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星尘永辉 > 第8章 南郡的忠魂

第8章 南郡的忠魂

    远处的咸阳城中风云变幻,自然也波及到了远在南郡的黑夫等人。在安陆县城外重新聚集的士卒们,在都尉冯去疾的带领之下,前往阳城与其余“率”部集合后,等候下一步的指令。

    阳城,汝水以南,本是楚国的一个县。在武安君伐楚之后,阳城与云梦泽等地一同割让给了秦国。而后世最为出名便是司马迁《史记》中的“陈涉世家-陈胜者,阳城人也……”

    安陆县士卒们在渡过汝水之后,便抵达了阳城县。此时的阳城县郊外俨然就是一座大兵营,南郡各地的士兵尽数集中在此地。此次不同于往常的作战情况,竟然要将南郡所有征发过来的士卒全部编成一曲。

    要知道,由于现在的士卒之中,有很多原本时魏国,赵国,韩国等人,虽然现在都统称为秦人。但是出身于关中的老秦人,自然是看不起这些原先是魏赵韩等国的人,而且领兵的将领为了确保自己麾下的士兵不会产生暴乱,便会将征发来的士卒们全部打散重组,并抽调关中子弟作为重组后部队的骨干。

    而秦军一旦面临大规模的战争之时,便会像现在这样,首先确定总兵力。诸如现在讨伐楚国,便从全国征发了二十万士卒,随后任命三军统帅!此次的伐楚统帅,便是有秦王政亲自任命的心腹爱将-李信。

    其次在主帅麾下,会设置多个副将,也就是裨将。灭赵之战以及灭燕之战中的李信,便是作为王翦王大将军的裨将出征。而每个裨将带领的部队不同,但基本上都会保持在一万人左右的编制,在这一万人之中还包括运输粮草的民夫。但是像李信便多是带领精锐的车骑,因此他承担的任务多是些比较困难危险的。

    裨将之下,又设有都尉,领兵五千为一曲。都尉下设领兵千人的率长,而率长之下又有领兵五百人的五百主。五百主下便是领兵百人的百将,百将手下便是屯长了。

    此时的黑夫便是因战功卓著,而任命为五百主。在这背后也多亏了都尉冯去疾使力,黑夫那早逝的父亲曾经便是都尉冯去疾父亲的短兵,也就是亲兵。在之前的战争之中,是黑夫的父亲把已经深受重伤的都尉冯去疾父亲背离了战场,可以说,若是不是黑夫父亲,那都尉冯去疾的父亲早就战死沙场了。

    因此,当黑夫被征发进军队之时,便收到了都尉冯去疾的关注。在黑夫砍下第一个敌人的头颅之时,都尉冯去疾将自己的青铜短剑赠予了黑夫,两人私下的关系十分密切。

    刚刚才回到营帐之中想要歇息一下的黑夫,便被都尉冯去疾叫了过去。营帐之中,都尉冯去疾正捧着一份丝帛,十分认真仔细的看着。身为秦军的高级军官,多数都是精通文墨,并不像是诸如宋代的军官一样,大字不识一个。就像是都尉冯去疾不仅是弓马娴熟,私下里还写的一手好字。

    黑夫见状,便默默地站在一旁。不多时,都尉冯去疾便放下手中的丝帛,揉了揉自己眼睛后,招呼黑夫过来。

    “冯都尉!”

    黑夫恭敬地施了一礼之后,都尉冯去疾摆了摆手:

    “寻你前来,是有一项任务给你。”

    “喏!”

    看着眼前沉默寡言的黑夫,都尉冯去疾心中的压抑之情不由的松散了许多,也只有在相熟之人的面前,他才会放下心中的戒备。更何况黑夫与其可以说是两代交好,因此都尉冯去疾不由得笑道:

    “你也不问问吾,究竟所谓何事?”

    “无论是何事,只要是冯都尉你安排下来的,黑夫自当竭尽全力!”

