有那样的凝聚力,哪怕有……
士绅肯定不行,只要对此次事件,牵扯不深的人,没人会赌上全部家当,去做这种稳输没赢的事情。
那群粮商呢?他们可是直接参与者。
然而一群商人,让他们赚银子一个顶俩,论打仗,全都白给。
怕是还没等聚拢到一起,就被地各给打散个屁滴了。
为今之计,唯有想尽一切办法,保住滕家香火,才是重中之重。
如若举事,必败不说,朱皇帝会不惜追到天涯海角,去捉拿叛党余孽。
只有想办法拖延,拖到滕家香火安全离开大明后,再来向朱皇帝谢罪。
说不定能念在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份上,放过自己的家小。
秘密差心腹去江南,搞一条不要太起眼的海舶,尽可能多带上金银,能逃到哪里是哪里。
下令各地粮铺,继续维持原价。
再涨价会引起地方官的不满,降价会引发粮商的不满,所以只能维持原价。
告诉他们,已经收到消息,对方的粮食不多,能收就尽量都收过来。
只要把他们的粮食买空,接下来才是大家赚钱的时候。
……………………
东宫。
这段时间以来,难得呆在东宫里。
正琢磨着接下来该如何做空粮价。
刘伯温前来。
有日子没接受任何一个老登的教育了。
这刘伯温果然敬业,孤一回来,就想着来给孤上课。
礼毕,赐座,命人上来茶水。
刘伯温:“不必了,臣此番前来,是有事想向殿下讨教,还望不吝赐教。”
“您是孤的先生啊,这不是倒反天罡嘛,这传出去,孤的名声岂不尽毁?”
“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又何必计较那些,况且,殿下之才,本就远在臣之上;臣不明,殿下为何如此行事?”
小朱知道说的是迁移人口的事情。
“不是孤非要如此行事,而是形势所迫呀,洪泛区的灾民是灾民,那些买不起粮食,即将饿死的百姓,也是灾民啊,孤只是在赈灾呀。”
“难道就不能把粮食送到当地,再行有利之事吗?如此一来,无数百姓离开田地,很多人可能往后都不会再回去了,那么接下来,又当以何计安天下?”
正想着,该以什么方式做空粮价。
这世界上,最令人信服的人,除了老朱那老登,就数刘伯温这老登了。
“对了,刘相有多久没见过令郎了?可曾想念?”
“算算时日,分别两年和一年了吧,殿下这是何意?”
“孤这几天打算去往瀛洲走一趟,孤有整整一年,没去那边好好看看了,刘相可有兴趣一起?”
“臣,有公务在身……”
“首相虽然日理万机,但,凡遇大事,亲临视察,也是公务的一种,说不定,对治理朝政,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都是别人看到的,别人听到的。”
看来,玄机就藏在瀛洲了,想要知道真正的答案,只能去一趟瀛洲。
顺带还能探望一下那两个不成器的儿子。
“殿下言之有理,但此事还需先禀明陛下,方可定夺。”
…………
老朱一听,那逆子要带刘伯温去瀛洲?
早就想出去走走了,尤其这个瀛洲,那里可是有咱的金山银山啊。
只听汤和说,那里现在完全都是太子的地盘,倭寇早就没了。
现在被太子治理的,到处一片祥和,比大明还要富庶。
就更想去看看了。
于是下令,太子监国。
由汤和带路,跟刘伯温一起,出去兜兜风去。
长这么大,还从来没出过海呢。
一大早,一众文武恭送出城,目送老朱个老登,领着大老婆,还带着老五朱橚这个拖油瓶。
自古以来都宠爱小儿子,皇家也概莫能外。
从老五先是被封吴王,后来因为吴地是国库最重要税源地,又被改封为周王,从这就能看出,老朱两口子,对这嫡幼子多么宠爱。
老大坐镇京师;其他儿子发配边关,抵御蒙元;老五封到最富庶的大后方享清福。
应老朱授意,刘伯温也带上夫人。
汤和也带上夫人。
六口子就这样,乘坐小朱的专属旗舰,跑去远方苟且去了。
本来自己要去旅游度假的,被父皇那老登给罢占了。
小朱当然不能让他们这样愉快的恣意妄为。
是以,从众多勋贵子弟中,挑选出30多号头脑灵活的,组成大明最强狗仔队。
每十人一组,对他们进行全方位的跟踪采访。
……
江面上,交通繁忙。
各种老朱登船看过的那种蒸汽江船,在江面上往来运送货物。
有的船上,整船都是人员。
不用问也知道,肯定是那逆子,不知从哪里迁过来的。
不得不说,这铁甲舰就是好,不但船长室宽敞舒适,船速也快。
从金陵城到松江府全程600里地。
乘坐普通船只的话,要走上好几天。
这种船,一天就到了。
太阳还没下山,就停靠进吴淞江新城码头。
短短一个月时间,这里居然起了这么多高楼。
说是高楼,大多都是五层建筑,少有八层。
只有少数封顶了,仅仅只是封顶了,离建成入住还需要一段时间。
正赶上工人下班,各个工地,无数人从大门里出来。
每人头顶,都顶着一个头盔,红的橙的蓝的绿的,五颜六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