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明逆子:老朱我来教你当皇帝 > 第101章 进一步打压土地价格

第101章 进一步打压土地价格

    镇海货站。

    这里堆积着海量从海外贩运回来的物资。

    粮食、棉花,以及下西洋贩运回来的胡椒、犀象、玳瑁、香料等等。

    如今商部只在金陵城里开了三家奢侈品专卖店,用于限量供应西洋货,以最大限度的拉高价格。

    反正这些也是卖给达官贵人的。

    朱标今天借视察造船进度的功夫,顺便来视察一下货站的货物总量。

    “粮食现在有多少了?”

    “回太子爷,粮食现在不多,大多供应到第一城,以及各地商行了,此间粮食还有120万石的储备。”

    “嗯,可以;那么棉花呢?”

    “棉花可多了,这两年瀛洲那边的棉花,全部拉到这里来了,还有从海洲那边运过来的,现在得按照太子爷说的吨来计算,已经超过120万吨了。”

    镖局运仓管部总管曹天明:

    “殿下,属下听海洲分局的人说,海洲那边的货站,仍不断有棉花入库,”

    “都是天竺商人拉过来换铁器的,”

    “如今那边的价格,已经低至到港价,每斤80文钱;”

    “现在的船太少了,来不及运输,那边一直都是入库的比出库的多,”

    “询问属下,再不拉走,要不要在那边多建几间仓库?”

    现在的船,都用来拉瀛洲的货物。

    在运送完灾民后,只分出20条铁甲舰往南洋方向往来运货。

    “我们的船坞还不够啊,让舰船部的人,去找福伯申请资金,分别在泉洲,广洲两地,各建一座大型船坞,达到每个船坞同时生产四船运输铁甲舰的水平。”

    “诺。”

    “镖局往后改成,从南洋的海洲途经琼洲,终到广洲;再由广洲、泉洲,分别连接第一城,广泉两洲之间也要建立通航。”

    “诺。”

    小朱对这个棉花储备量很是满意。

    120万吨,再加上各商行也有在各地收购棉花。

    如今的总库存量达到170余万吨。

    三斤棉花能织一匹布,哪怕拿出一半用于织布,也是5亿多匹布。

    织1亿多匹布,就能平均每人2匹。

    其余的用于做棉衣棉被,富富有余。

    当然,还需要许多棉花,制做硝化纤维,制做子弹炮弹的双基发射药。

    “去报社买好一点的广告位,放出消息,就说有大量优质棉花,80文一斤对外发售。”

    “啊?80文一斤?那咱不是亏大了吗?”

    “区区一点棉花而已,孤亏的起。”

    从今天起,棉花价格要由孤说了算。

    消息很快传到各大地主手中。

    “什么?棉花80文一斤?”

    “钱兄,你说我们要不要合起伙来,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机会,多囤一些货?依小弟看来,这棉花价格,迟早会涨上去。”

    “你知道这批棉花是从哪里来的吗?背后的东家又是谁?如果这背后的东家,不是个傻子的话,何必非要把这么多棉花,登到报纸上,可怕别人不知道一样?”

    是啊,按正常的商人逻辑,只会把消息捂住,一点一点的去销售。

    这样才能卖到更好的价格。

    哪有一上来,就在报纸上到处嚷嚷,还主动把价格砍半。

    “是啊,这很不合常理啊,这是为什么呢?”

    “今年的粮价如此便宜,前些天报纸上还说,官卒查抄了3亿多石的粮食,太子爷手上,每年还有2亿石粮食呢,往后的很多年里,粮价必然会保持在现在的价位上,甚至更低;你说粮价那么低,咱手上的田,还能种粮吗?谁种粮谁不得亏死?”

    “是啊,愚弟这些天也在考虑,明年春天多种些棉花。”

    “所有有地的人,都抱着你这种想法,所你觉得,往后的棉花还会再涨上去吗?别说80文了,再砍个对折,也不无可能。”

    “那我们接下该怎么办?”

    “怎么办?再便宜,该种还得种,难不成让地荒在那里不成?”

    “钱兄,我家的长工,现在每个月要1两银子,少这个数,说什么也不做了,一年下来就是12两,农忙季节的短工更是,把价开到60文一天,还要求每天中午必须管一顿鱼罐头,少这个数说什么也不干,工钱这么高,粮价又这么低,现在就连棉花价格都直接腰斩,这可如何是好啊?”

    所有地主富绅都很无奈,如今人力有限,到处都出现严重的用工荒。

    百姓不像过去那么好糊弄了,报纸会把所有地方的新闻带给百姓,尤其当下最为火热第一城。

    每期报纸,都是大片版块,对那里进行全方位报道。

    尤其是工人视角出现的比较多。

    谁去了那里后,之前是怎样苦难的生活,如今是多么幸福美好的生活。

    此类新闻比比皆是,还有茶摊专门给人读报的。

    导致消息很快就传到各处。

    听的无数人眼馋不已,都想去那里闯荡闯荡。

    于是按照报纸上所说的方法,找到东风镖局,贷得款项,由东风镖局的人,护送至第一城。

    一登岸,又有另一则消息吸引了大家。

    瀛洲农垦公司,诚招大量劳工,工钱80文一天起,凡举家搬迁者,到达瀛洲后,就赏10贯钱安家费,分宅基地1亩,分田50亩。

    瀛洲的田,现在当地人种不过来。

    而且,大约还有2800万亩可耕之田没有开垦出来,所以潜力很大。

    要把潜力全部开发出来,就需要大量人口,起码200万户,一部分垦荒种田,一部分开发金山银山,一部分做渔民。

    其实瀛洲远不止那两座银山,北边,南边的岛上,都有大量的黄金诸藏。

    北边的四座小岛上,其中还埋藏有万吨以上的白银,2000吨的黄金储量。

    苦兀岛上同样拥有万吨以上的白银,2000吨以上的黄金储量。

    这些将来都需要大量的人员前去开发。

    瀛洲现在足以容得下两三千万人口,提前往那边迁移一千万人口过去,胜过把大量的粮食运回来。

    这样还能为大明本土,将来的人口爆发,腾出足够的空间。

    无数人在10贯安家费的吸引下,船上又管吃管住,一文船费不收;

    所以,刚从第一城登岸,转头又登上前往瀛洲的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