    “好了,好了。”

    黑夫一脸严肃的模样让都尉冯去疾也收起了调笑的心思,当下便招呼黑夫来到案桌前,指着丝帛上地形图给黑夫看。

    派发给秦军高级军官的地形图,形制描绘的已经是十分精确。就像是都尉冯去疾手中的这份地形图,主要绘制的便是秦楚交界的淮北地区。与后世不同的是,秦军地图方位描述多与后世相反,后世地图是上北下南,而秦军所用地形图则是上南下北。

    图中用粗和细两种线,条描绘淮北地区的大小河流,用闭合曲线内置晕线表示山脉,并用纵横交错的经纬线表示各处道路,县城以及村落则用大大小小的方框。如此一幅绘制清晰的地形图,乃是秦军高级军官不可多得的利器。

    都尉冯去疾粗壮的手指,分别点了点地图上的项城,平舆以及城父这三座城池,并用指甲将这三个地方练成了一道线。他扭头看向一旁的,眉头紧皱:

    “看出点什么了吗?”

    “项城,平舆以及城父与我们邻近,想必便是楚军的第一道防线。”

    “没错!”

    都尉冯去疾点了点头,有些焦躁的说道:

    “这项城便是在阳城东南百五十里外,乃是楚国大族项氏一族的封地。尽管如今项氏的大宗已经搬到了下相,但是这个项城仍然是楚国十分看重的一座城池。现在据探子回禀,已经集中了不少的兵马。”

    黑夫陷入沉思,如今的南郡子弟多集中到了阳城一带,也就是战争的最前线。上层的意思已经是呼之欲出了,想必就是要南郡子弟当一个楔子。不管是死死钉在这里吸引楚军的注意力,还是与楚军短兵相接。这对于已经征战许久未曾歇息的南郡士卒来说,还是一场不小的挑战。

    “所以冯都尉的意思是,让吾去项城探明楚军的兵力布置,为接下来的攻坚战做出规划?”

    黑夫看着眼前的都尉冯去疾,心中已然准备好前往龙潭虎穴的准备,只要他一声令下,不管前方是刀山还是火海,黑夫眼睛都不会眨一下。

    “不……”

    出乎其预料的是,都尉冯去疾并没有让黑夫前往项城,去探查楚军的动向,反而压低了声音说道:

    “吾也不瞒你,正如你想象的那般。想必咸阳城中的诸位公卿,已经将吾等南郡子弟当做死人罢了。”

    “这?”

    这话一出,吓得黑夫瞪大了眼睛,顿然后退了些许。他不可置信的看着眼前的男人,手臂晃的已经不成样了。

    都尉冯去疾就这么坐在案桌之后,死死的注视着黑夫的一举一动。在黑夫终于冷静下来之后,都尉冯去疾开口说道:“君不正,臣投外国父不慈,子奔他乡。”

    黑夫的嘴巴张了张想要说些什么,但是一时之间心中是乱糟糟的,不知道在想些什么。最后的一番纠结过后,黑夫皱巴巴的吐出一句:“冯都尉,你今天喝高了。”

    都尉冯去疾猛然站起身来,雄壮的身躯几乎要将黑夫整个身子都盖住,他看着眼前的黑夫,脸上呈现出一丝十分复杂的情绪:“你我都是南郡子弟,上数三代可都是楚人啊。在这秦国之中,就算你我再怎么奋勇拼杀,那咸阳城中的公卿也并未将我等放在眼里。在他们眼中,我们只是可以随意抛弃的棋子罢了。”

    “想吾一家,从祖,到父全部为秦战死沙场。可最后呢,也是落了个都尉一职。你可知那新来的军司马李由,他只是因为有个好父亲,便能身居高位。”

    “而我们呢?拼死拼活之下,却连家都不能回!”

    “你说这公平吗?”

    黑夫摇了摇头,黝黑的脸上此刻充满了惊慌。人生的际遇可能就是如此的奇妙,先前黑夫还为自己身为秦人而骄傲,拥护眼前的军功爵制度,但是转瞬之间却要重新思考自己的身份转变。

    “你是舍不得自己身上的爵位吗?”

    “你有没想过日后平定六国之后,会有多少士卒身上带有爵位?但时候爵位泛滥,含金量可就一下子变低了。”

    “远的不说,就说在灭赵大战之前,一个不更爵都可以做五百主。可是现在呢?”

