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书房里,老朱把滕毅畏罪自缢的消息告知小朱。
这令小朱有些猝不及防。
孤下的粮价下调的命令,还没传至各商行呢,贼首这就伏诛了?
这也太快了吧?
老朱见他一脸惋惜的表情。
“怎地?还舍不得?”
“儿臣的计还没用完呢,命令都在路上了,这又要收回之前的命令,重新下达了。”
“你又在算计啥?”
“还以为能僵持几个回合呢,来个阶梯式价降,现在完全没用了,贼首已死,剩下那些小喽啰,有些人应该卷款跑路了吧?”
“放心,咱派人盯着呢,一个都别想跑。”
“这回参与其中的,有多少人?”
“三万余。”
“直接参与的?”
“当然,就是这群掌握大量粮食的人,包括各地清吏司的人,粮商,富绅,大地主都包括在内,一起想要颠覆咱的大明江山。”
清吏司是户部在各地收缴税粮的部门,就是通过该部门,联系手握粮食的人,联合制造粮食危机。
自打穿越成小朱,化解了沈万三案以后,刘伯温选相上位,由他化解了空印案。
这郭桓案还没发生呢。
没想到户部又搞出一个滕毅案,同样牵连这么多人。
老朱:“你说说看,如果是你,该如何惩治这群谋逆之徒?”
“儿臣不知呀,那是刑部、大理寺、督察院的活儿,儿臣才不去操臣子们的那份闲心呢,否则白养他们了。”
这逆子说的对,这种事情,依照大明律处置就好,不必咱这个皇帝亲自去操那份闲心。
小朱:“对了,如果那三万多人,要流放的话,可以把他们发配到琼州,让他们去栽橡胶树,割胶去。”
照理,这群人应该杀头才对,这逆子是想保他们啊。
“何为橡胶树?何为割胶?”
“是一种将来大有用途,甚至关系到国防的战略物资,那种树产出的汁液,有着诸多妙用,只适合在南方湿热地区栽种,是儿臣从太西之地采集回来的。”
“你是如何知晓此物的?”
“儿臣早年前,偶得一本天书,名曰《天工开物》,是那上头记载的。”
之前好像听汤和说过这本书。
算了,不去管了,匠人方面的东西,门外汉管也管不明白。
“嗯,还有吕本的事情你如何看?”
傻子都知道,吕本一直在装病,之前不检举,现在才跳出来。
老朱十分痛恨这种知情不报的行为,事情要水落石出了,你才跳出来想减轻罪刑。
说着把吕本检举奏折拿给小朱。
“儿臣以为,皇家不可能只亲近武勋,不亲近文臣;”
“否则,斗争永远不可能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
“但文臣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天然对皇家的警惕性很高,”
“吕本虽然有罪,但如果他能妥协的话,倒是一个不错的突破口,”
“依儿臣看,可以先晾着他,让他自己好生在家反省反省,”
“反醒的好了,可以重用;否则,就让他顺势退出朝堂吧。”
反省什么?好好想想,以后是跟着皇家混,还是继续跟着士族胡闹下去?
确实,老朱已经知道吕本干的那些勾当。
这些事情,都没有搬到台面上来。
知道吕本现在的处境不太好。
如果把他打造成士族向皇家投降的表率,就能让全天下的士族们知晓,跟皇家斗,韩复、滕毅、闵再兴、顾顺等人的下场就摆在那里。
只有跟皇家一条心,君臣同心协力,打造更好的大明,才能像吕本那样,有着更加美好的前途。
事情就这样敲定下来。
老朱把检举滕毅、顾顺等人的奏折,命人送到刘伯温那里。
让一切依照大明律处置即可。
刘伯温叫来相关官员,对此案进行周密部署。
把在京的几个主犯抓捕,家产查封。
下令各地衙门,也要将从犯们全部控制住。
一番审讯过后,滕毅的悔罪书上,把主犯全部交待了一遍,吕本的检举信里,同样交待一遍。
一应证据确凿,主犯处以极刑,家眷发配琼州,家产抄没充公。
各地参与此案者,那些意图颠覆大明江山的粮商、富绅、大地主们,把他们的赃粮,田产,尽数抄没充公。
案件办理完毕,刘伯温把查抄的财物清单,送到老朱手中。
那些主犯,如滕毅,昆山三杰,十多个中等望族;
从这些人的家中,总计抄得价值1亿7千万两的财物;
从所有案犯那里抄没的各种粮食,总计3亿2千万石,尽收国库。
田亩宅邸等,也尽数收归官府。
看的老朱唏嘘不已。
这群人,家底也太厚了,居然囤积了如此多的粮草。
粮食太多,各地官仓开始低价售粮。
精粮2文一升;粗粮1文一升。
仍无人问津。
利民商行的粮食也在低价销售,细粮2文一斤,粗粮1文一斤。
尤其粗粮,1斤比1升多出近一半。
即便如此,商行卖出的粮食也不多。
需要买粮的人,绝大部分已经迁走。
…………
吕府。
吕本这些天以来,一直提心吊胆。
检举的太晚,不知道朱皇帝会如何治罪。
至少这个刑部侍郎的官位,应该是保不住了。
每天在家,除了看报纸,就是在等待大理寺的人前来。
今天的《金陵晨报》,已经不再刊载滕毅案的相关消息。
说明这件案子已经结案。
却仍旧没人来找自己。
也不说治罪,也不说罢官,哪怕不罢官,也没有人前来催促上职,哪怕连探望的人,都一个没有。
这说明什么?说明皇上是在给老夫留机会啊。
可用老夫,也可不用老夫。
用与不用,只在老夫的一念之间。
只要往后彻底的抱紧朱皇帝的大腿,对他唯命是从,那么老夫就是可用之人。
反之,老夫就是个无用之人了。
现在局势很明显,老朱家出了一个千年难遇的奇才,台子底下的手段,无出其右。
如今又执掌了海军,手握十万大军。
往后无论明的暗的,都将立于不败之地。
在看看杨宪,明眼人都知道他做的那点龌龊事。
打从跟太子亲近后,就混的风生水起。
吕家想不落没,也只能抱紧太子的大腿。
看看时间,差不多是太子在东宫的时间。
“来人,帮老夫更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