    “秦法酷烈,一着不慎的话,一辈子攒下来的爵位便要被削掉。”

    “你难道不想自己的子孙后代,成为人上人,一辈子享受他人的侍奉吗?”

    都尉冯去疾还在喋喋不休的说道,力图要让黑夫的思绪顺着他的想法而来。尽管黑夫不懂得什么大道理,但是一个朴素的想法却从小便扎根在他的心中。

    黑夫不知道这六国之间彼此征伐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血流成河,断肢残臂在沙场之上飞舞?是为了朝不保夕的生活之下,人们过着食不果腹的日子?

    他不知道,但是他知道的是,自从父亲在战场之上砍下了那个人头之后,他们家的日子就变得好了起来。或许黑夫不知道军功爵制度的优劣,但是他能感受到这种制度给人带来的变化。先前他们一家祖上还是楚国人的时候,过得那种不堪回首的生活尽管已经消失,但是对于其的恐惧却还是留在了黑夫的骨子里。

    “你说错了,冯都尉!”

    黑夫抬起头来,直视着眼前的都尉冯去疾。

    “至少我们现在活的是个人,不是吗?”

    “我认识一个人,她是邦亡人,一路跋山涉水,不知经历了多少艰难险阻才从楚境逃到了南郡。”

    “你也知道秦律的酷烈,对于邦亡人的刑伐极重。但就算是这样,这个邦亡人宁愿死在秦国的南郡之中,也不愿再踏进楚境一步。”

    “就算秦法如何残酷,那咸阳城的公卿们如何的骄奢淫逸,至少我们还能够像个人一样为子孙后代的未来而战。”

    “哪怕只是一个虚幻的未来!”

    黑夫言辞恳切的一番话让都尉冯去疾怔了怔,他一脸苦笑的摇了摇头,有些懊恼的拽着自己的发髻:“吾本是想要说服你的,可没想到你却点醒了吾。”

    “若是军中士卒大多是如你这般所想的话,那此战结果究竟如何,可就晦涩难明了!”

    远在关中咸阳的李信,完成了誓师出征的宏大仪式。在钟鼓齐鸣之中,李信带着数万名关中子弟从函谷关出发。这数万名关中子弟,才是此次伐楚之战的主力,他们知道自己是为何而战,他们永远也不会背叛自己的土地。

    李信率领着这数万名关中子弟,行进速度极快,不负他之前车骑将军的美名。一路急速,直达淮阳,以此作为伐楚数十万大军的根据地。之所以将淮阳作为此次伐楚大军的主帅驻点,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此处濒临鸿沟,运输粮草方便。

    兵法有云:军无辎重而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

    后勤运输才是决定胜负的最终手,也算是身经百战的李信自然知晓这个重中之重的道理,因此在定下伐楚策略之后,便将淮阳定为驻点。因为在荥阳的新建的,可储存数十万石粮食的敖仓,作为此次伐楚的粮草储存点。那里交通运输发达,全国各地产量的地方都可以将粮食运到荥阳集中保存,再沿着鸿沟直达淮阳。

    而这数十万大军粮草的统筹管理,便交由昔日为相,现在为淮阳郡守的昌平君熊启来进行居中调度。

    此时淮阳的中军大帐里,李信身旁的英武男子,正举着手中的油灯为李信照亮眼前的地形图。尽管眼前的地形图李信看了已经不下于百遍,了然于胸。但是临近大战,他还是再次的揣摩起来。不知过了许久,有些头晕目眩的李信终于扬起了头颅,揉了揉已经酸痛的肩膀。

    “辛苦你了!蒙兄”

    李信对着一旁的英武男子展颜笑道,随后抄起一旁的陶罐,猛地灌了起来。

    一旁的蒙恬轻轻放下了手中的油灯,闻言说道:“吾不辛苦,倒是你,数十万大军如今可尽是担在你的肩上。你已经三日没有歇息了,今日便歇息歇息吧。”

    感觉自己头脑发昏的李信也感到自己的身体有些力不从心,当下也就点点头说道:“也好,休憩一下,明日再面见昌平君!”

    “到时候我们一定能灭掉楚国的,到时候一定让王翦老将军好好地瞧一下我们这些年轻人的厉害。”